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二、于诸性罪∵(分二科)∵

列一、总开无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是戒渐次摄这一科。分七科:第一科于诸遮罪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于诸性罪。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总开无犯。「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这发无上菩提心,禀受菩萨戒以后,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行菩萨道这件事,一个是正常的菩萨道,一个是方便的菩萨道。现在说的善权方便,就是不是正常的,是特别的情形。「权」这个字,我查字典上的解释,叫作「反经而善者也」。这「经」是正常道,现在「反经」和正常之道是不一样的,是相反的,但是也是属于善法,所以叫作「善权」。「方便」这个词什么意思呢?这个词姑且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智慧叫作方便;一种是行动,你采取行动的时候叫作方便。现在这里就是指行动说的。这个安住在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采取善权的行动,采取这样的行动。「为利他故」:行动是表现于外的相貌,有相貌可见闻的,「为利他故」是说菩萨的内心,就是他的动机。他采取这个行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利益众生,不是为了利益自己,是利益他人。「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究竟指什么说的?什么叫作善权方便?为利他故有善权方便究竟指什么说的?是「于诸性罪」,就是很多的,「性」就是「罪」;不管你受戒不受戒,你作这件事就是有罪的。这种有罪过的事情,菩萨「少分现行」,不是全部的,就是一部分、一少分的作了这种有罪过的事情。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由于菩萨他的内心,他采取这个行动,作这种性罪的事情,他内心是清净的,不是由贪欲瞋恚邪知邪见发动这种罪过的行为,而是用慈悲心作这件恶事。「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对于他所受的菩萨戒并没有违犯,而且还能生出来很多的功德。这一段文主要是指说他内心是清净,不是烦恼发动的,是用清净的慈悲心发动作这件事,来利益这个众生的,所以他就没有犯戒而有功德。

∵∵

看《披寻记》:

「善权方便至生多功德者」:这一段文。「不善业道所摄身语诸业,名诸性罪」:「不善业道」就是有罪过的业道。而这里面说,就是属于身语这两方面,不是意业;意业是没有不善业道,菩萨的内心没有贪瞋痴,他是用慈悲心,用智慧作这件事。不善业道所摄的身语诸业,或者是身表现出来的行动,或者是表现在语言上的事情,这都是业,就是有了行动。这就叫作性罪。身就是杀盗淫了,语就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是有罪过的。「谓性是不善,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能为杂染损恼于自」:性罪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性是不善」:这件事的体性就是有罪过,它不是好事情。「能为杂染损恼于他」:这种事情要一造作的话呢,它就有污染,就能伤害到对方,使令对方也有罪过,也有苦恼。「能为杂染损恼于自」:它的污染不但是伤害到对方,也损害了自己,两方面都有苦恼,所以叫作性罪。

「虽不遮制,但有现行便往恶趣」:因为它是属于身语,不是内心。说是我不控制自己,我不约束我自己身语清净;身语表现出来的行动和语言,我也不加以控制。虽然是不遮制,不控制它,「但有现行便往恶趣」,可是你若是表现出来行动了,你说出来有罪过的语言,你作了有罪过的事情,「便往恶趣」,你将来就是要到三恶道去受苦的。「虽不遮制,但有现行能障沙门」:虽然你不控制自己,但这件事你要负责的。只要是你现出来行动了,它就障碍你得圣道。这个「沙门」,就是指无漏的戒定慧说,有无漏的戒定慧名为沙门。你若作这种有罪过的事情,就障碍你得圣道的。「如摄事分说。(陵本九十九卷五页)」:也就是前面这几句话。

「如是性罪,五相所摄」:这个性罪,这十不善业道,它有五个相貌,这五个相貌都属于这一类的事情。那五种呢?一是事,二是想,不应该是「相」,应该是思想的思。三是欲乐,四是烦恼,五是方便究竟,如决择分解释(陵本五十九卷十二页)。这个「事」是什么呢?就是或者是属于有情的境界,或者是属于无情的境界,你在这上面造种种恶,所以这叫作「事」。二是「想」,就是你内心的思想。这在律上也常常有这种说法,就是我想要去伤害某甲,结果伤害了某乙,这就是你那个想和那个事实不符合,就是这样意思。我想要伤害一个众生,结果所伤害的不是众生,是一棵树,就是你内心的想和那个事实有点违反。或者是相符合的,我要伤害某乙,那么就是某乙,我不伤害某某,就是没有伤害某某。就是那个事实和你的心想相符合的;一个有不符合有相符合的差别,这叫作想。

第三个是「欲乐」,欲乐是什么呢?就是你作这件事情你欢喜,你欢喜作这件事。或者你要骂人,我骂这个人的时候,我欢喜骂这个人,就是你心里面有这个乐欲。那么这里面表示什么呢?有的时候不是愿意这样作,但是有个力量逼迫你非这样作不可,但是心里不欢喜,那就条件不具足了。第四个是「烦恼」,就是你要去作这件事的时候,你用贪心作,或者是瞋心,或者是愚痴邪知邪见来作这件事,一定要是这样。如果你没有贪心,没有瞋心,没有邪知邪见,那这个条件就不具足了,这十恶业不具足了。五是「方便究竟」,就是你采取行动以后,把这件事作圆满了,作到最后你自己满意了,那么叫作方便究竟。说是如是性罪要具足这五个条件,有事有想有欲乐有烦恼有方便究竟,其中有一个不具足,你这个罪业也就是不圆满。这是如决择分释(陵本五十九卷十二页)。

「今于此中说诸菩萨性罪现行」:现在这里面说的,于诸性罪总开无犯这段文,是说诸菩萨的性罪现行,发了无上菩提心受了菩萨戒,他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有性罪这一方面的罪过的事情的活动。「非由烦恼」:这个菩萨作这件事,表面上看是有罪过的,但是他发动这件事,他不是由烦恼发动的,他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没有邪知邪见,非由烦恼。「不具一切」:这五个条件不是完全都具足的,就是这件事他不是由烦恼。「故说少分」:所以说「于诸性罪少分现行」,就是其它的他都具足了,事想欲乐方便究竟都具足了,就是这第四个烦恼他不具足,而这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故说少分现行」。

「又诸菩萨为利他故,作所应作」:又诸菩萨他的大悲心,为了利益众生故,作所应该作的事情。「皆由爱诸有情怜诸有情增上力故,非染污心;是故此说由是因缘,由无染污,说无违犯。由具怜愍,说多功德」:这诸菩萨作所应作,都是能利益众生的。「皆由爱诸有情」:都是因为菩萨有慈悲心,他爱诸有情,就是愿意饶益众生,令众生得乐。「怜诸有情」:怜愍众生有苦,要他离苦,「爱诸有情」是令有情得乐,「怜诸有情」令诸有情离苦。「增上力故」:由于菩萨对众生有离苦得乐的饶益心,由这样的心的强大力量故,「非染污心」,不是用染污心来发动,来作这件事的,他是有慈悲心作这件事的。「是故此说由是因缘,由无染污,说无违犯」:他不是用染污心作这件事,所以说他没有犯罪。「由具怜愍,说多功德」:因为他有怜愍心,所以作这件事不但没有犯戒,而且还有功德。「以能修行自他利行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菩萨作这个性罪的少分现行,但是由于慈悲心的关系,他是修行了对于自己对于众生都有功德的行为,这件事。「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在因是摄受,果是随与;你摄受因了,将来就给你个无上菩提果。这是解释这一段文,这段文是总开无犯,就是先总说开许菩萨作这件事不是犯戒。

下边第二科是别释其相,就是一样一样的解释性罪少分现行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于杀生;分两科,第一科是出因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思惟所作。

∵∵

列二、别释其相∵(分八科)

张一、于杀生(分二科)

寒一、出因缘(分二科)

来一、思惟所作

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

这里总说「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详细来说呢,「谓如菩萨见劫盗贼」。这个劫和盗都是贼;劫也是贼,盗也是贼。这个劫就是明抢,夺取他的财富;这个盗是偷偷的,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来偷东西叫作盗。那么劫也是贼,盗也是贼,他是什么事情呢?「为贪财故欲杀多生」:说这个贼是为了贪求财富,所以想要杀害很多的众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前面说杀多众生,是一般人。下面说是或复欲害有大功德的声闻,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这些圣人,或者得辟支佛道的独觉,或者得无生法忍的菩萨。那这都是大德的声闻,大德的独觉,大德的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或者还不只于此,他还想要造更多的严重的罪过,就是五无间罪了。这是说他作这恶事,这是思惟所作。

∵∵

看《披寻记》:

「见劫盗贼至多无间业者:杀生因缘,略有三种」:这个杀生的因缘,就是有三种因缘会有杀生的事情。那三种呢?「谓贪瞋痴」。或者贪心去杀生,或者瞋心去杀生,或者愚痴心去杀生。这个由贪心杀生,由瞋杀生,这是容易明白吧!愚痴心杀生就是我们祭奉孔夫子,拜祭孔夫子的时候,杀了很多猪牛羊,来供奉孔夫子,这就叫作愚痴。「此中且举贪为因缘起杀欲乐」:这一段文说是「唯贪财故」,就是姑且举这个贪是杀生的因缘,他发起杀害生命的欲乐,有这种意愿要杀生,有这样的欢喜心。「说劫盗贼为贪财故」:怎么知道是贪因缘起杀欲乐呢?文上是说「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乃至广说」:就是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这些。

「当知所余诸有情类,由其猛利瞋痴为因缘故」:这是说杀,所余的或者是瞋心,或者是愚痴心,诸有情类由其猛利的瞋痴为因缘故,「非无如是欲杀多生等事」,他们也是这样子,内心的烦恼不一样,也同样都有杀生的事情。「略不具说」:只说了贪,瞋痴没有具说。「若于一时顿杀多类,名杀多生,此由方便杀生成重」:这是由于他有这个行动,他杀害众生,就造成了重大的罪过。「若诸声闻独觉菩萨,由田广大,名为大德」:这里说是杀一般的众生;下边说是诸声闻独觉菩萨,「由田广大」,这声闻独觉菩萨,是广大的福田,就是能生广大的福德的境界,所以叫作大德。他本身有圣德,也可以名之为大德。众生对这样的圣者,三乘圣人能恭敬供养,那也能够得大福德。

「此有五相,如决择分释」:决择分有解释,就是陵本六十卷十二页,在那上说。这个决择分说五相是说「从于一切有情第一利益安乐增上意乐住起,谓慈等至」:就是他能在色界四禅里边修四无量心的三昧,所以有这样的功德是大德。「二从于一切有情第一将护他心住起。谓无诤等持」:就是学习无诤三昧成功的这些圣人,那这也是大德,就是成就无诤三昧的人是大德。「三从第一寂静涅盘乐相似圣住起」:就是和涅盘相似的境界,就是灭尽定,他入了灭尽定,从灭尽定里出来这个人,也是可以名之为大德。「四已得一切不善不作律仪。谓预流果」:这也是大德。初果圣人他已经成就了一切恶事不作,他有这样的无漏的律仪,这也是大德。「五极清净相续究竟,谓阿罗汉及佛为首大苾刍僧,如是名为田广大性」:「极清净相续究竟」,就是大阿罗汉他的身口意清净,乃至到佛的境界,乃至大众僧的无量功德,这都叫作大德。这上面说是六十卷十二页说这五种相貌。

「若杀害彼,此由事故名重杀生」:「若杀害彼」,若是这个众生他有这么样猛利的恶心,想要杀害这个大德的人,那在前面那五个相貌来说,这就是事故名重杀生,就是属于有情。「若业能感无间大地狱果,名无间业」:若是你造了这个罪业,将来使令你招感无间的大地狱的苦果,那就叫作无间业。就是不间隔;这间隔有二种,一个是业力的间隔,一个生的间隔。譬如说这个人修学了戒定慧,修学了四念处,应该是得圣道,但是没得,他破了戒的话,他就先要去受破戒的果报,那么或者是作牛,或者是作狗。那么就和你得圣道这件事有间隔了,这是生间隔。也是业力的间隔,这个罪业使令你由无漏的业得圣道的果,中间有有漏业的间隔。一个生的间隔,一个业的间隔。现在这个无间业是没有这些间隔的,所以叫作「若业能感无间大地狱果,名无间业」。

「此有五种」:这五种无间业,「谓害母等」,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这些。「又有无间同分业,亦名无间业」,还有同分业,那也就是无间业。譬如说佛灭度以后,你破坏佛像,这件事也有点相似的。还有在《俱舍论》都有解释。「由是种种,是故名多」,就是多无间业。「菩萨于如是事现见在前,故名为见」:这个菩萨对于这些事情「现见在前」,叫作「见」。

前面是「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这些事情菩萨都看见了,看见这件事情要现前。

∵∵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

「见是事已,发心思惟」:菩萨看见这件事以后,他心里面就动了,在观察思惟这件事。「我若断彼恶众生命」:这菩萨自称是「我」,要是断了那个众生的命以后,「堕那落迦」,那我就会下地狱了。「如其不断无间业」:若我不断他众生的命的话,这个众生的无间罪业就造成功了,造成了以后呢,当受无间地狱的大苦。这两件事,我若断他命,我自己下地狱,他就不下地狱;我若不断他的命,他就要下地狱。那怎么办呢?「我宁杀彼堕那落迦」:这个菩萨发了大悲心,我宁可杀掉这个众生,我下地狱。「终不令其受无间苦」:这样子这件事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令那个众生堕落地狱了,他因为无间业造不成了。这是思惟所作,菩萨这样思惟,来观察这件事;下边是加行所作。

∵∵

来二、加行所作

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

「如是菩萨意乐思惟」:这位受菩萨戒,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的菩萨,他内心里面有大悲心和大智慧的思惟观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对于那个想要造无间业的众生,或者是用善心,或者是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就是菩萨的智慧观察这件事,决定了以后,「为当来故」,作这件事以后将来的后果,「深生惭愧」,菩萨自己感觉到很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就把那个众生杀害了。这是加行所作;下边笫二科结无犯。

∵∵

寒二、结无犯

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这一科说完了。

∵∵

看《披寻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