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二、令发心退(分四科)∵∵辰一、标

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

「显缘因力」这一科分两大科,第一科「明初发心」,这一大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令发心退」。「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有四种原因能使令这个发菩提心的菩萨,退失菩提心;就是原来发过菩提心,遇见了这样的因缘,菩提心退失了。这是「标」,下面「征」。

∵∵

辰二、征

何等为四?

那四种呢?

∵∵

辰三、列

一、种性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

这以下是列出来四种。第一个原因「种性不具」,譬如这位菩萨他没有佛性,虽然发菩提心,他的菩提心不牢固,还会失掉的。「二、恶友所摄」,第二个原因,他有种性,但是他交结了恶知识,他们感情非常好,他这位恶知识对他的影响力非常大,所以他失掉了菩提心。「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第三个是,这位菩萨他对众生的苦难,发出来的悲愍心特别的微小,特别的薄少小,微薄就是特别的小,这个悲心不大。这样子呢,他也会退失菩提心。

「四、于极长时种种猛利无间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其心极生怯畏惊怖」,第四个原因,是发无上菩提心之后,他要修六波罗蜜、菩提分法,时间也非常的长;他要度化众生、救护众生的苦难,时间也非常的长。「种种猛利」,而不是一些小事情,就是很重大的,「无间无缺」这个行菩萨道的事情是不间断的,也是不缺少的,在前面文曾经解释过这无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这个菩萨发菩提心度化众生,是和众生在一起地受生死苦。你要度化众生的时候,有很多不容易做的事情,很多苦恼的事情,「其心极生怯畏惊怖」,这位菩萨的内心里面,他生起极大的恐怖,所以也就退失了菩提心。

这个退失菩提心这件事,一个是:退大取小。他原来是广度一切众生而得圣道;一个是:愿意成就无上菩提。这是菩提心。但是退菩提心的时候,有可能他欢喜学习小乘佛教,他也可以得阿罗汉道,或得辟支佛道。由大菩萨退回二乘人,这也是退菩提心;一种呢,就退失到人天的世界来了,或者退到三恶道去了。同样是退失菩提心,但是还是有这么多的不同的。

∵∵

辰四、例

如是四种心退因缘,与上发心四因相违,广辩其相如前应知。

这是第四科「例」。说前面「如是」四种的退失,令菩提心退失的因缘,「与上发心」,和前边四因、四缘、四力是相违反的。「广辩其差别相,如前应之」,向前面对照一下就会知道了。

∵∵

丑二、广不退相(分五科)∵∵寅一、由不共(分二科)∵∵卯一、略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

这是第二科「广不退相」。这广不退相,别显持义,有种性持、有发心持、有觉分持。现在这个「发心持」里边有三科,第一科是「辨相」,辩发菩提心的相貌;第二科明发菩提心的业用;第三科辨发菩提心的类别,有退与不退的不同。现在是第二科「广不退相」,详细的说明不退菩提心的相貌。分五科,第一科「由不共」,分两科,第一科「略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前面这两大段,说菩萨有退、有不退,现在说「不退」,详细的说不退的相貌。他最初开始发菩提心的时候,这个人因缘殊胜,他自己也特别努力,所以他的菩提心特别坚固而不退转。「略有二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简略的来说,就是从其中取出来重要的,这「略」,有「要」的意思、精要的意思。有两种不共同,「不共世间」,就是不是共有的。和世间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对比,这位发菩提心的菩萨,他有两种和未发菩提心不共有的奇妙的事情,就是唯独菩萨有,其他的人没有,所以是不共。如果菩萨有,众生也是有,那就叫做共,叫共有。现在说不共世间人的两种稀奇的事情,希少奇妙的事情。

∵∵

何等为二?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

何等为二?前面说是有两种,那么是那两种呢?这是问。「一者、摄诸众生皆为眷属」,这两种,那两种?就是把它标出来,把它列出来。第一种稀奇的事情:「摄诸众生」。这个「摄」这个字,当个「看」字讲:他看世间上无量无边六道众生,「皆为眷属」,都是他的好朋友。当然我们平常人,我们要看一看,这个人我感觉好,也可能有一个理由,我同他做好朋友,我看这个人不好,我不同他做朋友,就是有简别的。但是这位菩萨不简别,好人是我的好朋友,不好的人也是我的好朋友。这是一个很稀奇的事情,这是和我们世间人完全不同的;我们世间人说交好朋友,这个恶知识我同他远一点,但这位菩萨不,他同所有的人都是好朋友。这的确是不是平常的境界哦!

∵∵

《披寻记》一一四六页:

摄护众生皆为眷属者:此说菩萨顿普摄受,谓初发心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故。故如摄受品释。(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

「摄护众生皆为眷属者:此说菩萨顿普摄受」,这是说菩萨一下子,不是说次第、逐渐的和这个人做朋友、和那个人做朋友,逐渐和人做朋友。他现在不是,一开始就普遍的同一切人做朋友。「谓初发心摄受一切诸有情界皆为眷属故」,就是这位菩萨他一开始的时候,他发这个菩提心,所有在生死流转的众生,我都要转变他们成为圣人。摄受就是接受、容受,就是接受一切有情界,不管是在天的世界、或者人的世界、三恶道的世界,「皆为眷属」。「故如摄受品释」,这一段希奇的事情,在摄受品里面有解释(陵本四十八卷二十六页)有说。

∵∵

二者、摄眷属过,所不能染。

同这个人做朋友这件事,话是那么说,做起来会是怎么情形呢?也会有一些过失的事情。但是这位菩萨呢,那些过失没有,没有这些过失。若有这些过失,他的菩提心就被过失所污染了!现在这位菩萨没有过失,「所不能染」,那么这也是不得了的事情,这是一个希奇的事情。这是把这两种「不共世间甚希奇法」标列出来了。下面第二科「随难释」,随标列出来的,那其中有些地方不容易明白的,加以解释。

∵∵

卯二、随难释

摄眷属过,有其二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

同家人做朋友,同这个人作朋友,是有两种也是有过失的,过失有多少种?有两种。「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如是二事,菩萨皆无」:菩萨同这人做了朋友的时候呢,有的时候会利益这个朋友;有的时候呢,不利益他来伤害他,叫损减,这是一种个过失。第二个呢?「染污违顺」,就是这个人,同我找麻烦、同我捣乱,叫做违。这种个人呢,我对他要想办法来搞他,这叫做「染污」。这个人他随顺我,他随顺我,随顺我就用爱染心同他好,那也是「染污」。这就是大概的分成两类:大家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有的时候顺,有的时候违;那么这个人同他做朋友,顺的时候也是染污,不顺的时候也是染污。这也是做朋友的过失。现在菩萨呢,「如是二事,菩萨皆无」。这位菩萨对于这两种摄眷属的过失都没有:你同我捣乱,你同我要好,我完全清净心地来利益你,这可是菩萨不得了!有这样智慧的、有这样的慈悲心。

∵∵

《披寻记》一一四七页:

谓于眷属饶益损减等者:由诸菩萨得清净忍,于诸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先后无异,非一益已损而不益,他则不尔,虽于眷属或时饶益,或复损减,是名第一摄眷属过。又若菩萨如法御众,方便饶益,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或益不益。他则不尔,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故于一切违顺非不令有染污,是名第二摄眷属过。

「谓于眷属饶益损减等者:由诸菩萨得清净忍」,是菩萨没有摄眷属过,什么原因呢?「由诸菩萨得清净忍」,由于这位菩萨他有广大的智慧、广大的慈悲心,就是两件事:一个智慧,一个慈悲,是超过众生的。所以他对于一切的事情,都是清净忍。就是因为慈悲和智慧,把所有的境界都化解了。他心里面还是清净的,不因为你对我好,我的爱心就来了;不因为你对我不好,我的瞋心就来了。菩萨没有这回事情,他的心不管是什么境界,都是清净心、都是慈悲的爱护,这就是这个没有眷属过的原因在这里。

「于诸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现在解释这个「谓于眷属饶益损减」,就是这个。菩萨有这个慈悲心,有智慧,对于一切众生「恒常现前欲作饶益」,这个欲作饶益呢,就是他内心里面想要利益你,这只是心里面的事情,现在恒现在前呢?就把内心里面这个饶益的心意,把它表现出来,就成为事实了,所以叫做「恒常现前」,常常的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先后无异」,他最初同你做朋友,和以后很长时期的事情都是一样的,不会说是最初和你好,后来又和你不好了,不是的!没这个意思。

「非一益已损而不益」,不是说就是利益你一次,第一次对你有点好,对你也是怎样、怎样的利益;以后又不利益了,就搞你了,来剥削你了,「非一益已,损而不益」。菩萨是这样子。「他则不尔」,这个他呢,就是不是菩萨的,他不是菩萨,没有发菩提心的这个人,「不尔」,不像菩萨那样子。「虽于眷属或时饶益,或复损减」,别的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当然也是会有朋友,有的时候也会对着朋友作种种利益的事,但是「或复」,有的时候又不利益了;又要占你便宜了,就是这样。「是名第一摄眷属过」,这是第一种做朋友有这种过失,这是一般也是这样子,菩萨没有这件事。

「又若菩萨如法御众,方便饶益」,这下面解释第二种染污违顺。又菩萨是这样子「如法御众」,就是合法的领导大众,这个「御」是领导的意思。当然发菩提心的人,一定是要广学佛法的,得大智慧,不但是佛法,世间法也都是学习的。他这个大智慧、大慈悲心,合法的领导大众,而不违法。「方便饶益」,总是有种种的智慧,「方便」就是智慧,来利益这个人、利益他的朋友,就是利益众生了。

「以无染心先与依止,以怜愍心现作饶益」:「以无染心」就是不用贪瞋痴和人家拉关系,不用贪瞋痴的心、没有染污心。「先与依止」,最后的时候给你作依止处,你不要作种种恶事,要作种种善事,要修学圣道,给你这些事情作依止处。「以怜愍心现作饶益」,当然菩萨的这种高尚的境界来看一切众生的时候,众生的智慧也不够!众生的怜愍心慈悲心也是很少!所以菩萨观众生的时候就发怜愍心。这个「怜」是爱的意思,这个爱护的意思;「愍」,就感觉到有很多的罪过,就是发同情心。「现作饶益」,就用这样的心,把内心的这个饶益的心表现出来、有行动,事实有采取了行动来利益这个人,是这个样子。

「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菩萨发慈悲心、发智慧心度化众生;而众生对菩萨呢,又一回事。有的时候和菩萨也是恭敬,也对菩萨有恭敬心、也有爱护心;有的时候对菩萨,没有恭敬心、没有爱护心,而且可能会伤害菩萨的。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婆罗门的教徒用毒饭,请佛来吃饭,把饭里面放了毒;造一个大火坑,表面上请佛从那里过,就掉到火坑里面去,陷害菩萨!佛在世的时候有这种事情。佛是大悲心,对这个人还是慈悲爱护,而不会因为他要害佛,佛就愤怒了,没这种事情。菩萨是常随佛学,所以也是「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你顺我就爱你;你不顺我、你搞我,我就愤怒了。菩萨没这个意思,「不于徒众或顺或违起染污心」。

「或益不益」,你顺我我就利益你,你一搞我,我就伤害你,菩萨不作这种事情。「他则不尔」,这没有发菩提心的人,那不能和菩萨一样,不是,「不尔」。「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其他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他不与一切的朋友眷属,这个「眷属」,这个「眷」者爱也,「属」是随顺的意思,彼此相爱呢,就是彼此互相随顺,这叫作「眷属」。现在说来说,就都是朋友,就这么讲。「非于一切眷属起利益俱平等之心」,不是菩萨的人,他对于他的眷属,他不起「利益俱平等之心」,就发起平等的利益,发起利益心而且是平等的。这个「平等」就是不管你是爱我也好,你恨我也好,我平等的爱护,平等的利益之心。这不是菩萨呢,他不这样子。

「故于一切违顺非不令有染污」,不是菩萨呢,他对于这个朋友的违顺,他不会令他,「非不令他有染污」,也就是有染污。你对我违、对我顺这个心都是有染污的,「是名第二摄眷属过」,这个是第二种过失。如果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说,「谓于眷属饶益损减染污违顺」,就是你违我就损恼你;你顺我就利益你,那这都是用染污心来做这件事,那么这就是「摄眷属过」。但是菩萨没有这件事。那么这是标列出来两种不共世间的甚希奇法,这可见这菩萨的境界是这样。这个菩萨有大悲心同时还有智慧,他的这个心能超越这些顺和违的境界,所以有平等爱护的心情。

∵∵

寅二、由意乐(分二科)∵∵卯一、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

前面这一科是「由不共」,这个「广不退相」分五科,第一科是「不共」,有不共世间的希奇法;现在第二科「由意乐」。「意乐」就是他内心的愿,他内心里面有这样的愿力。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于诸众生发起二种善胜意乐」,这个二是个数目,标出来这个数目,下边就列出来名字,「标列」就是标数列名。

∵∵

《披寻记》一一四七页:

二种善胜意乐者:七相怜愍,名善意乐。即此增上有十五种,名胜意乐。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九页)今于此中,唯说二种,略说彼相应知。

「二种善胜意乐者:七相怜愍,名善意乐」:有七种相貌,怜愍众生的,这七相叫作善意乐。「即此增上有十五种,名胜意乐」,即此这个善意乐,是增上,就是很强大的力量的,有十五种不同,「名胜意乐」,叫作胜意乐。「如增上意乐品说」,这个菩萨地里面还有这么一品,在这一品里面说出来这个「七相怜愍」、「十五种名胜意乐」(陵本四十七卷九页)那上说的。「今于此中」呢,「唯说二种」,在这里不说那十五种,只说这二种。「略说彼相应知」,就是简略地该摄了那十五种相貌,应该要知道。

∵∵

一者、利益意乐。二者、安乐意乐。

二种善胜意乐,善而又是胜。那二种呢?一者是利益意乐,第二是安乐意乐。这是标出来这二种。下面第二科「随释」。

∵∵

卯二、随释

利益意乐者:谓欲从彼诸不善处,拔济众生安置善处。安乐意乐者:谓于贫匮无依无怙诸众生所,离染污心,欲与种种饶益乐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