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二、广辨(分二科)天一、显差别(分二科)地一、征

此复云何?谓四圣谛,一苦圣谛,二集圣谛,三灭圣谛,四道圣谛。

这是第三大科,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前面是略标,现在是第二科广辨,广辨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此复云何?」前面略标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这个义还没有完全说明了,所以这里再加以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显差别,分两科,第一科征。

「此复云何?」这个烦恼障净智里面的内容又是怎么情形呢?这第二科就是把它列出来。「谓四圣谛」,它的所缘境,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其实就是四圣谛:第一个是苦圣谛,第二是集圣谛、第三是灭圣谛、第四是道圣谛,这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的真实。

∵∵

《披寻记》一一七五页:

此复云何谓四圣谛等者:由前已说缘此为境,义犹未了,是故今问此复何?四圣谛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是颠倒,故名为谛。一切圣者,如其法性,证无乖诤,故名圣谛。

「此复云何?谓四圣谛等者:由前已说缘此为境」,因为前面已经解说过是缘此四圣谛为境的,「义犹未了」,它的含义还没有完全说明白。「是故今问:此复云何」,所以这里再提出来,再加以解释。

「四圣谛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四圣谛的道理啊,是如实的,「是如是实」。这个「如」字,在前边〈声闻地〉解释过,你学习苦集灭道四谛的法门,能远离一切烦恼,所以叫做「如」。远离烦恼就契合这四圣谛了,所以叫做「如」。这个「实」是不颠倒的意思,我们不学习四谛的人,心里面有烦恼、有颠倒、迷惑;学习了苦集灭道四谛.就不颠倒了,所以叫做「如」、叫做「实」。「非不如实」,学习四圣谛,就不会像凡夫那样子是不如实的。「是无颠倒,非是颠倒」,学习四圣谛的时候,他的心常清净,光明智慧,不会颠倒迷惑的,「非是颠倒」,因为四圣谛它不是颠倒迷惑的。我们不学佛法,我们的心就在是是非非、烦烦恼恼的境界上活动,它就颠倒迷惑;这四圣谛不是这样子,「故名为谛」,所以叫做「谛」,「谛」就是不颠倒的意思。

「一切圣者,如其法性,证无乖诤」,所有的圣人,在佛法里边有成就的圣人。所有的圣人,就是没有例外的了。「如其法性」,如这个四圣谛的法性,「证无乖诤」,就是如实地证悟了,里边没有乖违,没有不符合的地方,「故名圣谛」。所以这苦集灭道,是圣人所证悟的,所以称之为「圣谛」,这四圣谛就是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

这是列出来,下面第二科,明现观。

∵∵

天二、明现观(分二科)地一、入渐次

即于如是四圣谛义,极善思择证入现观,

前边标出来四谛的差别,下边于此四谛中作观察。分两科,第一科是入渐次,就是悟入四圣谛前后浅深的次第。

「即于如是四圣谛义,极善思择证入现观」,怎么样能悟入四圣谛呢?佛教徒从资粮位开始,经过加行位,对这个四圣谛「极善思择」,极思择、善思择,就是一直地观察:苦谛有四种观察,集谛、灭谛、道谛都有四种观察,到最后圆满的时候呢,「证入现观」,就成就圣道了,初开始是成就了须陀洹果,乃至最后就是得阿罗汉果,叫「证入现观」。这个话,文字上就是这么说:从资粮位开始,通过加行位到达了圣位,就是初果,就是一直地是极善思择苦集灭道,这文字上就是这样说。最后的结果就证入现观,这样意思。

∵∵

《披寻记》一一七五页:

即于如是四圣谛义至证入现观者:一一谛下,各有四行,总有十六,名四谛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一页)。依此四谛于十六相正觉了己,乃至加行善根圆满,于尔所时,名为极善思择。以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思择究竟故,从此无间,起内作意,作意无间,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名入现观。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现前观察,得名现观故。

「即于如是四圣谛义至证入现观者:一一谛下,各有四行,总有十六,名四谛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一页)」,这我们已经讲过了。「依此四谛于十六相正觉了己」,就是依此苦集灭道的四谛,于十六个相貌「正觉了已」,一点也没有错误的明白了,什么叫做苦?什么叫做集、灭、道,正觉了已。

「乃至加行善根圆满」,初开始觉了,就是「了相作意」,明白这个四谛的相貌,这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然后就是「胜解作意」,胜解作意实在是开始修止观了。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这个「胜解作意」是真实地静坐的时候作如是观,就会得到成效、得到效果了,就是远离烦恼了。原来的我、我见的烦恼,或是爱、见的烦恼,逐渐逐渐就减少了,它就是有效、有效果的。你常常作如是观的时候,他在内心里面就是起作用,就是烦恼没有了。以前的时候,你诃斥我,我心里就不高兴,现在没有事。这个诃斥有两种,一种是你错了,你有错误诃斥你这是一种;第二种呢?你没有错,没有错就诃斥你,那什么意思呢?就是考验你一下,看你的心怎么反应,也就是来考验你的内心修行的程度。若是说这个人是坏蛋,我没有什么错误,他就说我错,他冤枉我,你若这么想就是错会了他的意思。

在禅师语录上,有一个人去参学福建一位大禅师-雪峰禅师,这个人的确是大禅师,有一千五百人跟他学禅;那是旧时代,不是现在这个时候。「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从江浙来!」说是「你是乘船来的?是从陆地来的?」你从江浙从上海也可以坐船到福州可以登陆,那是乘船来,也可以从陆地走来;你是乘船来、是从陆地走来的?说:「二途俱不涉。」这个人就回答这句话,也不是船来,也不是陆来。「如何得到此间?」只有这么两条路嘛,古时代没说坐飞机可以从天空里飞来,那时还没有嘛!你这两条路都没有走,也不是坐船来,也不是从陆地来,那怎么到此地来呢?他回答一句话:「有什么距离?」江浙和福建有距离吗?你看这话说得好啊!有什么距离?然后这个时候雪峰禅师拿出来香板打这个人,把他打跑了。走了那当然就是没事了。

但是我们看这段禅师的语录的这段记录,这个人有什么不对,他说的话完全都是对的,为什么打他呢?这真是…你要知道!过了十年以后这个人又来到雪峰禅师这来参学,当然雪峰禅师还是这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从江浙来。」「是船来?是陆来?」「二途俱不涉?」说「二途俱不涉,怎么能到这里来呢?」「有什么距离?」雪峰禅师还是打他,把他打跑了。那么这位禅师走了以后,到处地说雪峰禅师的坏话,就是骂他。后来呢,这段禅师语录后面就有人加以解释,我认为那个解释都是说得不对,我的看法那都是胡说八道!这位雪峰禅师是对的,打他是对的。人家说得对,为什么要拿香板打人呢?打他是对的,就是你只是嘴巴皮啊!他是明白一点教义,也就是从书本上得来了一点教义,这么问答他答得是对的,但是雪峰禅师就是知道你是嘴巴皮,你不是有修行,你嘴上这么说,没有实际上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你只是嘴说没有真实修行,打就是打你这个地方。你怎么知道他是嘴巴皮呢?他到处来骂这雪峰禅师就证明这件事嘛!如果你是真能够说是二途俱不涉,你有这种境界的话,他打你或不打你是无差别的!为什么你恨他呢?你骂他、恨他足见你就是嘴巴皮嘛!

但是我们现在回头想我们自己,连嘴巴皮也没有啊!你能回答,你怎么来的?「是船来?是陆来?」「二途俱不涉,我坐飞机来的!」我们就是这么个境界。我们答不上来这句话的。你不是坐飞机来的、也不是坐船来的、也不是坐车来的,那么怎么来的呢?怎么到了这儿来,「有什么距离?」你答不上来这句话,当然你现在可以答上来,你可以这么讲了,但是这不是的。

但是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回事呢?就是听闻了佛法以后完全就是丢在脑后,我们不思惟、静坐的时候不管这件事,但是也算是在那儿坐,为什么在心里面不想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可以作如是观,就像打妄想一样嘛,就是思惟嘛。我们一般打妄想是染污的境界,你依据圣言量去思惟是清净的,就都是由内心去思惟,为什么就不思惟呢?

所以这上面说「极善思择,证入现观」,你时间久了,智慧会增长,所以那个思惟是特别好,「极善」。这四圣谛每一谛有四种观行,四四一十六,作如是观。「正觉了已,乃至加行善根圆满」,你作了相作意以后,然后胜解作意就是正式地修止观了,然后就是远离作意,就是烦恼减少了。我以前烦烦恼恼,现在是烦恼不自觉地心里不动心,我真有毛病人家诃斥我,当然这是对的;我没有毛病人家诃斥我,心里也不动,心里没有事。它自然是这样子,它就能够与道相应,与道相应这个地方是没有烦恼的,是清净的。

这个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然后「摄乐作意」。摄乐作意前面讲过了,不知道你们记住没有?「摄乐作意」是什么呢?我经过这一个时期修止观,烦恼减少了,心情快乐,思惟我作如是观,没白辛苦啊!我的烦恼减少,同时也有轻安乐,因为这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有轻安乐,烦恼减少了,逐渐逐渐好像完全心里不动。作如是修,有如是功德,心情欢喜;我若不这么修行,就没有这些功德,这么思惟。摄乐作意就是能够积集、增长内心的安乐、快乐。但是也有些不足,因为你这时候还没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只是烦恼减少了,所以还有所不足,要继续努力,要「观察作意」,「观察作意」就是「胜解作意」,要继续努力地修止观,修苦、空、无常、无我的观,继续地作如是观。

这个事情啊,人年纪大了、年纪老了就差一点,体力就是差一点;年纪大了体力就衰退,用功修行也受影响,年轻的人最好,体力健康、心力也健康,是不同的。你若是马马虎虎的过去了,把宝贵的光阴都浪费了,也是有这个问题。所以应该要爱惜光阴,努力修行。

了相作意、胜解作意、远离作意、摄乐作意、观察作意。「观察作意」,努力修行,因为你现在是在禅定里面,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里头,你作如是观,它又进步了,所以这时候「加行究竟作意」,「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成功了,是这么回事。

所以这上面说「乃至加行善根圆满,于尔所时,名为极善思择」,就是那么多的时间叫做极善思择。这人与人都不一样,也可能你出家七天,思惟了七天就成功了;也可能三七二十一天,你就得初果须陀洹了;也可能要三个月得初果须陀洹,你若不努力,永久也不会成功,没这回事了。

「以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思择究竟故」。为什么叫做极善思择?「以于诸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里边的尽所有性,品别边际,这是苦谛、这是集谛、这是灭谛、这是道谛,就是有边际。其中通达真如的道理:苦、空、无常,修无我观,这四谛苦、集、灭、道都是无我,都可以这样子观,那么这就是真如,就是如所有性了。「思择究竟故」,你对这四谛十六行思择究竟达到极圆满的境界,所以叫做「极善思择,证入现观」。

「从此无间,起内作意,作意无间,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这个「起内作意」在前面声闻地的时候,这个地方就是应该指那个世第一,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起内作意,现在这个地方还是说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就是声闻、独觉,不是大乘,那他就是在奢摩他里边修无我观,譬如说苦谛,无常、苦、空、无我,这是四种观法,四种观法可能你留一个或者是两个,用空、无我,主要是在这里修无我观,这叫作「起内作意」。

「作意无间」,这个无我的作意是不间断的。「有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这时候就到达无我的境界,无我的境界现前,此中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胜义谛。胜义谛里边无分别,没有法可分别的。「决定智」,这时候这个智慧是决定了、不动摇、不退转的。「现见智生」,这个智慧一现前的时候就见第一义谛了,也就是见到苦谛、集谛、灭谛。若是根据《成实论》说,就是见灭谛,这个见道的时候,入圣位的时候是见灭谛,这个智慧一现前了就是见到诸法如相了,「名入现观」,就是证入现观。这下面解释这个现观。

「由能知智与所知境和合无乖」,由于你这个无分别决定智现见智生,就是能知道的智慧,与所知的境,就是诸法如,就是那个灭谛,这是所知境。「和合无乖」,这个能知智与所知境契合了。如果你内里边有昏沈、妄想,那就是有障碍,那就是不合;现在这里也不昏沈、也没有妄想,也是断了烦恼,现在这是说初果,就是没有见烦恼在里边做障碍,所以是无乖,和合无乖。「现前观察」,也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就是那个智慧现前了,观察这个灭,灭的境界,这时候叫作现观,「得名现观故」,就是得入圣道了。

∵∵

入现观已如实智生

这上面是这么讲,入了现观以后,这个如实智才现前,就是成为圣人的那个不颠倒的、无分别的智慧现前了。

∵∵

《披寻记》一一七六页:

入现观已如实智生者:由证现观,获得四智:谓唯法智,非断智,非常智,及缘生行如幻事智,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一页),当知此四后得智摄,是故说言入现观已,如实智生。∵

「入现观已如实智生者:由证现观,获得四智」,证了现观以后,得到四种智慧,这是前面〈声闻地〉说过的,「谓唯法智、非断智、非常智、及缘生行如幻事智」,得到这四种智慧。「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四卷二十一页)」。

「当知此四后得智摄」,这四种智慧是后得智摄。就是前边那个是无分别智,这个智是无分别智以后才得到的智慧,所以叫「后得智」。后得智是有分别的,有观察、分别;根本智无漏的智慧是无分别的。「是故说言入现观已,如实智生」,「入现观」那是根本智,「如实智生」就是后得智了。这在〈声闻地〉曾经说过;「及缘生行如幻事智」,在其它的地方我们很少看见这句话;就是得了初果的人,他看见山、水,看见一切的境界,看见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看见一切的境界都是如幻如化的,这些因缘所生法都是如幻如化、不真实,初果不但是得到无我的智慧,也得到这个智慧。

这上面一共说到四个智慧,这一段文是入渐次,入现观的次第是这样。现在这底下第二科,观的行相。

∵∵

地二、观行相

此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

「此谛现观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这个谛现观,「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现观」就是那个无分别智,能见到苦集灭道四谛。这种谛现观是声闻独觉所成就的,就是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还有辟支佛,这样的圣人所成就的。「能观唯有诸蕴可得」,这个谛现观是什么相貌呢?这个地方再详细地说一说。就是他能观察唯有诸蕴可得,观察我们这个生命体唯有色受想行识,只有这么多,「唯有诸蕴可得」。

「除诸蕴外我不可得」,就是把这个诸蕴除掉了以外,另外没有我可得,这就叫做谛现观,观我是空的。观我是空的时候,同时在我空上面也是无色受想行识的,这是叫做「无相观」,见道的时候是无相的,这是根本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以后那就是有分别了,有分别的时候观我不可得,但是也有色受想行识,而这色受想行识是如幻如化、是有生有灭,是不断不常的,是这样意思。

∵∵

《披寻记》一一七六页:

此谛现观至我不可得者:此中且说唯法如实智相:谓所观境唯有诸蕴,其能观智亦唯诸蕴可得;又所观境无别有我,其能观智亦无别我可得;故能观智,名如实智。此现观位,当知现观边智谛现观摄。依此现观,名谛现观,非现观智谛现观也。

「此谛现观至我不可得者:此中且说唯法如实智相」,前面说得四种智慧,第一个就是唯法智。现在这里说,「声闻独觉能观唯有诸蕴可得,除诸蕴外我不可得」,这就是唯法智。什么叫做「唯法智」?就是色受想行识里面我不可得,只有色受想行识,而色受想行识也是有生灭变化,还是如幻如化的,这叫唯法智。「此中且说唯法如实智」的「相」貌。「谓所观境唯有诸蕴」,谓他这个谛现观的智慧,观察色受想行识的时候,以色受想行识为所观境,「唯有诸蕴」,只有色受想行识五蕴。「其能观智亦唯诸蕴可得」,这所观境只有色受想行识,这个能观的智慧也还是色受想行识,这就是唯法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