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前面戒波罗蜜,戒波罗蜜那段文。戒波罗蜜:摄律仪戒,摄善戒摄,饶益戒摄那段里面的第四科。午一、了知恩报。午二、如法求财。午三、乐修福业。午四、悯苦知畏。「悯苦知畏」这段。

∵∵

于他修福尚能奖助,况不自为。若见若闻他所受苦,所谓杀缚、割截、捶打、诃毁、迫胁。于是等苦过于自受,重于法受,及重后世。

这是「悯苦知畏」这一段。「于是等苦过于自受」,这一段文上一次讲的不明白,我现在重讲。「于是等苦过于自受」,这句话是说有种姓的这个人、有佛性这个人,对于众生受苦的时候,「他过于自受」,他的感觉超过了他自己的受痛苦的情形,这是他的悲悯心很大、很重。「重于法受,及重后世」这两句话是表示这位有佛性的人,有慈悲心、有智慧的意思,前面「过于自受」是有悲悯心。这个「重于法受,及重后世」,是表示有佛性的这位菩萨,他是有智慧的意思。

怎么叫做「重于法受」呢?这个「重」在这里就是尊重的意思,尊重这个「法受」。这个「法」这个字,可以做两种解释:第一个这法是善法,若是恶法,就成为非法了,这是一种解释;第二种解释,就是佛法。第一种解释这个「法受」,就是因为做善法、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恼,这件事还是有意义的,所以叫做「重于法受」,是值得尊重的,这是一个意思。若是做恶事,而会受很多的苦,那当然也是可同情的,但是不是值得尊重,所以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不同。若是说是佛法,就是为了学习佛法而引起而很多的苦受,有很多不如意事,这也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你学习佛法会建立很多的功德,并不是无义苦行,所以是重于法受,是值得尊重的法受。那么这就是这位有佛性的这个人,他有这个智慧有这样见地。

「及重后世」,就是要重视将来的结果。说我现在样做了,将来是有后患的,那就不值得尊重;说这样做,将来会有大的利益,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有大利益,那就是应该是尊重的。也就是将才说的那个善法受,因为做善事而引起很多的苦恼,但是将来会对自己、对他人都有利益,那是将来的事,那个将来的结果结果,就是现在所做的事情有意义的关系,所以「重后世」。

这个贫苦的人生活困难,但是他能够持戒,做种种有功德的事情,他将来会受安乐;现在贫穷有点苦,但是他做一些善事,将来会得到幸福。是现在苦;将来不苦。如果是贫苦的人,现在是生活困难,但是他又去造罪呢?将来是更苦。现在也苦,将来也苦。若是这个富贵的人,他现在很多快意的事情,但是他要是继续为人民谋幸福的事情,现在快乐将来也快乐;若是他造很多罪,他现在虽然快乐,将来还是受苦的。所以从将来来看呢,那就知道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善是恶了,所以叫做「及重后世」。

我前天说得不够清楚,现在从新解释这一段。这是第五科「有染无染别」,这是「种性持」,这一段分六大段。第一段是「安住种类别」,第二段「名字分位别」,三、「自他胜劣别」,四、「白法相应别」,这四大科都讲完了。这第五科「有染无染」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无染位」。

∵∵

子五、有染无染别(分二科)∵∵丑一、无染位

种性菩萨,乃至未为白法相违四随烦恼若具不具之所染污;性与如是白法相应。

就是这位「种性菩萨」,「乃至」到还没有「为白法相违」的四种烦恼之所染污,没有这事,就是这位菩萨没有这四种烦恼。这四种烦恼是和白法是相违的,就是前面六波罗蜜是白法。「性与如是白法相应」,这位菩萨不为这四种烦恼所染污,所以他的心性就是清净的,「与如是白法相应」,这六波罗蜜相应,这是「无染位」是这样子。第二段是「有染位」,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差别」。

∵∵

丑二、有染位(分二科)∵∵寅一、染果(分三科)∵∵卯一、标差别

若被染污,如是白法皆不显现;或于一时,生诸恶趣。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

若是这个有佛性的这个人,他若是被这四种烦恼所染污了,「如是白法皆不显现」,前面六波罗蜜的相貌就不出现了。因为它们是不能同时存在的,有此就没有彼。

「或于一时,生诸恶趣」,因为他有被染污了,就是有了烦恼,有了烦恼呢,就会有烦恼的行动。有烦恼的行动呢,那就会到三恶道去了了,所以「或于一时生诸恶趣」。

「菩萨虽生诸恶趣中,由种性力,应知与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这个有佛性的菩萨,他因为为烦恼所污染了,又造了罪了,他就生到三恶道去了。虽然是生到三恶道去,有种性力,由于他内心里有佛性的关系,「应知与余」,就是和其他没有佛性的人「生恶趣者」,有很大的差别。这是标出来,下面第二科「释彼相」,解释他的相貌。

∵∵

卯二、释彼相

谓彼菩萨久处生死,或时时间生诸恶趣,虽暂生彼,速能解脱;虽在恶趣,而不受于猛利苦受,如余有情生恶趣者;虽触微苦,而能发生增上厌离,于生恶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

就是那位「谓彼菩萨」是有佛性的人,「久处生死」,他没发菩提心以前,从久远以来一直在生死里面流转。或「时时间生诸恶趣」,时时,前几万年前到了三恶道去走一走,过了以后几万年又跑到人天的世界,人天世间走了多久以后,又跑到三恶道去了。就是这样六道轮回这种境界,说「时时间生诸恶趣」。「虽暂生彼,速能解脱」,他生到三恶道去受苦,虽然是这样子,「速能解脱」,很快的就从三恶道解脱了;这是一样不同,不同于无佛性的人。

「虽在恶趣,而不受于猛利苦受」,在恶趣里面受苦,可不是受猛利的苦受,很严、很厉害的苦受,而不是的。「如余有情生恶趣者」,像没有佛性的有情,他若生到恶趣里那苦恼是很厉害的;这位有佛性的人,到恶趣里面,那苦恼不是很厉害。

「虽触微苦,而能发生增上厌离」,这又一个不同。这位菩萨到三恶道去受了苦,他受的苦虽然不是那么重,可是他能够发生「增上厌离」,生到很有力量的厌离心,唉呀!太苦了。

「于生恶趣受苦有情,深起悲心」,这是第四个不同。就是这位有佛性的菩萨生到恶趣,他生了厌离心,对于其他无佛性的众生,生到恶趣去受苦的那些人,「生起悲心」,深深的生起了悲愍的心情,很同情这件事。这是说有佛性、有种性的人,到恶道受苦,与无种性的人的差别。

∵∵

卯三、结所由

如是等事,皆由种性佛大悲因之所熏发,是故当知种性菩萨,虽生恶趣,然与其余生恶趣者,有大差别。

这是第三科「结所由」,就是说出来他的因由:为什么他生恶趣和无佛性、无种性的人有差别呢?说这个因缘。

「如是等事」,前面这一大段里说的事情,就是有佛性的人,他到三恶道受苦和别人不同。什么原因呢?皆由「种性佛大悲因之所熏发」,就是因为这个众生他的心里面有佛的种性,这个种性(是)无漏的种性。就是这个众生,有声闻人的种性,有辟支佛的种性,有佛的种性,有三乘圣人的种性。但是这个众生是有佛的种性,佛的种性其中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大悲」,他这个心就是有大悲心,就是慈悲心很强。他这个慈悲心,虽然在种性的时候,他还没有正式学习佛法,但是他的大悲心比其他人强,他看见苦恼的人、看见愚痴的人,他这个悲心就起来了。他这个悲心就发生作用,就叫做「熏」,就像这个烟生起来会熏,他这个悲心一熏了的时候,他这种人呢,他就是做恶也轻微;因为他也是凡夫,还是有烦恼的。有烦恼的时候,这烦恼受这大悲心的熏,就发生了变化,所以作恶的时候,不是那么猛利。所以他那个罪业,不是那么严重,所以生到三恶道去受苦,很快就从三恶道出来了。

在三恶道里面受苦的时候,那个苦不重,不重的原因就是那个罪不是那么重。他有慈悲心,他做恶事的时候,不是那么狠!所以他造的罪就轻,所以不受猛利苦受,「如余有情生恶趣者」,和那个不同。「是故当知种性菩萨,虽生恶趣,然与其余无种性的人,生恶趣者,有大差别」,这是不一样了。的确,这世间上的人,你看他并非佛教徒,但他心很慈悲,他的心性很温和很良善,也欢喜救人,这些事情,原因就在这里。

∵∵

寅二、染因∵(分二科)∵∵卯一、征

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四随烦恼?

前面说出来四随烦恼,但是没有说出四随烦恼是什么?下面第二科说「染因」。前面说「染果」,现在说染污的因。分二科,第一科「征」。

「何等名为种性菩萨白法相违的四随烦恼」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随烦恼」。

∵∵

卯二、释(分四科)∵∵辰一、第一随烦恼

谓放逸者,由先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是名第一随烦恼性。

「谓放逸者」,就是不能约束自己,放纵自己的贪瞋痴烦恼的这种人。「谓先串习诸烦恼故」,就是从无始劫来,就是过去世,「串习」不断的生烦恼。昨天已经发了脾气,今天又发脾气。这个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很多很多。有的人疑惑心很大很大的。「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常时烦恼」,这个烦恼并不是就是很有力量的,但是因为你常常的起烦恼呢,烦恼力量就会大起来,它也是由因缘有的。所以「串习诸烦恼故,性成猛利长时烦恼」,所以在他心里面就成就了猛利的烦恼、长时的烦恼,这烦恼来了,很长的时间才能退下来。这个烦恼还是很猛利的,是名「第一随烦恼性」,这是第一种随烦恼。

这里,烦恼里边有根本烦恼,有随烦恼,现在这里不是那个意思,就是所有的烦恼都算是随烦恼。就是烦恼随逐你的心而不舍离,就叫随;随一切时,随一切处,烦恼随时会活动,那叫做「随」。这是第一种。

∵∵

辰二、第二随烦恼

又愚痴者,不善巧者,依附恶友,是名第二随烦恼性。

前面是自己常常起烦恼,烦恼就是刚强。这第二个呢,「又愚痴者」,又这个糊涂的人,「不善巧者」,就是没有智慧的人。「依附恶友」,他就和那恶知识常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恶知识常在一起,那就表示这个人是愚痴,表示这个人是没有智慧。那么恶知识就常常影响他,和他在一起做朋友,做种种恶事。那么烦恼也会越来越大,是名「第二随烦恼性」。他不能转变这个恶知识,而向恶知识投降了,那这就是愚痴,这是第二随烦恼性。

∵∵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二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诸恶见应知。由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无有施与,广说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随彼恶见,起邪解行故。

「是名第二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诸恶见应知」,这里说这个烦恼呢就是恶见,就是一种有罪过的见解,是指这个说的。「由诸外道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这上面是指这个意思说。「由诸外道」:「外道」就是佛法以外,他们也会讲出来各式各样的道理。「起如是见」,那些外道,在他心里面生起了这样的见解,这是在心里面的。「立如是论」,就是发表这样的言论。「无有施与」,他发表什么的言论呢?认为世间上没有善恶果报,说是你布施也并没有功德;你不布施也没有罪过。你杀人也没有罪过;不杀人也没有功德。就是有这种邪见的言论。「广说乃至我自了知无诸后有」,这个有邪知邪见的人说:我自己知道,无诸后有。我这个生命死掉了就完了,不会再有生命了,不是继续有生命的。

「随彼恶见,起邪解行故」,这个愚痴、不善巧者,就随着他这恶知识的思想、行为,随顺彼恶见也生起了这样的邪解,就是「起如是见,立如是论」,有这种行为。那么这是由外缘影响他有这样的随烦恼。

∵∵

辰三、第三随烦恼

又为尊长夫主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者,不得自在,其心迷乱,是名第三随烦恼性。

这是「第三随烦恼」,和前面两个都不同。又这个人,又为「尊长」,他所尊重的师长所拘逼,又为「夫主所拘逼」,又为「王贼及怨敌等所拘逼」,他们的威力能控制住他,控制住他、逼迫他:你非要这样不可。「不得自在」,这个受逼迫、受控制的人,他不能自主。「其心迷乱」他的内心也是没有智慧,也就是颠倒迷惑,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这又是一种情形。

∵∵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散乱。意地中说:由散乱所作意根损坏故。

「是名第三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散乱」,散乱的意思,「意地中说:由散乱所作意根损坏故」。太乱了,影响自己的意根。我看那个得失忆症的人,就是意根坏了,就是这样意思。

∵∵

辰四、第四随烦恼

又资生具有匮乏者,顾恋身命,是名第四随烦恼性。

这是第四个。「资生具」就是生活所需的这些衣、食、住这些事情,有匮乏,就是有缺少,生活困难。「顾恋生命」,就是爱着自己的生命。生命越困难,越爱着自己的生命。这又是一种烦恼,「第四种随烦恼」。

∵∵

《披寻记》一一三三页:

是名第四随烦恼性者:此中烦恼,谓即拘碍,五拘碍中,说有顾恋其身故,由此能障证出世法,故名拘碍。如〈有寻有伺地〉说。(陵本八卷七页)

那里有解释这段文。

∵∵

子六、有障无障别(分二科)∵∵丑一、有障位(分四科)∵∵寅一、标

又诸菩萨虽具种性,由四因缘,不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第五科,「有染无染」的差别,说完了。现在是第六科「有障无障」的差别。分二科,第一科是「有障位」。又分四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虽具种性」,又这个菩萨,虽然他有佛性,他内心里面有佛的种性。「由四因缘,不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四种原因,他不能很快的得无上菩提。那么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

寅二、征

何等为四?

第三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第一因缘」。

∵∵

寅三、释(分四科)∵∵卯一、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先未值遇诸佛菩萨真善知识,为说菩提无颠倒道,如是名为第一因缘。

「谓诸菩萨」:他以前、过去的时候,他没有遇到佛、没有遇见菩萨、没有遇见真实的善知识,他没有遇见这些人。佛菩萨是一切众生的真善知识,但是他没有遇见。这个没有遇见:是佛菩萨没有来到这个地方,当然你没有遇见;或者来到了,你没有遇见。这就是因缘,因缘如此!那么,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同在这个地区住,而这个地区很多人信佛、学佛;还有很多人,他没有这回事,他不见佛,也不听佛说法,这些事,没有。那因缘就是这样子!

在这个经论上的开示:我们若是能够学习佛法,修四念处,你就容易遇见佛,你是能遇见佛的!修四念处是得圣道的,是能得圣道。佛菩萨来到这个世间,他就是来教化这些有圣道善根的人。你看: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很多人得阿罗汉道,就是他以前有这个善根。『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说这个人只有人天的善根,你不能见佛的!因为那不需要佛身来教化。所以你若想要见佛、能遇见佛,你要有出离心修四念处,你就容易见佛。说是这位菩萨虽然有佛性,但是他还没有遇见佛菩萨,没有真善知识。

「谓说菩提无颠倒道」:「菩提」是果,「无颠倒道」是因,就是无上菩提的因,为他讲说。这个因是没有颠倒的道,就是没有这个迷惑颠倒的这个道,就是能破除迷惑颠倒的佛法,为你这样讲解,你就发菩提心了,就可以修学菩萨行,就可以成佛了。但是你没有遇见,「如是名为第一因缘」,你没有遇见,你虽然有佛性,但是你不会自己主动的就能修学菩萨道,就能发菩提心,不能!

∵∵

卯二、第二因缘

又诸菩萨虽遇善友为说正道,而颠倒执,于诸菩萨正所学中,颠倒修学,如是名为第二因缘。

现在第二因缘。「又诸菩萨虽遇善友」,又是虽然这个人有佛种性,他也能遇见了善友;遇见了佛、遇见了菩萨、遇见了阿罗汉,遇见这些真善知识。「为说正道」,为他宣说佛法的、合乎缘起的道理的道,能够向于涅盘,能得无上菩提的正道。「而颠倒执」,但是他听了以后,他没有能得到佛菩萨的正义,「而颠倒执」,就是错误的执着,佛是这么说的。我也感觉到,人与人之间,就是日常生活,彼此间说话的时候,也容易有这件事。就是你说这段话,但是他听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有另一个意思出来,会有这种事情,「而颠倒执」。

「于诸菩萨正所学中,颠倒修学」,前边这「为说正道」,这是解,下面这几句话是属行。「于诸菩萨正行所学中」,合乎一实相印,这样的六波罗蜜,就叫做「正所学」。在这里「颠倒修学」,他也学但是他也是搞错了,不符合佛说的真理。「如是名为第二因缘」,这是第二因缘,也没有办法得无上菩提的,也不能得无上菩提。我看见有一本《金刚经》,有人写的注解,完全不是佛法!他也说出来一些想不到的理由,会有各式各样的解释,我也的确看见过这种书。

∵∵

卯三、第三因缘

又诸菩萨虽过善友为说正道,于诸菩萨正所学中无倒修学,而于加行方便慢缓,懈怠懒惰,不成勇猛炽然精进。如是名为第三因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