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

∵∵

子十二、瑜伽修(分四科)∵∵丑四、释(分二科)∵∵寅二、菩提分修(分三科)

卯二、释(分四科)∵∵辰四、释(分六科)∵∵巳二、四正断(分二科)

午一、结前显后

如是于四念住串习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

这是第二个,四正断,也名为四正勤。四念住解释完了。这个四正断分两科,第一科是结前显后。

「如是于四念住」:像前边,「如是」是指前文,那一大段文,所说明的就是修行人在「四念住」这里「串习行故」。这个「串」就是不间断,连续不断地在奢摩他里修四种毗钵舍那,观察苦、空、无常、无我。初开始只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等到后来,在每一个所缘境都是观不净、观苦、观无常、观无我的。这样子连续不断地这样习行,这样修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就会有成就了。只要你肯努力,就不会白辛苦,会有成就。有什么成就呢?就是能够「除遣」,就能破除去「颠倒」迷惑,使令你心清净,没有烦恼,这就表示你有成就。看《披寻记》的文。

∵∵

《披寻记》九六七页:

已能除遣粗粗颠倒者:此中粗粗义不可解,于余处中不见此文,疑为粗重之误。谓诸世间于粗重行多起颠倒,修循身观能正对治。辩中边说: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观察此入苦圣谛。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以诸粗重即行苦性,由此圣观有漏皆苦。今依此义说已除遣粗重颠倒。

「已能除遣粗粗颠倒者:此中粗粗义不可解。」这句话很难解释,这个「粗粗」怎么讲?这个很难讲。「于余处中不见此文」:在别的经论里边,看不见这句话,怎么叫做「粗粗」呢?没有说。「疑为粗重之误」:疑惑「粗粗」是「粗重」的讹误;就是应该下边那个「粗」字是个「重」,应该是这样子。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呢?

「谓诸世间于粗重行,多起颠倒」:「谓诸世间」,多半是人的世间、是天的世间、乃至三恶道的世间,这一切众生,多数是「于粗重行,多起颠倒」。于这个粗重的色受想行识、粗重的眼耳鼻舌身意,就是,不是那么清净庄严,在污秽的色受想行识、污秽的眼耳鼻舌身意上面,「多起颠倒」:多数的人都会生起了很多的颠倒,生起很多的错误、很多的烦恼,生起烦恼。这个烦恼一定要有一个所缘境,引发你的烦恼现起。所以这个所缘境,就是色受想行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都是「粗重行」。

「修循身观能正对治」:这里说的「粗重行」就指人的身体说的。佛教徒能够修循身观,依佛所说的法语,这个不净观,来循环地观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观察它是不净、是苦、是无常、是无我,「循身观」。「能正对治」:能够正确地消除各式各样的粗重烦恼,能有这个作用。

「辩中边说」:这是一部论,叫《辩中边论》,有真谛三藏的翻译,有玄奘法师的翻译。「粗重由身而得显了故」:这个「粗重」这句话是什么意义呢?就是,「由身而得显了」:你能够观察你的身体,你就会显了这个粗重的道理了。这个粗重是什么?什么叫做粗重?你看你的身体就知道了,是这样意思。

「观察此入苦圣谛」,观察这个生命体、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眼耳鼻舌身意,你就能悟入苦圣谛,悟入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你就能悟入。「身以有粗重诸行为相故」:我们这个身体,它的相貌就是粗重,就是以粗重为它的相貌。「诸行」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里面都是粗重的,这就是身体的相貌,由此相貌能悟「入苦圣谛」。

「以诸粗重即行苦性」:这个「粗重」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坏苦、也有苦苦,这是我们凡夫容易觉察到的;但是里边主要是以行苦…这个身体、这苦的根本就是行苦,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它里边有很多苦恼的种子,有烦恼的种子、有业种子、还有果报的种子。这个「行苦性」,除了烦恼种子、业力种子之外,那就是行苦性,就是你这个色受想行识就是行苦性。

「由此圣观有漏皆苦」:就由于这个行苦的关系,所以「圣」人也修四念住,「观」察这个「有漏」法都是「苦」。只要你有虚妄分别,你就是苦。其实什么叫做「苦」呢?就是你的虚妄分别!你有虚妄分别的时候,你就有苦恼;你不虚妄分别的时候,就没有苦。所以虚妄分别,是除掉了坏苦和苦苦之外,那个行苦就是你的虚妄分别。虽然说有色、有受、想、行,但是主要是识,识就是你的虚妄分别。虚妄分别是众苦之源,所以什么叫做「行苦」?就是你的虚妄分别,就是行苦。「由此圣观有漏皆苦」。

「今依此义说已除遣粗重颠倒」:现在就是根据这样的道理,就根据这个行苦,根据这个道理,「依此义」来解说这个粗重。现在这一段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已能除遣粗重的颠倒,是这样的意思。「已能除遣粗重颠倒」,这句话等于是标,下边解释。

∵∵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

经过「串习」,经过不断地、长时期地修这个「四念住」,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已能除遣粗重颠倒」。这个「已能除遣粗重颠倒」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这位修行人,他不是口头上的那种境界,他是通过经、律、论的学习,而后从四念住的体验上、从自己长时期地修四念住,那么达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他已经有这种堪能性,就是通达了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不善,通达这个事情了。

如果是简要地说,就是通达世间上如意的事情也好、不如意的事情也好,三恶道也可以包括在内,人间乃至天上的事情,就是苦、集而已!那就是明白了不善性、明白了这个不善法,就是,苦、集就是不善。他了达了出世间的灭、道,是最殊胜的善法,能认识到这一点,而不会说是…认为世间还值得努力、去追求的,不会有这种思想。说是你明白没有明白佛法,就是看你的行动就可以知道,不是用嘴说的;从你的行动上来知道你明白不明白佛法。而这件事,是经过长时期地修四念住得到的认识。

我们从经论上、文字上的佛法的学习,学习可以写文章了,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阿弥陀佛!但是你未必明白什么是善不善法!不要说是你还没修四念住。现在是说,不但是文字上的通达,还要经过四念住的修行,这时候才达到这个程度,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才能达到这个程度。世间上啊,看上去非常地荣茂、非常地兴旺,但是你现在知道那是苦、集,那就表示你这个人,你有一点佛法的气氛了;如果你的心情看见世间上的事情,你心里面有羡慕,羡慕这个苦、集的话,你这个人还没有佛法的气氛。虽然你可以写文章了,你可以讲经说法了,但是你可能还没栽培出世间的善根!

所以这里说「了达善不善法」,应该说是有一点深意。这个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但是他内里边有灭、道的善根。修学灭、道的善根了、有四念住的智慧了,那这个人,佛菩萨很看重这个人了。虽然他在挑大粪,佛看,哎呀!他心里面可以得圣道、这是个载道之器!所以这「已能了达善不善法」。看《披寻记》。

∵∵

《披寻记》九六七页: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者:当知此由修循三观而得了达。前于受心法中建立种种差别,善与不善随应当知。

「已能了达善不善法者:当知此由修循三观而得了达」。前面说「循三观」是修受心法,这个应该是包括身受心法都应该包括。「前于受心法中建立种种差别,善与不善随应当知」,前面一大段里面,就应该明白「了达善不善法」的意义了。

∵∵

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广说如前,乃至策心、持心。

这个科是结前显后,前面这几句话就是结束前边,就是修四念住达到这个程度,然后就出来四正勤了,就是四正断。

「从此无间」:就是从这个「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或者说是「已能除遣粗重颠倒」,就是调伏了多少烦恼。这个「已能了达善不善法」,就是把这个正见有力量,就是有了智慧了,有这样的成就,他的确是能以涅盘为上首了。「从此无间」:从这个程度,「无间」:没有其他的事情的间隔、间杂,能够进一步「于诸未生恶不善法」:没有现起的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为令这个恶不善法不现起故,这是一样事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这是一样。「于其未生一切善法,为令生故;于其已生一切善法,为欲令住、令不忘失,广说如前」文,「乃至策心、持心」,他就能这样用功了。

这个「恶不善法」,不善法和善法,我们在其他的文句上面,没能够知道什么叫做不善法、什么叫做善法。现在这里会详细地说出来。前面是结前显后,下面第二段别显一一,就是一样一样地来显示;这是有四句话,这四句话,一样一样地把它说明。分两科,第一科是广辨,广辨四正断。分两科,第一科是体义,就是它本身的一个道理。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善恶法,什么叫做善、什么叫做恶。善:有未生善、已生善;恶:也有未生恶、已生恶。现在这里加以解释,释善恶法未生已生。又分两科,第一科是恶不善法,先解释恶不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

午二、别显一一(分二科)∵∵未一、广辨(分二科)∵∵申一、体义(分三科)

酉一、释善恶法末生已生(分二科)∵∵戌一、恶不善法(分二科)∵∵亥一、征

云何名为恶不善法。

这里边说到「恶不善法」,是什么意思呢?指什么说的呢?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出体性。

∵∵

亥二、释(分二科)∵∵天一、出体性

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及能起彼所有烦恼。

「谓欲缠染污身语意业」:「欲缠」,有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说欲界,这个欲缠。如果说是欲界的欲,是在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若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里边也有欲,也说是欲缠,也可以。这个「缠」,就是烦恼已经现行了,来缠绕你的身口意,令它不清净。

「染污身语意业」:这个烦恼现行以后,你的身语意本身也不染污、也不清净,是无记性的;现在现出了欲的烦恼,就把无记性的身语意染污了,就变成了污秽的身语意业了。这个「染污」的「身语意业」,身业、语业、意业,「是身语意恶行所摄」:「身」的染污也就是杀盗淫;这个「语」的恶行所摄,语言上有些恶行,也就是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这个「意业」恶行,也就是贪瞋痴,贪瞋痴所摄。这个贪瞋痴,而说是业,业和烦恼…这个贪瞋痴又是烦恼、又是业,那么怎么样分别呢?就是你在行动的时候,你的语言、你的行动,语言也是行动,在行动的时候,那个时候的贪嗔痴就叫做业;没有行动的时候,那个时候贪瞋痴是烦恼。贪瞋痴本身是无差别,但是只是烦恼而没有采取行动,那时候叫烦恼;采取行动的时候,这个贪嗔痴就叫做业,是有差别。「所摄」,那这就是十不善业。

「及能起彼所有烦恼」:那就是没有发起行动的时候的那个贪瞋痴的烦恼,「所有烦恼」。那么就是一个烦恼、一个业。烦恼发动的业,和合起来,名之为「欲缠染污身语意业」这个就叫「恶不善法」。这恶不善法它能令人堕落恶道,所以叫做「恶」;对你有极大的伤害,所以叫做「不善」。「恶不善法」。这里说什么叫做恶不善法?那就是十不善业,所有烦恼,这是一个解释。

∵∵

天二、辨差别

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说名未生。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说名已生。

前面是征,第二个解释,现在出体性,标出来恶不善法的体相。第二科辨差别,就是这个恶不善法还是有差别的,还有点不同。什么不同呢?「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这些恶不善法是因缘所生,这因缘没有和合时候,恶不善法不出现,这叫做「未生」的恶不善法。

「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若是这些烦恼的因缘、恶不善业的因缘都具足了,这个不如理作意,把众多的因缘和合了,这恶不善法就出现了,「已现在前,说名已生」,已出现了。由无而有叫做「生」。这是有已生、有未生的差别。这是把「恶不善法」说出来了,可是下文还有些解释的。

∵∵

戌二、一切善法(分二科)∵∵亥一、征

云何名为一切善法?∵

前边是第一科,说恶不善法;现在这里第二科,说一切的善法。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一切的善法呢?

∵∵

亥二、释(分二科)∵∵天一、出体性

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

「谓若彼对治: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这是出体性。「若彼对治」:就是「若彼」恶不善法的「对治」者,能消灭恶不善法的,那就是善法。那么究竟是什么呢?「若盖对治、若结对治」:这是别说,前面「若彼对治」这句话是总说。分开来讲呢,「若盖对治」:就是五盖,来对治五盖的,这是善法。「若结对治」:这个结,前面解释过。什么叫做「结」?就是烦恼,烦恼能令你与苦恼和合名之为结。结者合也,与苦恼和合。当然是你若有烦恼,就能使令你与苦恼和合,这就叫做结。能对治结、能灭除烦恼的那个,那也是善法。但是这个地方有差别,《披寻记》上有解释。下面第二科是例差别。

∵∵

天二、例差别

未生、已生,应知如前恶不善法。

「未生、已生」:这个善法,也有未生的善法、也有已生的善法。「应知如前恶不善法」中说:那就是「若未和合、未现在前,说名未生」的善法;「若已和合、已现在前,说名已生」的善法,也有这种差别。看《披寻记》。

∵∵

《披寻记》九六八页:

谓若彼对治等者: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如次对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静诸法,名盖对治。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脱,如次对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脱诸法,名结对治。当知此是净烦恼地住时所起。

「谓若彼对治等者:贪毗奈耶、瞋毗奈耶、痴毗奈耶,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这个贪毗奈耶,「毗奈耶」:中国话就是灭、调伏,调伏这个贪、调伏这个瞋、调伏这个愚痴,因调伏而得灭除。「如次对治贪、瞋、痴法,名彼对治」:就是「对治贪、瞋、痴」的,那就叫做「彼对治」,那就是善法。

「当知此是行时所起」:这是前面的文,我们学过了。这是「行时所起」,就是没有入禅定,没有入禅定的时候,你现起的这种善法。就是还没有得禅定,但表面上也可能是静坐了,但是还没有得禅定。没得禅定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把这个贪瞋痴消灭了。消灭了呢,譬如说我现在修不净观,修不净观的时候也可以把心静一静,修奢摩他的止,但是实在没有得定,心还是散乱;可也有作用,能把贪欲消除;这不净观常常地修,这个贪心就不起了,这是贪。

这个瞋呢,修慈悲观,修慈悲观也就能灭除瞋心;修缘起观呢,就能灭除愚痴,什么叫做愚痴呢?就是不明白世间上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缘起的;有因缘就会现起,没有因缘就不能现起。这个因缘是什么呢?就是你的一念心。你的一念心愿意这样子,就出现了三恶道;你愿意这样子,那么就出来人天的善法;你愿意这样子,那么就出来出世间的三乘圣道;就是由你的一念心缘起一切法,一切唯心造,这叫做缘起。

你这一念心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不是说是有上帝来强迫你怎么地,不是,是你自己决定,这叫做缘起义。你不明白缘起,就叫做愚痴。修了缘起观,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缘起就是这样子。用这样的观法,就能灭除去粗显的贪瞋痴,灭除去。「当知此是行时所起」。

「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如次对治若散、若下、若掉、若不寂静诸法,名盖对治。」这个「若略、若举、若不掉、若寂静」,略、举、不掉、寂静,这是四法;「如次」,如其次第来「对治若散」。这个「略」,有个寂静的意思,也就是有止的意思,止观的止的意思,就是如次对治「散乱」,不散乱就是有略的意思,心里面能够寂静住,就是不散乱。这个「举」是对治「下」,下就是沈没了,就是惛沈睡眠,叫做下;现在这个举,就是把沈没的心把它发动起来,叫它努力去修止观去,那叫做举,心就不下了。

「若掉」、「不掉」。这个掉动、掉举:在过去、经验可爱的境界,在心里面又重新地攀缘,生起种种的贪心,叫做掉。现在说「不掉」,就是来对治这个掉,那当然这或者是用止来对治,或者是用观来对治,令它不要掉举。

「若寂静」、「若不寂静」。前面说到惛沈、睡眠、掉举,那么这个不寂静就指恶作说的。恶作,就是后悔;自己做错了事以后后悔,后悔呢,心里不寂静;现在要寂静,把这个后悔,也是用止观把它消除去,就是寂静了。

「名盖对治」:这是破除去五盖,就是贪欲盖、瞋恚盖、惛沈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这个不寂静,恶作和疑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名盖对治。

「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这是净盖地,就应该是说,从九心住一直到未到地定,这个时候叫做净盖地。这个时候你的止观的力量,能把五盖破除了,达到了未到地定,在这个时候。「当知此是净盖地住时所起」,这是安住在奢摩他里面;这个未到地定也可以说是止成就了,也可以说是「住」。

「若定、若善修、若善解脱,如次对治不定、不善修、不善解脱诸法,名结对治。」这个时候,「当知此是净烦恼地住时所起。」这个时候就是由未到地定,进一步得到色界四禅了,最少是色界四禅,在色界四禅里边的境界。「若定」:就是得到色界定了。「若善修」:得到色界定之后,初开始成就了色界定,得到了这样的禅定的时候,这个禅定还不是十分的理想;你要继续地善修,常常地入定,入、住、出。入定、住于定、从定里面出来,这三个阶段,常常地训练之。时间久了,你这个禅定就自在了,要入定就能入定,要住在禅定里面也可以随心自在,要住多久就住多久,随时也可以出定。若是你没能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不自在,想要入定不能就入定;你想要住定,有的时候也非要出定不可;有时候想出定还不能出,就是有些不自在的事情;现在经过善修,这个定的功夫进步了,就是得大自在了。「若善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