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玄二、别辨七戒(分七枓)

黄一、难行戒(分三科)

宇一、征

云何菩萨难行戒?

这个「持瑜伽处」,「持」这个字当作堪能讲,有这个堪能性,你能够布施持戒作这些功德,就有堪能修学止观了,可以这么解释。「云何菩萨难行戒」:这是第二科别辨七戒。这戒品里面说到戒有九种;分三科。第一科自性戒,第二科是一切戒,这二大科都说完了。这第三科是难行戒等,就是九种戒剩余的七种戒。分二科:第一科结前生后,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别辨七种戒,分七科,第一科是难行戒。分三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难行戒」:什么叫作难行戒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标。

宇二、标

当知此戒略有三种。

这是标出来数目,说应该知道难行戒有三种不同,当然这是略略的说。下面第三科就解释这三种戒。分三科,第一科弃舍增上。

宇三、释(分三科)

宙一、弃舍增上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

「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这难行戒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诸菩萨他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他现在具足广大的财富,他也是具足了「大族」,这个族姓很高贵,可能他父亲是皇帝,或者是宰相,就是族姓是很高贵的。「自在增上」:因为他有具足大财具足大族的关系,他的情况,他非常的自在,没有什么压力。这个「增上」就是很高尚,他这个地位自然是很高尚的。「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一般凡夫普通人不论,现在说菩萨,菩萨有这样的条件,高贵的因缘,但是他弃舍了,不要这个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这个身份。「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来到佛教里边,他先发无上菩提心,在大智慧的菩萨边受持菩萨清净律仪,受了菩萨戒。这个戒来约束他的身口意,是一定要这样子这样子,不然就是犯戒了。「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难行戒就是不容易,能放得下吗?

宙二、于难无亏

又诸菩萨受净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

「又诸菩萨受净戒已,若遭急难乃至失命,于所受戒尚无少缺,何况全犯!」这是第二个难行戒,于难无亏。又有那么多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受净戒以后。「若遭急难」:若是遇见了危急,有苦难的境界。这个急难也是有轻有重,现在说「乃至失命」,失掉了生命,这苦境界,危急的境界,达到这个程度。「于所受戒尚无少缺」:这么样的危急了,对于他所受的戒,都不会有一点违犯,何况完全违犯呢?到这么危急的时候,宁可失掉生命也不犯戒。「是名菩萨第二难行戒」。

宙三、恒无失念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乃至命终,于所受戒无有误失;尚不犯轻,何况犯重!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

「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恒住正念常无放逸」:这是第三个难行戒恒无失念。「又诸菩萨,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又诸菩萨这样子这样子。「如是如是」是什么呢?就是「遍于一切行」,这个动的境界;「遍于一切住」就是静,动静的境界。你内心的作意,内心的分别,这个内心遇见什么境界都会有了别性,会了知这是怎么回事,那么就叫作作意。这个作意是遍于一切行住的,不管是行住坐卧一切一切的时候,都是由内心在那里了别的,没有一个时候没有分别心的。「恒住正念」:这一切时的行住作意,你完全是安住在正念,保护内心的清净,一切时都是这样子。「常无放逸」:长久的,长时期的不放纵自己。「乃至命终」:从开始受菩萨戒,乃至到寿命结束的这个时候,对于所受的戒「无有误失」,没有说是失掉了这条戒,或者作错误的事情了,犯了戒了,不会的。「尚不犯轻,何况犯重」:尚且不违犯轻微的戒,轻微的戒都不犯,何况违犯重戒呢?「是名菩萨第三难行戒」。这三条难行戒;这是菩萨能得到众生的尊重恭敬赞叹,不是简单的事情。看下文:

《披寻记》p1409——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等者:如前所说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今唯依二而作是说;谓先时所作不放逸行,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乃至广说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由是此说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义应准知。

「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等者:如前所说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是我们学习的不是很久,在四十卷第六页的时候,那里有说这个事。「五支所摄不放逸行」:这个不放逸行归纳成为五种。「今唯依二而作是说」:现在这里说的第三难行戒,就是依那五种不放逸中的两种而作是说的。那两种呢?「谓先时所作不放逸行」,这是一种;「俱时随行不放逸行」,这是第二种,就是根据这两种说的。一共是五种不放逸行,就是一、前际俱行不放逸行,二、后际俱行不放逸行,三、中际俱行不放逸行,加这两种合起来就是五种。这两种不放逸行是什么意思呢?这下面解释。「谓我定当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令无所犯;乃至广说。如如所应行,如如所应住,如是如是行,如是如是住,不起毁犯」:这是两种不放逸行,前面曾经讲过这个文,实在这也就是菩萨在事情没到来的时候,他先作意,就是要求自己决定是: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先有这样的如理作意,等事情到来的时候就保持清净,是这样意思。「由是此说如是如是遍于一切行住作意,义应准知」:这句话就照前面那两个不放逸行去思惟就好了。

这个事情我们也不妨这样试验一下:就是从早晨起来,先作念:「我这一天内我的举心动念,不管是身口意,都保持清净。」你这样作意,就这样作,一直到晚间睡觉以前,一直保持内心清净。你试一试!我和人说话的时候保持内心清净,别人和我说话时候我也保持内心清净,看看怎么样?!这是难行戒。第一是自性戒,第二是一切戒,第三就是难行戒。现在下面是一切门戒,这一切门戒是第二科。分三科,第一科征起。

黄二、一切门戒(分三科)

宇一、征起

云何菩萨一切门戒?

一切门戒是什么意思?

宇二、标列

当知此戒略有四种:一者、正受戒。二者、本性戒。三者、串习戒。四者、方便相应戒。

这是标列,标出来数目,也列出来名字。下面第四科随释。分四科,第一科正受戒。

宇三、随释(分四科)

宙一、正受戒

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净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正受戒者:谓诸菩萨,受先所受三种菩萨净戒律仪」:就是谓诸菩萨,不是一个菩萨,很多的菩萨。「受先」:秉受前文所说的那个所受的三种菩萨净戒律仪。「即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那么这就叫作正受戒。就是菩萨受了戒了,当然这一句话就是这么说,但是你若正式去受戒的话,那就还有很多事情。下面第二科是本性戒。

宙二、本性戒

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净转。

「本性戒者:谓诸菩萨,住种性位,本性仁贤」:就是这么多的菩萨,他安住在种性位的时候,这话是说他还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也没有受菩萨戒,也可以说也没有学习佛法,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他在种性位的阶段,是什么样子呢?是「本性仁贤」:他这个人原来,「本」就作原来讲,就是没有经过佛法的熏习,原来他的心性就是仁贤,就是很慈善的。「仁」者慈也;「贤」者善也,这个人的心性很慈善。「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净转」:这本性仁贤是意业;下面身语二业,加起来就是三业。「于相续中」:就是这个生命体,在他这个生命体里面,在这个色受想行识里面,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前面本性仁贤是意业,现在还有身业和语业这二业,「恒清净转」,长时期都是很清净的活动,他在一切境界,在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上,在父母妻子儿女兄弟姊妹朋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他都是很清净的,他遇见什么境界,他都是很清净,都是很慈善的。这就叫作本性戒。看《披寻记》:

《披寻记》p1410——本性戒等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性。于此位中虽未串习三种净戒,然性仁慈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方住,是名本性仁贤。约所依身,名为相续,从无始来流转不息故。此说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如其所说,当知身语二业恒清净转。

「本性戒等者: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这个话是前面种性品说的。「谓诸菩萨六处殊胜」: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一切众生都有眼耳鼻舌身意,菩萨也有眼耳鼻舌身意,但是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比一般的众生就是殊胜,就是高尚,和一般的人不同。什么不同呢?「有如是相」:有这样的相貌。「从无始世展转传来」:在佛法说这个时间向前推,没有开始那天,所以叫作无始,从无始世。「展转传来」:这个展转就是有一点曲折,不是没有什么变化,一直传到现在,不是这样子。比如说这个人原来是在天上死了,他的生命结束了,那么来到人间作人,他不是一直的,就是有点变化。但是变化而又不变化,就是有个不变化的东西传过来。这个眼耳鼻舌身意的果报有生老病死,就是有变化。以后又有一个生老病死出现,所以叫作展转。生命的展转,可是就传到现在来。「法尔所得」:就是自然地就得到这种功德,不是经过善知识的教导,自然地本来拥有这种东西。这个法尔所得就是本来有这种东西。「是名本性住种性」:这叫本性住种性;就是他原来的心里面就有这种种性安住在里面。这个种性这句话,或者就当作「因」字讲也可以;或者当作堪能性讲也可以。他有这个因。这个种,五谷或者是蔬菜的种子有堪能性,你放在土里边,它有阳光,有肥料,有水有风就这些资料,它就有堪能性生芽。有的众生他是菩萨种性,他就有这个堪能性能发菩提心、有堪能性修六波罗密,有堪能性大慈悲心广度化众生,有堪能性得无上菩提,是名为本性住种性。就是不是人为的,本来有的这种功能。

「于此位中虽未串习三种净戒」:在种性这个阶段,虽然他还没有来到佛法里面继续不断的学习佛法,学习三种净戒,他没有作这个事,没有遇见佛法嘛。「然性仁慈」:然而他的心就是仁爱慈悲,他对人都有爱心,都有慈悲心。「于诸有情不极损恼」:对于众生,众生是一个贪瞋痴不断活动的境界,那么这个菩萨他也是凡夫,也和这一切众生在一起,他遇见众生的这些迷迷糊糊颠颠倒倒的境界,当然随时也可能会侵犯菩萨,这些事情。但是菩萨本身「不极损恼」,他不会有大的恶心要去侵恼众生伤害众生。「不极」:不是有极大的损害众生的心和行为。「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是说一般的情形。「然性仁慈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这是表示也有损恼,也可能对众生有不友善的事情,但是不会太严重,是这个意思。「又性贤善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就不是一般的友情了,就是大家都发心学习佛法的人,所以叫作「同法」。和这样同法的人在一起同住的时候,「易可共住」,容易共住,他不斤斤计较,不是的。有一点什么事情他不计较,所以容易共住。「是名本性仁贤」:这就叫作本性仁贤,就是这个意思。这样说就是分两个意思来解释,一个是于诸有情不极损恼,这也是仁贤;于同法者易可共住,这也是本性仁贤,从这两部分来说。

「约所依身,名为相续」:「于相续中」这个相续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约这个身体说的,叫作「相续」。「约所依身」,身是「所依」,什么是能依?就是一切的活动,不管你作什么事情,都要靠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死掉了,你什么事也不能作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这个身体作的,这个身是所依身。约这个所依身叫作「相续」。为什么呢?「从无始来流转不息故」:从无始以来,久远以来,一直在这里流转。流转这句话就是相续不断的意思,像水在流,白天也流,夜间也流,一直在那儿流。比如说车的轮子在路上滑,轮子一直转一直转,它不停下来。我们众生在这三界里面流转没有停止的时候,所以叫作相续。「此说菩萨戒波罗蜜多种性相」:这是说菩萨还没有发菩提心,他还没有学习佛法,他原来具足的种性相貌就是这样子,就是「本性仁贤」,就是这意思。∵「于相续中身语二业恒清净转」,这是本性的相貌,就是他本性没有菩萨戒波罗蜜的相貌。「如其所说,当知身语二业恒清净转」:就是如论文上所说的,像前面这一段文。也像种性地那个地方说,当知身语二业常常的清净转。这是还没有受菩萨戒行菩萨道的时候,就是这样的。

宙三、串习戒

串习戒者:谓诸菩萨,昔余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净戒;由宿因力所住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

前面这两种戒,正受戒较容易明白,种性戒就是有点特别了。现在说到第三种叫作串习戒。串习又是什么意思呢?「谓诸菩萨,昔余生中,曾串修习如先所说三种净戒」:谓诸菩萨,「昔余生中」,不是现在,是过去的时候,在余生,在现在生的所余,就是过去生中。过去生中或者是在人间,或者在天上。「曾串修习」:曾经不断的修习如前所说的三种净戒,他学习过、受持过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由宿因力所任持故,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过去受过戒,也安住净戒的关系,所以现在就不同,那就和本性戒又进了一步。「由宿因力」:由过去生栽培的戒波罗密多的功德力,那个功德的力量所控制,那个功德控制他。谁是所控制的?就是这一念心。我们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学习过佛法,我们就是杀盗淫妄作种种恶事,那么我们的一念心就被这些杂染的业障、烦恼所控制。这一念心它自己不自主的,坏东西来了它就随之去作恶事,那就是恶——种种杂染的烦恼所任持。∵现在是说菩萨由过去生中曾经学习过佛法,受持过菩萨净戒,栽培了很多的功德,这个功德力来控制他这一念心,「所任持故」。这有什么相貌呢?就是「于现在世,一切恶法不乐现行」,就是现在,现在这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是面向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很多的恶事情,但是他不愿意作恶事,「不乐」,不欢喜作这些恶事。「于诸恶法深心厌离」:他看见这些染污的境界,他深深的不高兴,厌恶这些事情。「乐修善行,于善行中深心欣慕」:他欢喜作种种好事,利益众生的事,修学圣道的事,他欢喜作这个事。「于善行中深心欣慕」:他很诚恳的,有很大的勇猛心,心就是欢喜,「慕」,仰慕,也是欢喜,这修学善法有大功德,这些事非常好,非常有意义,他欢喜作这些事情。这就叫作串习戒,串习戒是这个意思。

宙四、方便相应戒

方便相应戒者;谓诸菩萨,依四摄事,于诸有情,身语意业恒相续转。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