宙二、摄善法戒摄

应知即是无量净戒,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

前面是说律仪戒摄,这一段是摄善法戒摄。「应知即是无量净戒」,这个「即是」就是前面的律仪戒,摄善法戒是什么呢?即是无量的摄律仪净戒。如果能善学无量律仪戒就能够「摄受无量菩萨所学故」。「摄受」也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了无量的菩萨所应学习的功德,那么这就叫做摄善法戒。这个摄善法戒的内容在下面有解释。

宙三、饶益有情戒摄

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

这是第三科「饶益有情戒摄」。什么是饶益有情戒呢?「应知即是饶益一切有情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就是饶益有情净戒。因为这两种戒,它是能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现前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安乐故」,这个不是说过去,也不是说未来,你现在能够修学律仪戒、摄善法戒,当前就能够作一切有情的利益、一切有情的安乐,所以就是饶益有情戒。

宇二、无量大功德藏

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萨自性戒。

下面是第二科「无量大功德藏」。前面是三种戒说完了,现在第二科「无量大功德藏」。「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胜利净戒,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是名菩萨自性戒」。「应知即是能获大果」,这个无量大功德藏,戒是无量大功德的宝藏,「即是能获大果」即是前面三聚净戒是因,将来能获得大果胜利,所以就叫做无量大功德藏。这个无量大果胜利是什么呢?这下面解释。

「摄受随与无上正等菩提果故」。这个「摄受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就是菩萨修学三聚净戒,在因地的时候,能够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果。这个「无上」,就是它是最高的了,没有再比它更高上的。这个「正等菩提果」,就是正菩提果、等菩提果。这个「正」就是根本智,「等」就是后得智。这个佛的无上菩提果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其中这个清净的智慧最为殊胜,所以但说菩提。

「摄受无上正等菩提果故」,在因地的时候,你能修学三聚净戒,它就有堪能性成就无上菩提。这个「随与」,不只是无上菩提,同时还能够与无上菩提相随顺的,还能够给你很多的果,就是无量无边的三昧、无量无边的陀罗尼、无量无边的神通道力,所以叫做「随与」,所以叫做无量大功德藏。

玄三、结

是名菩萨自性戒。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地二、一切戒(分二科)

玄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戒?

前面这个「自性戒」已经讲完了,下边就是讲第二科「一切戒」。「一切戒」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菩萨一切戒?」怎么叫做菩萨的一切戒呢?前面说「自性戒」,只是说一个大意;下面「一切戒」就是把菩萨戒再详细地说明里边的事情,所以叫做一切戒。这是第一科「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标列种类」,分两科,第一科标列「二种」。

玄二、释(分二科)

黄一、标列种类(分二科)

宇一、二种

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

「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不同:「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就是在家的佛教徒所受的菩萨戒,这是一部份;第二种是出家的菩萨戒,这是第二个部份。总合起来,名之叫做一切戒。

这个比丘戒、比丘尼戒、优婆塞、优婆夷戒,这些戒只是尽形寿,尽形寿就结束了。这个菩萨戒是尽未来际的,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你的戒还没有失掉,还继续延续下去。延续下去,这个菩萨有可能会生到天上去,也可能生到无色界天、色界天、欲界天,也可能是再来人间,那么他原来的菩萨戒也是随着去了,没有结束。那么没结束,如果来到人间和欲界天,那么就是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他没有再出家,他前一生可能是出家的菩萨,第二生他没有出家,他做在家人。做在家人他有可能,如果是在人间,或者欲界天,他有可能来到佛法里边受菩萨戒;再受菩萨戒,那么就是从他正受。也可能没有受,就是法尔得到的菩萨戒,就是前一生带来的菩萨戒,所以这里边有一个法尔得的菩萨戒,一个从他正受的菩萨戒。若是法尔得的菩萨戒,那是属于在家;若是他又来到佛法里边来,出家了,那就是在人间,那就有从他正受的菩萨戒了,那么分这两种不同。当然也有可能这个菩萨到三恶道去了,到三恶道去,他的菩萨戒还在,那么还是位菩萨,「是名一切戒」。这是标列两种菩萨戒。下面是「三种」。

宇二、三种

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又即依此在家菩萨戒、出家菩萨戒,这二分净戒。两分净戒里边也有三种不同,略说有三种不同:「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说这三种不同。这三种都是菩萨戒,菩萨戒分这么三种。

这个声闻戒,菩萨戒是大乘佛法的戒,若是声闻人的戒也有三种不同:就是别解脱戒,静虑的别解脱律仪、静虑律仪、有无漏的律仪,也分这三种。这个别解脱戒,因为持戒就把这一切的染污都排除出去了,这是粗显的。第二种静虑律仪,那就是要得到四禅八定,得了四禅八定,那么能使令这个戒更微细地清净了,但是烦恼的种子还在。若无漏的律仪,就是得了圣道以后,断灭了烦恼的种子,那是圣人了,分这么三种。

这个菩萨戒也分这么三种,但是菩萨和声闻人不同,就是他有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菩萨他做两件事:一个是成熟自己的善根而得解脱,一个是成熟众生的善根也得解脱。成熟自己的善根这一方面,一定要做两件事:一个是远离一切恶法,成就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就是摄律仪戒;成就一切善根,那就是摄善法戒了。若是有大悲心,那就是要饶益有情,令一切众生也成熟善根,那就是饶益有情戒了。所以从这方面说,也是有这三种不同。三种不同,也就是三个种类。

这是「标列种类」,下边第二科广辨这三种净戒的差别,分三科,第一科是「戒相」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别释三戒」,分三科,第一科「明戒」的「安立」,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律仪戒」。

我们若不分别,只是说菩萨戒分三种: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也就是讲完了。但是若是去细分别,这里边的确还是有问题。现在先说这个律仪戒。

黄二、广辨差别(分三科)

宇一、戒相差别(分二科)

宙一、别释三戒(分三科)

洪一、明戒安立(分三科)

荒一、律仪戒

律仪戒者: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种,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如应当知。是名菩萨律仪戒。

「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菩萨的律仪戒究竟指什么说的呢?谓诸菩萨所受的七众别解脱律仪,就是菩萨的律仪戒。这句话就简单地这样解释了。

这个七众是什么呢?「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这五种人都是出家人。「近事男戒、近事女戒」,这两种人是在家的佛教徒。这个「正学戒」就是受了沙弥尼戒的这位出家人,进一步学六法,要经过两年,那叫做正学戒。古的翻译叫做学法,学法女;新的翻译叫做正学,正学女。这是佛教徒总说起来就是有这七种不同,其中有近事男、近事女,还有个近住,近住男、近住女,就是受八关斋戒的,他又不同于这七种。所以加上了受八关斋戒的男女居士,应该是八种,但是这里边列出来七种,那么受八关斋戒的这个修行人,就是包括在近事男、近事女里边,应该是这么说。

「如是七种」,有这七种的佛教徒。「依止在家、出家二分」,前五种是属于出家,后两种是属于在家。他们的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这个「依止」,也是指我们的生命体说的,叫做依止。因为你不管是做恶事也好,你做善事也好,你修学出世间的圣道也好,你行菩萨道也好,都是要靠你这个身体的,所以这个身体叫做依止。这个依止有在家、出家的不同。「如应当知」,这七种佛教徒里边,随其所应,应该知道有在家、出家的不同,「是名菩萨律仪戒」。

这个地方,这七众,七种佛教徒所受的律仪戒和菩萨所受的律仪戒,也可以说是相同的,但是动机不同。这七种佛教徒,只是指小乘佛法中的佛教徒,菩萨也可以说有这七种不同,这是属于大乘佛教的佛教徒。这大小乘其中不同的地方,就是发心的不同,发菩提心有不同。七众弟子发的声闻菩提心,大乘佛教的七种佛教徒是发无上菩提心;就是发心有不同,所受的戒是一样。譬如说近事男、近事女受的五戒是无差别,大乘小乘无差别,但是发无上菩提心与发声闻菩提心不一样,乃至比丘也是这样子,这个不同的地方就是在这里。如果说是你若没有发无上菩提心,如果你的出离心,这声闻菩提心也没有发,那就是有所不足了。现在这里说「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就是菩萨的律仪戒,戒的相貌是无差别,但是动机不同,应该是这么说。

看这个《披寻记》:

「律仪戒者至如应当知者:律仪即是尸罗异名」,这个尸罗是印度话,那么这个律仪是中国话,但是它的内容的含意是无差别的。「由此尸罗清净善法是防护性,是息除相,是远离体,故名律仪」,这个尸罗翻到中国话就是戒,为什么说尸罗的清净善法就是律仪呢?「由此尸罗清净善法是防护性」,这个防护实在就是保护,保护内心的清净,叫它不要污染,这叫做「防护性」。就是这个戒有保护你内心清净的作用,所以叫做「防护性」。「是息除相」,这个息除相,目的受了这样的戒,这律仪戒是保护内心的清净,但是你的止观没有修成功,你有可能还是要染污。若染污的时候,因为自己观察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要保护内心的清净,如果有污染,要立刻地把这个污染清除去,所以是「息除相」。「是远离体」,就是心里面已经染污了,马上地保护它清净,要排除去这些染污。「是远离体」,就是心里面没有染污的时候,就是一切染污法没有现前的时候,要保护内心,叫它不生起,叫这个染污法不现前,那叫做「远离体」。因为这个尸罗有这样的作用,所以「故名律仪」,所以就是律仪的意思。说什么叫做律仪?有防护性,有息除相,有远离体,所以叫做律仪,是这样意思。「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二卷十四页)」,这几句话就在陵本二十二卷十四页,那里面说的。

「别别弃舍种种恶故;名别解脱」,现在这下面解释别解脱。前面说「谓诸菩萨所受七众别解脱律仪」,这个别解脱律仪,别解脱是什么意思呢?「别别弃舍种种恶故」。这个「别别」就是一条一条的,一样一样的。譬如说杀戒,这个罪过把它解脱了。盗戒,把这个盗的罪过解脱了。沙弥十戒就是十条,比丘二百五十戒,就是一条一条地解脱一切染污,使令身口意清净,叫做「别别弃舍种种恶故」,所以叫做「别解脱」。

「七众戒中初五种戒,出家分摄。后二种戒,在家分戒」,其中前五种,那是属于出家这一部份的;后二种戒,是在家分摄。「此七种戒建立道理,抉择分中广释应知」,现在是〈本地分〉,在〈抉择分〉也就是「陵本五十三卷五页」,那里说明了为什么要建立七种戒法,也说出这个道理。那里面说佛所化的众生有三种不同,哪三种呢?第一种也就是第一类的众生,他能远离一切罪恶,也能离欲,有两种远离。第二种众生,他能远离恶法,但是不能离欲。第三种众生,也不能远离恶法,也不能离欲,分这三种不同。第一种又能远离恶法,又能离欲,所以就是建立了出家的戒。第二种能远离恶法,而不能离欲,那就是在家居士的戒。第三种他不能远离恶法,也不能远离欲,那就是受八关斋戒了。受八关斋戒,就是一昼夜,他可以离恶法,也离欲了,但是只是一昼夜;过了一昼夜以后,又恢复原状了,所以受八关斋戒的,算是第三类的众生。就是佛因众生的种类不同,所以建立七种戒法,也就是连八关斋戒算在内。这是在「抉择分中广释应知(陵本五十三卷五页)」。

「复次当知菩萨律仪戒,能令菩萨安住其心。由与他共,简非不共;说即是言」,这是解释这个「即是」,「即是苾刍戒,苾刍尼戒,正学戒,勤策男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就是解释这个「即是」。「当知菩萨律仪戒」,菩萨所受的律仪戒,「能令菩萨安住其心」,能使令菩萨他的身口意远离染污法,使令内心安住在清净的净戒上,「安住其心」。「由与他共」,因为菩萨所受的律仪戒是与非菩萨的七众的律仪戒是共同的,是一样的。「简非不共」,简别不是不共,是共同的这种律仪戒,所以「说即是言」,即是七众的律仪戒,即是七众所受的别解脱戒。当然这是指戒相来说,若指内心说是不一样的。菩萨发了大悲心和声闻菩提心的七众弟子不一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