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四、善摄精进

若诸菩萨从师长所,或自多闻力所持故,无倒而取,为住其心,发勤精进;是名菩萨善摄精进。

这是九种精进最后一科「清净精进」。清净精进分十科,就是分十种精进。现在的文是「清净精进」里的第四科「善摄精进」。什么叫做「善摄精进」?「若诸菩萨从师长所」:这么多的菩萨从师长那里,继续不断的学习精进法门。「或自多闻力所持故」:或者自己博学多闻,忆念力非常的强,能摄持很多的菩萨道精进法门。「无倒而取」:即从师长所学习的佛法,能够没有颠倒,没有错误。所学习的也正是师长所教授的,没有误会,自己多闻力所持的,也都是很正确的。「为住其心,发勤精进」:从师长所学习的佛法,或者是自己多闻力所持的,总而言之,「为住其心,发勤精进」,为了把自己的心,安住在佛法上,不能远离佛法,而努力的精进,「是名菩萨善摄精进」。看《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p1437

「从师长所等者:谓如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即如是学:」

这是先解释「若诸菩萨从师长所」这句话。「谓如善达」:菩萨学习佛法的时候,能「如」:能契合,「善达」:善巧通达修瑜伽行的事情。「瑜伽」就是止观,就是禅,学习止观的法门。这位禅师善达修瑜伽行的事情,诸瑜伽师善达修瑜伽行,不是一个瑜伽师,是很多的善达瑜伽行的诸瑜伽师,「之所开悟」:善达修瑜伽行的这位禅师,他开示令你明白怎么样修止观。前面的「如」,是如他所开悟的。「即如是学」:这位学习的菩萨就按照「善达修瑜伽行诸瑜伽师所开悟」的这样学习,而不违背师长所教授的。

「于法于义,不颠倒取」:师长,就是善达修瑜伽行的瑜伽师,他教授你时,是有「法」,有「义」的。「法」是能诠显「义」的,「义」是文句所诠释的,一个能诠,一个所诠。「不颠倒取」:处在学位的这位菩萨跟师长学习法义的时候,他能够不颠倒取,不会搞错,止应该怎样修?观应该怎么样?他能如师长所教授的,不会有距离,这不容易。这就是听闻师长所教授的,不要有妄想,心里寂静住,就不容易起误会。如果一方面听,一方面打妄想,那就容易有误会了。

「无有我慢」:什么叫做「不颠倒取」?就是「无有我慢」,有我慢时就会颠倒取了。自己感觉博学多闻,我很有修行,你不如我,若以这样心情去听闻师长的教授,就容易颠倒取。现在这位菩萨「无有我慢」:没有这个心情。「我慢」,倒不是凭空的有高慢心,他是用功,对佛法有学习过,因为自己用功,心里有仗势,「我」就高起来了,这叫做「我慢」。菩萨「无有我慢」,「亦不安住自所见取」,他自己有自己的见地的,不完全是一张白纸,但是现在跟师长学习时,不安住在自己的思想,他把自己的思想隐没,然后一点没有成见的听师长的教授。「无邪僻执」,自己没有错误的执着,「是名从师长所无倒而取」。

在听师长的教授的时候,把这些事情统统都放在一边去,自己的心完全是明静而住的听师长教授,那就是「无倒而取」。然后你可以再把自己的意见拿来观察思惟,应该还容许观察自己的见地,不是说自己的意见完全取消了,听师长的教导,也不应该是那样。也可能师长教错了,但若是大菩萨不应该有这个想法。

「义如声闻地说」:菩萨地这段文的义如声闻地说的,就是(陵本三十一卷八页)那地方也有这个意思。

「如说从师长所无倒而取,如是从自多闻无倒而取,当知亦尔。」:这个道理也是一样,自己多闻,或是阅读经论,也应该是有这样的态度,才能「无倒而取」。所以这一段文,我看也是实用的,你对禅可能是知道多少,但是那位「善达修瑜伽行」的那位善知识、那位师长,他学了很多,假设的话,他学了很多,也可能实际上有修行的经验,那你不可以轻易的挑他毛病的,如果冒充善知识,那另一回事,那也是不对的,你也没有实际的经验,你学的又很少,你不能为人做善知识的。

地五、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若诸菩萨无倒取已,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于应举时,能策其心

前面是「善摄精进」,这「善摄精进」的大意,你要不断的摄取修止观的知识,不是我听那个法师讲两个钟头的止观,我就可以修止观了,不是这样的啊!要不断的丰富你的止观的知识才可以的,现在这是第五「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若诸菩萨无倒取已」,这位菩萨,他不懈怠、很精进,他「从师长所,或自多闻力所持故」,学习到很多的修止观的方法,而且没有犯错误,「无倒取已」,「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他就实际上来实践他所学习的止观的方法,这个时候,怎么样来修止观呢?应止的时候,「能正修止」,你能正确的修这个奢摩他的止,能正修奢摩他的止,当然心里面散乱、掉举,那这个时候应该修止,应该修止,这个修止的方法,我们从天台智者大师的止观的书上看,智者大师,当然他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是两个方法,一个是用奢摩他的止,把这个妄想停下来,怎么用奢摩他的止能停止妄想呢?就是忆念所缘境,你忆念所缘境的时候,其它的妄想自然是不生起了,用这个方法,这第一个方法。

第二个方法是用观,观察这一切妄想是缘起的、自性空的。这缘起的、自性空这句话,是通于唯识、也通于中观,这句话两方面都是通的,但是我现在多说一句话,我们学习唯识,当然我们愿意学护法的唯识,那当然也可以,安慧菩萨的唯识都可以,但是主要是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思想是主要的,其他的那些人都是跟弥勒菩萨、无著菩萨的唯识,学习这两位大德的唯识思想,然后他们才能有所发挥,都是这样子的,而世亲菩萨是和无著菩萨,一大部份时间是同时的,他也是跟无著菩萨学习唯识的,所以世亲菩萨的唯识思想,当然《唯识三十颂》,是世亲菩萨写的,那么在那里就是「三能变」,那就和《摄大乘论》有所差别,也是有差别。

「于应止时,能正修止」,你或者是用奢摩他的方法,或者用毗钵舍那的方法来修止,用毗钵舍那的方法修止这句话,天台智者大师是很明显的说出来,就是「体真止」,《释禅波罗蜜》里边它说的「体真止」,《摩诃止观》里面也有这句话,「体真止」,用「体真止」来修止,「体真」实在是观啊!「体真」不是止,是观。但是观的时候,观完了就停在那里,所以用观作止,智者大师这句话是符合《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前面有四十作意,那上面有这个意思,就是用观来作止,有这个意思。

「于应举时,能策其心」,「于应举时」,「举」是振作起来,这个振作,发动自己的智慧力量,发动起来,那这是怎么回事?就是在沈没的时候,你修止的时候,还没得定,心就是有的时候不及,有时候过头了,修止应该把妄想停下来,但是修过头了,就失掉了所缘境,所缘境没有了,那么心就沈没了,就是轻微的昏沈,会有这个情形,有的人智慧不敏锐,说我刚才心里没有分别,我得定了吧?其实不是,就是轻微的昏沈,所以没有妄想,没有妄想,你失掉了所缘境,你一稍微精神有点沈没了,就没有所缘境,但是还没有妄想,所以这个地方,常常静坐的人,有的时候,常常静坐照理说,不应该误会这件事,会知道,坐的时候,唉呀!我刚才是干什么?不知道!那就是昏沈了,静坐的人,你要知道,有的时候坐,它现在有所缘境,有所缘境在心里面很明了的显现在前,我就停留在那里无分别住,那自己会知道吧!你怎么知道?你有自证分!这就是这么回事,你在这里明明了了的,你自己知道我现在没有妄念、也没昏沈,自己知道,但是忽然间,隔一会儿,不知道,刚才干什么?不知道!那就是昏沈了,就是这样子,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心里沈没了,沈没这个字和昏沈有点差别,我们说昏沈就是比较重的昏沈,说沈没是轻微的昏沈,轻微的昏沈,你自己不知道,不容易知道是昏沈,而重的昏沈自己知道,我刚才打瞌睡了,轻微的不知道,但是「应举」就是昏沈的时候、沈没的时候,你应该振作,把自己的精神振动起来,要这样子。「能策其心」,能够鞭策自己不要懈怠,把精神振作起来,振作起来,当然是或者修止、或者修观,应该这样子。

于应舍时,能正修舍

「舍」,对静坐的人非常宝贵,「舍」这个「舍」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止的时候,心里面散乱了,你要修止,现在沈没了,应该修观,要用方法来调自己。我现在心里面散乱,不要继续散乱,要修止,用止来调这一念心。我现在沈没了、昏沈了,应该修举,把精神振作起来,或者修止、或者修观,应该这样来调这一念心。这个「舍」是什么时候呢?什么时候叫「舍」呢?就是这个时候止也修得很相应,修止、修观都很相应,那就是这样下去,你不要再去搞什么事情了,不要!止得很相应继续止,怎么叫做止相应呢?就是心里面明静而住,心里面没有昏沈,心里明了,但是也没有妄想,寂静住,这时候很好,你不要再加上其它的事情,就继续这样下去就好了,所以那叫做「舍」。「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你明静而住叫做「舍」,一个是明静而住了,不要再去加上止、加上观,那就是多余的了,是这么意思。「于应舍时,能正修舍」,你明静而住相续不间断的,很相应的这样下去,你就要修「舍」,不要再加上止、加上观,不要这样做,当然你要常常静坐,这句话你能懂,因为这等于是你的经验之谈。

是名菩萨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应时」,那个时候应该修止、那个时候应该修举、那个时候应该修舍,就是「应时」,那个正相应的时候,这样修习相应精进,就叫做「应时修习相应精进」。

地六、通达众相精进

若诸菩萨于其种种止举舍相、入住出相,能善了知,能无忘失

这是第六个「通达众相的精进」,「若诸菩萨于其种种止举舍相」,有止相、有举相、有舍相,这叫「种种」。各式各样的,「入住出相」,这时候是「入」,这个时候是「住」、这个时候是「出」。这个「入」就是由散乱到寂静,由不修止观入到修止观的时候叫做「入」。「住」是安住在止观的时候,「出」就是从止观里面出来,现在不修了,我现在坐了五个钟头了,我要去厕所去,这就是出来,从止观里面出来,去厕所去,那叫做「出」。或者其它的什么事情,你答应要到那边去说法去,那你要从止观里面出来,因为你没到那个程度,你在禅定里面为人说法,没到那个程度啊!所以你要出来啊!所以这叫做「于其种种」的「止举舍相」,种种的「入住出相,能善了知」,你自己完全是明明了了的知道,知道现在是应该止、应该举、应该舍、应该入、应该住、应该出,「能善了知」。「能无忘失」,你对于这件事,到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这些方法,你不忘失。

能善通达

你就知道这个时候应该修止、这个时候应该修举、这个时候应该修舍、这个时候应该入、应该住、应该出,你能够通达这件事。

无间修作,殷重修作,是名菩萨通达众相相应精进

「无间」是不间断的修止、举、舍、入、住、出。「殷重修作」,「殷重」,我们前面讲过,就是周备的意思。「是名菩萨通达众相相应精进」。

看《披寻记》

「于其种种止举舍相等者:声闻地说云何止相?谓有二种」,止相有两种,一是「所缘相」,这个「所缘相」非常重要,就是所缘境,你修止,一定要有所缘境,把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这是一个止的方法,怎么样修止?就是这样子,找一个与你相应的所缘境,把心安住那里不要动,那么这是一个止相,「二、因缘相」,第二「因缘相」就是观,观能帮助你止,所以它叫「因缘相」,能为止做因缘,能帮助你。

「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什么叫做「举相」?我现在精神就是振作不起来,就是要打瞌睡,振作不起来,那时候怎么能叫它振作呢?「云何举相?谓由净妙所缘」,就是由那个清净微妙的所缘境界,你去忆念「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就有举相了,这个举相就出来了。「净妙所缘境界」是什么呢?什么叫「净妙所缘境界」?当然就是佛、法、僧。这又是不容易,我们出家人,多少要观佛像,佛像是「净妙所缘」,你观佛像心里面精神愉快,这个精神就来了,叫「净妙所缘」。或者是某一部份佛、法、僧,某一部份的经论,对于你特别相应、特别欢喜,譬如我欢喜《金刚经》,我要一听见《金刚经》心里就欢喜,一念《金刚经》的时候,精神就来了,你也要有这些事情,佛、法、僧,或者那一位大德是你所恭敬、尊重、赞叹的,你若思惟他的事情,精神就来了。或者说你特别对观世音菩萨有缘,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你能背下来了,念《普门品》精神就来了,也不沈没了,不昏沈,就是这个意思。「谓由净妙所缘境界策励其心,及彼随顺发勤精进。」,就是「净妙所缘境界」为主要的一部份,但是另外其它就是随顺的一部份,随顺这件事,譬如说《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假设你是这样欢喜,但是白纸黑字的《金刚经》,文字就在那里写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就是「随顺」,那个本子就是「随顺」的。或者说是其他的谁,他在念《金刚经》,他的声音很妙,那么从那微妙的声音上来听这《金刚经》,那个音声也是有「随顺」的作用,是这样,「及彼随顺发勤精进」,那么这叫做举相。

「云何舍相?谓由所缘令心上舍,及于所缘不发所有太过精进」,这就叫做「舍相」,谓由所缘境,所缘境或者是用出入息做所缘境,或者是用光明做所缘境,有太阳光、月光、或者灯光做所缘境。或者用水做所缘境,地、水、火、风,或者用风做所缘境,随你个人的欢喜。「谓由所缘令心上舍」,你缘所缘境的时候,使令你的心达到很高的一个舍的境界。「及于所缘」,这个时候,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发所有太过精进」,不会发动一个太过头的精进,太过头的精进就有可能会破坏了你的舍,所以你不要发太过头的精进,它就能安住上舍,这时候就叫做「舍」。若是这个时候正是相应的时候,你若是加强去止、加强去举,就过头了,过头了就破坏这个舍了,所以这时候不要发动,(陵本三十一卷九页)有说到这件事。

「今说菩萨于此三相能善了知」,现在这一段文是说菩萨对于这个止、举、舍三相,他能善巧的通达,什么叫做止?什么叫做举?什么叫做舍?你能够明白。「于诸定地诸行相状善取善了能入诸定」,「于诸定地」,很多的定的境界,那么按照所缘境来说,你用息做所缘境那也是「定地」,你用水、或者用光明、地、水、火、风、青、黄、赤、白都是所缘境。《清净道论》有四十业处,《瑜伽师地论》前面也有四十作意,也说到很多的所缘境。《清净道论》是佛音论师,他和无著菩萨、世亲菩萨的年代可能差不多,也可能是同时,不同时?差不多。「于诸定地诸行相状」,止也是「行」,观也是「行」,止、举、舍都是「行」,入、住、出都是「行」,「诸行相状」。「善取」就是能够取到,我现在愿意止,止就会现前,愿意观,观就会现前,那就叫「善取」。若是我们不熟悉的时候,想要止,止不来,想要观,也观不来,那就不叫做「善取」了。「善取善了」,也明白现在这是什么?「能入诸定」,因为「善取善了」,所以自然是能入定,要止就止,要观就观,它就入定,若是你不「善取善了」就不行了。「是名」叫做「入相」。这个入、住、出,这个「入」是这个意思。

「又复善取善了诸行相状,随其所欲,能住于定」,「又复」,你能「善取善了诸行相状」,随你所欢喜的,能住于定,前面是入,是开始由散乱而寂静,现在能住,是相续的寂静住。「于三摩地无复退失」,你住在那里,它就不会跑掉的,能「于三摩地不复退失,」∵是名叫做「住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