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六、伏遣随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能忍他恼,不恼于他;见他相恼,深生悲悯。

现在的文是广说菩萨不退菩提心的相貌,一共是有五科。第五科是说成就初发心坚固不退的菩萨的胜利。这里面第一科「标列」,第二科「随难释」。这个地方有八科,现在是第六科「伏遣随惑」。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成就了殊胜的柔和、忍辱的功德。「柔和」表示他内心里面很寂静,所以表现出来的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粗犷,所以叫做柔和;「忍辱」,就是外边有境界触恼他,「能忍他恼」,别人恼乱他、毁辱他,他能容忍。「容忍」这句话,就是心里面不动,安忍不动。「不恼于他」,众生恼乱菩萨,菩萨安忍不动,「不恼于他」,他不报复;凡夫是你触恼他,他心里面就愤怒,然后加以报复,就是恼乱他。菩萨没有这两件事,心里面不愤怒,所以能忍于恼;又不恼乱别的人。「见他相恼,深生悲悯」,看见众生来触恼菩萨、毁辱菩萨、恼乱菩萨,菩萨生慈悲心。菩萨生慈悲心呢,这不是在种性的阶段,是由种性进一步发菩提心了的菩萨。当然由前面的说到这个退不退相,说到发菩提心的相貌的时候会知道,那这位菩萨是通达无量无边的佛法的。所以他站在佛法的立场,他用般若的智慧观诸法实相的时候,就感觉到众生虚妄分别,是很可悲悯的:就是不明白诸法实相,这就是虚妄分别,所以菩萨深生悲悯。

∵∵

《披寻记》一一五○页: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成就六种可爱乐法,易可共住,性不恼他,常令欢喜,是名柔和。遍于怨亲等诸有情所,堪忍怨害,是名忍辱。

「成就增上柔和忍辱等者」,《披寻记》这句话:「成就六种可爱乐法」,菩萨他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就是那个六和敬:就是戒和同修、见和同解……。我们若是学习佛法的时候,或者学习《法华经》,或者《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或者《维摩诘所说经》,或者《华严经》,这个心常能够在道上去契会的话,就是「见和同解」,这个心里面触对一切境界的时候,都会归第一义谛。那么,这个地方是和平的,所以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就是有了利益的时候,没有人有特权,大家平等的享受,自然是容易办到这一点。这样子呢戒、见、利:人容易有争的地方,就是戒、见、利这地方,所以这三部份没有问题了;这身语意这三个部份也没有问题,我们大家可以同住;大家有事情说话的时候,也不会有争论。「意和同悦」,心里面大家都感觉到快乐,所以是「成就六种可爱乐法」,就是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具足了这六种功德。

「易可共住」,大家容易共住。当然你一恼乱他,他心里也不介意,当然这个人容易共住;若是你恼乱人了,你就不容易和人共住了。「性不恼他,常令欢喜」,性就是心,他这一念心老是和平的,他不恼乱人,就是他有所不足的时候,他也不会去恼乱到别人;「常令欢喜」,他和大家同住的时候,常时令别人心情快乐,「是名柔和」,这柔和就是这样讲法。

「遍于怨亲等诸有情所」,他这个柔和不是偏于一部分,是普遍对于有怨恨的有情、亲爱的有情,一切有情所都是柔和的。「堪忍怨害,是名忍辱」,有人有怨,于是乎要去伤害菩萨,菩萨也能忍受,这叫做忍辱。所以希望成就柔和忍辱这件事,一定要通达佛法、通达诸法实相,你这件事办到了,常常的思惟观察,他就容易办到忍辱柔和这件事。

∵∵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皆能摧伏,令势微薄;或暂现行,速能除遣。

这一段文的标题是「伏遣随惑」,能伏随惑、能遣随惑。什么是「随惑」?「忿嫉谄等」:忿怒,对于感觉到自己吃亏了,这就忿怒。「嫉」:嫉妒,别人有了荣耀的事情,心里面不欢喜。「谄」:谄曲,谄曲也是个问题,下面有解释。还有等其他的烦恼,「诸随烦恼」很多的随烦恼。这个随烦恼和前面说的随烦恼不一样,这是观察烦恼的轻重,加以分类,有的是重的,严重的烦恼叫根本烦恼;不严重的烦恼叫随烦恼。随顺不同的因缘,又生起各式各样的烦恼,它也还是贪瞋痴,贪瞋痴是根本烦恼,这些烦恼也是贪瞋痴,但是因缘不同了,它比较轻一点,这叫作随烦恼。

「皆能摧伏,令势微薄」,这位菩萨他也有忿、也有嫉、也有谄等,但是他有佛法的智慧─摧伏,就是把这个忿烦恼、嫉烦恼、谄诳等烦恼破坏了它、调伏它,「令势微薄」,使令这个烦恼的力量由大而小,由厚而薄,就是这样子,他不放纵自己。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你不常常静坐的人,这个烦恼来了就是放纵这个烦恼去活动;但是这位发菩提心的人,他自然会是修止观的,他这心里面一动,他就知道:哎呀!我有烦恼了。立刻用止观来调伏,「令势微薄」。

「或暂现行,速能除遣」,前面「皆摧伏令势微薄」这叫做伏,就是调伏、降伏。「或暂现行」,他常常用功修行,究竟还没得圣道,还不是圣人、没入圣位,他有的时候他也有烦恼暂时的会出来活动,「速能除遣」,但是这位菩萨他就很快的把烦恼消灭了,不叫它活动。

∵∵

《披寻记》一一五○页: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等者:此约烦恼品类,名随烦恼。忿、嫉,是瞋品类。谄是邪见品类。等者等取覆、恼、憍、害,随其所应品类应知。约彼种子,说能摧伏;约彼现行,说能除遣。由诸菩萨成就柔和,性不恼他,能正对治忿、嫉、覆、恼、等随烦恼;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恼,依思择力,能正对治谄随烦恼。由生悲愍,能正对治害随烦恼,依此故说能伏能遣。摄事分说: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愤发,说明为忿。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隐藏众恶,故名为覆。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陵本八十九卷七页)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是名为害。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一卷八页)

「忿嫉谄等诸随烦恼等者:此约烦恼品类」,就是轻重的品类,名随烦恼;就是不是根本烦恼。「忿、嫉,是瞋品类」,这忿怒和嫉妒,在根本烦恼来说,就是瞋烦恼那一类的。忿也是恨,嫉妒也是恨,但是比那个瞋,瞋是最严重的了,这个比那个是它一类的,「类」就是流类。

「谄是邪见品类」,这个「谄」这句话呢,是邪见品类。这个有邪见的人,他自己知道他的见地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正见;或者是他认为他是正见,认为别人是邪见。但是他多少有一点自己知道有点问题,所以要谄曲,要隐藏自己的见,表现出来的呢令你满意!他心里面是不同意你的见地的,但是表现出来的是令你满意的,所以叫作谄。谄者曲也,是这么意思,「谄是邪见品类」。但是这个谄:实在来说在烦恼里面是属于那一类呢?是愚痴!前面的忿嫉是瞋品类,这个谄是愚痴,贪瞋痴,这愚痴一类的烦恼。

「等者等取覆、恼、憍、害,随其所应品类应知」:这个「覆」是个愚痴,也是属于愚痴一类的。这个下面有解释这个「覆」,覆是什么呢?就是造了很多罪过,但是隐藏起来。表面上好像是好人,实在里面都是污浊的,这叫作覆,这个覆是这个意思。这个「恼」是什么意思呢?恼是我犯戒了,你要指责我,我就忿怒,我就不接受,他就吵起来了,那叫作恼,这就是恼。这个恼呢?在贪瞋痴的境界来说呢,是什么烦恼?就是瞋烦恼一类的。这个「憍」,憍就是憍慢!憍慢是什么意思呢?它这里说这个人,他是得到名闻利养了,或者是他会讲经说法了,他就憍起来了!那么这就是憍。这个憍是什么烦恼?是愚痴,就是愚痴的意思,叫作憍烦恼。这个「害」就是要伤害别人,这个是瞋烦恼一类的。「随其所应品类应知」。

「约彼种子,说能摧伏」:这个论上的文,是「皆能摧伏」。这个「摧伏」这句话是说什么意思呢?「约彼种子,说能摧伏」,就是约这个忿、嫉、谄、诳、憍这些烦恼的种子,叫做摧伏。就是叫他不要动!叫这个种子不要动,那么就叫作「摧伏」。这个意思呢?下面的文:「或暂现行」,那这是种子发动出来烦恼了,这个是和种子又不同了;种子就是烦恼还没动,烦恼没动的时候呢,说能摧伏。他这时候静坐修止观,观察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是毕竟空的,使令这种子不动,烦恼就不动,这个约种子,「约彼种子,说能摧伏」。

「约彼现行,说能除遣」:这个「或暂现行」呢,就是烦恼动起来了,这时候心里面有了烦恼。前面,烦恼还没动,没动的时候呢,你就得用功修行,叫它不要动;若是已经动了呢,「速能除遣」,你立刻要用止观的力量就把它除遣,把这个烦恼的活动破除去,「速能除遣」。

「由诸菩萨成就柔和,性不恼他,能正对治忿、嫉、覆、恼、等随烦恼」:由于诸菩萨成就了柔和这种功德、这种品德。「性不恼他」,他不恼乱人,「能正对治」,他为什么有这种事情呢?就是他常常静坐修止观,所以能够对治;就是除灭这个忿烦恼、嫉烦恼、覆烦恼、恼烦恼等,这些都是随烦恼,能除灭这些烦恼。

「又由成就忍辱,能忍他恼,依思择力」:就是思惟观察的力量,「能正对治谄随烦恼」,能灭除去这个谄诳的随烦恼。

「由生悲愍,能正对治害随烦恼」:因为这个菩萨他能够生起慈悲心,所以能正对治这个害烦恼,不会伤害别人;还要救护人、利益人,怎么会伤害人呢?所以「依此故说能伏能遣」,就是因这里,前面这段解释的话呢,就说明什么叫作这是能伏烦恼;这是能遣烦恼。这个能遣是约现行说的;能伏是约种子说的。

「摄事分说」,这个〈摄事分〉,我们现在这个是〈本地分〉,后面有个〈摄事分〉。「若瞋恚缠,能令面貌惨裂愤发」,就是我们的这个忿怒,这个瞋恚的烦恼。缠就是指烦恼现行的时候就叫作缠,就像大毒蛇缠着你似的,就是烦恼像毒蛇似的缠住你。这个瞋烦恼来缠绕我们的时候,这个相貌是什么样呢?「能令面貌惨裂愤发」,能令我这个面上面貌的相貌「惨裂」,就是非常的愤怒。这个「惨」呢?就是毒也。这个「裂」呢,就指这个眼睛现出一个忿怒的相貌叫裂。「愤发」:这个「惨裂」呢,就是内心的愤恨发之于外,叫作惨裂,「说名为忿」,这个忿就这么讲。

「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说这个「谄」。他的心不正直,就是里面有黑暗这些事情。「不明不显」,但是你从表面上你看不出来,他心里面那个污浊的那个弯曲的事情看不出来。因为什么呢?「不显」,他内心里面的事情没有现出来。「解行邪曲」,他内心的解,和作出的事情,都是不合乎道理的「邪曲」,故名为谄。

「隐藏众恶,故名为覆」:很多的罪过都藏在里面,所以叫做覆。「心怀染污,不喜他荣,故名为嫉」:这个嫉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里面染污,就是所有的好事都是要属于我才可以,你拿到一点好处是不行!我不能同意的。所以「不喜他荣」,不喜欢别人有荣耀,故名叫作嫉。这些解释都是(陵本八十九卷七页)上说的。

「逼恼有情,无悲无愍无哀无怜无恻,是名为害」:「逼恼有情」,就是逼迫、恼害有情,恼害别的人。「无悲无愍」:没有悲、也没有愍。「悲」,是想要消除别人的痛苦,叫作悲,他没有这个悲心。没有「愍」,就是别人有苦恼的时候,他心里面感觉痛;但是这个人不是,别人有苦恼的时候他心里不感觉的痛,这是无愍。「无哀无怜」:别人有痛苦的时候,叫别人有痛苦,别人本来没有痛苦,他逼恼叫人有苦恼,说这个人没有这个哀伤之心,没有这种心情。「无怜」,怜者爱也,没有爱心这个人。「无恻」,就是没有恻隐之心,就是别人叫别人痛苦的时候,他无动于心,所以叫作无恻。「是名为害」,就是解释这个害,用这么多的字来解释这个字。「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一卷八页)这是解释这个烦恼的相貌。

∵∵

巳七、现住安乐

随所居止国土城邑,于中所有恐怖斗诤、饥馑过失、非人所作疾疫灾横,未起不起;设起寻灭。

前面这一段呢?是说菩萨呢,「伏遣随惑」,能调伏、能驱逐一切烦恼,使令心里面清净。下面是第七科「现住安乐」。

「随所居止」,这个菩萨随顺各种因缘,他居住这个国土这里、居住这个城市里,或者是居住这个城,一个小镇里面。「于中所有恐怖」,那个地区原来有恐怖,或者是有斗争,或者是有饥馑的过失,还有种种的这些苦难的事情。「非人所作疾疫灾横」,或者这个地方呢,有传染病,或者有其它什么灾难的事情,而这个是「非人所作」,就是鬼神做这些恶事来恼乱人。可是这个菩萨现在在这里住了呢,「未起不起」,这些恐怖斗争、饥馑过失、非人所作疾疫灾横,就不起了。菩萨到这来住的时候,这件事就没有,就不不起了,鬼神不敢到这里来放毒。「设起寻灭」,或者是有生起,有这些事情来,但是很快的就灭除了,「寻灭」。这是说「现住安乐」。

∵∵

《披寻记》一一五一页:

恐怖斗诤饥馑及诸疾疫灾横未起不起等者:此说菩萨与他增上果。有寻有伺地说:犹如如来所住国邑,必无疾疫灾横等起,佛神力故,无量众生,无疾无疫,无有灾横,得安乐住。(陵本九卷三页)此中道理,当知亦尔。

「恐怖斗诤饥馑及诸疾疫灾横未起不起等者:此说菩萨与他增上果」:这是菩萨的大福德、大功德力!给众生的增上果,就是借他的光了。就是由他的威力,我们就没有这些灾难,这叫「增上果」。不是我们自己有这个功德没有这些灾难,是菩萨的威力,我们借光了,那就叫作增上果。就是此法影响了彼法,若是大罪过的人呢?也可能有增上果,就是使令这地方有灾难!本来我们没有灾难,因为他来了,使得大家斗争,就是很多很多的苦难都来了,这就是增上果。

现在是说菩萨这种大慈悲心的人,有大功德的人呢,很多人都借他的光了!所以叫作增上果。「有寻有伺地说:」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个地方。「犹如如来所住国邑」,像佛所居住的地方,「必无疾疫灾横等起」,也就是增上果。「佛神力故,无量众生,无疾无疫,无有灾横,得安乐住」这是(陵本九卷三页)说的。「此中道理,当知亦尔」,前面是说佛给众生的增上果,这里是菩萨也有相同的情形。

∵∵

巳八、厌苦生悲

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受小苦受,生大厌离,于彼受苦诸众生等,起大悲心。

这是第八科「厌苦生悲」。「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我现在忽然间想起一件事,我看见一本书上,就是基督教的人吧,说释迦牟尼佛死的时候是被毒死的。一个佛教徒做的,请佛吃饭,这菜饭里有毒,使令佛因吃了这菜饭,佛就死了!有本书说这件事。我看见这件事呢,当然心情不舒服,不舒服我就特别去查这件事,查这件事。当时,法严法师在,你们知道法严法师吧,法严法师他的英文很好,所以我就查到这个书,《阿含经》的部派有提到这件事,《大般涅盘经》也提到这件事。提到这事,当时是怎么说的呢?当时是一个铁匠纯陀,铁匠,佛是入涅盘之前,佛就是从一个村落、一个村落走到这个地方,这个铁匠叫纯陀,他信佛嘛,他就恭敬佛!给佛烧了木耳。烧这个木耳,特别的给佛这一杯,供养佛。他当然还有其他的菜,供养大众僧!佛当时说,这个只要给我一个人吃,不要给他们吃,就说这个木耳,你只可以给我一个人吃,不可以给他们吃!那么就是这样子吃这餐饭,就吃过了。吃过了以后呢,佛就有病了!佛当时好像是说:身体很痛!身体很痛!佛就入无相三昧,就把所有的病痛都驱逐出去了,还有这么一段事情。

我就把这件事,我看见文上说这件事,就向法严法师说,他说:「是,他看见英文的什么书上也说到这件事」。说到这件事,但是我们把这件事,你不要就看这一件事,把前面的事也放在一起来看呢,佛是这个临涅盘的前三个月,前三个月的时候,佛就对阿难***说,说:「若是一个人成就了四神足的话,就是若是得了这个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无色界的四空定,就是这些有禅定的人」。这当然指佛说,佛教的圣人来说的。「这种人他可以住世,可以住一劫、能住一劫,他这个生命,身体可以安住一劫而不会死的,能住这么久!」连续说了三次!阿难***不支声,不支声。不支声以后呢,就是过一会儿,这个大地震动!大地震动的时候,就是地震了,地震,这时候阿难***惊了,就问佛,说:「怎么了,大地震动,怎么回事?」佛说:「我舍掉了寿命,把寿命给舍了!」说:「我只留三个月,过了三个月我就死了,我可以活一百二十岁,这一年才八十岁,就是舍掉了四十年,还保留三个月,我现在不死,我还再继续三个月。」佛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么现在这个,中间的时候,就是到了涅盘那个地方去,经过多久了,就是有经过铁匠请佛吃饭这个事情。佛当时说了:「这个菜只可以给我,不可以给别人」。那就表示什么呢?就是这里有毒,不可以给他人吃,就是给我吃可以。

这样说呢,这件事和基督教的人说:「瞿昙释迦牟尼佛,是被毒死的!」我们就知道,佛不是被毒死的,可以知道这件事!但是你若不读这个文呢,你不知道这件事!那这个事怎么讲呢?就没有办法讲了呀!就知道这件事。我以前是看见这个文,我看了多少次!这个事应该说出来,应该详细的说,我们大家知道这件事!如果基督教的人,拿这句话,对我们说,我们会有话解释。不然的话,我们有什么话说!因为你没有看见这个文你怎么说,你凭空说也不好,但是我们自己没看见这个文。而这上面说这个事情,佛菩萨,佛所在的地方,「所住国邑,必无疾疫灾横等起」。还有这个事情。

「又此最初发心菩萨」,一共分八科,现在第八科「厌苦生悲」。又此最初发心的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这发菩提心的菩萨,当然他不是圣人嘛!不是圣人有什么问题?不是圣人就是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特别的因缘这烦恼可能会动,也可能会做恶事的!所以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跑到三恶道去了!可能有这种事情。「那落迦」,中国话就是苦器,就是地狱!

「多分于此那落迦趣速得解脱」,这菩萨造了罪的时候,他是多数在地狱里受苦,很快的就解脱,就从地狱里出来了,是这样。「受小苦受」,受到很小的苦恼,这种苦恼的苦受。「生大厌离」,但是虽然苦恼不是那么严重,但是厌离心很大。「于彼受苦诸众生等,起大悲心」,说还有其他的众生在那里受苦,菩萨生起大悲心。因为厌离心强,所以他也不敢作恶;我们厌离心不强,厌离心不强,有时候会作恶。作恶的心就强一点。

∵∵

《披寻记》一一五一页:

生极恶趣乃至起大悲心者:先所说相种性位中,未为诸随烦恼所染污时,尚得相应,何况发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