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三、明建立(分二科)戌一、问

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毗钵舍那?

这是「心一境性」。这一大科里边剩下来的,它分二科。第一科「九心住」是讲完了,「九心住」这一科讲完了。第二科是「四种慧行」,就是四种毗钵舍那了,「四种慧行」里边,分四大科。第一科「出体性」。第二科「显差别」。第三科是「明建立」,这现在就是第三科。

「何因缘故,建立如是六事差别」:这前面这一科里面,「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第一个是义,第二是事,第三是相,第四是品,第五是时,第六是理。在这里面,这是「问」。什么理由是「建立」这「六」种「事」的「差别」的「毗钵舍那?」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分四科,第一科「标」。

∵∵

戌二、答(分四科)亥一、标

答:依三觉故,如是建立。

这是「标」。「依三种觉」,所以建立六事的差别毗钵舍那。这是第一科「标」,第二科是「征」。

∵∵

亥二、征

何等三觉?

第三科是「列」。

∵∵

亥三、列

一、语义觉。二、事边际觉。三、如实觉。

这是把三觉列出来。下面第四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配六事」。

∵∵

亥四、释(分二科)天一、配六事

寻思义故,起语义觉: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起如实觉。

「寻思义故,起语义觉」:这个修止修观的人,他在静坐的时候他去会思惟这个「义」,由种种名,就显示种种「义」。他依据名去思惟义;这样的情形「起语义觉」,在他内心里面就现出来如是如是语,显如是如是义的观察的智慧。所以就是六种事里面第一个有「义觉」。

「寻思其事、及自相故,起事边际觉」:这个「寻思其事、及自相故」,他在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他内心里面思惟这个因缘的「事」,因缘所生的种种「事」;思惟色、受、想、行、识,思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种种「事」。这个种种「事」里面,它里面所含的「义」也是非常广博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他思惟什么义呢?「及自相故」,思惟种种事的「自相」。色的自相,受的自相,乃至识的自相;色以变碍为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想以取相为相,行以造作为相,识以了别为相。这样子思惟观察的时候呢?「起事边际觉」,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他内心里面就现出来,因缘所生法的「事」的「边际」,这「边际」的思惟观察。譬如色以变碍为自相,这个变碍就是他的边际;受以领纳为相,这个领纳就是受的一个边际;想以取相为相;乃至识以了别为相,这不是了别的,那就不是识了。就现出来种种「事」的「边际」相,有这样的观察智慧,这样就是第二个事的「毗钵奢那」。

「寻思共相品时理故」,这位禅师在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不只是观察事的自相;同时他也思惟观察诸法的「共相」。思惟这个无常义,色是无常的,受、想、行、识,识也是无常的,那么就是它的「共相」了,共有的相貌。也思惟这个品:黑品是有过失的;白品是有功德的品类。也思惟这个时间:这件事出现在过去、出现在未来、也出现在现在,那么就是有时间。思惟这个理:那就是观待的道理、作用的道理、证成的道理,这种种的道理。那么就出现了六种事:义、事、相、品、时、理。

「起如实觉」,这位禅师他修毗钵舍那的时候,他心里面现出来这个「如实觉」,「如实觉」呢?一切法是因缘有,你就思惟它是因缘有,那就是「如实觉」了。思惟这个因缘有的法是无常、是苦的、是空的、是无我的,那么这也是「如实觉」。「如实」而「觉」,所以就有这三种觉:有「语义觉」和「事边际觉」和「如实觉」,所以就有这六种的毗钵奢那的不同。这是有三种觉配合这六事,这是第一科。第二科「摄所知」。

∵∵

天二、摄所知

修瑜伽师,唯有尔所所知境界,所谓语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

这「修瑜伽师」,就是这位禅师他在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唯有尔所」,就有那么多「所知」的「境界」,这所知境界是那么多,那么多是多少呢?「所谓语义觉、及所知事、尽所有性、如所有性」就这么多。这个「所知事」的「尽所有性」,就是事边际觉;就是也包括了因缘事的自相在内。「如所有性」呢?就是共相。品、时、理都包括在内了。就是这么多。这三种觉、这六种事,就包括了瑜伽师所有的「所知境界」。

∵∵

酉四、释所缘(分二科)戌一、举净行所缘(分二科)亥一、别显(分五科)天一、不净所缘(分三科)地一、征

云何勤修不净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

这是第四科「释所缘」的境界。这四种慧行、四种毗钵舍那的所缘境界。所缘境界里边,分两科。第一科「举净行所缘」,就是五停心观。这是九种心住是属于奢摩他;四种慧行属于毗钵舍那。

这修行的时候,这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就提到:这修禅的时候究竟内心是有分别?是无分别?提出这个问题。后边他自己回答呢?就是没有,好像不十分明显。可也包括到不分别、有分别的意思。现在《瑜伽师地论》,我们读这个《瑜伽师地论》,在修行这件事,修禅这件事,也是有分别、也是无分别。这个九心住奢摩他,就是无分别住;毗钵舍那就是有分别住,有分别。

我们内心的烦恼,这个贪、瞋、痴的烦恼,是由有分别的,是一种有分别的境界。我们生贪心也是有分别,生瞋心、生愚痴心、生高慢心、生疑惑心,这个我、我所见,都是有分别。因为有分别就在你内心里面栽培了种子,这个潜在的力量栽培你内心,在内心里面由分别故,栽培了这个潜在的动力,这个就是烦恼的动力。那么现在若想要反流,要想回向到诸法实相那里,你不可以完全是不分别!你一定也要有分别。就是烦恼是由有分别栽培的;你的智慧也要有分别。这样分别呢?就把这强大的力量的智慧也就栽培了。这个力量呢,能对治烦恼。你有有我的虚妄分别执着;用无我的智慧去分别,就对治了有我的虚妄分别。同时也修奢摩他,也修奢摩他的无分别,这个奢摩他的无分别,能平衡这个有分别。因为在我们凡夫,如果你懈怠也可能没有什么事;你若精进勇猛的时候,你没有奢摩他的止,你这个生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生理上,你受不了的!你要有一点奢摩他来平衡,你这个臭皮囊才能受得了,这是一种。

第二种呢?你智慧逐渐的增长,再加上奢摩他的力量,他能帮助你这个毗钵舍那,逐渐到最后成功,奢摩他变成无分别智了,和毗钵舍那统一了,变成无分别智的时候,就见到诸法实相了。这样子你就可以断惑证真了!所以也要修奢摩他,也要修毗钵舍那;修毗钵舍那,也要修奢摩他,这样子你就成功了!所以这两种心理活动都应该学习的。

那么这第四科,「释所缘」分二科。第一科「举净行所缘」,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显」,分五科。第一科是「不净所缘」,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勤修不净观者,寻思六事差别所缘毗钵舍那?」:怎么叫做精勤修习「不净观」的这个法门?他也是思惟观察「六事差别」的这个为「所缘」?「六事」是「所缘」;能缘的就是智慧,就是「毗钵舍那」。这个能缘的智慧去观察「六」种「差别」的「所缘境」。这修「不净观」也有这种情形,这个情形你说一说,我听听。这是「问」。下面第二科就是解「释」。解「释」里分六科。第一科是「寻思义」,分两科。第一科是「释」。

∵∵

地二、释(分六科)玄一、寻思义(分二科)黄一、释

谓依不净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义。知此不净实为不净,深可厌逆;其性朽秽,恶臭生臭。

「谓依不净增上正法,听闻受持增上力故;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义」,这个说的非常的清楚!这修不净观的六事差别,「谓依不净增上正法」:第一个你修不净观,不是你自己随便虚妄分别的。你要根据「不净」的「增上正法」,就是佛陀开示我们这个「不净」观的「正法」,叫我怎么样修,它与四谛苦、集、灭、道有直接关系的。佛陀开示的这个正法,有「增上力」它有强大的力量,它就是大光明的境界,所以叫做「增上正法」。但这一部分正法是属于不净观的。

「听闻受持增上力故」:我们「听闻」。「听闻」就是学习,就是学习佛陀的这个不净观的法门。这个「受持」,听闻了以后呢,你能够在心里面能够「受」、又能够「持」;就入在自己的心里面而不失掉,那就是念。也就是闻所成慧,也就是念心所。你这样子又「听闻」;又能「受持」,在你心里面就有一个力量,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故。

「由等引地如理作意,解了其义」:可是这时候学习不净观的这个心,不是一般的虚妄分别心、散乱分别心,是由「等引地」,那就是四禅八定了。这个不是欲界定,也不是未到地定,就是色界四禅叫「等引地」。在禅定里边「如理作意」,就是如佛所说的那个正法,所表达的道理去作意,去观察思惟。「解了其义」,就明白了这不净观的意义。不净观是什么道理?就明白了,是在禅定里面思惟。

这可见得到四禅以后还是要修不净观的。这里面看出来是什么回事呢?这个非佛教徒他们也能够得到禅定,也能够出现神通的事情。但是佛教徒得到了禅定,也能现出神通。这两种人所得的神通有差别:就是佛教徒得了的禅定,得了神通不容易失掉!你成就的神通和禅定不容易失掉。这外道就容易失掉!原因就在这里。这个佛教徒他得到了禅定,他还是修不净观的,这样子他就不容易失掉这禅定,也就不容易失掉神通了。

「知此不净实为不净」:在禅定里面思惟这不净观的道理,就能够深刻的知道这个是「不净」,真「实」是「不净」!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这个色、受、想、行、识这有漏的这个果报,它是污秽的境界,「实为不净」。「深可厌逆」深深的令我们厌恶这件事!这个心是不随顺这件事的。这个随顺这种欲的境界,你就容易现出来种种的烦恼。这个「逆」,就是不随顺了,不随顺就不生烦恼了。

「其性污秽,恶臭生臭」:这个色、受、想、行、识,它那个体性是朽秽的、是腐烂的、是「污秽」的。「恶臭生臭」,下面的文有解释。

∵∵

黄二、结

由如是等种种行相,于先所闻依诸不净所说正法,解了其义,如是名为:于诸不净寻思其义。

「由如是等种种行相,于先所闻依诸不净所说正法」第二科,是结束这段文。「由如是等」:由于这位修行人这样子,像前面说的「种种行相」,这不净观有「种种」的「行相」。「于先所闻依诸不净所说正法」:于你最初发心学习佛法的时候所听闻的,就是学习这不净观的法门,不净观就是你所闻的。「依诸不净所说正法,解了其义」:这是根据也是随顺的意思,佛说这不净观的这个法门就是「正法」。这个「正法」这个「正」字,就是圣人的意思,是圣人所说的法,圣人依据种种的文句宣说这个真理,那就叫做「正法」。「解了其义」,你就明白这个道理。

「如是名为:于诸不净寻思其义」,这就叫做「于诸不净」观的法门,你能够思惟其「义」。这个六事差别,第一个就是「义」。而这个「义」,是根据听闻的、受持的正法去思惟观察,而又是在禅定里面。我们从这里看出来一件事:就是佛陀为我们讲说正法,就是非常的实际。就是你有这个问题就得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这样意思。我们凡夫就是有欲的问题,是个颠倒迷惑的境界!有这么一件事,用不净观来对治它;而且得了禅定以后,还要继续修不净观的。

∵∵

《披寻记》一○一○页:

知此不净实为不净等者:〈摄异门分〉说:又不净者,是其总句。又臭秽者,受用饮食,变坏成故。尿屎不净,变坏所成,故名臭秽。诸肉血等,变坏所成。故名生臭。可厌逆者,受用淫欲变坏所成,可恶逆故。(陵本八十四卷一页)此中诸义,随应当释。

「知此不净实为不净等者:〈摄异门分〉说:又不净者,是其总句」:佛说这不净观,说那个「不净」的这句话,这是「总说」的;「言臭秽者」那就是别说的。「受用饮食,变坏成故。屎尿不净,变坏所成,故名臭处」:这是解释这个「臭」秽。这个「受用饮食」,我们这个欲界的人要有饮食,欲界的人就是你得了禅定还是要有饮食,因为你这果报就要有饮食来长养,不然它就不能存在了,要「受用饮食」。

「变坏成故」:这个臭秽就是你受用了饮食,这个饮食到你的胃里面,到了肠子里面它就变化了,变化了后就会有臭秽的东西出现了。究竟什么东西呢?就是这个「屎」和「尿」,这就是不净的臭秽。「变坏所成」:就是在你肠胃里面「变坏」就成就了,故名叫做「臭处」。「诸肉血等,变坏所成,故名生臭」:前面说是这个屎尿不净,实在这就是恶臭。这个「生臭」怎么讲呢?「生臭」,就是「诸肉血等,变坏所成」,它也是有饮食的变化,在身体里面由饮食的变化成就了这个「肉血」,它也是臭,故名叫做「生臭」。

「可厌逆者,受用淫欲,变坏所成,可恶逆故」:这个「可厌逆」这句话是什么呢?这个文应该是指《阿含经》里面的文,就迭这个文。「受用淫欲」的人,而他这个身体当然也是「变坏所成」,就是由饮食变坏所能成,所以是「可恶逆故」。这个「淫欲」也是可厌恶的,是令人颠倒迷惑的。而现在修这不净观,是臭秽的心里面就「逆」,就厌烦它,这就叫做「可厌逆」。「此中诸义,随应当释」:这是引〈摄异门分〉里面的话,而现在这一段文应该准彼〈摄异门分〉说的话来解释就可以明白了。

∵∵

玄二、寻思事

云何名为寻思彼事?谓彼如是解了义已,观不净物,建立二分:谓内、及外。如是名为:寻思彼事。

「云何名为寻思彼事」,六事里面第二个,「寻思事」。怎么叫做在禅定里面做六事分别的差别的毗钵舍那。现在第二个「寻思彼事」是什么意思呢?

「谓彼如是解了义已」:谓「彼」那个修行人在禅定里面,在等引里面在思惟这个义的时候,「解了义」以后。「观不净物,建立二分」:观察这个生命体这个「不净物」建立两个部分,「谓内、及外」。「内」是一部分;「外」是一部分。这个「内」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这个身体存在的时候,生存的时候叫做「内」。「外」是什么?就是在死亡的时候,叫做「外」。「如是名为:寻思彼事」:这个寻思「内、外」叫做「寻思彼事」,就是因缘所生的生命体分这么两部分,一个「内」;一个「外」,这叫做「寻思事」。

∵∵

玄三、寻思相(分二科)黄一、自相(分二科)宇一、征

云何名为寻思自相?

这是第三科「寻思相」,分二科。第一科寻思「自相」。第一科「征」。怎么叫做观察「自相」呢?它自己的相貌,不同于其他的事情的。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依内不净」,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先「举一切」。

∵∵

宇二、释(分二科)宙一、依内不净(分二科)洪一、释(分二科)

荒一、举一切

谓且于内身中所有朽秽不净,发起胜解;了知身中有发毛等,广说乃至脑膜、小便。

「谓且于内身中所有朽秽不净,发起胜解」:这个寻思自相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谓且于内身中所有朽秽不净」,谓姑且于你「内身」里边,「所有的朽秽不净」,「发起胜解」,你发动你的思惟观察,而非常的有力量,去思惟观察这个「朽秽不净」。这个「朽秽不净」的「胜解」,究竟指什么说的呢?「了知身中有发毛等」,就是明了的知道了你内身中有发、有毛、有腑、有心、肝、肺、肾这些事情,一共有三十六物。「广说」有三十六物「乃至脑膜、小便」,就是这些「朽秽不净,发起胜解」,这是指一切,指所有的生命这些不净。

∵∵

荒二、摄二界

复于如是身中所有多不净物,摄为二界,发起胜解。所谓地界、及以水界。始自发毛、乃至大便,起地胜解。始于泪汗、乃至小便,起水胜解。

「复于如是身中所有多不净物,摄为二界」,第二科是「摄二界」。「复于如是」,这位禅师在禅定里边他又作如是观,就是观察这身体里面有这么多的「不净物」。「摄为二界」,把它总在一起,分成二个部分。「发起胜解」,也是有力量的观察。若是我们没得到禅定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也可以作不净观,但是那不是「胜解」;若是得了定的时候在定里面去观察,这个时候的这个认识的力量,是有力量的,所以叫做「胜解」。

「所谓地界、及以水界」,这个两界是那两个界呢?就是一个「地界」和「水界」。「始自发毛、乃至大便,起地胜解」,这里边属于坚固性的,就是地界。「始于泪汗、乃至小便」,就发动这个是水,这时候是属于水界。

∵∵

洪二、结

如是名为依内不净寻思自相。

这是第二科,是结束这段文。前边这段文,所说的就叫做「依内」身的「不净」,寻思这个不净的「自相」。这里面有发、毛、爪、齿,各式各样的都是不净。

∵∵

宙二、依外不净(分二科)洪一、标

复于其外诸不净物,由青瘀等种种行相,发起胜解。

这是第二科「依外不净」,前面是「依内不净」。内不净,就是生存的时候,观察这个身体是不净。现在是第二科「依外不净」,分三科。第一是「标」。

「由青瘀等种种行相」:什么叫做「外诸不净物」呢?就是「青瘀等」,这个颜色变成青瘀了,各式各样的行相「发起胜解」,这句话实在是总说的,下边就是别说了。下面就是解释前面这句话。分二科,第一科是「别显行相」,一样一样地显示出来它的相貌。分八科,第一科是「青瘀胜解」,又分二科。第一科是「取相」,分二科。第一科「由见等」。

∵∵

洪二、释(分三科)荒一、别显行相(分八科)日一、青瘀胜解(分二科)月一、取相(分二科)盈一、由见等

谓先发起青瘀胜解,或亲自见、或从他闻,或由分别所有死尸。

「谓先发起青瘀胜解」,这个依外不净去修不净观的时候,你先要「发起」这个「青瘀」的「胜解」。观察这个死尸,人死掉了这个尸体颜色变成「青瘀」的颜色。「或亲自见」,或者你自己「亲自」看见了这种青瘀的相貌;「或从他闻」,或者从善知识边听闻的,这个青瘀的相貌。「或由分别所有死尸」,前边「或亲自见、或从他闻」,是前五识的境界,不管是你亲自见也好,你从他闻也好,你一定是由第六意识去「分别所有」的「死尸」的青瘀的相貌的。这是只有这么三句。这二科是「举种类」。

∵∵

盈二、举种类

如是死尸,或男、或女、或非男女、或亲、或怨、或是中庸,或劣、或中、或复是胜,或是少年、或是中年、或是老年。

这个青瘀的「死尸」,「或」者是「男」、「或」者是「女」、「或」者是「非男女」、「或」者是「亲」、「或」者是「怨」、「或」者「是中庸」性的,不亲也不怨,「或劣」、「或中」、「或复是胜」。这「劣」就是少福德,没有福德的人。「胜」就是大福德的人。这个「中」就是也不是「劣」、也不是「胜」,就是「中」了。「或是少年」这个青瘀的尸体或者是少年人。「或」者「是中年」人、「或」者「是老年」人。这是种类。

∵∵

月二、辨位

取彼相已,若此死尸死经一日,血流已尽,未至脓烂:于是发起青瘀胜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