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四、空无边等解脱(分二科)卯一、举空无边处解脱

云何空无边处解脱?谓如有一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惟胜解。

这里是解释八解脱,前三个解脱解释完了。这里是第四「空无边处解脱」,分两科,第一科是「举空无边处解脱」。

「云何空无边处解脱?」怎么叫做空无边处解脱呢?「谓如有一于彼空处已得离欲」,这是一个修行人,他对于他所成就的空无边处定,已经获得了离欲了,就是不执着了。这里没有详细说,他就是观察空无边处定,里面也有受想行识,也是因缘所生,也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察它是苦、空、无常、无我,他就对空无边处定离欲了,解脱了那个执着,那么得到了这样的境界,那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

「即于虚空思惟胜解」,可是成就了这样解脱之后,他继续的在这个禅定里面,在空无边处定里面「思惟胜解」,对空无边处定还要继续深刻的思惟观察,那就叫做「空无边处解脱」,使令他原来的执着心,远而又远,是这样意思。

∵∵

卯二、例识无边处解脱

如是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是识思惟胜解。

这第二科「例识无边处解脱」,这是识无边处依空无边处为例,也是那样子。「如是识无边处解脱」,前面这个「如是」就是指前面的空无边处解脱,空无边处解脱是「如是」,那么识无边处解脱也是这样子。「于彼识处已得离欲」,他也是,这个人应该是三果圣人,他入于识无边处定以后,观察识无边处是受想行识的境界,也是因缘所生,也是苦、空、无常、无我,这样一观察呢,他对识无边处定就离欲了。

这个最初的时候,在色界第四静虑中修空无边处定,修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他是厌离这个色,不高兴这个色,爱这个空。这样的心里去修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定成功了的时候,感觉到非常寂静,也是非常欢喜的,那就解脱了色的执着,又得到了一个空的执着,空无边处定地执着,空无边处定进一步去修识无边处定成功的时候,这识无边处定也是有爱着,就是一直爱着到无所有处定。非非想处定都是有爱着心,所以都是凡夫定。

圣人得到了这个定的时候,是利用这些定成就功德,来破坏那个执着心,破坏执着心呢,所以修这个八解脱,是这样意思。修八解脱,八解脱实在就是九次第定,那么用四念处在里面观察,就可这样子得解脱的,识无边处也是这样。「如是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已经解脱了对识无边处定的执着了、爱着了。「即于是识思惟胜解」,那么「于彼识处已得离欲」,也就是对识无边处定进一步的四念处的观察,那就叫做「识无边处解脱」,是这样意思。

∵∵

寅五、无所有处解脱

无所有处解脱者:谓已得无所有处,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

第五科「无所有处解脱」。这个空无边处定,空无边处解脱里面,有一句话,「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就这么一句话。这个识无边处定「于彼识处已得离欲」,都有相同离欲的话,所以这个识无边处就属于空无边处解脱里面,在那里面去了,分科是这样分。第五科或者第六科,这两科和前面不同,「无所有处解脱者:谓已得无所有处,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没有说离欲,这句话没有说。

「有顶解脱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处应作胜解」,

也没有说离欲。这个地方有点不同,这个不同的原因呢?如果是已经得阿罗汉果的人,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就是略而不说,这是略了,但是义还是一样的。若是三果圣人那不一定,如果三果圣人他有可能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是无欲了,但是无所有处定他可能还是有欲,非非想处定也可能是有欲,所以就不说无欲了。这样说呢,无学就是无欲,若说有学那还是有欲,这是不一样的。

「无所有处解脱者」,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谓已得无所有处」,谓这个修行人他以前已经成就了无所有处定的,他成就了。成就了他现在要进一步的修行,用四念处来观察这个无所有处,解脱这个欲的。怎么样观察呢?「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应该是以无所有处思惟胜解,怎么可以说以识无边处思惟胜解?这个意思是说,由识无边处的思惟观察才显示出来无所有处的境界。

你像我们不管在什么地方,也同样有这样情形,譬如看这里是高山,高山前面就是虚空;看这房子,墙角那里看,墙角另外就是空。这边是墙角,就是用墙来显示那个没有墙的地方是空,用山显示没有山的地方是空。你如果没有色法、没有其他的境界,单独的去显示空,这是不容易的,单独显示空是困难的。所以要有一个墙、有一个房舍、或者有高山,然后显示思惟那个空,你就容易思惟,你容易思惟这个空。譬如说我们这个供佛那个大殿,前面是一个广场,我们先想那个地方有一幢房子,那么就思惟房子前面这个地方是空旷的地方,就容易分明的显现出来那个空旷的相貌,有这种事情,那么现在这里也是这样意思。

「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这个在得无所有处定这个人,他思惟这个定的相貌的时候,思惟胜解的时候,他要思惟识无边处、以识无边处思惟胜解,这个识有了别性,过去有无量无边的识,未来也有无量无边的识,现在也有无量无边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么多的识,有过去、现在、未来的识,那无识之处呢?就是无所有了,就是这样意思。所以是以识无边处思惟胜解。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因为这个色界四禅,是到第四禅的时候修空无边处定,破这个色,色破去,而其中呢,苦、乐、忧、喜这四种事情也破掉了,然后把色也破掉了,破掉了,这个时候是空无的境界。那空无边处定成就的时候,心里面苦、乐、忧、喜都没有,只有舍,两个舍、一个弃舍的舍,一个是颜色的色,没有这个,弃舍的「舍」还在,颜色的色是破了,破出去了,那么是这样。

到了修识无边处定的时候,又不要了这个空,不以空为所缘境,以识为所缘境了,把空也放下了。现在在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呢,就是他以识无边处定为邻,他习惯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过去无量无边,现在无量无边,未来无量无边,那么除掉了识呢,无所有,什么也没有,这样子去思惟无所有处的这个所缘境,那么感觉到这个地方非常寂静,所以叫做「于识无边处思惟胜解」。就这样意思。

∵∵

寅六、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有顶解脱,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处应作胜解。

这是第六科「非非想解脱」。是「有顶解脱」,这个三有之中最高的这一层,就称为「顶」。这个解脱呢,就是非想非非想处解脱。这个解脱是怎么样的观察呢?「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他不在「余」的地方去「思惟胜解」的、思惟观察的。「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只要是想可以生的地方,他就在那里「即于是处应作胜解」。这样解释这个有顶的解脱。看《披寻记》的解释:

∵∵

《披寻记》四一一页:

有顶解脱等者:此即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为欲证得最胜寂静住自在故,及为解脱彼障故,唯即于此所解脱想意解思惟,更不于余而作胜解。除想解脱更无余故,非于此处得离欲故,由是道理,应知离欲说名为余。云何名为所解脱想?谓于是处解脱一切有所有想无所有想,由是故得非有想名。如下声闻地释。(陵本三十三卷十四页)是即名为所解脱想。彼于下地一切有所有想无所有想已解脱故,由是说言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胜解。

「有顶解脱等者:此即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它是三有之顶,是最高的了。「为欲证得最胜寂静解脱自在故」,本来这个修行人,他已经成就了非想非非想定,他已经成就了,成就了他又在这里…。

佛教徒得了这个定以后,又继续的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的时候,是「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不在「余」那个地方而作胜解。「乃至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处作胜解」,这个文哪,有多少曲折,看这个《披寻记》:∵

「为欲证得最胜寂静住自在故」,已经成就了非非想定,为什么要继续修这个解脱呢?为的是想要成就,「证得」就是成就「最胜寂静自在故」。因为这个非非想定是「最胜寂静住」,你虽然得到了这个奢摩他,但是还不是自在,还是有一些多少问题的。现在是想要成就这个最胜寂静住,得大自在的原因,所以还要再继续修。「及为解脱彼障故」,及为解脱彼的障碍,想要在这里面起种种神通变化的事情及种种殊胜功德还有障碍,现在为欲想要解脱这个障碍故,「及为解脱彼障故」。

「唯即于此所解脱想意解思惟」,所以他只是在所解脱的想,就是非想非非想。你没有用四念处修的时候,你在非想非非想处,你还有问题,还是有障碍的。所以「唯即于此所解脱」这个非想非非想处一切思惟,「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不在「余」那个地方作胜解,这个话怎么讲呢?「除想解脱更无故」,这个修行人,这个非想非非想这个三摩地、这个等至的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这当然指佛教徒说,佛教徒呢,他就是目的在这个想上面得解脱,非想非非想这个地方得解脱,更没有别的想法,只有这么一个目的,更没有别的想法。

「非于此处得离欲故,由是道理,应知离欲,说名为余」。「非于此处得离欲故」,这个话呢,窥基大师解释的不一样,不是在这个非想非非想定的地方得离欲了,他还没离欲,他还对非想非非想定执着,有执着就是没有离欲。「非于此处得离欲故,由是道理,应知离欲,说名为余」,由这个道理,就是在这里还没有离欲,就是这个道理。「应知离欲说名为余」,那个「更不于余而作胜解」,那个「余」究竟是什么呢?就指离欲叫做「余」,已经对那一样、那个地方没有执着、得解脱了,叫做「余」。所以「更不于余而作胜解」,他这个修行人呢,再也不…已经得解脱的地方去修胜解,得解脱的地方不修胜解了,是这么意思哦!说是「更无余故,非于此处得离欲故,由是道理,应知离欲说名为余」,「余」就离欲,已经离欲了这个地方叫做「余」。那么「更不于余而作胜解」,已经得解脱的地方就不在那思惟胜解,不在那里思惟胜解,这样意思。

「云何名为所解脱想?」这个所解脱想,前面有这一句话,「即于此所解脱想」,这个「所解脱想」是什么意思呢?「谓于是处解脱一切有所有想无所有想,由是故得非有想名」。这里解释这个名字,「云何名为所解脱想?」这个「所解脱想」怎么讲呢?「谓于是处解脱一切有所有想」,这就是说你在无所有处解脱,在无所有处这个禅定里面的时候,「解脱一切有所有想」,就把以前的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这是叫做「有所有想」。你入了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就超越了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那就叫做「解脱一切有所有想」,这样意思。

这个空无边处定,这句话什么意思?实在就是虚空的是思想,就是思想这个『虚空』,以虚空为所缘境,所以是思想这个所缘境,就叫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明白一点说,就是想这个『识』,以识为所缘境,一直的想这个识。譬如说是身念处,身、受、心、法那个四个念处,四个念处的时候,这个身念处,观身不净,就想、思想身的不净,就是思想身。所以现在这里也是这样意思,就是「云何名为所解脱想?谓于是处解脱一切有所有想」,这个「有所有想」啊,就是空无边处定也是有想,识无边处定也是有想,就是思想这个空、思想这个识,都是有想,有空的想、有识的想,都是有想。

这无所有处定呢,就是想这个『无』,也是想,但是他是想「无」了。前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是想『有』。现在入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就超越了那个「有所有想」,这个空、识是有想、有所有想。你有一个所有的想,那么就是你想『空』,这是个有想;你想这个『识』,识也是个有想,那么现在入无所有处定的时候呢,就超越了「有所有想」;那么入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呢,就超越了「无所有想」,就超越那个。『无』也是想,还是有想,这样说呢,「由是故得非有想名」,所以这个非非想定,前三个字「非有想」,非想非非想,那个非想就是非有想的意思。也不是空无边处定的有想,也不是识无边处的有想,也不是无所有处定的有想。

无所有处定,就想这个有无所有,还是有想嘛!现在非想非非想处定,「非想」不是那个有想,但是他也不是无想,也不是那个灭尽定的无想,也不是无想定的无想,那么这可见呢,还是有想。但是特别的微细,有特别微细的想,没有那个明利的想,所以叫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都是明利的想,现在非非想处定没有那个明利的想,所以叫做「非想」,但是还不是「无想」,还有微细昧劣的想,所以叫做「非非想」。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如下声闻地释」。「是即名为所解脱想」,「所解脱想」就是解脱了有所有想、又解脱了无所有想这件事情。「彼于下地一切有所有想无所有想已解脱故」,这个非想非非想定的修行人,他对下地的一切「有所有想无所有想」,都已经解脱了,超越他们是这个意思。「由是说言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胜解」,这句话就是这么讲。「想可生处应作胜解」,想可生处应作胜解,这个地方应该是说,就是对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都是有想,想那胜解的地方。那么你作胜解的时候呢,他最后的结论就是非想非非想,应该是这样意思。

但是前面那句话:「更不于余而作胜解」。那么这句话有点事情,这个《披寻记》的解释:「余」就是离欲的意思,离欲了。「更不于余而作胜解」,那么在那里作用胜解呢?就是「想可生处,即于是处应作胜解」。这样说呢,如果你若认为「遍于想可生处」,包括空无边、识无边就有一点重复了的意思,就和那「更不于余」有点冲突。那么所以为了这个文不要冲突的关系,应该解释这个「更不于余」这个「余」,就是空无边、识无边那个地方离欲了,所以不在那里作胜解。「遍于想可生处,即于是应作胜解」,那应该是无所有处包括在内,因为无所有处没有说离欲。那么就是在这两个:一个无所有处作胜解、一个非想非非想处作胜解,这样子呀,非非想处也是八解脱之一了,是这样意思。

∵∵

子二、八胜处(分三科)丑一、释得名

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

前面第一科是「八解脱」,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是「八胜处」,八胜处分三科,第一科「释得名」。

「复次先已修治作意胜解」,就是以前已经用功修行,用这个作意胜解来对治那些执着心的,那么就是指八解脱。「后方能起胜知胜见」,这个八解脱修成了以后,你才能发起「胜知胜见」的功德,「故名胜处」。这样说呢,胜处是超过八解脱,有这种味道。这个「胜知胜见」是什么呢?「胜知」是指奢摩他说,「胜见」指毗婆舍那说,有这个意思。这个奢摩他是止,这个胜见是毗婆舍那,毗婆舍那是观,而这个观呢,就是八解脱观这个色法,「净色不净色,若少若多,若胜若劣」,这样作观。那么这个八胜处,也是作观,但是同时也能观察第一义谛,「故名胜处」。所以这个地方是超过了八解脱的,这是特别殊胜的,这里面有这样意思。

∵∵

丑二、释胜义(分二科)寅一、举一切(分二科)卯一、总标

此胜当知复有五种:

这是第二科,前面是「释得名」。这个「后方能起胜知胜见,故名胜处」,这是「释得名」。这底下第二科「释胜义」,解释它殊胜的意义,分两科,第一科「举一切」,又分两科,第一科「总标」。

那么就是「此胜当知复有五种」,这个胜知胜见这个八胜处,当知还有五种差别。这是「总标」,底下第二科「列释」,第一科「形夺卑下」。「复有五种」,这个胜处是有五种的不同。

∵∵

卯二、列释(分五科)辰一、形夺卑下

一、形夺卑下,故名为胜。谓如有一以己胜上工巧等事,形夺他人置下劣位。

这就解释明白了。第一个是「形夺卑下」,这个「卑下」的,就是不是高尚的,高尚的就是殊胜了,那么卑下的就是鄙劣了。那么这里分成五种不同,第一「形夺卑下」,所以叫做「胜」,这底下解释「形夺卑下」这一句。

「谓如有一」,有这么一个修行人。「以己胜上工巧等事」,因为自己成就了殊胜的、更高明的「工巧等事」,如这个医生也是工巧,建筑师、画家师、律师这都是工巧,那么他所成就的工巧等事,是最殊胜、最高明的。「形夺他人置下劣位」,他殊胜的境界和你所成就的境界,相形、互相对比了一下,就是「夺他人置下劣位」,就是夺取了他人的那个专长、那个专业知识,「置下劣位」,放在那下劣的位子,你不是最优秀的,那么这就叫做「胜处」。这是世间上有这个意思,现在佛法里的胜处也有这种意思,「形夺卑下,故名为胜」。

像那个佛在世的时候,祗树给孤独园建立的因缘,佛是派舍利弗***来的,到来了以后,王舍城的外道,祗树给孤独园是舍卫国,那么和这个外道现种种的神通,大家等于是要比一比了,比一比了舍利弗***是战胜了,外道是输了,那就是这样意思,「以己胜上工巧等事,形夺他人直下劣位」。这样的工巧这件事,也包括那神通在内,神通也是一种很巧的事情。是「形夺他人置下劣故」,这个「形」呀,就是形式,你显现了你有力量的、你高明的工巧等事,这个夺他人置下劣位,夺者取也,就把别的人拿过来,放在那个卑下的、劣弱的地位,而不是最殊胜的了。

∵∵

辰二、制伏羸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