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四、一切种忍(分三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忍?

∵这是第四科一切种忍,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一切种忍?」怎么叫做一切菩萨种忍呢?下面第二科标。

∵∵

玄二、标

当知此忍,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应该知道此忍有六种、有七种的不同,加起来就是十三种。这是标。下面解释,分二科,第一科,先解释六种,先征。

∵∵

玄三、释(分二科)

黄一、六种(分二科)

宇一、征

云何六种?

∵∵

宇二、释(分六科)

宙一、由怖畏

谓诸菩萨,了知不忍非爱异熟;由怖畏故,勤修行忍。

这先解释,解释里面分六科,先解释:由怖畏。

「谓诸菩萨」,就是这么多的菩萨了知不忍非爱异熟,他明白明白如果若是不忍辱的话,将来会有不可爱的果报,会给你苦恼的。「由怖畏故」,因为害怕有苦恼的果报,所以勤修行忍,精进的修行忍辱而不发脾气。

∵∵

下面《披寻记》p1426的解释:

「了知不忍非爱异熟者:谓知不忍为因」,菩萨是有智慧的人,他知道我现在若是不忍,这就是一个得果之因,「当受非爱异熟果故」,我造了这个不忍的因,将来我就会受苦恼的果报。「如前已说」,像前面已经说过:「我若于此大苦因法随顺转者,便为于己自作非爱」,前面文说:我「若是于此大苦因法」,就是忿怒、瞋恨,随顺瞋心去活动的话,「便为于己自作非爱」,就是给我自己创造一个不可爱的果报,「便为于己自生结缚」,自己给自己造成了一个系缚,「便为于己自兴怨害」,自己给自己造成一个怨家来伤害自己。「其义应知」,这是六种忍里面的第一种忍。

∵∵

宙二、由亲善

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由亲善故,勤修行忍。

这是第二种:由亲善。「于诸有情,有哀怜心」,这个菩萨对于诸有情,有哀怜心、怜愍他们的心情,就是有情作恶的时候,菩萨对他生哀怜心;「有悲愍心」,有情受到很多的苦恼的时候,菩萨对他有悲愍心;「有亲爱心」,这个于诸有情能够不作恶事,能广修善法,能修学圣道,将来能够得到圣道果,这样呢,菩萨对他有亲爱心。「由亲善故,勤修行忍」,由于菩萨于诸有情有这么多的亲善意,「有哀怜心,有悲愍心,有亲爱心」,这都是亲善的心情,那么这样的有情对他有什么不饶益事,他能勤修行忍。

∵∵

宙三、由欲乐

于其无上正等菩提猛利欲乐,为圆满忍波罗蜜多;由是因缘,勤修行忍。

∵∵这是第三:由欲乐。菩萨「于其无上正等菩提」,对于他自己将来能得一切种智这件事,「猛利欲乐」,就是有强大的意愿,事在必得。「为圆满忍波罗蜜多」,怎么样才能得无上菩提呢?就是要成就忍波罗蜜,要圆满地成就忍波罗蜜,你无上菩提就成就了。由是因缘勤行忍。

∵∵

宙四、由法受

如世尊说;夫出家者,具忍辱力。由是因缘,不应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法受故,勤修行忍。

这下面第四科:由法受。如世尊这样子开示我们:「夫出家者」,这出离了烦恼家,来到僧团生活的人,「具忍辱力」,他是应该具足忍辱的力量,他应该有忍辱的智慧,他才能够成为一个出家人。「由是因缘,不应出家受具足戒而行不忍」,由于你出家,就是要准备有忍辱力,所以你不应该出家受具足戒之后,「而行不忍」,我不忍受,有不如意的事情,我不忍受。「由法受故,勤修行忍」,由于你出了家,修学圣道,这个圣道法他就是要忍辱的,所以你就应该勤修行忍。

∵∵

看这《披寻记》p1427:∵

「由法受故者:谓受具足戒时,自发期心」,这个论文上的文,「由法受故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受具足戒」的时候,出了家以后受了具足戒。受具足戒的时候,「自发期心」,自己就建立了一个愿。这个「发期心」就是「愿」。自己建立了一个愿望。就是你原来是在家,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思想,现在出家这个身份不同了,思想也不同了,有不同的意愿。什么不同的愿呢?「于律仪戒堪忍领受」,就是出了家以后要受戒,受戒的时候,佛制立应该这样、应该这样,不应该这样、不应这样……,你一定要接受这件事,「于律仪戒堪忍领受」,你有堪能性有这个能力来领受这样的戒法。当然这都是顺于修学的事情,和凡夫原来的那种习惯是相违反的,所以出了家受了具足戒是不习惯的,不习惯呢,能够领受。「由是因缘,于自相续律仪随转,是名法受」,就是由于你有这样的愿,你「于自相续」,于你自己的生命接受了律仪,出家的律仪戒,随顺律仪的生活。这就叫做「法受」。这样说呢,「法」就是律仪,你接受这个律仪,这就叫做忍辱。

∵∵

宙五、由串习(生得慧)

种姓具足先串习忍,于今现在安住自性,故能修忍。

这是第五科,由串习。「种姓具足」,这个菩萨出了家,修学圣道,他是有菩萨种姓的。菩萨的种姓,他是具足了的人。这个种姓就是六波罗蜜的种姓,其中有忍波罗蜜。就是菩萨虽然还没有来到佛法里面,但是他已经有忍波罗蜜的种姓。「先串习忍」,他有忍波罗蜜的种姓,他在日常生活里面,不断地这样修行了,他自然有忍辱的堪能性。所以在种姓具足也就是先串习忍,先不断地修习忍辱。「于今现在安住修性」,常常地、不断地、相续地学习忍,就成为他的个性了,他的个性就是能忍。所以「于今现在」,所以现在出了家,现在的这个时候,自然地就是安住在忍的自性这里。「故能修忍」,所以这个人他是能修行忍的这种功德的。这是串习,下面第六:由谛察。

∵∵

宙六、由谛察(修得慧)

知一切法远离有情;唯见诸法无戏论性,谛察法故,能修行忍。

这串习种姓这一方面的忍,就是可能那上面也有智慧,就是等于是生得慧。现在这里呢,是修得慧。是「知一切法远离有情」,这位菩萨出了家作了比丘,他不断地学习佛法,从佛法里面得到智慧了,得到什么智慧呢?「知一切法远离有情」,他通达了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他通达了这一切法,都是仗托因缘而有,这里面没有真实的我可得,「远离有情」,就是远离我可得。「唯见诸法无戏论性」,只是不看见有我,在色受想行识里面不看见有个真实的东西可以名之为我的。那看见什么了呢?「唯见诸法」唯独地看见都是名言,都是虚妄分别而已,都是虚妄分别。色是虚妄分别,受想行识也是虚妄分别,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心意识,一切一切境界,都是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里面是没有义可得的,虚妄分别里面所诠显的也是虚妄分别,就是有能诠显的,就是有能分别的,有所分别的;有能诠显的,有所诠显的,这都是虚妄分别。这个虚妄分别里面没有真实义,没有真实义,虚妄分别也是不可得,也是不存在了。能分别、所分别不存在的境界,就是「无戏论性」。戏论就是分别。这无戏论性没有能分别、所分别的戏论,这个时候显现的那个无分别的法性,就是「唯见诸法无戏论性」。当然这个「见」,那就是无分别慧了。「无戏论性」,那就是真如。

这样子「谛察法故,能修行忍」,「谛」,就是深入的意思,深入地观察一切法的寂灭相,这个时候就是能修行忍。因为你若没有这样智慧的时候,你就在一切法的表面上虚妄分别。若深入的时候,就是超越一切戏论,达到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上没有忍不忍的这件事,所以你就能忍了。你若认为有一件事触恼你了,那你不能忍。「谛察法故」,不看见有这件事,这都是虚妄分别。若那个人赞叹我了,我心里很欢喜,这样你不能忍的,你一定要超越这个境界,超越这个境界,那你就能忍。所以「知一切法远离有情,唯见诸法无戏论性,谛察法故,能修行忍」,那么这个忍倒是非常重要,这个忍能使令前面的种姓具足的串习忍,能更进一步,更向前进,一直到无上菩提了。

∵∵

黄二、七种(分二科)

宇一、征起

云何七种?

前面这六种讲完了,下面再解释七种,先是:征。怎么叫做七种忍呢?下面列释。

∵∵

宇二、列释

谓于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

「谓于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要这样忍。

∵∵

看这个《披寻记》p1427:∵

「一切不饶益忍从一切忍者」,这两句话怎么讲呢?「能忍劣等胜品不饶益事」你能够容忍有「劣」、有「等」、有「胜」,这三类的不饶益事,这对你不利益的事情,对你有伤害的事情,有最胜的、有中等的、有劣,就是不是那么殊胜的,分这么三等。这三等对你的不益事,你都能够在内心里面能够溶化了它,不介意。「名无一切不饶益忍」,这句话就是这么讲。「从一切忍」,这句话怎么讲呢?「怨亲中一切有情所作不饶益事」,这句话是约人说的。你能够容忍怨家,容忍对你亲爱的人,容忍中等性的人,中庸性的人,这三类人,就是包括一切有情所作的不饶益,「是名从一切忍」。这个「从一切忍」,是约人说的,前面是「一切不饶益忍」,是说人伤害你的事。一个事,一个人;从两方面说这两句话。

∵∵

一切处忍: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一切时忍,谓昼初分、若昼中分、若昼后分、若夜、若日、若去来今、若病不病、若卧若起,常能修忍。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由意行忍,不愤发故;不持污浊恶意乐故。

「一切处忍: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一切处」就是处所,怎么叫做「一切处忍」呢?「谓于屏处及大众前,皆能修忍」,就是说在隐蔽的地方,你也能忍,没有第三者能看见,你也能修忍;「及大众前」,在大众之间,你也能修忍,这二个地方,这是「一切处忍」。

「一切时忍,谓昼初分、若昼中分、若昼后分」,这个处所分两个地方,处所是很多,但是分成两类以后,就包括一切处。现在说「时」,从的时间上来说忍,那么时间有昼夜,先说昼。白天初分、中分、后分,分三个阶段。那么若是昼夜二十四小时,昼算十二小时,夜算十二小时,那么昼分三分,就是一分是四个钟头,三分就是十二个钟头,那么你都能忍。

「若夜、若日、若去来今、若病不病、若卧若起,常能修忍」,「若夜」,夜间也分三分,你也能忍。「若夜」,若夜间;「若日」,若白天;「若去来今」,就是过去、未来、现在。「若病不病」,这时候有病,或是这时候没病。或者「若卧」,卧在床上,或是起来常能修忍。有这么多不同的时间,你都能够修行忍辱,这是「一切时忍」。

「由身行忍,不捶打故。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你的身体也能修行忍辱,怎么叫做「身行忍」呢?你「不捶打人」,不捶打别人,所以叫做「忍」;「由语行忍,不出一切非爱言故」,你不会发不可爱的语言,那就是叫作「语忍」。

「由意行忍,不愤发故;不持污浊恶意乐故」,你不会没有这个忿怒发出来,那就叫做「意行忍」,「不持污浊恶意乐故」,你心里面不会保持污浊的、污秽的,那种恶的意愿,你不这样,那就是「意行忍」。这是加起来,就是七种忍。这是第四科的一切种忍。下面第五科:遂求忍,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

地五、遂求忍(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遂求忍?

「遂求」,「遂」这个字有成就的意思,你成就了他所希求的事情,这叫「遂求」。怎么叫做「遂求忍」呢?

∵∵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略标列(分三科)

宇一、列三种

当知此忍略有八种。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逼能忍。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于诸出家犯戒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

下面解释,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分三科,第一科:列三种。「当知此忍略有八种」不同,「谓诸菩萨于诸有苦来求索者恶举能忍」,「谓诸菩萨」对于诸有苦的,有很多苦恼这个人,他来到菩萨这里,向菩萨有所求,你向菩萨有所求,你应该态度好一点,但是不是,「恶逼」,以坏的态度逼迫菩萨,要满足他的希求,这样子菩萨能忍,菩萨能忍他这个坏脾气,还能满足他。当然若不是,若菩萨没有这个忍波罗蜜,当然和这个人应该吵起来了,可能要给他一个拳头,最低限度要打他一巴掌。但是菩萨不这样,菩萨能忍。

「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依法大悲,不损恼忍」,对于有的人极凶暴,他的态度非常坏,而且造作了上品有罪过的事情,他的动机非常的恶,给对方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诸有情所」,这样的有情的地方,「依法大悲,不损恼人」,菩萨能遵循佛的法语,发大悲心也不恼害他。但这个地方可有点事情,这个「法」这个字,有深有浅,就是菩萨可能对他有极大的教训,表面上看菩萨是损恼他了,但是菩萨心里面没有众生可得,所以就是不损恼人,也可以这样讲,这里面有深义。「于极凶暴上品恶业诸有情所」,如果是圣位的菩萨,如果是有神通的菩萨,那依「法大悲」这句话里面可是有文章的,可不是凡夫的境界了。

∵∵

看这个《披寻记》p1427:

「依法大悲者:菩萨发心,大悲为因」,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想要得无上菩提,是以大悲心为开始的,对于众生有深一层的认识,有大悲心。这个大悲心里面有智慧,不是表面上的事情,「名法大悲」。如果深一层讲,可以那么说:这个「法大」,「法」是什么?「法」是般若波罗蜜,依循般若的智慧,发大悲心,不是感情上发大悲心,不是感情上的事,所以以法大悲。「一切所作以大悲而为上首」,菩萨所做的事情,表面上看不容易认识,菩萨的内心是有大悲心,为最第一,为最殊胜,有大悲心,就是他有深一层的智慧,来利益一切众生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