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一、正摄受(分二科)

列一、由自施

列二、求他施

若自无有应从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与之。

这是第七科:如法御众。先是总标,后是释类。释类里面,先是财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正摄受;分两科,第一科是:由自施;这个由自施是:「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然后给施如法衣服、饮食、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这叫做正摄受的一种,这样就是以慈悲心用财物来饶益他。这下面第二科:求他施;「若自无有」,若是菩萨自己没有这么多的财物,怎么办呢?「应从净信、长者、居士」,那么应该从对于菩萨有净信心的长者、居士、婆罗门等,「求索」,向他募化,「与之」,给这些所摄受的人。∵

看这个《披寻记》:

「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者:此中净信,《显扬》有处唯译为信,或为信敬。今于此中应依彼释。唯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起故。若依法起,方名净信,然非此说。等言等取国王大臣及商主等。如是等众皆于自所生信敬故。是故说为应从求索。」

「此中净信」,这里面这个「净信」,这句话,在「显扬有处唯译为信」,在《显扬圣教论》上,有的地方,只翻译为「信」,没有上面那个字,「或为信敬」,或者翻为「信敬」。「今于此中应依彼释」,是这个瑜伽师地论披寻记的作者的意见,他这段文里面,说的这个「净信」,应该依据《显扬圣教论》上的话来解释。什么道理呢?「唯即于彼补特伽罗处所起故」,这个信心唯独是对于这个菩萨生起来的,他对于这个人他有信心,对这个发菩提心的这个菩萨,对他有信心。「若依法起,方名净信」,若是对于佛法上,那就是在真理上有了信心,那个时候就叫做「净信」,这个地方的确是有差别。若是于法上有信,这个信是很坚固,的确是很清净。在苦集灭道,或者在十二缘起,或者是第一义谛,从这里面有法喜,而建立信心,这个信心,名之为「清净的信心」。但是这里,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认为是单独对菩萨这个人有信心。对人有信心,这件事是靠不住的,所以不应该有那个清净,那个「净」字。

「若依法起,方名净信,然非此说」,不是这里说的意思,这里没有从佛法上建立信心的意思。「等言等取国王大臣及商主等」,这个「婆罗门等」,还有一个「等」字,「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取国王大臣及商主」这些人,所以叫做「等」。「如是等众皆于自所生信敬故」,就是于菩萨这个人所生的信敬心故。「是故说为应从求索」,这个在家居士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件事,的确是有这回事,对于人一时的好感有信心,不是对于佛法有信心。我的确是遇见了很多的这样的在家居士,都是对于人有一点信心,在佛法上他一无所知,所以不能说他对于佛法有信心。这个对于佛法初开始有信心的人,也可能是他阅读经论,建立信心,也可能是从佛教徒里面的来往,对于这个人有信心,初开始也是有差别,但是这也是众生难免是有这样事情的。

宿二、同受用

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与众同用,自无隐费。

这是第二科:同受用,前面是正摄受,就是用这些财物来引导他们;现在是同受用。「于己以法」,这个菩萨他自己观察这件事,他对于自己「以法所获」的,就是「以法所获」,「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不是非法取来的财物;取来的财物,也都是合法的。「与众同用自无隐费」,来的这些财物,与大众共同的享用,共同的使用。「自无隐费」,菩萨自己没有私下的使用这些财物的,不是自己秘密的、偷偷的,享受这些食物,菩萨没有这个事情,都是大众共同的,所以吃饭的时候要打板,你不打板就有问题。

看这个《披寻记》:

「于己以法所获如法衣服等者:若物不依邪命非法方便获得此物,名为以法所获」,若是这个财物,不是「依于邪命」,什么叫做「邪命」呢?就是「非法方便」,获得财物,来维持这个生命的存在,那就叫做「邪命」,现在不是这样,「名为以法所获」。

「于诸食物平等受用,共食所食,显露而食,不私密食,广如摄事分说」,「于诸食物」,这些饮食的东西,其实其他的东西都是一样,平等的受用,大家一样受用,「共食所食」,共同的食用所食的食品。「显露而食」,就是大家在公开的地方,公共的地方,大家共同的在这里饮食。「不私密食」,不是私下的秘密的食,吃这个东西,恐怕别人看见,没有这件事,所以没有「隐费」,没有这件事。

辰二、法摄受(分二科)

宿一、标

于时时间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五种教诫而正教诫。

这是第二科:法摄受;前面第一科是财摄受,你没有这些财,我们就不能生存了,所以这「*轮未转,食轮为先」,这段文的确是这个意思,先要解决吃饭的问题。那么这问题解决了以后,还应该做什么事情呢?就是法摄受,用佛法来饶益所摄受的人,自己本人也是要法的摄受。

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于时时间」,从时到时,「时时间」,那当然有个功课表,按照这个时间,共同的要学习佛法,是怎么样学习佛法呢?「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这个「随顺八种教授」,就是菩萨摄受了很多的人,在一个地方安住下来,安住下来要教授这些人,修学圣道,怎么教授呢?要随顺八种教授,这八种教授,你不可以违背,要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你要努力的,要注意的,要如法的,很认真的,来教授这些摄受来的人。

这个「八种教授」,我们已经学过了,就是前面那个〈力种性品〉里面说的,那上面说这个「八种教授」,都是什么呢?就是五停心观,旧的翻译叫做五停心观,那个玄奘法师的翻译叫做「净行所缘」。就是不净观、慈愍观、缘性缘起观、还有界差别观、还有阿那波那念,这五种。这五种,就是初开始的时候,这个不管你是在家,你这个时候或者是在家,或者是已经出家了,你想要在佛法里面有真实的成就,你要走这条道路,就是修这个净行所缘的,这是五种教授。其次呢,宣说能治断边邪执处中之行,要宣说能够对治这个断见的邪执,这是一种法门,这是第六。第七呢,要宣说能对治常边的邪执,有常的执着,有断的执着,这个断、常,要说起来呢,也还是很微细,这个粗显的,我们姑且不说,说微细的断、常,什么叫做微细的断常见呢?譬如说我现在看见某甲来了,我前一刹那是这样,后一刹那也是这样,这叫做常见。我昨天看见你是这个人,今天看见还是这样子,这叫常见。说我昨天看见是这样子,今天看见不是了,你这样子,就叫做断见。所以说这个微细,前一刹那是这样子,后一刹那还这样子,这是常见;说前一刹那是这样子,后一刹不是那样子,这是断见。所以若是从这里看,我们若是不修止观,不修第一义观的话,我们不要说他是外道,你不要那么说,我们都是在断、常见里面生活的,你不能避免这件事,我们的心就是这样子。

若学习《中观论》,那当然是很好;而学习唯识的法门,一切名言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也可以学习了能对治断、常,这种邪执的过失,你就能得到正见。所以学习佛法能得到正见,这句话一下子就说出来,但是你真能得到正见,那是不容易,不是容易的,那么这是七种教授。

最后一个教授呢,要除舍增上慢,说我们修止观的时候,你不要搞错了,你不要认错了消息,你现在还是个凡夫,你说你是圣人,你只是欲界定而已,你就说你得到色界四禅了,所以对于佛法的学习,真是非常重要,那么这是五种教授。∵这五种教授,这是来到佛法里面来,就是要学习这个。而你若是做一个佛教团体的领导人,你想要做住持,不是说是有特权的人任命,不是,由经过选举选的,你要争取人家投你的票,你要知道,你能不能这样子。现在这里看出来很明白,你做这个团体的领导人,你要有负责这两件事,这两件事你要负责:第一个就是财摄受,第二就是法摄受,做这两件事。而这个法摄受这方面,你要能教授这八种教授,你要能随顺这八种教授,那么你就可以做住持了,应该是这样子。如果说这法的教授,我不能负责,我就能够天天数钞票,只是财摄受,你没有法摄受,这是不是可以做教授?可以做住持?不可以做住持的!但这里面说这是两种摄受。这是「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

我在青岛湛山寺的时候,听倓老法师讲开示,倓虚老法师讲开示,他说这个要出去参学,不应该在小庙住,到大丛林去参学,那么走到一个地方,到那个地方,这个厨房烧的菜饭不好吃,吃的不好,吃的不欢喜,这个地方,另外没什么事,除了吃饭、上了早晚殿,另外没有事,而这个饭又吃的不合口味,你顶多住一宿就好了,就走了。那么后来又到了一个地方,饭菜做的好,很可口,吃的好,但是另外也没什么,就是上个早晚殿就完了。那怎么办呢?是住不住呢?可以住三天。因为这个饭菜好吃,住三天,住三天就可以走了。另外到一个地方,饭菜也不好吃,但是有法,它有佛法的教授,那么可以在这里住,这个饭菜做的不可口,忍耐一点,还是在这里学习佛法。如果一个地方,饭菜做的也非常好,还有法的教授,你打我,我也不走。这是倓老法师讲开示里面有这一段。而这里正好说这两件事:一个财的摄受;一个法的摄受。这件事啊,佛法的兴衰就是在这里,就在这个地方。这个文也好像没有什么,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几个字谁不认识。但是这件事关乎佛法的兴衰,说这个出家人,是凡是圣,也从这里栽培的,也是这样子的。这是「以其随顺八种教授而正教授」,这是八种教授。

另外,还有「五种教诫而正教诫」,这五种教诫是什么?也是〈力种性品〉,我们已经说过了,但是不厌其烦,重复说也好一点。这个五种教诫是什么呢?第一个教诫就是遮止:不许可你这样子,什么事情不许可,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你不可以做,「遮止」,这是第一个教诫。第二个教诫是「开许」,有功德的事情,没有罪过,而有功德,这个是开放的,你应该这样努力,这样学习这是第二个教诫。第三个教诫呢,若是有人对于所遮止的、所开许的事情里面,违犯了,你要谏诲这个人,要教训这个人,教他改变过来,第三个教诫是「谏诲」,谏正教诲。第四个教诫是什么呢?假设有人,对于这个遮止、开许里面,数数的轻视这什事,数数的违犯,你教诲他都没有用,他还是这样子,那怎办呢?那么这个菩萨就应该用这个无染污的心,无染污心,没有变异的,还有亲善的心情,如法的诃摈,要驱逐这个人了,我教你改过来,你不改,不改就是驱逐,就是这样子了,驱逐他,但是用慈悲心做这件事,那么这是第四个教诫。第五个是什么呢?若是有人对于所遮止的、所开许的,他能够如法的依教奉行,不准做的,不做,应该做的,他能努力的学习,这样的人,这个菩萨应该用慈爱的心,慈悲心,赞叹这个人真实的功德,使令他心情欢喜,这是五种教诫。前面是八种教授,这是五种教诫。「而正教诫」,「正教诫」,我刚才讲,「正」,你要真实注意,不能马虎的,要认真的去教诫这件事,去执行这件事。那么这是:标。下面就是第二科,是:指。

宿二、指

此中所说教授教诫,当知如前力种性品已广分别。

那个地方已经说了。

盈八、好随心转(分二科)

昃一、总标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

这下面是第八科是:好随心转。前面是第七科:如法御众,就是前面那一文,按照那个次第,如法御众这一句话解释完了,这是解释那个好随心转。

「又诸菩萨于有情心性好随转」,对于所摄受的补特伽罗,他的内心,这可见,这个菩萨有神通,他有他心通,他知道这个众生的内心怎么回事。「性好随转」,菩萨的心,欢喜随他的意思转,随心而行,「转」者,行也。随心而转,或者,「转」者,变也。菩萨随着所摄受的众生的心里去做事,你心欢喜这样子,我就这样做,我随着你的意思做。这句话呢,是标,下面就解释。释类,还是有差别的。分两科,第一科是:于所化有情来说。分两科,第一科:如应住行。

昃二、释类(分二科)

辰一、于所化有情(分二科)

宿一、如应住行

随心转时,先知有情若体若性。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

「随心转时」,菩萨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他有一个教化众生的一个宗旨的。他怎么可以随所化的众生的心情去做事呢?这件事能说的过去吗?看下面的解释。「先知有情若体若性」,这个菩萨先要知道这个众生,他的体性的情况,他知道的。「知体性已,随诸有情所应共住」,知道这个众生的体性以后呢,他就随顺这个有情,「所应」,所适合的,和他在一起住。这件事,凡夫是做不到的,凡夫第一个,你没有神通,你不知道那个众生的体性是什么?你就没有办法随其所应,这个「所应」这个事办不到,但是菩萨他知道,他知道这个众生是怎么根性,他就知道怎么样和他共住。「即应如是与其共住」,要这样子才合适,他就这样子与他共住。「随诸有情所应同行,即应如是与彼同行」,随那个所摄受的,所接引的,所教导的补特伽罗,要这样子修这个法门,说这个众生,应该学习《中观论》,修学这个三三昧,这样子才和他契合,那么「即应如是与彼同行」,菩萨也就这样子和你同行,同行三三昧。如果不是这样子,其他的法门,菩萨也预先知道,就和你同行。

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

「先知有情若体若性至与彼同行者」,这一段文,「有情自体或有涅盘种性随逐,或无涅盘种性随逐」,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这样解释这个「若体」,这是有情的自体,就是他的色受想行识,就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的自体。这个六根里面,或者说五蕴里面,有涅盘的种性,就是种性这个字,前面已解释过了,实在就是当作「因」字讲,因果的「因」,就是「因」,有涅盘的因。或者说就是善根,他有涅盘的善根,他有这个善根,这个众生将来是能得涅盘的,就是这么讲就好了,「有涅盘的种性」。

「随逐」,这个无量劫来,从无始以来,相续不断的流转生死到现在,他那个涅盘的善根,也就是随逐到现在,就是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里面,随逐到现在,相续不断地。而这个我们在前面那个〈种性品〉里面,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不是因为栽培来的,就是本来就是有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叫做「涅盘种性随逐」。「或无涅盘种性随逐」,或者这个众生,他没有这个善根,他没有这个因,「是名有情自体差别」,这个「若体若性」,「若体」就是这么讲,「是名有情自体差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