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二、苦断

修静虑者,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

现在是说色界的第四禅。第四禅里边分四科,第一科是解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这一大科。这一大科里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显断的差别,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乐断」已经讲过了,现在是第二科「苦断」。

「修静虑者」,不管是佛教徒或者非佛教徒,都有人放下欲修学禅定。这个修学禅定他已经成就了色界第四禅了,这是很高的境界了。这位修行人,「即于尔时所有苦乐皆得超越」,就是这位修行人在成就色界第四禅的时候,所有的苦、所有的乐「皆得超越」,完全都解脱了;不为苦所困、也不为乐所困。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厌苦而求乐;但是到了第四禅的那个境界的时候,苦也不要、乐也不要,他都是在不苦不乐的境界里面安闲自在。

∵∵

申三、先喜忧没

由是因缘,若先所断,若今所断,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

这是第三科「先喜忧没」。「由是因缘」,由于他成就了色界第四禅;先是成就初禅,而后才是二禅,而后三禅,然后才可以到四禅,成就了四禅的因缘。「若先所断」就在成就四禅之前,成就第四静虑之前所断掉的、所息灭的。「若今所断」,或者是成就了四禅的时候,才还有消灭什么。「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就是以前所断的、现在所断的,总合起来说,是乐也断了,苦也断了。「先喜忧没」以前的喜、以前的忧都没有了,这文就是这样意思。

∵∵

未二、配属分位

谓入第四静虑定时,乐受断故;入第二静虑定时,苦受断故;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入初静虑定时,忧受没故。

这是第二科「配属分位」。前边那一大段显示断的差别,就是有乐、苦、忧、喜,这是所断的不同的感觉。现在第二科「配属分位」,断除去这么多的觉受、「配属分位」就在什么阶段断除去什么,倒不是同时断的,是有前后的次第的。

「谓入第四静虑定时,乐受断故」,先说这「乐受」断灭的时候的时间,是已经入第四禅的人这个时候他的乐受才没有了,因为成就第三禅的时候当然是有乐,但是久了他就厌这个乐,所以再继续修定就把这个乐断了,这是一件事,是这样子。「入第二静虑定时,苦受断故」,这个苦什么时候断的呢?是第二静虑定的时候「苦受」是断了;这个「苦受」是什么苦受呢?这在前面的〈三摩呬多地〉说了,譬如大火所烧,这个得初禅的人那他还是受不了的、他还是苦,大火所烧;若风一直吹他,他也受不了;或者他常在那儿立在那里,他也辛苦,就是有很多的这些事情也令他有苦恼的觉受。但是进入到第二静虑定的时候「苦受断故」,这个苦没有了,没有这个苦了。这是那个阶段的成就,有那样的功夫了,就能超越那样的苦恼。

这个意思,前面〈三摩呬多地〉那么说,譬如说大火烧的时候他能不苦,到了第二静虑的时候他就不苦吗?这当然也可以这样解释:他心里面有那样的定力,或者有几种可能,就是那个定力能把苦排除出去。像那个密勒日巴***被人下了毒药的那个境界,密勒日巴***也能把自己的苦恼能移转,也有这种事情,这是一种可能。另外一个情形,他能够摄心不乱入在第二禅里面,那么这个苦受就不干扰他,那这也是所以这个苦就断了。但是在〈三摩呬多地〉那个地方说;得初静虑的时候这个苦受还没有断,但是不现行,他有这样功夫的人,这些事情能苦恼他但是他也会没有这些事情,这些苦恼事情不苦恼他;虽然他还没解脱苦但是没有这种苦恼来困扰他,还有这么一句话的。

「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这是进一步成就第三静虑的时候,得到这样的禅定的时候,「喜受没故」,这个欢喜的觉受没有了,他不生欢喜心;这个禅定令他生欢喜心,他现在心情不生起;那当然他心自在了,他有定力,他这个内心的活动他自己能作得主,能到这样境界。譬如我们没有禅定功夫的人,人家骂我轻视我、我就不高兴;赞叹我、我就欢喜,就是日常生活里面不如意的事情心就不高兴,如意的事情就欢喜。但是你多少有一点向上意愿的时候,你用理智来化解,那也有效,也会有效的;现在不高兴,我用这个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诸法如梦,你用这样的智慧去观察,这个苦恼呢也就会变化,你内心的觉受就会转变,也会转变的。当然没有禅定的功夫,只是理智上的分别是有限度的。但是现在这里面说是得到色界四禅的人,当然那是高过未到地定很多了。这是「入第三静虑定时,喜受没故」。

「入初静虑定时,忧受没故」,这由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得到这样定的时候「忧受没故」,这忧恼这种感觉没有了,不忧愁。这个不忧愁这应该是容易明白;前面文曾经讲过,有欲他就有忧,就是要求这个欲:我欢喜这个欲,我欢喜暖,我欢喜健康,很多很多的欢喜,我要求我所欢喜的,求而不能得,心里面就忧;求得了以后又怕失掉,也是忧;真是失掉了不得了,这都是忧。现在得初禅的时候,对于这件事,因为他没有欲了,得初禅的人对欲界的欲没有了,所以因欲界的欲而引起的忧通通没有了,而不生起了。在初禅的这个人,很多事情对他没有压力了。这是「配属分位」。

∵∵

午二、释不苦不乐

今于此中,且约苦乐二受断故,说有所余非苦乐受。是故说言,彼于尔时不苦不乐。

这是第二科「释不苦不乐」。前边是解释「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现在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第四禅的人,他没有乐、也没有苦、也没有忧,那么他有什么?他现在的内心是什么样子呢?就说这个。

「今于此中」现在处在第四禅的人,「且约苦乐二受断故」姑且按照他内心里面也没有苦受、也没有乐受,这两受都断灭了,「说有所余的非苦乐受」就是剩下来也不苦、也不乐这种清净的境界。初禅也还有喜、乐受、有苦受而不现行;二禅、三禅、四禅他们的觉受不一样。现在第四禅那个禅定的人,就是非苦非乐这样的觉受。「是故说言,彼于尔时不苦不乐」,所以说那个禅师在第四禅的时候,他内心的觉受就是不苦不乐,这和我们不一样。

∵∵

《披寻记》一○七八页:

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等者:第四静虑于色界定最为后边,唯除舍根,所余受根皆已出离,是故于此总集宣说。然彼非无先后差别,〈三摩呬多地〉说:于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乃至广说,其义应知。(陵本十一卷十页)。

「总集说言乐断苦断先喜忧没等者:第四静虑于色界定最为后边」,第四静虑,在色界一共有四种静虑它是最边,也就是最高的这个禅定。「唯除舍根,所余受根皆已出离」,这苦乐忧喜舍这五种受,这五种受都是很有力量的所以叫做「根」。这个第四禅的这个人,唯除掉「舍根」还存在,所剩余的「受根」苦、乐、忧、喜「皆已出离」都解脱了,也没有苦、也没有乐、也没有忧、也没有喜。「是故于此总集宣说」,合在一起来说明。

「然彼非无先后差别」,他说没有乐、没有苦、没有喜、没有这些受,还是有先后的差别的。「〈三摩呬多地〉说:于初静虑出离忧根,第二静虑出离苦根,第三静虑出离喜根,第四静虑出离乐根,乃至广说,其义知应。」(陵本十一卷十页),就这看那里就知道了。

∵∵

午三、释舍念清净(分二科)未一、释前因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谓寻、伺、喜、乐、入息、出息。由彼断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

这是第三科「释舍念清净」。第二科是「释不苦不乐」,现在是第三科解释「舍念清净」。这第四静虑叫「舍念清净地」,这个第三静虑是「离喜妙乐地」。现在是第四静虑名之为「舍念清净」什么原因呢?这底下解释分二科,第一科「释前因」,就是它的原因。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就是在这个第四静虑的下边,一切下边的这些禅定的灾患;下边就是初静虑、第二静虑、第三静虑。一切的下地所有的灾患,在第四禅的人都没有了,没有这些灾患了。什么灾患呢?「谓寻、伺、喜、乐、入息、出息」这是灾患;初禅有寻伺,第二禅有喜,第三禅有乐,有入出息;这个入出息从第三禅以下的人都有入出息,到了第四禅的时候没有了,这些事情通通没有了。

「由彼断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由于那个禅师到了第四禅的时候,断了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所以这个时候这个第四禅的人「舍念清净鲜白」,他就弃舍了那么多的灾患。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是内里边的灾患,所以外边的灾患就是火、水、风;初禅有火灾,二禅有水灾,三禅还有风灾。风灾这个事情是破坏他的依报;譬如说初禅天有广大的世界、有广大的宫殿,这个人、这个禅师在那里住,但是寿命到了就死掉了、那个世界还在,等到火灾来了就把宫殿都烧了。水灾来就是破坏他的依报的世界,不是破坏他的正报。这个第四禅的人他也有广大的世界和宫殿,但是这个第四禅的人寿命到了,死掉了宫殿也随着没了,和初禅、二禅、三禅不一样;所以在那个四禅没有什么灾难,没有水、火、风的灾难;他内里边没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外边也没有水、火、风的灾难。

「由彼断故,此中舍念清净鲜白」,这「舍」就是弃舍了这些灾难,心里面平等正直无功用住。「念」、心里面明明了了不散乱,这个「念」就是记忆力明了现前。心里面「清净」,没有这些寻、伺、喜、乐、入出息这些事情。「鲜白」就是清洁的意思、清净,这「鲜白」还是形容「清净」的意思。

∵∵

《披寻记》一○七八页: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者:初三静虑,由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故于坏劫有三种灾:谓水、火、风。第四静虑,彼已断故无灾能坏,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从初静虑一切下地灾患已断者:初三静虑」就是初静虑、二静虑、三静虑,「由有寻伺喜乐入息出息,故于坏劫有三种灾」,谓水灾、火灾、风灾。「第四静虑,彼已断故无灾能坏,更无能坏因缘法故。」

∵∵

未二、正辨相

由是因缘正入第四静虑定时,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是故说言舍念清净。

这是第二科「正辨相」,辨这个「舍念清净」的相貌。

「由是因缘」由于前面它没有这么多的灾患了的关系,所以「正入第四静虑定」的时候,心里面安住无动;有寻伺也是动,有喜也是动,有乐也是动,有入出息也是动;现在都没有了,他就是完全寂静住的。「一切动乱皆悉远离」,都没有了,「是故说言舍念清净」。

∵∵

《披寻记》一○七九页:

一切动乱皆悉远离者:〈摄事分〉说: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陵本九十七卷十八页)由是当知此所说义。

「一切动乱皆悉远离者:〈摄事分〉说」,这个本论的〈摄事分〉说:「寻伺喜乐色界地中诸动断故,立第四静虑为无动处,由是当知此所说义」,这里「所说义」是这个意思。

∵∵

午四、指释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第四等言,如前所说初静虑等,应知其相。

这是第四科。第三科解释「舍念清净」,这第四科「指释第四静虑具足安住」。

「第四等言」就是「第四静虑具足安住」这些话,「如前所说」像前面文解释的;前面文是那里呢?就是「初静虑」那地方解释;为什么是「初静虑」?为什么叫「具足」?什么叫「安住」?你去看看那儿就知道了,「应知其相」。

∵∵

辰二、四无色(分四科)巳一、空无边处(分二科)

午一、释众义(分五科)未一、色想出过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所有青黄赤白等相应显色想,由不显现故及厌离欲故,皆能超越;是故说言色想出过故。

这个第四色界四禅,从本论上前面的〈三摩呬多地〉,后来到这里解释得很清楚。这学习静坐的人应该知道这件事;你应该要理解它这件事,也应该要记住它。你有因缘为人讲解佛法的时候你不会糊涂,不会说糊涂话,不会乱说话的。说到我们出家人所修的禅,你是世间禅;你是出世间禅,说得清清楚楚地。世间禅: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色界四禅、还有无色界四空定,说得清清楚楚;出世间禅是怎么怎么回事,清清楚楚,不乱说话的。但是这件事,你非要学习《瑜伽师地论》,你才能清楚。当然唯识的经论…,《阿毗达摩杂集论》里面也有说;就是唯识的经论对于这个名相,它就是说得清楚。其他的地方有说,就是比较说得简略,没有这里说得详细。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这以下是第二科「四无色」。前面是「四静虑」,色界四静虑说完了,现在就说到无色界的四空定;也是一样,其他的地方说得不够清楚,只有《瑜伽师地论》说得清楚。这里分四科,第一科「空无边处定」分二科,第一科「释众义」分五科,第一科「色想出过」。

「复次,以于虚空起胜解故」,也就是色界成就第四静虑这个人,你不能超越色界四禅直接去修无色界的四空定,不可以的。就是我们欲界的人你成就了四禅,当然你若是没有修四空定,你成就了色界四禅、死掉了,你就生到色界天去了;你成就了初禅你就会生到初禅天,乃至成就四禅就往生到色界天的第四禅。当然到了天上也还可以修,那就是看个人了,也有人不愿意修了就安住在这里;也有人愿意再进步,这也是个人的不同。现在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间,你一定是在第四禅里面修这无色界的空无边处定。这个修空无边处定也还是一样,就是「欣」、「厌」两个字;我不高兴这个地方,我就要到第二个地方去,还是这样意思。

「以于虚空起胜解故」,他对于这个色不高兴,所以他就对于「虚空」;这个不是佛法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空」,不是这个「空」。譬如说我们静坐的时候我感觉没有身体了,这个「没有身体」这个空是一个「感觉」,不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个「空」,不是「无我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那个「空」,不是的;那个「空」是什么?是智慧呀!所以古代的教下的这些大德在着述上诃斥禅宗的禅师「暗证」,就是说他糊涂,他不知道他那个境界是什么,就是乱说、胡说八道;这古德的着述里面有说这些话。你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这件事,不知道的。

现在这里是说「于虚空起胜解故」,他心里面就思惟这个虚空,就是外边我们感觉无障碍的虚空,在禅定里面观想这个虚空,「起胜解故」。

「所有青黄赤白等相应显色想,由不显现故」,你就是一直地思惟这无障碍的虚空的话,这是在禅定里面思惟不是散乱的境界,所以「所有的青黄赤白等相应的显色想」,这是眼识所见的境界,眼识一刹那就是第六意识了,第六意识去分别。这些「想」;这些青色想、黄色想、赤白这些「显色想」、「由不显现故」:你思惟虚空的时候这些色的这些想就不会出现了,你内心里面就没有这个想了。

「及厌离欲故」,这个「不显现」是一回事,还有第二件事是「厌离欲故」。这个禅师他不高兴这个色,厌离这个色,于色没有欲。我们色界天的人和欲界天的人这个生命体里面都是有色,你所居住的地方也一定有色;山河大地、房舍、饮食都是色,你要有这个;有这个那就表示你对于色有欲的关系。现在这位色界天第四禅的人,这个襌师他不高兴这件事了,他就厌离,不高兴。「皆能超越」,因为他对虚空起胜解的关系,就对于这些色想都能解脱了。

「是故说言色想出过故」,所以那经上说,这个禅师色的想解脱了。当然他这个时候…;譬如说成就了空无边处定的人,他入空无边处定的时候,他就像犹如虚空这样子、不感觉到有身体;但是别人看他身体还在啊!所以只是他内心里面没有色想而已,那个果报你还不可以变动的,你寿命没有到那第八识还是要负责任的,你这个身体还是存在的,是这样意思。所以现在说到出离,是出离你内心的色想,内心的分别,是这么意思。

∵∵

未二、有对想灭没

由不显现超越彼想以为因故,所有种种众多品类因诸显色和合积集有障碍想皆得除遣,是故说言有对想灭没故。

这第二科「有对想灭没」,这个「对」就是触对,我们的拳头向墙壁那个地方有触对;这一切色法彼此之间都能触对,所以叫「有对想」。前面说「有色想」是约眼识和第六意识说;现在说「有对想」,当然是眼识所见色也包括在内,但是耳、鼻、舌、身,所有的色法都叫「有对想」了。

「由不显现超越彼想以为因故」,由于这位禅师,他是在禅定里边做如是观的时候,于虚空起胜解的关系这些色想不显现了,没有这个色想了;就是内心里面一切色都没有了,他这个第六意识…;当然色界第四禅还是第六识的境界,他在禅定里边这一切色都没有了,乃至山河大地的色、内身的色都不显现了。「超越彼想」,在内心里面超越了「色」的想,解脱了「色」的想。

「以为因故」,以此为因就会出现一件事:「所有种种众多品类因诸显色和合积集有障碍想皆得除遣」,这句话也就是解释那个「不显现」、解释那个「超越」。所有的种种的众多的品类;花草树木、房廊屋舍…、乃至身体,各式各样的品类的。「因诸显色和合积集」,这些色也就是青黄赤白、长短方圆这些色和合在一起积集而有的,都是有障碍的;只要是色它有质碍的。「皆得除遣」,也就都解脱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成就了这个「不显现」、「超越」彼,有这个力量了,所有这么多的色都没有障碍了,都除遣这一切障碍了。「是故说言有对想灭没故」,这个「有对想」没有了。

∵∵

未三、种种想不作意

由远离彼想以为因故,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谓饮食瓶衣乘庄严具城舍军园山林等想于是一切不作意转,是故说言种种想不作意故。

这是第三科「种种想不作意」。「由远离彼想以为因故」,由于前面「色想出过故、有对想灭没故」,这些就是「远离彼想」。以此为因故,「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差别想转」;「所有于彼种种聚中」就是各式各样的色集聚在一起所成就的这些色法,各式各样的差别想;我们没有得这种定的人,我们看见这是高山、这是大海、这是猫、这是狗,「种种差别想转」。「差别想转」、甚么差别想转呢?「谓饮食」,这是米、这是面;这是瓶;这是衣;这是乘、就是车;这是庄严具;这是城;这是舍;这是军;这是园;这是山;这是林「等想」,「种种想转」。这句话就是解释前面「种种聚中差别想转」这句话。「于是一切不作意转」,现在这一位禅师,在这一切法他心里都不分别,没有这些想了,都不现前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