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

如来所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能现三种神变,无倒教授所化有情;及能降伏安住种种相违异品怨害诤论,一切沙门婆罗门等。

「如来所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能现三种神变,无倒教授所化有情」,这是佛陀的十种智力,这是第三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的智慧力量。这里是说佛的十种智力的作业究竟是有什么作用。如来所有的静虑解脱等持等至的智慧力有什么作业呢?「能现三种神变」,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它的作用就是这样,能示现三种神变的作业。这个三种神变,第一个是神境神变,第二个是记说神变,第三是教诫神变。这个神境神变就是六种神通里边的神足通,能现出来种种的神通作用。这个能现出来种种神通,就能够使令众生对于佛陀能够生起极尊重心,这是一件事。第二个神变是记说神变,记说神变就是六种神通里边的他心通,能知道你内心的思想,这是第二个神变。第三个神变是教诫神变,教诫神变就是随其所宜宣扬佛法来教导你怎么样修行,这也是神变。

这个三种神变是由于佛陀有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所以会发生出来这种作用。这个三种神变主要的作用就是「无倒教授所化有情」,就是没有错误地教授所教化的众生。教化众生,我们一般的说法,就是为他说法就好了嘛!为什么要现神通呢?其实现神通是使令众生对于佛陀有恭敬心,他就会注意地听法,这个他心通也是这种作用。如果佛就是这么一般地为众生说法,众生心情好像很平淡地,那就不一定能够得到利益。

「及能降伏安住种种相违异品怨害诤论」,前面现三种神变的作用是教化众生。还有第二个作用呢,就是「降伏安住种种相违异品」,就是众生他有邪知邪见,对于佛法里面所宣扬的因果的道理是相违的,和佛法的思想相冲突的,不是和佛法站在同一个思想上面,所以叫做异品。还有些怨害的诤论,众生是有贪瞋痴的;这个说话的时候,有行动的时候,烦恼也随着来了,所以有怨害的诤论的事情。这些「安住种种相违异品怨害诤论」,是谁呀?就是「一切沙门婆罗门等」,就是这些人。佛能够降伏这些人,佛能有神通、有大辩才降伏这些邪知邪见的事情。这就是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的作业。下边第四科「根胜劣智力」。

∵∵

午四、根胜劣智力

如来所有根胜劣智力,于诸有情软、中、上根,部分差别,如实了知;及能于彼,如应如宜为说正法。

「如来所有根胜劣智力,于诸有情软、中、上根,部分差别,如实了知」,这第四个根胜劣智力有什么作业呢?佛陀所有的根胜劣智力「于诸有情」,对于所教化的众生,不是同一类的,有软、中、上根的差别;有软根、有中根、有上根的差别。当然也可以解释是声闻、缘觉的根性,有佛陀的根性,那么就可以说是软、中、上了;但是也可以说每一种也都有软、中、上的差别。这些差别呢,佛陀能如实地了知,一点也不会有错误的。「及能于彼如应如宜为说正法」,佛不但是能如实了知他们软、中、上的根性,同时又能够于彼所化众生「如应如宜」,就是如其所应,就是众生的根性;如宜就是佛法。佛为他宣说法,这法是相应的,与他的根性也是相应的,这样子为他宣说正法。这就是根胜劣智力的作用。

∵∵

午五、种种胜解智力∵∵

如来所有种种胜解智力,于诸有情软、中、上品,净与不净,胜解差别,如实了知;其净胜解令渐增长,不净胜解令渐舍离。

「如来所有种种胜解智力,于诸有情软、中、上品,净与不净,胜解差别,如实了知」,这是第五种「种种胜解智力」。「如来」,佛陀所有的种种胜解智力,佛的殊胜的大智慧力量里面也很复杂的,所以叫「种种」。「于诸有情软、中、上品,净与不净」,这个对于所化的众生,他内心里面的事情有净与不净的差别。这个「净」,就是在佛法里边久远以来栽培的善根;这个栽培的善根有软、中、上品的差别。他久远以来熏习的这些烦恼也有差别,那就是不净的差别;对于净与不净的胜解差别。众生对于清净这一面也有胜解,也有软、中、上品的差别;不净的这一方面,也有软、中、上品的差别。「如实了知」,佛陀能够真实的正知无误。「其净胜解令渐增长」,众生在佛法里边栽培的善根是清净的胜解,清净的胜解最初栽培的时候,当然是初初的;那么佛陀为他说法,能使令他清净的胜解逐渐地增长。「不净胜解令渐舍离」,对于这些有罪过的事情,这惑业苦的胜解,为他说法令他逐渐地弃舍,那么这就是种种胜解智力的作业。

∵∵

午六、种种界智力(分二科)未一、略标所应

如来所有种种界智力,于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

「如来所有种种界智力」,这是第六科「种种界智力」。分两科,第一科「略标所应」。佛陀所有的种种界智力,「于诸有情劣、中、妙界,部分差别,如实了知」,就是对于所教化的众生,是有劣、有中、有妙的不同,「如实了知」的。

∵∵

《披寻记》一六五二页:

劣中妙界部分差别者:欲色无色有情,如次名为劣中妙界应知。

「劣中妙界部分差别者:欲色无色有情」,所教化的众生就是欲界的有情、色界的有情、无色界天的有情,「如次名为劣中妙界应知」,这样解释。

∵∵

于诸有情能如其根、如其意乐、如其随眠,依于彼彼趣入门中,无倒教授如应安立。

前面是说佛能够正知所化众生的程度,这个根性的差别。下面是「于诸有情能如其根」,这个「如」就当作随顺讲,能随顺他的根性。「如其意乐」,意乐就是他所欢喜的事情,能随顺他所欢喜的。「如其随眠」,也能够随顺他内心的烦恼,烦恼种子。「依于彼彼趣入门中」,根性有种种差别,意乐也有种种差别,随眠也有种种差别,这样子佛陀的大智慧能「依于彼彼」,就是所化众生各种情形。「趣入门中」,就是趣入圣道。「门」,就是初开始的时候,这样的根性,这样的意乐,这样的烦恼随眠,他初开始的时候是什么法门对他合适呢?佛能知道这件事,所以「依于彼彼趣入门中」。这个「趣」就是向前进,由不信佛能进步到相信佛法,由是凡夫境界进入到圣人的境界,这叫做「趣入」。趣入的门,初开始应该学习什么样的法门呢?「无倒教授」,佛能够没有错误地教授他这个门。「如应安立」,随他的根性、意乐、烦恼的情况,来为他安立这个法门,教授他学习这个法门。这可见这件事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事情。

∵∵

《披寻记》一六五三页:

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谓软、中、上。如其所应无倒教授,名如其根。意乐有六:谓不出离意乐等。如下自说。如其所应无倒教授,名如意乐。随眠,谓即贪瞋痴慢寻思诸行。如其所应无倒教授,名如随眠。

「能如其根等者:根有三品:谓软、中、上」,这三种不同。「如其所应无倒教授」,这就叫做「如其根」。「意乐有六:谓不出离意乐等」,不同的意乐,「如下自说」。「如其所应无倒教授,名如意乐。随眠,谓即贪瞋痴慢寻思」,贪、瞋、痴、慢都是烦恼,寻思就是心里面的散乱的境界。「诸行」,贪、瞋、痴也是行,慢也是行,寻思也是行;就是内心的活动叫做行。「如其所应无倒教授,名如随眠」。

前面这是第一科「略标所应」,下面第二科「别广教授」,这一科说的很多。分两科,第一科「为诸声闻」。

∵∵

未二、别广教授(分二科)申一、为诸声闻∵

此中如来为诸声闻,依于彼彼趣入门中与正教授,如声闻地尽一切种无间宣说显发辩了施设开示。

「此中如来为诸声闻,依于彼彼趣入门中与正教授」,这是小乘根性的众生,佛也能够与正教授。「如声闻地尽一切种无间宣说」,现在是〈菩萨地〉,前面是〈声闻地〉,尽一切种说的也是很多的。「无间宣说」,就是没有障碍地宣说趣入门。「显发辩了施设开示」,这个显发就是略说大意,辩了就是详细地讲说了。「施设开示」,就是施设种种法门,然后为众生开示。

∵∵

申二、为诸菩萨(分二科)酉一、征

云何如来教授一切始业初业等持资粮摄受安住欲住其心诸菩萨众,令心得住?

这下面第二科是「为诸菩萨」,这是有佛性的人。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这是问的话。「如来教授一切始业初业」,「始业」就是初来到佛法里面。从什么时候算是初来到佛法呢?就是发无上菩提心了,发无上菩提心就是有了愿了。就是以前我也参加佛法的活动,但是没有愿,那不算数,还不能说他是始业。就是你经过多少次来到佛法里面学习,现在正式发愿做佛教徒了,那就叫做始业。这个发愿这件事,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应该发愿。愿意发无上菩提心也是好,发声闻的菩提心也好,好过没有愿的。有了愿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有一个目标。我为了这件事,我现在要出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叫做始业。这是第一个始业,就是你发无上菩提心。

第二个初业就是开始修行了。现在这里说「等持资粮」,就是开始修定。开始修定,怎么叫做开始修定?「等持资粮」,你要准备成就禅定的资粮,先做这件事。我们说是,我想要得禅定,你告诉我怎么样修禅定;教你怎么盘腿坐,教你怎么样摄心不乱,当然这也是等持资粮,但事实上又不是这样。等持资粮是什么?你先要帮助别人得禅定,你要做这件事。帮助做这件事呢,你得圣道就容易。如果说我对别人的事情,「不关我什么事啊!你死是你的事,关我什么事?我要自己。」你这样子,也可能能成就,但是也可能不成就。你一定要帮助别人得圣道,你也就容易得圣道,所以等持的资粮。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在〈声闻地〉曾经说过:安住净戒、守护根门、于食知量、减少睡眠、正知而住,那么这就是等持资粮,先要学习这些事情。「初业等持资粮摄受安住」,这个「摄受」就是你自己要努力去成就这件事,成就了你就安住在这个资粮不失掉,安住是不失掉的意思。「欲住其心诸菩萨众」,他目的想要使令心里面寂静住,这样的诸菩萨众。「令心得住」,那我就学习等持资粮,使令自己心能够得到禅定。

这一段文的内容是这样意思,但是前面那个「云何」一直地贯下来,就是「云何如来教授一切始业初业等持资粮摄受安住欲住其心诸菩萨众,令心得住」呢?这是个问话。这是第一段是「征」,下面第二段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施设教授」。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略标」。

∵∵

酉二、释(分二科)戌一、施设教授(分三科)亥一、略标

谓诸如来,为无谄曲恭敬爱重等持资粮始业初业诸菩萨众,最初施设无倒教授。

「谓诸如来,为无谄曲」,就是没有虚伪的人,他有诚意的人。「谄曲」是虚伪。有恭敬心,有爱重佛法的诚心,「爱重等持」的「资粮始业初业」的「诸菩萨众」。「最初施设无倒教授」,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施设种种的名言,就是无颠倒地教授这位菩萨。

这是第一科是「略标」,下面第二科是「正告」。分五科,第一科是「当正思惟」。

∵∵

亥二、正告(分五科)∵∵天一、当正思惟(分二科)∵∵地一、于己名(分三科)

玄一、标思惟

如是告言:善男子来,汝当安处远离卧具独一无二,于内寂静如理思惟,汝之父母所为立名,或汝亲教轨范师等所为立名。

「如是告言」,这个「如是」指下面的文,就这样开示。「善男子来」,佛陀说话很慈悲,总是赞叹你是好,你是善男子,这是赞叹。我感觉是应该这样子,「善男子来」。当然这个「来」,表面上就是你来到佛这里;当然也可以由因来到果,也叫做「来」。「汝当安处远离卧具独一无二」,这是告诉这件事,你应该安住在远离喧闹的地方,你到那个地方去住。「远离卧具」,就是远离喧闹的地方去居住,居住的时候就是一个人,独一无二,你一个人在那里住,这样子。「于内寂静如理思惟」,住在那里以后又该做什么事情呢?「于内寂静」,就是你内心要寂静住,不要打妄想,那么这也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了。「如理思惟」,如佛法的正义去思惟,那这就是如理作意。一个修止,一个修观了,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子。

这个「如理思惟」,照理说看话头是如理思惟;「念佛是谁」,这是个如理思惟。但是用这个方法去修行的人呢,多数又不是如理思惟,就是有一点,实在是变成了寂静住的意思。「于内寂静如理思惟」,怎么样思惟呢?这下面说了:「汝之父母所为立名,或汝亲教轨范师等所为立名」,这是先思惟这个名字。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或者是我们学习《维摩经》,或者学习《金刚经》、学习《大般若经》,它都详细告诉你怎么怎么思惟;没有说不告诉你,你自己想,佛不是这样的态度,不是的。这上面说如理思惟,说你的父母所为立名,就是你初开始,小的时候,你父母给你起个名字,安立一个名称。或者不是父母,是你的亲教师,或者是你的轨范师,和尚、阿阇黎,给你立一个名字,你思惟你的名字。这一科是「标思惟」,下面第二科解「释行相」,就是修行的相貌。

∵∵

玄二、释行相∵

如是思惟,我今为有离六处法自性真实,或内、或外、或两中间,于此有中,如是名想施设假立言说转耶。

这个名字呢,通常人的思想,就是说名字,我们的思想上的习惯,「这就是我,我叫什么什么名字,就是我」,是这个意思。现在说这个名的缘起,究竟是不是我呢?是这个意思。第二科「释行相」。

「如是思惟」,就是这样子思惟。「我今为有离六处法自性真实」,我现在是有这个情形吗?是有我的吗?「为有」,是有我吗?这个怎么样叫做有我呢?「离六处法自性真实」,远离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地方。「离六处法」,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一个自性的真实,它的体性是真实的。「真实」应该解释为不可破坏,不可破坏叫做真实。就是它的自性,就是这个我的自性,它离开了六处,六处眼耳鼻舌身意是可破坏的,现在它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不是我;离开了眼耳鼻舌身意,另外有我的自性,这个自性是真实不可破坏的,是这样吗?是这个意思,思惟。「如是思惟,我今为有离六处法自性真实」,是这样吗?我是这样吗?这样子思惟。

「或内、或外、或两中间,于此有中」,这是第二个思惟。或者是内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或外」,外六处。「或两中间」,内六处、外六处是两,中间就是六识,眼识乃至意识。「于此有中」,在这里边有一个自性真实的我,这里有我。前面说是离开了六处有我,这样思惟。现在是即六处:内六处、外六处、中间,是在内、外、中间这六处里边。「于此有中」,在这里面有个我,这个我里边,「如是名想施设假立言说转耶」,就是在这里有一个名,有个名想。名就是想,如果没有名是不能想的。「施设」,就是我的名字叫某甲,就是施设一个名字,在这里有个我,这个我再施设一个名字,叫某甲,或者是某乙,施设名。这个名就是想所施设的,不想这个名字施设不出来。不管父母安立也好,和尚、阿阇黎也好,也是由想而安立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假立,就是原来没有名字,现在假立一个名字,立出个名字叫某甲,叫某乙,就可以言说了。「转耶」,是这样子现起的吗?就是这样意思,这样思惟。这是第二科「释行相」,下面第三科「出了知」。

∵∵

玄三、出了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