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二.例悭行等

如于乐行恶行有情,为欲令断诸恶行故;如是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于现法中求财宝者,

这一段是为说正法,分二科,第一科于乐恶行,现在是第二科例悭行等。「如于乐行恶行」,前边说乐行恶行的有情,菩萨为欲令彼断诸恶行故,为说正法。这下边呢,「如是于行悭行有情,为欲令彼断悭行故,于现法中求财宝者」,这个悭行有情于现法中希求财富,他希求财富;菩萨

为欲令彼正少功力,集多财宝,守护无失;

这个菩萨怎么样帮助这个众生呢?「为欲令彼」菩萨想要令他「正少功力」,这个「正」这个字当作只是讲,只是用微少的功力就能够集聚多财宝,又能够守护无失,菩萨这样慈悲帮助他。

于佛圣教怀憎嫉者,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应知亦尔。

这前面说悭行,这下边说到于佛法怀憎嫉心的众生。菩萨为欲令彼对于佛法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能成就清净的见地,就是大智慧,从佛法中得到智慧。「得清净信」这个信也是从智慧建立的,没有智慧是不能于佛法有信心的,当然这个智慧是属于闻思的智慧,由这样的智慧对于佛法有清净的信心,那么这个信心有多少牢固的力量。但是「证清净见」呢,那就是又进一步地有大智慧了,应该是有修所成慧有禅定的力量,能调伏烦恼了。那么再进一步就是得无生法忍了,那样能断烦恼了,他在佛法中成就的智慧,是更是清净了。「超诸恶趣」若能够得无生法忍,断除分别我执,分别法执,达到这个程度就能超越诸恶趣,超越恶趣的。如果是在忍位,暖顶忍世第一,到了忍位的时候也可以说超诸恶趣,他决定不会失掉正念,超诸恶趣。「尽一切结」就是灭除去了一切的烦恼,那当然是得无生法忍以后;小乘佛法来说,那应该是得初果了。超越恶趣,恶趣是果报,尽一切结是因,无因没有恶因也就没有恶果。「越一切苦」就是超越了三恶道的苦,内心里面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当然也是越一切苦。「应知亦尔」这也是这样意思,菩萨也为他宣说正法,为欲令彼得清净信证清净见,当然要菩萨为他宣说佛法才能够成就的。

看《披寻记》的文:

「如于乐行恶行有情至应知亦尔者:令断恶行,谓由戒论」。「令断恶行」,∵∵就是菩萨为他开示戒的波罗密,戒法,戒的议论,戒的论说,戒的论议;他若能够随顺学习戒,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令断恶行」。现在这说「令断悭行,谓由施论」,前面说令断恶行,为他开示戒法,若「令断悭行」呢?「谓由施论」,就开示他布施波罗密,开示布施的道理,那么他就会不悭吝了。

「令彼正少功力招集守护财宝,谓由开显工巧业处,所作成办种种异相所有言论。」这个他仅是微少的功力就能发财,这件事那么好吗?这个地方什么道理呢?「谓由开显工巧业处」,就是菩萨要开示这个工巧业处。工巧业处前面的文上说,是已经讲过,这个「营农」就是农业,种田的这些事情也能够发财,工商业也是发财,还有书算这些事情,或者营造,造房子造机器这些事情,那上面说到音乐,音乐也算是工巧处,菩萨为开显这工巧业这里面的道理这里面的事情。「所作成办」你根据工巧业你去作这件事能够作成功的话当然就是能发财了。「种种异相所有言论」这工巧业里边很多的境界很多不同的事情,菩萨为他开示这些异相所有的言论,那么就能够完成了他的愿望。

「令彼得清净信乃至越一切苦」这一段文啊,「谓由宣说超胜四种圣谛相应言论」,这一段文说是「得清净信,证清净见超诸恶趣,尽一切结越一切苦。」这个事情,这是由于菩萨为这个众生宣说超越世间最殊胜的四圣谛的道理,与四圣谛相应的言论,这样子呢就能成功了。「如是一切名善说法」,前面这一段就叫做善说法。

「于所说法随顺理门,忍可胜解是名得清净信」,现在解释这个清净信,「于所说法」,那个听法的人啊对于菩萨所说的佛法,能够随顺理门,对于所说的道理,他内心里面能够随顺,他不违逆;他内心里面能忍可,他认为这是真理,而且得到很有力量的认识,不是很浮泛的,所以叫做胜解。「是名得清净信」这就叫得清净信。这个清净信,没有疑惑,疑是污浊的,没有疑这个信就叫做清净信。又成就了这样的信,逐渐的会成就更多的功德,所以叫做清净信。

「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说那个听法的人,「即由如是增上力故」就由于菩萨说这个增上的佛法,加上他自己对于佛法的真理有胜解的关系,这就叫做增上力。「身毛为竖」,他全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悲泣堕泪」他会悲泣会流泪了。「如是等事,是清净相」,这都是清净信的相貌。

「从是以后,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说这个人啊,他听闻了菩萨所宣说苦集灭道的道理,他很深深的受到感动,那么从这个以后呢,「于所说法证谛现观」他就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了,所以证谛现观。这个「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个闻思修,闻思还是散乱的境界,修就是禅定的境界了,有止也有观。

有止也有观,我现在又打妄想,「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个妄想来了就非要说不可。这个寂是无分别的境界,心里面寂静。这个寂静这个寂是心说的,不是指地水火风说的,心是了别性,你修行不修行它都是了别性,但是这个了别呢,它不去虚妄分别,它寂静住所以叫做寂;就是止的意思,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止的方法。这个照这个字,就是明了,对于所缘境明了的显现,所缘境明了的显现在心里面,心对于所缘境很明了。这里边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呢,明了是明了,但是没有分别。譬如说我们的眼识看见光也是明了,但是眼识没有分别。我们这个第六意识动了的时候,这个是光不是黑暗,第六意识就会有名字了,就会分别,这是光这不是黑暗,我们可以读书,在这里可以拜佛,第六意识会分别光的事情。眼识也是见到光,但眼识无分别。眼识无分别,而还是明了是名为照。这样讲照,照也是无分别,寂也是无分别,寂而常照,无分别而还是明了的,所以寂而常照;明了而无分别是照而常寂。寂照是同时的,这样正好说明是止的意思,奢摩他的止,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这个照,如果你要解释这个照是有分别的,观察这个所缘境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样思惟分别,那就和这个寂不同时了,不能同时。我们初开始修学止观的人不可能做到这个程度,有分别无分别是同时的,做不到这个,你做不到。「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句话呢,你自己想一想怎么样去解释。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这个止和观不能同时,到了什么时候可以同时呢?这个如果有人问,你怎么知道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你怎么知道你得初禅了,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一次有一个居土问我,说怎么分别这件事,我说从《俱舍论》上看出来,你若得到初禅的时候,就超越欲界,这个时候你的前五识不动了,第六意识在那里活动,这时候就是得了初禅。那怎么知道前五识不动呢?我若一静坐我眼睛一闭,眼识就不动嘛,耳识你没有办法观察,你很难把耳识关住,有声音的时候我听不见,除非你耳根坏了,不然的话你会听见。你耳根是正常的,但是静坐的时候耳识就不动,有声音听不见。若是你静坐的时候达到这个程度,就是谁说什么声音说什么理由出了什么声音没听到,你心里面寂静住。不过这里还有分别,比如说是我没有得禅定,人家念「所作皆办」的时候声音很高我怎么没听到,那什么意思?就是孔夫子说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孔夫子也是对于心里上的活动也注意过,但是不能和佛法相比,那这不表示你得禅定。要奢摩他的时候,我们若是心里面专注的思惟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专注的思惟,但是你并没得定啊,那也可以听见声音,从这里发现这件事,那不表示你得初禅。你没有去思惟,不是修毗婆舍那观,你修奢摩他的止的时候,心里面只是在那裹明静而住,这个时候你听不见声音,就是表示你得初禅了。得到初禅,当然二禅三禅四禅都是这样子,前五识是不动,第六识还是动的;乃至到你得非非想定那么高的禅定还是第六识的境界。

现在我还没有忘,我要说什么事情呢?就是「止观双运」这件事,什么叫止观双运?你得到了禅定,你修止的时候,然后也修观,在这个地方呢,我修观的时候,止还没失掉。我们现在用心的修奢摩他的止,都是欲界定,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这统统都是欲界定;在欲界定的时候,就是你心要止只是止,你若一观,止就没有了,这个欲界定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读《分别瑜伽品》,我有心有机会把《分别瑜伽品》再学习一遍,这话一说就麻烦,这样子不是止观双运。你在欲界定里面,你一观心里面就是散乱的,你若是止如果是合适了的话,那就是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心里面是感觉寂静住了。但是你若一修观呢,就没有了,所以止和观不同时的,不能同时。但是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情形和欲界定不同,不一样。这个我们读《分别瑜伽品》就是弥勒菩萨请问的,佛回答弥勒菩萨的问题,他说奢摩他什么时候才算成就了奢摩他呢?佛回答从未到地定开始到非非想这都是算奢摩他的止,都算止成就了。止成就,本来一般说由初禅到非非想定这八个,八个地方而非非想定不算数,只是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这三个再加上色界四禅的七个叫做七依止。可以这个做依止而修毗婆舍那观,可以得圣道,非非想定不算数,它不行,它不及格。那么在初禅前边的未到地定,未到地定不在七依止之内,若算未到地定就是八个了。

但是佛在《分别瑜伽品》说它也算是止,你若成就了未到地定就算止成就。因为在这个里边有什么道理把它也算在里边呢?因为你在未到地定里边修观也能得圣道,因为它有这个能力,它有这个堪能性了,所以它也算是个依止处,是毗婆舍那的依止处,所以这样讲。这样讲,我们说止观双运,「寂而常照,照而常寂」,这算什么呢?我们照那个字只是明了而无分别的话,那还是属于止,而不是观。那这句话不能说是止观双运,止观双运还谈不到。现在是说你在未到地定里面,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面也好,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这都是止;在止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毗婆舍那观是分别,心里面观察思惟,但是那个止还在,不失掉,你看这事情有这样事情。那么这看出来,未到地定应该也是这样。就是你在未到地定里面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定地奢摩他止它不失掉,这样子止才有力量帮助你的观断惑证真。不然的话说欲界定,欲界定就没这个力量,没这个力量的原因就是失掉了。你心里面一观察,这止的力量就失掉了,所以不能说定内修观,这句话不成立。但是未到地定以上不是,你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止的力量不失掉,它不失掉,不失掉叫「定内修观」。若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禅定里边,这时很明显的你会知道,你在修毗婆舍那观的时候,这个止没失掉。但未到地定可是不同,未到地定能听见声音,你在那里修观也好不修观也好,外边声音能听到。这个和四禅不同,因为它的定力浅,它有这个问题。虽然是这样呢,但是他能得圣道,就表示他虽然能听见声音,但那个寂静的力量没失掉,它还是能帮助你的观去断惑证真。这样说呢,不只是在初禅以上叫止观双运,在未到地定也有这个力量。刚才说为什么说四禅以上叫做止观双运?为什么说未到地定也可以说止观双运,我刚才说出个理由来的,这是说这一段。

现在我说这一段,这里面说是「从是以后,于所说法证谛现观」,那当然这一定是从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证谛现观就是证初果须陀洹。这个止观双运是什么意思?就是得圣道的时候。你修止观能达到双运的时候,你要知道你那时候就要得圣道了。虽然我的止也成就了,我也能修观,但是还没达到止观双运啊,那还不能得无生法忍,有这件事。这上面说「谛现观」,这个「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这「现观」这话,明白一点说,就是无分别智现前了。现就是现前观察,就是无分别智现前了,他与苦集灭道四谛相应叫做「谛现观」,但这时候是无分别的境界。这一念无分别境界呢,你这个地方呢,在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上说出来,说出一件事来。我们有的时候修止,有的时候修观,你止观双运也是,你止现前了,同时也修观;也可能修一会观又不修观,而只是修止,还是有这个问题,有这样的差别相的。而在这个时候呢,天台智者大师的大智慧说出这句话来,就是在止的时候,你这时候没修观,在止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忽然间出现了,那么这是一个情形。有的时候不是,是在你修观的时候,无漏的智慧忽然间出现了。你像那个钻木取火,忽然间出火了。就是你在修止观的时候是钻木,忽然间出火了,这个圣慧,菩提的清净智慧出现了,那就叫做谛现观。这就是得了圣道了。这个时候的慧和你原先修那个观不同的,你原先修观你怎么样修好,没断烦恼还是有漏法的,这时候忽然间出来智慧这是清净的菩提智,叫做菩提,清净的智慧,是无漏的智慧,那叫做「谛现观」。

「离邪分别不生恶趣」,得了谛现观的圣者,他没有邪分别,因为这个时候他这个正念坚定有力量,他不会像以前在凡夫的时候种种邪分别。我现在再重复一句,在声闻地的时候,得初果须陀洹的时候,他得到无我的智慧,还要得于诸法如幻的智慧,这句话我们在别的地方很难看见。初果圣人他看见一切世界都是如幻如化的,他不执着这是真实的,他有这个智慧了。那么得诸法如幻智离邪分别,就没有我们原来的贪瞋痴的分别,都没有。不过这里边也还是有点事情,他是断了见烦恼,爱烦恼还在,那也不能说他完全是清净。他有的时候心是清净,有的时候也有事情,但是他有事情的时候,这个正念一提起来,这个烦恼就没有了,他能够达到这个程度。所以说「于所说法证谛现观」,这个证者悟也,这个悟是证悟,如实的觉知了,不是从文字上我明白这件事,那不算数;他是经过闻思修,经过长期止观的力量他觉悟了,证谛现观。「离邪分别不生恶趣」为什么不生恶趣?离邪分别,他没有这些虚妄的分别,他是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很强。「是名证清净见」,这个清净见,的确是指无漏的智慧说。「超诸恶趣」,就是这样这么解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