《瑜伽师地论》卷十三.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这本地分一共是十七地,那么现在到了第十地,我们讲很多了。在大的段落上看,前九地是属于境,这以下六地是行,境行果属于行,但是闻思修这三地是通行,后边的三地是别行。

∵∵

丙七、闻所成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有心无心地。云何闻所成地?

这个在地上看是十地,但是分科段是第七科。这个闻所成地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是「已说有心」地「无心地」,这是结束前面的文。「云何闻所成地?」这是生起后边的文。底下第二科,标释一切。分二科,第一科略标五明。这个闻所成地这一大段里边究竟是说的什么呢?

∵∵

丁二、标释一切(分二科)∵∵戊一、略标五明

谓若略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

「谓若略说」简要的说,「于五明处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简要的说,这一大段文里边就是说的五明。就是对这五种事情有这五种知识、有这五种智慧的意思。当然这五种事情是由闻而来的,由学习而来的。

「于五明」的地方,「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这个五明里边,当然也还是要假借名句文身来表达他里边的义的。这里边有很多很多的差别、不同的相貌。

「觉慧为先,听闻领受读诵忆念。」这底下解释五明这个「明」也就是智慧。但是一开始「觉慧为先」,这个觉悟的智慧是什么智慧呢?就是生得慧。不是学习来的,就是生来就有这种智慧。这个智慧每人不一样,有的人高、有的人低。「觉慧为先,听闻领受」,就是在学习这种知识的时候,他先是有这样的智慧。这个智慧其实也很明显,小孩子读书的时候,都是开始读书,他就有聪明、有不聪明,那就叫做生得慧。「听闻领受」,听闻就指音声说的,语言。这个领受呢,就是文句。这个「听闻」是开始的时候,「领受」就是开始以后,以后在内心里面领受了那样的文、那样的义,在心里面。或者说听闻指音声说,领受指文句说。

「读诵忆念」,这个「读诵」呢,就是还要继续的温习,把这五明的文义不断的去读、诵,要温习它里边的文义的,然后而能够达到忆念,能够不忘。我心里面若想要知道它是什么,就能够忆念出来。这也是不容易,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容易。看这段文,《披寻记》讲的很微细。

∵∵

《披寻记》四六三页:

名句文身无量差别等者: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名字圆满,是谓句身,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名句所依,是谓文身,亦名字身,随显名句名为文故。由是三种,有多差别。摄释分中别释其相。(陵本八十一卷一页)堪能解了诸所说义,名有觉慧。由此为先,属耳而听,了知音韵差别,是名听闻,又复领解文句差别,是名领受。于此文句讽诵温习,具名读诵。思惟修习,明记不忘,是名忆念。

「名句文身无量差别等者: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这个增语就是名字。名字…比如这是房,这是灯,这是桌子,这是茶,这是杯,各式各样的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家都知道,大家都说这是灯、都说这是房,不是你特别的,那不算在内。这个增语我们以前也是讲过的,什么叫做增语,就是名字就叫做增语,因为有名你才能说话;当然这里面包括第六识在内。前五识不会说话,要第六识才会说话,这个增语就是指第六意识说,当然也指名说。我们心会分别,心能了别,但是也要有种种的名,你认识了很多的名,然后你才能说话;所以这个名,叫做增语。这个增呢,应该说是对前五识说。前五识不会说话,第六识会说话,所以叫做增。就是「共知增语,是谓名身」,这就叫做名字,身者体也,它是有体相的,所以叫做名身。

「能令种种共所了知故。」这个名……有了名的时候能令种种的事情大家都明白、都知道。看见这个,这是车、这是水、这是火、这是风,大家都知道,所以这个名还是很重要的。「名字圆满,是谓句身」这个名字,一个名字一个名字连接起来,这个义就表达的圆满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个义就说圆满了。如果只说诸行,诸行怎么地呢?你不懂,不明白,这道理说的不圆满。所以这个名字与名字连接起来,达到了圆满的程度的时候就叫做句。

「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故。」这是解释这个句身这个句。怎么叫做名字圆满是谓句身呢?「摄受诸名」,这个摄受就是安排,连系起来,很多的名字把它安排,按照次第把它排列出来。当然这就是……比如写文章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一句一句排起来的,但是那个人他长于这件事,他就是安排的好。所以「摄受诸名究竟显了不现见义」,这个不现见义是所显了的;这个诸名呢,是能显了的,显了的很究竟。「显了不现见义」就是这个义是不能现见的,是需要用这个名去表达,我们才能够看见,所以它是「不现见义」。

这个很多年前了,学这个《法华文句记》,这好像是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那上说「事有显理之功,理无独立之能。」「理无独立之能」,唉呀!很久不明白这句话,这理不能独立,这句话怎么讲呢?想了很久都是不明白。现在这里就看出来,这个理就是不现见的,它自己不能显示出来,你一定要用……假借,假借一些符号,假借这个名句文去显示我们才明白,哦,是这样子。「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你没有这句话,我们不明白。「诸行无常」是无我的、是空的,若不这么说,怎么知道呢,不明白。所以这个义是不现见的,需要有种种的名,把它善巧的安排好了,才能够显了不现见的义,这就叫做句。这句是这样意思。

「名句所依,是谓文身」这底下解释这个文。什么叫做文呢?是名句所依,名它也要依靠这个文,这个句也要依靠这个文。什么是文,文者字也,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这个字叫做文。名也好、句也好,都要依靠这个文,它所依赖的这个就叫做文。这是字,每个字,它都有相貌,有它的体相的,所以叫做身。「亦名字身」说文身也可以,也可以说是字身。「随显名句,名为文故。」随你的智慧。随你怎么样运用,就用它来显示名、显示句,这个字有这种作用,那么就叫做文,「文故」。

「由是三种,有多差别。」这个名句文有无量无边的差别,太多了。「摄释分中别释其相。」这个《瑜伽师地论》一共是五分,〈摄释分〉那一分里面是特别地解释名句文身的相貌的。在(陵本八十一卷一页)。

「堪能解了诸所说义,名有觉慧。」这个解释名句文身解释完了,名句文身无量差别解释完了,现在解释这个觉慧。这个觉慧是怎么讲法呢?是「堪能解了」,堪者可也,它可以也就是它能,它能够明了所说的道理。能说的就是名句文,用名句文去表达这个义。表达这个义的时候,表达是表达了,你还是得要有点智慧的,你没有智慧还是不能明白的。你能够解了诸所说义那就叫做觉慧。

「由此为先,属耳而听,」由这个智慧,你先要有智慧,但是智慧还不能直接就明白的,还要用你的耳根,你的耳根「属」,于那个音声去连系,耳根和音声相连系叫做属,就是注意,这个注意也就是作意心所,去听这个音声的时候,「了知音韵差别,是名听闻」。「又复领解文句的差别,是名领受。」这样解释。「于此文句讽诵温习,是名读诵。」这样解释。「思惟修习,明记不忘,是名忆念。」我们希望《瑜伽师地论》每一段都能这样解释就好了,我们不用太辛苦就明白了,但是可惜不是。

∵∵

又于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

这是结束这段文。又我们依止名身、句身、文身义中,依止是依靠也是假藉的意思,我们假藉名句文身,我们才能够明白那个义。但是对这件事里边呢,要「无倒解了」,你不要搞错了,不要颠倒的去明白,那才可以。若是搞错了,那就不是闻所成地了。你譬如说,我们头几天……上一次讲,讲无常常倒的意思,无常常倒,当然这个话呢,《中观论》上解释……我那天解释无常常倒是《中观论》上的意思。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都是刹那生、刹那灭的,那么这一切法就不是常住不变的了。我们若能明白这意思,就是没有常倒。但是事实上,我们又不是,事实上我们就是有常倒。我们有常倒就是说,这个人毁辱你,毁辱你,你就是对他不高兴了,要反击。但是在这个常倒上看,一刹那间就不是了,你还去恨他呢,这就是常倒。毁辱你那个人一刹那间就不是了,这个后来的人不是毁辱的人了,你还在恨他,你还认为还是那个人,这就是常倒。但是现在说无倒解了,你若明白这个道理,说这个无常的道理是来增长自己佛法中的智慧,是消灭自己的烦恼的,增长自己的德行的,令你转凡成圣的,是这样子的,这就叫做无倒解了。如果你说,那这样的话,我就来骂你,说你若不高兴我,你不对,你错了,我骂你那个人了,早已经没有了,你还说我不对,这是你搞错了。那你若这样说呢,你就是颠倒的解了,这种道理是减少烦恼的,不是保护你的烦恼的,不是保护你的罪过的。你有罪的时候就是无明嘛,糊涂,现在用这个开智慧使令自己不要有烦恼,能够断惑证真,能够转凡成圣的,这佛法是这样意思。但是这个颠狂的人,用佛法来保护自己,我没有罪,你说我有罪说错了,这样子呢,这叫做颠倒解了。颠倒解了的结果是什么呢?到了地狱去的时候,我们前面讲过那个狱卒那个铁叉,叉这个罪人,放到油锅里头。说是你搞错了,我没有罪。那么狱卒说,受罪者不可得,一刹那就过去了,但是你还是受罪嘛,你受罪不受罪?这是圣人的境界啊,你可知道!造罪者不可得,受罪者也不可得,这是圣人的境界,你可知道!我们若用这种佛法保护自己,你不能说我不对,你说我不对,你说错了。那你是颠倒解了,那是等于毁谤了佛法了,你不是佛教徒了。

但是我们前边学习缘起那一段,你们各位记住了没有?缘起那一段有一段话,「因缘过去而不舍离」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因缘过去而不舍离。就是我们的身口意,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刹那刹那的过去了,但是没有舍离,这话怎么讲?我以前读这个《大智度论》有一句话也不是太明白,「非常非无常」,《大智度论》有这句话。非常,一切法有生灭变化,是非常。非无常怎么讲呢?这个《大智度论》也多少说了一句话,但是现在学习了《瑜伽师地论》那句话就更明白,就是这句话,这个因缘刹那的过去了,而不舍离,不舍离什么意思?你的色、受、想、行、识这个身口意就在刹那刹那变异中,你造罪了,或者做功德了,你这果报的色受想行识刹那刹那过去了,但是你造的业,没有过去。这个业种子在你阿赖耶识里面存在,还和你在一起没有舍离,没有灭,就是它还是存在的。「非常非无常」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人造业,已经……前多少年,几百年,几千年造的罪,以后呢,要到地狱去受苦,几千年几百年前做的功德,以后又跑到天上去享福去了,已经刹那刹那过去了嘛!为什么又得果报呢?因缘过去而不舍离,这个业它不灭。所以我们说一切法是无常,但是还是有因还有果,有因还有果,业力是不灭的。所以我们……「无倒解了」,你不要搞错了,搞错了就把自己跑到地狱去了。「无倒解了,如是名为闻所成地」,如是名为闻所成地,这个意思是说你有生得慧,你还要去学习而且要无倒解了,这个时候叫做闻所成地。如果这生得慧不懂,它没有明白,那就不能算是闻所成慧。说我明白,搞错了,也不是闻所成慧。现在说闻所成慧要无倒解了,应该这样意思的。

∵∵

戊二、广释其相(分三科)∵∵己一、征∵∵

何等名五明处?∵

前面是略标五明,这底下第二科广释其相。广博的解释五明的相貌。那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何等名为五明处」,什么道理?什么名句文叫做五明处呢?五明处是什么?这是个问。第二科是列出来。

∵∵

己二、列

谓内明处、医方明处、因明处、声明处、工业明处。

谓内明处、第二是医方明处、第三因明处、第四声明处、第五工业明处,这是列出来。底下第三科是解释,解释这个五明。解释五明分五科,第一科先解释这个内明处。内明处分五科,第一科是征。

∵∵

己三、释(分五科)∵∵庚一、内明处(分五科)∵∵辛一、征

云何内明处?

什么叫做内明?内明究竟是什么?大约的说,内明就是佛法。我们佛教这样讲,就是我们本身重要的事情,是内明处。这里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

∵∵

辛二、标

当知略说有四种。

有四种相来说明这个内明处,这是标,底下第三科是列,那四种相呢?

∵∵

辛三、列

一、由事施设建立相,二、由想差别施设建立相,三、由摄圣教义相,四、由佛教所应知处相。

从四个方面来介绍佛法。那么这是第三科列,这底下第四科就解释了。解释呢,分四科,第一科就解释这个事施设建立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

辛四、释(分四科)∵∵壬一、事施设建立相(分四科)∵∵癸一、征

云何事施设建立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