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二、结

如是行者,由四种行,了道谛相。

这道谛怎么样才明白呢?就是道、如、行、出,明白什么叫做道谛。这是在静坐的时候所修的毗钵舍那,加起来就是十六种法,每一谛有四,加起来有十六行。

∵∵

申二、结

如是名为于四圣谛,自内观见了相作意。

这是结束这一段。前面这一大段文就叫做「于四圣谛,自内现观」,你自己在心里面,在毗钵舍那上去现观四圣谛的相貌,就是这样观察,这件事你非要自己努力才行。佛菩萨只能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自己若不努力,那个方法不能起作用的。

前面是了相作意于现见蕴所作的观察,下面是第二科「于不现见诸蕴」的观察。分二科,第一科「标」。

∵∵

未二、于不现见诸蕴(分二科)申一、标

彼既如是于其自内现见诸蕴,依诸谛理,无倒寻思正观察已。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比度观察。

「彼既如是」,就是结束前文,彼那个禅师既然如是的。「于其自内」,于其自身的色受想行识,在心里面修止观。怎么样修止观呢?「现见之诸蕴」,现前观察他自己的色受想行识。怎么观察呢?「依诸谛理」,就是根据佛陀所开示的法语,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无倒寻思」,没有颠倒的观察。「正观察已」,前面无倒,这里就是「正」。这样不颠倒的观察了以后,「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比度观察」,前边,四谛各有四种观行,就是十六种观行,按照十六种观行去观察。「复于所余」,又对于所没有观察的,叫做「余」。没有观察的是什么呢?「不同分界」,我们欲界的人,你也是欲界的人,我也是欲界的,我们是同分,那么大家都有欲,那就是相同的。现在「不同分界」,就是不同于我们有欲的人的那个世界,那就是色界、无色界。「不现见蕴」,色界天、无色界天,他们也有生命体,他们也有蕴。色界天也是具足五蕴,无色界天有四蕴。那些蕴,我们现在不现见,我们不能现前的看见。但是我们现在也可以比度观察,就是我们现见的蕴就是苦集灭道,用我们现见的蕴—苦集灭道,来比度观察色界、无色界,也是这样子,也是这样观察。当然这是由佛陀的开示,我们可以这样做,不然我们不可能会明白这件事。这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

∵∵

申二、释

谓彼所有,有为、有漏,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彼所有灭,皆永寂静,常住安乐。彼所有道,皆能永断,究竟出离。

「谓彼所有,有为、有漏」,谓彼色界、无色界天的众生,他们所有的,也是有为法,也是因缘所生法,有生有灭的,所以是有为。那个有为里边呢,不是无漏法,是有漏,就是有烦恼的。「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他那个烦恼,不是偏于一个地方,是普遍一切处,普遍于色界,普遍于无色界的。「遍一切种」,在一切处,每一处里边,还有种种差别。譬如初禅天,它里边有「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各式各样的差别。二禅天,有「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乃至四禅天。无色界的四空处,都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的。

「于一切时,皆有如是法」,他们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的时间内。「皆有如是法」,也都有苦,也都有集,也都有这些事情。「皆堕如是理」,堕者,入也,他们都是入于这样的道理里面,就是有苦而有集,有集而有苦,这就是道理。「皆有如是性」,苦里边也一样,和欲界也相同的,也有无常、苦、空、无我的性;集谛里面也同样是有「因、集、起、缘」的这种性格,都是有的、一样的。这是说苦、集。下面说灭、道。「彼所有灭,皆永寂静,常住安乐」,彼色界、无色界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时里面也有灭谛。「皆永寂静」,这个「灭」也同样是可以灭除一切烦恼,叫做「灭」。「皆永寂静」,灭除一切苦,它就寂静了,有苦,有烦恼它就浮动,它就不寂静。「常住安乐」,没有苦,没有集,他的内心就是永久的安乐自在了。再没有事情了,那就是灭、静、妙、离这四个字。「彼所有道,皆能永断,究竟出离」,彼色界、无色界的众生,也和我们欲界一样,也一样有戒定慧,你修学戒定慧呢,皆能永断苦集,究竟的得解脱了,不为苦集所困扰了,他们也有这样的苦集灭道。

∵∵

《披寻记》一一○六页:

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等者:谓生欲界,依欲界身,趣入现观。于色无色上地诸法,能正观察。此所观法,非现见故,非共了故,说名不同分界,不现见蕴。于观察时,以其现见,比不现见,了知诸有漏法,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成就苦集同一行相,由是说言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谓如前说无常苦空无我及与因集起缘,如说苦集同一行相,灭道行相当知亦尔。如文易知。

「复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蕴等者」,这是把论文重标出来。「谓生欲界,依欲界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生在欲界的人,依欲界身。「趣入现观」,我们要依靠欲界的色受想行识的身体,我们修学戒定慧,就可以入于无分别智,就是契入无分别智,也就是成就无分别智。「于色无色上地诸法,能正观察」,我们在欲界这样修学圣道,不止于此,对于色界、无色界,在欲界以上的地方也一样的能够观察。上地的诸法,他们的蕴能正观察。「此所观法,非现见故」,这个所观的蕴,不是现前能看见的。「非共了故」,我们在欲界的人,你没得天眼通的人,你不能看见了,也不能明了。

「说名不同分界,不现见蕴。于观察时,以其现见,比不现见」,我们不是同分界,我们怎么观察呢?就是于观察的时候,以其现见的蕴,就是我们欲界的苦空无常无我的蕴,来比度上二界不现见的蕴,就了知他们也是有漏法,是「遍一切处,遍一切种,于一切时,成就苦集」,他们也有苦,也有集。他们也有苦呢,当然和欲界的人对比起来,他们是行苦。行苦,他们也有爱见慢的烦恼,所以也有集。「同一行相」,我们欲界的人有苦集的行相,他们上二界的人也有苦集的行相,也是有。这个「行相」,这个「行」当观行讲也可以,我们欲界的人,苦谛有四种观行,集谛有四种观行,上二界也是这样子,所以「同一行相」。「由是说言,皆有如是法,皆堕如是理,皆有如是性,谓如前说无常、苦、空、无我及与因集起缘」,这就是苦集二谛的观行。「如说苦集同一行相,灭道行相,当知亦尔。」这欲界和上二界,同有灭道的行相。「如文易知」。这一科是于不现见蕴,下边是第二科「法智类智别」。前面是第一科现不现见的差别,现在第二科法智和类智的差别。

∵∵

午二、法智类智差别

当知此中,若于现见诸蕴谛智,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类智种子依处。

这是说第二种的不同。「当知此中」,应该知道在现见、不现见的差别里边,还有法智、类智的差别,什么叫做法智、类智的差别呢?就是「若于现见诸蕴谛智」,「即是能生法智种子依处」,「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即是能生类智种子差别」,是这样意思。

「若于现前诸蕴谛智」,若是我们在现前可以观察的色、受、想、行、识,诸蕴这里面有苦集灭道四谛,能观察的就是智慧,在苦谛上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这就是智慧。集谛的观察呢?因、集、起、缘,这是智慧,能观察的智慧。这件事呢,在我们初开始修行的时候,是修五停心观。修五停心观,然后进一步修别相念,修总相念,这是有三个位次。修五停心观就是破除去障道因缘,你心里面平静一点,然后正式开始修四念住。修四念住的时候,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叫别相念住。这总相念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别相念住,你常常做如是观,你的智慧就增长了。智慧增长的时候呢,观身不净,观身也是苦,观身也是无常,观身也是无我;观受也是不净,观受是苦,观受也是无常,观受也是无我;观心哪,也是无常,观心也是不净,观心也是苦,观心也是无我;观法是无我,观法也是不净,观法也是苦,观法也是无常;就是这个观,统一起来,在一切处都修如是观,不是分别的去作观了,叫总相念。那么这是三个阶级,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这个时候就开始栽培无漏的种子,就是栽培无漏的善根了。这些都是……你要依靠这些方法栽培无漏的种子,所以叫做法智、类智。

「法智种子依处」,就是依赖这些地方来栽培无漏种子,就是依靠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作四念处观,这就是栽培、开始栽培无漏的种子。当然你要有出离的愿,你要有出离心,你若没出离心,那就变成戏论了。所以「若于现见诸蕴」的四谛,和智慧这样修观,「能生法智种子依处」,这个法智是无漏的智慧,就是初果以上的智慧,初果以上无漏的智慧,那是无漏的种子现行了,成功了,得圣道了。现在你开始的时候,你开始从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这一共是七个位次,这时候开始栽培了。开始栽培呢,就依靠你这个蕴谛智,用这个智观察这个蕴,就是观察苦、集、灭、道,这样子修止、修观,那就是栽培这个无漏的种子。

「若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色界、无色界他们也是有苦、集、灭、道,有四谛。也一样,每一谛有四种观行的智慧,那么用这智慧来观这苦、集、灭、道四谛。这个时候呢,「即是能生类智种子依处」,那个在他的生命体的蕴上观察四谛,用智慧观察,所以他这时候他还是凡夫,不是圣人,但是「即是能生类智种子的依处」,这类智也是无漏智,栽培这样的种子,无漏智的种子的依处,依此处而栽培无漏种子,是这么意思。这样说呢,就是这个现见蕴、现见境、现见诸蕴谛智、不现见的境比度谛智,一个叫做法智,一个叫做类智。成功了的时候,得圣道的时候,成就的智慧的名字不同,也有差别,是这么意思。

∵∵

《披寻记》一一○六页:

若于现见诸蕴谛智等者:谓于现见诸蕴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法智。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类智。言法智者:谓于内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言类智者:谓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如显扬说(显扬论二卷十六页)

「若于现见诸蕴谛智等者:谓于现见诸蕴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法智」,就是于现见的诸蕴,这里边有苦、集、灭、道的四谛,用八种智慧来观察苦、集二谛,依此为依,能够引生证谛现观,证悟真谛,证悟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无分别的智慧,就是现观。这个智慧叫做法智。

这个法智,法智是什么呢?就是佛说苦、集、灭、道的语言文字,叫做法。佛所为我们宣说的苦、集、灭、道四谛,这都是文字。佛在讲说的时候是个音声,把它记录出来就是文字,在音声里面有文字,这叫做法。我们听闻这样的法,继续的学习,以此为依,修学止观,而后成就了无漏的智慧,所以叫做法智。

「及于所余不同分界不现见境比度谛智为依,能生证谛现观类智」,也同样是那无漏的无分别智慧,但这时候叫做类智。「言法智者」,这是解释什么叫做法智?「谓于内共了现见所知诸义境界无漏之智」,这我们现在谁都知道自己有生命体,里边有色、受、想、行、识,那么「所知诸义境界」,这里边有苦、集、灭、道的这个义境界,你这样观察的时候,你就能成就无漏的智慧,这个叫做法智。「言类智者,谓于不共了不现见所知义境无漏之智,如显扬说(显扬论二卷十六页)」,也就是这么说的。那么那个叫做类智,就是与法智相类似的智慧。

∵∵

午三、结明作意相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当知犹为闻思间杂。

这是第三科。第一科现不现见别,第二科法智类智别,第三科「结明作意相」,说明这个作意观察的相貌。

「又即如是了相作意」,前面这一大段都是指七种作意里面的了相作意。「当知犹为闻思间杂」,作这种四四十六种观行,这样的是在未到地定里面,在未到地定里面作如是观,当然说,在未到地定这种话呢,就是最起码是这样子,也可能是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里边,也可能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定,也可能是这样子。在这里观察的时候呢,它有什么特别的相貌呢?「犹为闻思间杂」,这是我们前面解释过。就是这个人他得、他成就了未到地定,当然这件事在我们没得定的人来说,未到地定也是很了不起了,成就这个定很了不起了。但是对于佛法没有学过,他不能够修四念住的,他需要去学习佛法,他要闻,就去学习佛法,在心里面要思惟。那么这闻思都是散乱心,所以他这个……未到地定是定界,定的境界,不是散乱;他这个不散乱的定为闻思所间杂,就是不全是定的境界了,又加上了闻思的散乱,但是这个闻思是非常的重要,所以还非必需有不可。这是说这个了相作意的这个相貌。

∵∵

卯二、胜解作意摄(分二科)辰一、标名

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一向发起修行胜解。此则名为胜解作意。

这下边是第二科「胜解作意摄」。七种作意,了相作意说完了,现在说这个胜解作意。这一共分三科,第一科是「标名」。

「若观行者」,假设这个了相作意里边,于四谛作十六种观行,欲界有四谛十六种观行,上二界也是四谛,上二界色界、无色界合为一个四谛,也是十六种,四四十六种,加欲界十六种,就是三十二种观行。就是了相作意的这位修行人,他经过闻思的学习,他在内心里面修这种观行,就是三十二种观行,这样观察。

我们还没得未到地定,我们就先学习怎么样修学圣道。这文上是说已经得到未到地定的人,然后学习佛法,「犹有闻思间杂」。我们从经文上明白一件事,它很重视观。而我们静坐的时候,可以知道不重视观。可能欢喜修止,修止有的时候,又打妄想;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念大悲咒,这样你没有修观,观是智慧!你若常常修观,你会有智慧,虽然是还没得圣道,但是你说话的时候,作事的时候,无意中就能流露出来,会流露出来,这智慧会流露出来。智慧流露出来呢,智慧是光明!能把黑暗破除去,什么是黑暗?就是烦恼。我们不能够修观,这个智慧它不现前。这智慧不现前,就是心里面没有光明。没有光明就不能破黑暗,这个烦恼随时活动,自己还不知道,不知道我在烦恼中,但是我自己还认为是智慧!这是还不是与圣道相应的事情。

「若观行者于诸谛中,如是数数正观察故」,于苦集灭道四谛里面,如是数数正观察故。当然还要有止,有止。前面也有说过,你修观能帮助你修止;你修止也能帮助你修观,它互相帮助的。如果你不修观,你这个止得不到观的帮助,这个止就进步的慢,进步的慢。加上我们不修根律仪,我们不修根律仪,又于食不知量,睡眠也不能修悎寤瑜伽,我们对于戒也不尊重,我想要怎么就怎么的,那么你静坐的时候这个止也未必修的好,因为没有前方便的支持,那么这当然就停留在普通境界里边。「如是数数正观察故」,如果你修止,而又能数数的修毗钵舍那观,四四十六种观行,三十二种观行观察故。

「由十六行,于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你在未到地定里边,你能够数数的修这十六行,就是在欲界修苦集灭道的十六种观行,你对于「苦集灭道四圣谛证成道理已得决定」。这四圣谛是佛陀的经验之谈,是他已经证悟了,已经成就的,不是像我们讲说佛法,我们只是嘴讲,事实上我们没有做到。佛是由自己成就的向我们宣说,所以这是「证成道理」,「已得决定」。但是我们在未到地定里面能这样作如是观,数数的作如是观,也就会决定无疑,不会有犹豫不决的,苦真是苦,集真是集,灭道真是灭道,就会有这样认识,也就是有这样的智慧了。是这样意思,「已得决定」。

「复于诸谛尽所有性,如所有性,超过闻思间杂作意」,这个地方就说到胜解作意了,前边是说了相作意。「复于诸谛尽所有性」,你在了相作意你有这样的成就,还要进一步,你对于诸谛的「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我们前面讲过了,「超过闻思间杂作意」就是「超过了闻思间杂作意」,现在不须要闻思了,没有这个散乱心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