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四.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四瑜伽处之二

子二、往出世道(分三科)∵∵丑一、标七作意

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应当依止四圣谛境,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证得阿罗汉果。

前面的文说到,得了未到地定以后,有二条道路:第一条往世间道,就是在未到地定里边修七种作意,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非非想定。现在是第二科往出世间道,「往出世道」,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七作意」。

「如是已辩往世间道」,这是结束前面的文,前面这一大段文,「如是」,已经说明了往世间道的经过、方法。「若乐往趣出世间道」,如果这位补特伽罗,应该指佛教徒说,他欢喜「往趣出世间」的圣「道」,就是往趣涅盘,超越世间,那怎么样办法呢?「应当依止四圣谛境」,应该努力地学习,苦集灭道四种圣谛的境界,这心,我们的内心安住在这里。「渐次生起七种作意」,怎么样学习四圣谛境呢?也是渐次地生起七种作意,那七种作意呢?「所谓最初了相作意,最后加行究竟果作意」,就是这七种作意。用七种作意来学习四圣谛的法门,有什么好处呢?「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最初得须陀洹果,然后得斯陀含果、得阿那含果,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就成就了出世间道。

这一段文就是结前生后,也就是标七种作意,这是第一科。下边第二科「辨四谛境」,就是说明苦集灭道四谛的内容。分四科,第一科是「观察」。分二科,第一科是「了相作意摄」。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总标列」。

∵∵

丑二、辨四谛境(分四科)∵∵寅二、观察(分二科)∵∵

卯一、了相作意摄(分二科)∵∵辰一、总标列

修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标广辩增上教法,听闻受持,或于作意已善修习,或得根本静虑无色。由四种行,了苦谛相。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起行、缘行。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行行、出行。如是名为了相作意。

「修瑜伽师」,就是已经成就未到地定的这位瑜伽师。这位瑜伽师「于四圣谛略标广辩增上教法,听闻受持」,他怎么样来学习四圣谛呢?就是这位成就未到地定的这位禅师,他对于佛说的修多罗里面,有略标的四圣谛,有广辩四圣谛的,这样的增上教法,就是佛说的四圣谛这个法门,佛说四圣谛的法门,他宣说这个法门的方式,先是略标,然后广辩,使令我们容易明白,所以用这两个方式。「听闻受持」,佛宣说的这个四圣谛法门,我们要「听闻」,去听闻,就是佛这么宣说,我们这样听闻,当然佛灭度以后应该由佛弟子来宣说,也可以自己去阅读,阅读这样的修多罗,听闻以后要受持,要领纳在心里面不要忘了,它里边有法也有义、有义也有法,你要「听闻受持」,要这样学习。

「或于作意已善修习」,这位禅师,学习佛说的四圣谛法门,这样学习的人,也不完全是一样的,有可能,或者是这个人,「于作意已善修习」,就是他在学习四圣谛之前,他已经学习了世间道的七种作意,「已善修习」。「或得根本静虑无色」,他学习七种作意,可能,没有……只是还是在未到地定里面,或者是超越了未到地定,他成就了色界的根本静虑,或者是又进一步成就了无色界天的四无色定,那这个人有这么样高深的禅定。这样情形呢,就是学习出世间道的人,有这么多的不同,就是有的人已得未到地定,没得色界、无色界的禅定;有的人得了色界、无色界的四静虑、四无色定,有各式各样的情形,那么得到了四静虑的人,也可能只得初禅,也可能也得二禅,也可能得三禅、得四禅,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可是他在这个时候就发心学习圣道。

「由四种行,了苦谛相」,有四种修行的方法,去理解这苦圣谛的相貌,那四种行法呢?「谓无常行、苦行、空行、无我行」,用这四个方法来认识这个苦谛的道理。「由四种行,了集谛相。谓因行、集行、起行、缘行」,用这四种观行,来学习集谛的法门。「由四种行,了灭谛相」,这苦集灭道的这个灭谛,怎么样学习呢?佛在经里面已经说了。「谓灭行、静行、妙行、离行」,用这四种行来观察这个灭谛。这个苦谛、集谛,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众生的一种境界。这本来是凡夫境界,但是凡夫虽然生活在这里,未必明白,所以佛就这样子来告诉我们,这里就是苦和集,另外没有别的事。那么学习圣道,就是灭谛,这是阿罗汉、辟支佛、一切佛的境界。那个灭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就是灭、静、妙、离,这四种境界。「由四种行,了道谛相。谓道行、如行、行行、出行」,用这四种行来学习这个道谛。

「如是名为了相作意」,你得到未到地定也好,你得初禅也好,得二禅、得三禅、得四禅,乃至得到非非想定,你若想要学习出世间的圣道,你要这样的学习,四四一十六行,用这十六行来学习四圣谛,这样子。

∵∵

《披寻记》一○八九页:

或于作意已善修习等者:谓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名已习行瑜伽师。若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由此超过加行方便所修作意,安住修果。如前已说。(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页)今于此中说二差别,如次应知。

「或于作意已善修习等者:谓除了相作意,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中已善修习,名已习行瑜伽师。」这个《披寻记》的作者,解释这句话,这个论文:「或于作意已善修习……」,这些文是什么意思呢?「谓除了相作意」,就是七种作意里边,了相作意不算,不算在内。这个「于余乃至加行究竟五作意」,就是把最后一个作意不算在内,那么七种作意,把最初和最后二个作意不算在内,中间的五个作意,「已善修习,名已习行瑜伽师」。那么这个三种瑜伽师,这是第二种已习行瑜伽师。这样子说法呢,为什么要把了相作意不算在内呢?这个地方,他就是把净惑,净烦恼初修业者,净烦恼初修业者呢,这了相作意是在那个净烦恼初修业者的范围内了,所以他就不说了,不算在内。那么这已习行、已善修习就指第二个瑜伽师说的了。

「若住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若是这位禅师,他在七种作意里边,已经进步到加行究竟果作意位中,达到这个程度了。这个时候呢,「由此超过加行方便所修的作意,安住修果」,在禅定里面,这个修是当个禅定讲,在禅定里边所修的已经成功了,那么这个呢,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得到了色界初禅,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一种是成就了初果,成就了初果须陀洹,那也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乃至得阿罗汉果,也叫做加行究竟果作意。前面解释三种瑜伽师那个地方说过了。「安住修果」,「如前」面「已」经「说」了。这样子呢,本论作者的意思,「或于作意已善修习」这个地方呢,这么样解释。但是这个文还是有一点。(陵本二十八卷十四页)

「今于此中说二差别,如次应知」,说二种差别。若是从第二个已习行瑜伽师开始说,那么就是再加上一个已度作意瑜伽师,就是这两个瑜伽师来说,这是两个差别。但是这文上说是:「如是名为了相作意」,这了相作意还是不能除掉的,不能除掉的,那么就是应该说是,初修业瑜伽师、已习行瑜伽师,那么就是这二种差别,应该这么说。

这是「总标列」。下边第二科「广别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观察十行」。分二科,第一科「略标举」。

∵∵

辰二、广别释(分二科)∵∵巳一、观察十行(分二科)∵∵午一、略标举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何等为十?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六、结缚行。七、不可爱行。八、不安隐行。九、无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如是十行,依证成道理,能正观察。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佛在修多罗里边说四种行观察苦谛,现在本论的作者用十种行,解释这个四种行,那也就是说,用十种行解释苦谛,这样子。「由十种行观察苦谛」,就是下边这一大段文说的什么呢,就是说十种行观察苦谛,用这十种观行,就是在内心里面思惟观察,就是毗钵舍那了。在这个奢摩他里面,用十种的毗钵舍那行,观察这个苦谛,这个苦谛是什么?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这个果报,眼、耳、鼻、舌、身、意这些东西。「能随悟入苦谛四行」,你若用十种行来观察苦谛的时候,你就会悟入,能随顺悟入苦谛的四行,那四种行你就会明白了。

「何等为十?」前边第一科是略标举,这包括在里面,「何等为十?一、变异行。二、灭坏行。三、别离行。四、法性行。五、合会行。六、结缚行。七、不可爱行。八、不安隐行。九、无所得行。十、不自在行」,就这十种行。「如是十行,依证成道理,能正观察」,这十种行,不是随便云云的,是由证成的,就是这理论是证成的、证实成立的,就是佛的大智慧已经证悟了这样的道理,而我们凡夫,从事实上也应该觉悟到这里,所以叫作「证成」,用这样的道理来观察四行的苦谛。

∵∵

《披寻记》一○九○页: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等者:谓由变异行、灭坏行、别离行、法性行、合会行,能随悟入实无常性。由结缚行,不可爱行,不安隐行,能随悟入一切苦性。由无所得行,能随悟入我唯是空。由不自在行,能随悟入无我的实性。广如下释。

「由十种行观察苦谛等者:谓由变异行、灭坏行、别离行、法性行、合会行,能随悟入实无常性」,这五种行,你去观察它,你在奢摩他里面去观察,你就会明白什么叫作无常,这个无常的体性你就明白了。「由结缚行,不可爱行,不安隐行」,这三种行「能随悟入一切苦性」,什么叫做苦,用这三行你就明白了。「由无所得行,能随悟入我唯是空」,我是没有的。「由不自在行,能随悟入无我的实性」,无我的真实的境界你就明白了。「广如下」面解「释」,一样一样都有解释。

这前面是「略标举」。下边第二科「随别释」,解释这四种行。分四科,第一科「无常行摄」,这一大段文说的很多,都是属于无常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辨」。分四科,第一科是「变异灭坏二行」,解释这二种行;十种行的第一、第二就是变异行和灭坏行,先解释这二种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别显」。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变异行」。又分二科,第一科是「依至教量」,就是根据佛的法语来解释这个变异行。分二科,第一科是「引证」,就是引佛语为证。分二科,第一科是「总说诸行」。

∵∵

午二、随别释(分四科)∵∵未一、无常行摄(分二科)∵∵申一、辨(分四科)

酉一、变异灭坏二行(分二科)∵∵戌一、别显(分二科)∵∵亥一、变异行(分二科)

天一、依至教量(分二科)∵∵地一、引证(分二科)∵∵玄一、总说诸行

此中且依至教量理,如世尊说:诸行无常。

这里边,变异行、灭坏行,暂时先根据佛的法语所说的道理,佛怎么说的呢?「如世尊说:诸行无常」,「行」就是一切有为法,现在主要是说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它是无常的,就是有变化的,不是名言不变的境界,这是佛总说的这句话,这是总说诸行。第二科是「别显二种」,又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

玄二、别显二种(分二科)∵∵黄一、标列

又此诸行略有二种:一、有情世间。二、器世间。

「又此诸行略有二种」,简略的说,说其要义是有二种:一个是有情世间的诸行,二是器世间的诸行。有情世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体,这个器世间就是有情的生命居住的大环境,这是器世间,就像这个生果在一个器里面放着,这叫做器。我们这个生命体它不可以单独的存在的,它要依赖这个器世间来生存。这是标列。下面第二科「随释」,来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有情世间」。分二科,第一科「举说」。

∵∵

黄二、随释(分二科)∵∵宇一、有情世间(分二科)∵∵宙一、举说

世尊依彼有情世间说如是言。

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陀,「依彼有情」,根据在欲界、色界、无色界流转的这些有情众生。「说如是言」,宣说这样的开示。

∵∵

苾刍当知!我以过人清净天眼,观诸有情死时生时,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

佛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先招呼诸苾刍,「苾刍当知,我以过人清净天眼」,我已经成就的,超过了人的天眼,是特别清净的不像肉眼那么污浊,是天眼。「观诸有情死时、生时」,能观察众生死亡的时候,投生的时候,去受果报的时候。「广说乃至身坏已后」,受生了以后,继续生存,乃至到最后他的生命体坏了,破坏了。「已后」,以后又怎么的呢?「当生善趣天世界中」,他因为有善业,所以生到善趣,生到好的地方去,这个生活不太坏,到天世界里边去。这是举说。下面第二科是「显义」。

∵∵

宙二、显义

由此法门,显示世尊以净天眼,现见一切有情世间,是无常性。

这句话就是由佛陀……,这个「法门」就是修多罗、就是法门。佛在修多罗里面这一段话,显示世尊以净天眼,就是不是我们凡夫的肉眼,凡夫的肉眼不知道,死亡的时候怎么回事,看不懂,生死也是看不懂,所以超过了这个肉眼,天眼就看清楚了,所以这不是说凭空说的,佛是用天眼看见事实了,事实是这样的。「现见一切有情世间,是无常性」,是有变化的,不是不变化的。说是那个人很快乐,他有变化,那个人很苦,他也有变化的,都是不决定的。

∵∵

《披寻记》一○九○页:

我以过人清净天眼等者:由诸静虑,说名天住。眼依彼故,是彼果故,彼摄受故,名为天眼。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名极清净。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诸有情类临欲终没,名为生死,生在中有,名为生时。如是差别,皆如菩萨地释。(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又复广释恶色好色;造诸恶行,当往恶趣,堕那落迦,造诸善行,当往善趣乐世界中。今于此中略不具说,故于中间置乃至言。名色二种更互乖离,故名身坏。善行为先所有诸趣,名为善趣。受极乐故,名乐世界。亦如彼释。

「我以过人清净天眼等者:由诸静虑,说名天住。」「天住」,天上的人,他们的内心在什么地方安住呢?就是在四静虑,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非非想处,这是他们心的住处。我们人间的人在什么地方住呢?在色、声、香、味、触上住,在这里住。人间的这个住,「人住」这个境界,不是太好,所以就不说了。这个天住,就是四静虑,主要是四静虑,四静虑好过四空天。「眼依彼故」,这个天眼就是「依彼四静虑」,四静虑为天眼的依止处,这个天眼通从那儿来呢?就是要得到四静虑,等到成就了四静虑之后,你要修天眼通,就是有了天眼。所以你要用这天眼的时候,你要入四静虑,才能发出天眼的作用,你若不入四静虑,不发天眼通,那就是肉眼的境界。「是彼果故」,这个天眼是彼天住的果,是四静虑的果。「彼摄受故」,这个天眼是由四静虑来控制的,来控制它,「名为天眼」,所以这个天眼这么讲。

「是极圆满,是善清净静虑果故」,这个天眼是极圆满的静虑,这句话是赞叹四静虑,四静虑的功德是很圆满的,能力很圆满的,「是善」,这四静虑是善,是非常好的一种功德,一种堪能性,里边是特别清净的,没有欲,所以叫做清净。这样的又圆满又善又清净的静虑,你这天眼是这静虑的果,由得四静虑而后修天眼通才能得天眼通的。「名极清净」,这极清净就是这么讲。

「于其人中所有名字皆不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说在人中所有的名字,人中的众生没得四静虑的人,你的眼睛,各式各样的名字都不和天眼相似,「是故说言超过于人」。「诸有情类临欲终没」的时候,名为死的时候,「名为死时」。「住在中有,名为生时」,这个生时是指什么说的呢?在中有的时候。我们前面说过,在意地里边说过,就是这个生命体存在的时候叫本有,死亡的时候叫做死有,死亡以后次一刹那就是中有。中有投胎了一刹那叫做生有。所以一共是四个有。现在是说「生时」,就是中有去投生的时候叫做「生时」。「如是差别,皆如菩萨地释。(陵本四十九卷二十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