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顺起加行(分三科)∵∵申一、举法(分三科)∵∵酉一、标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为因缘故,便能发起下中上品顺决择分四种善根。

这是第四科,五根五力,五根五力合在一起说。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这一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显,又分两科,第一科因果相属,也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顺起加行。又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法。又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为因缘故。」前面的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在四念住上有止有观,这样地不断地修习;不断地修习,对于烦恼就能够调伏,能够使令它不活动,使令烦恼不动。但是烦恼的随眠还没能够断除去,还要继续地用功修行。现在说到五根五力,也还就是四念住继续修行的意思。

「即由如是诸根诸力」:这位修行人由于他信、进、念、定、慧的成就,渐次地修习。「修」这个字对那个「习」来说,是初开始叫做「修」,继续不断地修叫做「习」。「渐修、渐习」:就是渐次地、按照次第这样地修习。「渐多修习」:就是不断地长时期地这样用功修习。「为因缘故」:因此,「便能发起下中上品顺决择分四种善根」:不断地修习,因此他就能够建立了、也就是成就了下品的、中品的、上品的,「顺决择分」的「四种善根」。

「顺决择分」:是解释这个四种善根的。说这个四种善根,它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随顺决择分,随顺决择。「决择」:是见道的时候,修行人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由凡位转入圣位的时候,叫做决择。决择实在就是赞叹智慧的作用,能断疑惑。「决」者断也,能断除疑惑;「择」是拣择,拣择就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诸法真实相,就能断除疑惑,就是入了圣道了。没有入圣道之前,心都是不肯定,所以不能说决断。这个「分」就是因,为什么能够入圣道呢?是有因缘的。就是由于这四种善根是它的因。这四种善根能随顺趣入于决择的圣道,所以叫做「顺决择分」。这样的善根有四种,所以叫做「四种善根」。这个「善根」,实在来说,这个「善」这个字,是指决择说的,圣人的戒定慧叫做善。此四种法是它的根,也就是由此四种法才能建立那种善法,所以这个善根两个字也还是顺决择分这一句话的意思。

∵∵

酉二、征

何等为四?

下面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列出来,这四种是什么呢?

∵∵

酉三、列

一、暖,二、顶,三、顺谛忍,四、世第一法。

这四种,这是列出来。顺起加行分三科,第一科是举法,分这三科,第二科就是引喻,也就是解释这个暖这个字,暖、顶、顺谛忍、世第一法。

∵∵

申二、引喻

譬如有人,欲以其火,作火所作。

假设有一个人想要用他的火,作火所作的事情,就是燃烧。∵

∵∵

为求火故,下安干木,上施钻遂,精勤策励勇猛钻求。彼于如是精勤策励勇猛钻时,于下木上最初生暖。

这是解释这个「暖」这个字。「为求火故」:这个火不是现成的,你需要去求、寻求。那么怎么样求这个火呢?就是「下安干木」:在下面放一个干的木,不是湿的,干木它容易起火;「上施钻遂」:在火的上面放一个「遂」,放一块石头,这个石头来钻这个木头,就会起火,所以叫做「遂」。

「精勤策励」:钻的时候,要精勤、要策励。「精勤」就会辛苦、就会劳倦,所以要「策励」,这件事才能做得成。「勇猛钻求」:不怕辛苦、一直地用这个石头来钻这个木。「彼于如是精勤策励勇猛钻」的「时」候,「于下木上最初生暖」:于下面放的那块木,最初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暖。这个暖就是这么个意思。

∵∵

次暖增长热气上冲,次倍增盛其烟遂发。

「次暖增长热气上冲」:暖了的时候,你还不能停下来,你还继续地钻;所以在暖以后,这个温暖就增长了,这个热度就加强了。「热气上冲」:就有了热气,向上面动。「次倍增盛」:这个时候继续钻,这个热气就会增盛,「其烟遂发」:就从那个木头上发出来烟了。

∵∵

次无焰火欻然流出,火出无间发生猛焰,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

「次无焰火,欻然流出」:发出来烟以后,又有无焰的火。看这个文的意思,这个焰是表示强烈的大火,现在不是那样那么猛烈的火,就是小小的火;「欻然流出」忽然间从这个木头上就流出来了、就出来火了。「火出无间发生猛焰」:这个火流出来以后,紧接着没有间隔地,就发生了猛烈的火焰,大火就出来了。「猛焰生已,便能造作火之所作」:就是燃烧,这件事就出现了。

∵∵

申三、配合(分三科)∵∵酉一、于初位

如钻火人精勤策励勇猛钻求,五根五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当知亦尔。

这下面是第三科,第一科是举法,第二科是引喻,现在第三科是配合,就是用这个法来配合这个喻,又分三科,第一科于初位。就是初开始这个阶段。

「如钻火」的「人,精勤策励」地、「勇猛」地去「钻」火,这样「求」火;「五根五力渐修渐习渐多修习,当知亦尔」:这个前面如钻火人精勤策励、勇猛钻求,这是譬喻,下面就是会合这个法。这个修行人成就五根五力的时候,他也是,渐次地去修习四念住,不断地修止观,「渐多修习」:不断地、多多地这样修习;「当知亦尔」:也就像钻火的情形一样,也就是那个钻火的人,精勤策励、勇猛地钻求那样子。

∵∵

酉二、于中位(分四科)∵∵戌一、暖善根

如下木上初所生暖,其暖善根,当知亦尔。

这是第二于中位,前面是初位,初开始的时候,就努力地修四念住。这二科于中位,分四科,第一科是暖善根。

「如下木上初所生暖」:初开始出生来一点温暖。「其暖善根,当知亦尔」:这个修行人修四念住就,成就了暖的善根,也是类似那样子。

∵∵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

这个暖的善根是什么呢?当知也是这样子;就是那个钻木出来的暖。这个暖是什么意思呢?「烧诸烦恼,无漏法火」:这个暖出来,后来又是火的前相,这个火能燃烧这个木头;这位禅师、这位修行人他也是出来暖的善根,就是「烧诸烦恼」:其实就是断除烦恼;「无漏法火」:就是没有烦恼的那个清净的智慧火,是能灭除烦恼的;「生前相故」:这个智慧火出现之前,先出现一个暖。像火出现之前先有暖,那么这个智慧火出现之前,也有一个暖,这是这么样会合。这是暖善根。看《披寻记》。

∵∵

《披寻记》九七八页: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者:如火生时最初生暖,是故暖名火之前相。如是无漏法生,先起善根,说名前相,道理亦尔。由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故得暖名。

「烧诸烦恼无漏法火生前相故者:如火生时最初生暖」,这个钻木取火的时候,最初先出现一个暖。「是故暖名火之前相」:所以这个暖就是火出现之前的一个相貌。「如是无漏法生,先起善根,说名前相,道理亦尔」:这个譬喻是这样子,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观的时候,这个无漏法生就是见道的时候,他那无漏的止观的现前,也是先起的一个善根,说明叫做前相的道理,也是这样子。

「由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由无漏法能断烦恼,这个断烦恼一定是无漏法,出世间的圣道才有这种功能,能够断除烦恼。世间的有漏的止观没有这种功能,所以暂时调伏烦恼是可以,不能够断烦恼;所以它终究有一天烦恼会活动,禅定就失掉了。现在这里是无漏法能断烦恼,「喻如火烧,最初善根是彼前相」:是彼无漏的善法的前相。「故得暖名」:所以也得一个暖的名字。

∵∵

戌二、顶善根

如暖增长,热气上冲,其顶善根,当知亦尔。

这个暖是火的前相,火是特别地热,暖也是热,但是那个度数低一点,可是这个暖和火都是热的,就是度数有高低。这个修行人,修四念住的止观,到了那个程度的时候,也出现了无漏智慧,相似的智慧,就是也是那个度数低一点,是这个意思。这个譬如说是,修这个无我观,观色受想行识我不可得,这个无我的智慧和圣人的无我的智慧是同类的,彼此是相似的,但是这个时候还没能够断烦恼,所以还不同于圣人的智慧,可是是同一类的,像那个暖和火同是热的,是这个意思。

「如暖增长,热气上冲,其顶善根,当知亦尔」:这是第二,顶的善根,像这个暖,成就这个暖的善根了,但是这位修行人他继续用功,就像这个暖,钻木取火的时候,那个热气上冲了。「其顶善根,当知亦尔」:成就了暖的善根的人,继续修四念住的时候,他这个与圣人的智慧相似的那个智慧,又增长了,增长达到了一个程度;达到一个程度就像顶似的,「其顶善根,当知亦尔」。这个顶,就像人到了山顶上,周围的情况看得非常地分明。现在这个修行人得到的善根、得到的智慧,也是,他观察苦集灭道,观察得非常地分明,那就譬喻钻木取火那个暖气上冲的意思相同,「当知亦尔」。

∵∵

戌三、顺谛忍

如次烟发,其顺谛忍,当知亦尔。

这是第三科,顺谛忍。

「如次烟发」:这个热气上冲之后,紧接着就会有烟出来,这个烟,是譬喻什么呢?「其顺谛忍,当知亦尔」:就是这个修行人,得到了顶的善根以后,继续修四念住的止观的时候,就成就了顺谛忍的善根,就像那个热气上冲相类似,「当知亦尔」。这个顺谛忍,随顺苦集灭道四谛,此是苦、此是集、此是灭、此是道,这件事在这位修行人的心里面,忍可了、安忍不动,所以叫做忍。

∵∵

戌四、世第一法

如无焰火欻然流,世第一法,当知亦尔。

这第四科。在譬喻上说这个无烟火,欻然流出,这就譬喻这个加行位的第一世法也是这样子。他这个时候还不是圣人,他还是属于世间法,但是在世间上他是最第一了、最殊胜的了。所以叫做「世第一法,当知亦尔」。

∵∵

酉三、于后位

如火无间发生猛焰,世第一法所摄五根五力,无间所生出世无漏圣法,当知亦尔。

第三科于后位;中间位,还有个初位;中间位分成四善根。现在说到后位,是什么呢?

「如火无间」:那个无烟之火,紧接着就会发出来猛焰,猛烈的大火出现了。这「世第一法所摄的五根五力」:在世第一这时候的五根五力,「无间所生出世无漏圣法,当知亦尔」:当知也是这样子。这是后位,就是超过了四善根之上了,得了圣道了,叫做后位,得初果以后叫做后位。

现在这里的文,在三十七道品里面,就是五根五力解释为暖顶忍世第一的善根。这个暖顶忍世第一的善根,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来配这个位次,是属于那几个善根呢?就是五根五力;这样说到世第一的时候也有五根,这个五根和五力放在一起讲,这是本论的特别的一种解释。在《阿毗达磨杂集论》上,和这里说的不一样:那上面说暖、顶是五根,忍、世第一是五力,这样说。现在这里不是,这里是说暖也有五根五力,乃至忍、世第一都有五根五力,这样讲、这样解释。在《俱舍论》上的解释,是从四正勤,就是四正断,这时候是暖善根,这个四如意足,四神足,就是顶了,得到了禅定,禅定进步了,这时候是顶的善根,然后五根就是忍的善根,五力就是世第一的善根,这个《俱舍论》上这样解释。而这里,也不同于《俱舍论》,也不同于《阿毗达磨杂集论》;这五根和五力也是暖、也是顶、也是忍、也是世第一,在世第一的时候就有这个五根五力,还是五根五力。

∵∵

巳五、七觉支(分三科)∵∵午一、乘征

此复云何?

这个五根五力,解释完了。下边就解释这个七觉支,七觉支分三科,第一科是乘征。「此复云何?」就是这个「此」就是成就了世第一,又怎么样呢?就是乘着前面的世第一,来问这个七觉支是怎么回事情?

∵∵

午二、标释

谓七觉支。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

这是第二科解释。

「此复云何?」就是成就了五根五力,就是达到了世第一后,又怎么样呢?「谓七觉支」:就是在世第一一刹那以后,就有七觉支出现了。「诸已证入正性离生」:就是很多的已经证入到法性的时候、证入到无色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在这里面离一切相的境界,「证入正性离生」。

「补特伽罗」:就是这个人;「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成就了证入法性的这个人,他有什么特别呢?就是成就了如实的觉悟的智慧,就如色受想行识的真实相而能觉悟的那个智慧,也就是无常、无我的智慧。「用此为支」:用这个七种法为支,故名叫做觉支。看这个《披寻记》。

∵∵

《披寻记》九七八页:

谓七觉支等者:辩中边说:此支助觉,故名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一、觉所依支,谓念。二、觉自性支,谓择法。三、觉出离支,谓精进。四、觉利益支,谓喜。五、觉无染支,此复三种:谓安、定、舍(辩中边论中卷十四页)。今说如实觉慧,用此为支,应如彼释。

「谓七觉支等者:辩中边说:此支助觉」,这七支能帮助你觉悟苦集灭道,「故名」叫做「觉支」。「由此觉支位在见道」:因为这个七觉支的这个前后的次第的位置上看,它是在见道这个时候,前面有资粮道、加行道,进一步就是见道,就是见到真理了,这个人。「位在见道」。「广有七种,略为五支」:广说,多说就是有七觉支,略说就是有五支。

「一、觉所依支,谓念」:你觉悟真理的智慧,它不会单独地出现,它要有所依,依赖一件事才能出现的,什么呢?「为念」:这个念字,作这个圣道智慧的所依止处,要有念。这个念,在佛法里面倒是非常重要。这个觉就是般若的智慧,般若智慧在见真理的时候,要有念的心所,它要把这个法门显现在你的心里面,那种功能叫做念。

「二、觉自性支」:第二个,是觉本身的这一部分,觉本身的是什么呢?「谓择法」:就是择法觉支,就是观择一切法的那个清净无我的智慧,叫做择法。这是七觉支这个觉支的本体、本身上的事情。

「三、觉出离支,谓精进」:这个七觉支里面有精进。精进是什么呢?「觉出离支」:是你的这个清净的智慧,「出离支」出离了烦恼,从烦恼里面出来。为什么有这种能力呢?就是精进的关系,你不精进还是不成就的。

「四、觉利益支」:得到了觉以后有什么好处呢?「谓喜」:就是生欢喜心,心里面欢喜。这是你有这样的希望,你这个希望成就了,你就得欢喜;如果没有成就,那就不行了,心里就不欢喜了。所以这个喜…就是那个大乘佛法里面那个十地,初开始叫欢喜地,和那个喜是同样的性质,就是欢喜。

「五、觉无染支」:一共五支,第五支就是你那个清净智慧、它没有污染这一部分。「此复三种」:这无染支有三种不同,「谓安、定、舍」这三支,一个轻安、一个定、一个舍。「辩中边论中卷」:《辩中边论》有三卷,中卷第十四页说,「今说如实觉慧,用此为支,应如彼释」:今说如实觉慧用这七觉支为支,那么这个择法觉支是觉的自性,其余的,都是支助这个觉支的成就的。

∵∵

午三、明摄(分三科)∵∵未一、标

即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品所摄。

下面第三科明摄,七觉支第一科是乘征,第二科标释,现在第三科是明摄。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此七种如实觉支,三品所摄」:就是分三类,就能包括了七觉支在内的。这是标,下面配合。

∵∵

未二、配

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三觉知,毗钵舍那品摄;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

「谓三觉支,奢摩他品摄」:七觉支里面,有三个觉支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三觉知,毗钵舍那品摄」:又有三个觉支是属于观这一类所摄的,属于观这一方面。「一觉支,通二品摄」:有一个觉支通于奢摩他品,也通于毗钵舍那品,所以「一觉支,通二品摄」。「是故说名七种觉支」:就是把这三种分法合在一起,就是七觉支了。

∵∵

未三、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