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午二、真实义处(即〈真实义品〉)(分二科)未一、总明安立

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二种。

菩萨地里边第一是〈种性品〉、第二〈发心品〉、第三是〈自他利品〉;现在是第四〈真实义品〉。这个「持瑜伽处」,「持」这个字在〈种性品〉里面曾经讲过,这个「持」是功能义、堪能性,有这样的能力。就是你的内心有佛性,你就堪能发无上菩提心;你能够发无上菩提心,你就有堪能性修六度万行、广度众生;你能够修六波罗密,就有能力证悟真实义,所以叫做「持」,这个「持」有堪能的意思。

「云何真实义?谓略有二种: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这个「真实义处」这一科从那里来的呢?从「觉分持」;这一科里面有总标、有别广,分三科,第一科是「所学处」。这个「所学处」里面一共有五个所学处,第一个是「自利利他处」已经讲完了;现在是第二「所学处」是真实义处,就是〈真实义品〉。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总明安立,就是真实义里面的大意就是分这么两部分。「云何真实义?」怎么叫做真实义呢?「谓略有二种」,就是举其大要来说叫做「略」,就是两种真实义。

∵∵

《披寻记》一一七一页:

云何真实义者:义谓境界;清净所缘境性,名真实义。

「云何真实义者:义谓境界」,这个「义」是指境界说的。「清净所缘境性,名真实义」,这个「清净」是什么呢?就是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它里面没有烦恼,所以叫做清净。这个清净所缘智就是佛的一切种智,佛的智慧所缘的境界叫做真实义,这是最真实而不欺诳;没有虚诳性,所以叫做真实义。我们凡夫这个分别心所缘的,也可以名之为境界;现在这里说「义谓境界」,就是所缘的叫做境界。我们凡夫心所缘的境界不是真实义,就是欺诳,有欺诳性,我们认为是真实的,所以被它欺诳了,受诸苦恼。现在这里面是说佛的智慧所缘的境界没有欺诳性,所以叫做真实义。不过这样解释就只是「如所有性」这一部份的意思,「尽所有性」里面与这里的解释有一点不同。

∵∵

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

「略有二种」,那两种呢?第一种就是依如所有性所宣说的诸法真实性。

∵∵

《披寻记》一一七一页:

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者:谓即染法中,所有真如,是名诸法真实性。此复七种:谓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解深密经》一一别释应知。(解深密经三卷八页)。

「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者:谓即染法中,所有真如,是名诸法真实性」,这个「如所有性」,这个「如」就是真如;真如的体性,在真如法上面所有的体性,那就叫做真实性。但是这个「如所有性」是遍于一切法的,所以叫「诸法真实性」。这个「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者:谓即染法中,所有真如」,「染法」就是我们凡夫惑业苦的一切境界,都是染污的,不是清净的,因为它是由烦恼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法,所以一切法都是染污了。「谓即染法中」,染法里面所有的离一切相、不生不灭的那个体性,那种理性,就叫做「真如」。

这个「离一切相」这句话,在我们有烦恼的人,我们的心,举心动念都有烦恼与它相应。我们只能够觉悟到粗重的烦恼的活动,这微细的烦恼的活动我们就不知道了。我们心在动的时候,就有烦恼和它一起活动;那么烦恼在活动的时候,就是取着一切法相,那么这都是虚妄的,都是欺诳的,不真实的。现在说染法中所有真如呢,就是我们若远离了这个执着心之后,执着心所分别的境界也都不可得了,也都无所有了,这个时候这个离一切相的境界,那就是真如。

我们如果直接说「染法中所有真如」,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就我们的执着心分别,说是一切法都是有生有灭、种种变化的,在那个生灭变化的染污法中有一个不染污、不生灭的体性,我们若这么说,可不可以?这么说就有一点混乱。因为我们用分别心也可以这样去思惟的,思惟在生灭中有一个不生灭,有一个离一切相的,那用这样的分别心去分别实在是不是,不是佛的那个清净所缘的真如性,不是的。所以若说是远离偏计执,这个时候一切法无相,那个才是那个真如性,这么说就没有过失,就是好一点。如果是不这么说呢,就说是在这一切生灭染污法中,有一个离一切相的真如,就这么说也好一点,因为离一切相就不是分别心的境界了。「是名诸法真实性」,这就是在一切染污法里面的真实性。

「此复七种」,这个真实性还是有七种差别的。这个真实性在唯识的经论里面来说,这个真实性是本具的,本来就是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可以这样讲了。「此复七种:谓流转真如、相真如、了别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这是有这么七种真如。「解深密经一一别释应知」,这在《解深密经》里面一一的别释,每一种真如是什么道理都一样一样的解释了,在「《解深密经》三卷八页」,就是在〈分别瑜伽品〉里面。

这个「流转真如」,这一切有为法都是相续不断地变动,所以叫流转。「流」,水的流动它是相续的流动。我们看世间上一切有为法也都像水流,那么相续的流动,相续的变动,相续的现起。「转」,也可当个变化讲也可以,当个现起讲也可以,就是变化的现起。而相续不断地变化的现起,这一切法里面也就有真如,就叫做流转真如。当然说流转真如就按照凡夫的境界来说。

「相真如」,就在流转真如里面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我空,补特伽罗我不可得,还有一切法不可得;就是一个我空,一个法空。这个相真如,「相」这个字实在也可以说是实相,诸法真实相,就是真如;就是我空也是真如,法空也是真如。

「了别真如」,能了别的就是我们的识,这个识能了别一切法,一切法是识所了别的,但是所了别的一切法不离开能了别的心,它们是不相分离的。就是所了别的一切法是能了别的识所变现的影像,若是离开了心,一切法不可得,心也不可得,所以叫做真如。就是一切法以心为自性,所以心若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那么这就叫做真如。

「安立真如」,是指苦集灭道四谛里面的苦谛。苦谛,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山河大地这都是苦谛,都是苦恼的境界。此苦恼的境界是由集谛安立的,由爱、见烦恼和业力所安立的,所以叫做安立真如。它也和前面说的流转真如道理一样,也是真如。「安立」这个字呢,实在下面的邪行真如、清净真如、正行真如也都可以名之为安立,实在都是假名,都是用名字来安立的。这苦集灭道都是安立的,但是苦谛最在初,它就名为安立了,所以其余的三谛就另取名字。

「邪行真如」,就是我们的爱、见烦恼取着一切法的时候都是搞错了,所以是邪行真如。

「清净真如」,就是灭谛。苦谛、集谛、灭谛;灭谛是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这个离一切相的无分别智成就了,这个真如就是清净了,这叫清净真如。这样说前面的流转真如就是染污真如,或者苦谛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都是染污的,这个灭谛是清净的真如。

「正行真如」,就是道谛。道谛,就是依据佛陀的法语修学四念处,能够调伏内心的虚妄分别,自己逐渐地成就了佛智慧,再不邪行了,所以叫做正行真如。

这七种真如也就是包括了一切法皆是真如,是这样意思。就是「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那就是真实义,这是第一种。

∵∵

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

这个「依尽所有性」,这个「尽」就是包括了一切法,所以叫做尽;没有遗余的,叫做尽。这样说呢,这个「所有性」就是诸法一切性,就是色受想行识是诸法,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切法,那么这一切性是有差别的,此性不是彼性,就是有差别了。前面那个「如所有性」,一性一切性,是无差别。

∵∵

《披寻记》一一七一页:

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如五数蕴、六处内处、六数外处,如是一切,亦如《解深密经》说。

「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者:谓诸杂染清净法中,所有一切品别边际」,我们凡夫这个有漏的惑业苦,这是杂染法里面所有一切的品别边际。这个色法是一类,心法又是一类;那么色法有色法的边际,心法有心法的边际。心是了知性的,那么超越了了知性,那就不是心法了。色法是变碍、有质碍的,超越了质碍,那就不是色法了。每一法有每一法的边际。品别,品类的不同,各有各的边际;这样一切法的差别性,是名诸法一切性。就是包括了一切清净法,无漏的清净法就是圣人,譬如说阿罗汉、辟支佛、大菩萨、佛的境界,他是清净的。

下面举例:「如五数蕴」,一、二、三、四、五,这是个数;色受想行识是蕴。「六数内处」,里边的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是个数,到此为止,过了六就没有了。「六数外处」,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外边的境界。「如是一切,亦如《解深密经》」上「说」了。就是「依尽所有性,诸法一切性」,前边的诸法真实性是无为法,这个尽所有性实在就是有为法;那么也可以说这就是世俗谛,前面诸法真实性就是胜义谛了。

∵∵

如是诸法真实性一切性,应知总名真实义。

这是把前面的两种合起来说。前面这两句话:「如是诸法真实性」,就是第一句;和这个「诸法一切性」,就是第二句。「应知总明真实义」,都可以名之为真实义。这样名为真实义呢,这个真如离一切相的是佛智慧境界,没有欺诳性,那么叫做真实性。这个尽所有性因缘所生法,它也是有;虽然是如幻如化,可不是说没有,它还是有,它也有它的性,有它的体性的。那么这都是真实的,真实有这么回事情,不是说谎话,所以叫做真实义。

∵∵

未二、别辨品类(分三科)申一、标列

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

前面是总明安立:这个真实义就是一个如所有性,一个尽所有性,就是分这么二谛,是包括了一切法了。现在第二科别辨品类,就是再微细的说明它的类别。前面是分成为二,现在分成为四了。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列,标列出来这个品类。

「此真实义品类差别复有四种」不同,品就是类,这个类,这一类、那一类,彼此不同,所以有差别。四种,那四种呢?

∵∵

一者世间极成真实,二者道理极成真实,三者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者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

分这么四种。这个「极成」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彼此都同意的。你也不反对,我也不反对,那么这件事就是成立了。如果说是你赞成,我反对,能不能成立还不一定了。大家都同意,那么这件事就是成立了,所以叫做极成。这是标列出来品类的名称。下面第二科随释,随顺前面所标列的加以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世间极成真实,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

申二、随释(分四科)酉一、世间极成真实(分三科)戌一、征

云何世间极成真实?

这「世间极成真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体性,分两科,第一科是标。

∵∵

戌二、释(分二科)亥一、出体性(分二科)天一、标

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所见同性。

这就叫做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一切世间就指一切世间的有情,就是众生;众生里面当然是有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于彼彼事」,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随顺假立」,从久远以来就有世间,那么现在来的人,他来到这个世间,他就得要随顺学习久远以来假立的这一切的事情、假立的这一切名言,你就得随顺着学习。你来到这个世间,或者是你的母亲,或者照顾你的人,这是父亲,这是母亲,你就得随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你就得随着这么样的,你不能自己单独去创立一个什么,你得随顺。「随顺假立」,这一切的名言都是假立的,原来没有这件事,那么自古以来的人就是方便的安立名称,说这叫做车,这叫做飞机,这叫做电话,你也就得随顺这样子也是称之为飞机,称之为电话,这叫做随顺假立。这个「假立」,当然世间没有一法不是假立,现在这里只是说名称都是假立的,你要随顺学习,这就是世间极成真实。

「世俗串习」,这些假立的事情是世间上从久远以来,从自有历史以来,或者是从佛法的话说是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不断的,这个「串」就是相续下来,从久远以来相续下来的,大家都是这么学习的。不是说你来了才这样的,久远以来就是这样子,这就叫做世间极成真实。

「悟入觉慧」,世间上久远以来就是安立了种种的名言,你随顺学习有所觉慧,你也就是悟入到这一切的名言里面,你有所了知,就是你的智慧有所了知。譬如说这是雪、这是风,你就是这样子明了。「所见同性」,你也这样子看见,他也是这样子看见这件事。这个「见」当然是看见,但是是见地、见解的意思,你也是有这个见解,他也是这样的见解,大家都是共同的见解。所见的一切事情都是相同的,你看说这是雪,我也认为是雪,那么就是相同的;这是房子、这是草、这是花,大家所见同性,这就叫做世间极成真实。

∵∵

《披寻记》一一七二页:

一切世间至所见同性者:此说一切有情世间,于彼彼事,自心忍可,欲乐无异,是名所见同性。此之因缘,略有三别:一、随顺假立;谓想自分别,随顺假名故。二、世俗串习;谓世俗言说,共所成立故。三、悟入觉慧,谓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率尔而觉悟入种种所知义故,依自下文,分别配释。

「一切世间至所见同性者:此说一切有情世间,于彼彼事,自心忍可」,这个世间,这个山河大地也名为世间,现在指有情世间说,不只是器世间;因为有觉知性,也会有知识、有认识。「于彼彼事」,对于这样事这样事,各式各样的事情。「自心忍可」,你自己的知识、你的思想,你同意。他说这是草,我同意;这是水,这是风,同意这个事。「欲乐无异」,大家都在这里,大家欢喜的同意了,没有不同的意见,无异。「是名所见同性」,这叫所见同性,所看见是相同的境界。

「此之因缘,略有三别」,这样的情形,「于彼彼事」,大家所见同性的事情,有三种不同。「一、随顺假立」,这是一类。「谓想自分别,随顺假名故」,「想」就是你的知识;你的知识去了别所了别的境界,就叫做想。你这个「想」接触到这些境界的时候,内心里面就生起来各式各样的分别,那就是随顺假名字故。这个内心里面分别也就是随顺假名故,如果没有名字你是不能分别的。人家告诉你,这个人是「母亲」、这个人是「父亲」,你内心里有这么一个名,就是父、母,这是名言,但是同时也有个「相」。再看见,喔!这个是母亲,不是父亲。这个是父亲,再看见,喔!这是父亲。他就是有名,有名同时也就有相。这个名字,你初来这个世间的时候,就随顺这个假名字,内心就有分别;如果没有名字的时候,你心里不能分别。看见父亲的时候,没有名的时候,你不能分别说这是我父亲,不能分别,没有名字不能分别。所以这个「想自分别,随顺假名故」,随顺那个人告诉你这个名字、那个名字,所以你内心里面就有分别了。是个分别,名是有相的,名依相立,依名而有分别,如是如是名,如是如是分别;如是如是分别,如是如是名,它们是不可以分开的,这是「随顺假立」。

「二、世俗串习」,什么叫做世俗串习呢?「谓世俗言说,共所成立故」,这个社会上广大的人民就是世俗,彼此间的言说是共所成立故,它是共同成立的,大家都用这个名字,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我」、这是「你」、这是「他」,这是「一二三四五」……大家共同地承认这件事,所以叫做世俗串习,「谓世俗言说,共所成立故」,共同成立的。

「三、悟入觉慧」,第三个不同是什么呢?就是悟入这个名言的串习,共同成立的名言的觉慧,你要有分别的识,这个识有这样分别的智慧,你才去认识这是名,如是如是名。「谓不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方取」,这个悟入觉慧这句话,你不要误会。「谓不由思惟」,不需要假借经由「思惟筹量观察」,然后才决定的,不需要!说这个叫做雪,你不要问什么原因叫做雪,不需要!也不用怎么分别,这就是雪,就好了。所以这就叫做「觉慧」,是这样意思。「不由思惟筹量观察」,这个筹量也是思惟,观察也是思惟,思惟是通于筹量和观察的,但是观察是深刻一点,筹量是肤浅一点,有浅深之别。就不需要有什么高深的观察,也不需要浅薄的去筹量,就是不需要思惟就是了,然后才能决定的,他就起名字叫做父亲,也不需要问什么原因了,这是父亲。这一切假立的名言,不需要去思惟观察。「然后方取」,这个「取」字在这里就是当个决定讲,不需要去分别就可以决定,这是草、这是水、这是树、这是花,这就好了。

「率尔而觉悟入种种所知义故」,「率尔而觉」,就是一下子,就是很短暂的时间内,你就是这样子觉悟了,就可以了,不需要经过一个时间的考虑观察,不用,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就好了。就是这样的觉悟,叫做「悟入种种所知义」,「所知义」就是所知境,那么这就叫做「悟入觉慧」。「依自下文,分别配释」,这一共是三种不同,论文上就是这么说的。「云何世间极成真实?谓一切世间于彼彼事随顺假立,世俗串习悟入觉慧」,就是这样配这三种,分成这么三种不同。这是标,下面列出来这件事。

∵∵

天二、列

谓地唯是地非是火等,如地如是,水火风,色声香味触,饮食衣乘,诸庄严具,资产什物,涂香华鬘歌舞伎乐种种光明,男女承事,田园邸店宅舍等事当知亦尔。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