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二十四、顶现乌瑟腻沙舌覆面轮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在「别广诸相」这一科,分二十七科,就是说明三十二相的业因的差别。现在是第二十四科「顶现乌瑟腻沙舌覆面轮」。

「于离杀等」,佛陀的乌瑟腻沙相,佛陀的肉髻相和舌覆面轮相是由什么样的业因成就的呢?「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能够自己主动地发心秉受这五种学处。秉受以后,又能护持不违犯。「亦劝他受」,也劝他人受持这五种学处。

∵∵

《披寻记》一六三七页: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等者:〈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不能习近五种处所: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二者、不能不与而取,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四者、不能知而妄语,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此亦名为永断五支。此五处所,名离杀等五种学处。受、谓摄受。护、谓防护。〈决择分〉中说:有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差别应知。(陵本五十三卷四页)

「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等者:〈声闻地〉说:阿罗汉苾刍诸漏永尽」,这个爱烦恼、见烦恼都已经断掉了。「不能习近五种处所」,这个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去亲近这五个地方。「一者、不能故思杀害诸众生命」,他不能故意地这样思惟,思惟什么呢?想去杀害诸众生命,不能思惟这件事,更何况做这件事呢?「二者、不能不与而取」,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够,对方没有施与他,他就会拿人家的东西的。「三者、不能行非梵行习淫欲法」,阿罗汉不能做这件事。「四者、不能知而妄语」,知道这件事,去说谎话,阿罗汉不能这样子。「五者、不能贮蓄受用诸欲资具」,这个阿罗汉苾刍他不能够贮蓄,不能够积蓄和受用诸欲的资具。诸欲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五欲,这五欲一定要有资具才能够受用这个欲,而阿罗汉他不能够贮蓄这些诸欲的资具,都不能。这是「(陵本三十四卷二十六页)」说的。「此亦名为永断五支」,这五种学处又名为永断这五种事情。「此五处所,名离杀等五种学处」,这五种处所是应该学习的地方。

「受、谓摄受。护、谓防护」,前面说是「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这个受和护怎么解释呢?「受、谓摄受」,这个受就是把它取过来,放在心里面,那么就叫做受。「护、谓防护」,就是保护他不要失掉了,就是受了戒以后要保护清净,不敢违犯的意思。「〈决择分〉中说:有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差别应知」,「摄受律仪」,就是你受戒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有向上的意愿,你要受这五种学处,领受这五种学处来升进自己的品德,这叫做摄受律仪。「防护律仪」呢,防是保护的意思,保护自己所受的律仪,不要污染了,不要失掉了,不要破坏了。所以一个是受,一个是护的意思。「(陵本五十三卷四页)」。

∵∵

修悲心故;于大法受能正行故;由此感得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其舌广薄普覆面轮。

「修悲心故」,现在说这里三十二相的业因,这是大菩萨的境界,发无上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菩萨他所学习的法门,不是阿罗汉。那么这位菩萨,他是「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能自受护,亦劝他受」,为什么要这样子呢?「修悲心故」,菩萨是修慈悲心,所以自己也不做这个伤害众生的事,也劝他人不做伤害众生的事,是自己的慈悲心的一种行为,就是为了慈悲而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话这些事情。「于大法受能正行故」,前边这五种事情呢,是灭除恶,灭恶,「于大法受」,应该是生善。生什么善呢?什么叫做大法呢?就是与大悲心,与菩提心相应的六波罗密法门,叫做大法。如果没有菩提心而修六法,那不算大法。而这位菩萨他是发了无上菩提心,他能够秉受六波罗密,所以叫做「于大法受」。受了以后,他又能够去实践,「能正行故」,能如法地去修学六波罗密法门。那么前面那句话是灭恶,这句话是生善。「由此感得其顶上现乌瑟腻沙」,由于他能够灭恶生善,能够持戒,能够修六波罗密,所以由此业因感得他的顶上面现出来一个肉髻相。「其舌广薄普覆面轮」,同时他的舌比一般人不同,佛舌能广而又薄,广大到什么程度呢?能普覆他的面轮;他的面也是圆的,所以称为轮。

∵∵

《披寻记》一六三七页:

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释前于离杀等五种学处,由修悲心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菩萨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共自他利,名能正行。此释前说能自受护亦劝他受。

「修悲心故等者:此修悲心,释前于离杀等五种学处」,这是解释前面那句话的意思。「由修悲心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那些邪行能伤害众生,而这位菩萨修悲心不伤害众生,所以「远离损害有情诸邪行故」,所以要学习这五种学处。

「菩萨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名大法受」,这是解释这个大法受是什么意思?菩萨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是不能名为菩萨的。所以发心了,「能为无上菩提根本」,他发无上菩提心了,是无上菩提的根本;就是由根本而能建立无上菩提。这个发菩提心应该具足三义:一个是菩提心,上求菩提的意思;还有个大悲心,救护众生的意思;第三是无我的智慧,就是般若波罗密的智慧。具足这三心,名为菩提心,所以这个三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亦是大悲之所等流」,这个发心是无上菩提的根本,而无上菩提是大悲心的等流,就是它展转地增上,就圆满了无上菩提。如果是但有大悲心,三心不具足,只有大悲心,没有菩提心,也没有般若的无我慧,那不能说是大悲的等流,不能那么说,那就是不具足了,就不是菩萨了。这就叫做大法受。发无上菩提心能够广度众生,这里面就是有大法受了。

「共自他利,名能正行」,这个能正行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共自他利」,就指自己学习六波罗密,也劝他人修六波罗密;自己修六波罗密来利益众生,所以自己有利益,也利益了他人,那么这叫做能正行。如果只是自利而不能利他,那不是菩萨道。「此释前说能自受护亦劝他受」,这个「能正行」也和前面那个「能自受护亦劝他受」是相契合的。有如是功德呢,就成就了顶上现乌瑟腻沙、其舌广薄普覆面轮。

∵∵

未二十五、音若频迦声如天鼓

常修谛语、爱语、时语、及以法语;由是因缘,得大梵音言辞哀雅,能悦众意;譬若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

「常修谛语、爱语、时语、及以法语」,这下面是第二十五科「音若频迦声如天鼓」。「常修谛语」,这位菩萨他的声音像频迦声音,像天鼓似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德相呢?「常修谛语」,这位菩萨他常说真实语,他不说谎话。「爱语」,常是由慈悲心发出来的这种语言,就叫做爱语。就是说出来的语言是对于对方是有利益的,所以叫做爱语。有的人说:「我不说谎话,我说真实语。」但是这句话说出来对对方有害,你想没想?这个话应不应该说呢?所以说真实语是对,但是对对方要有利益,你若说这样的语言叫爱语。「时语」,这句话是对,但是这个时间要看一看,这个时间对不对?这句话是对人有利益,但是现在不应该说;你若说,那还是有过失的。「及以法语」,这个法语就是有胜义的语言,就是佛菩萨说的法语。这个很多很多的烦恼多数是因为说话引起的,这个说话……,现在说佛的三十二相里面,也是因为谛语、爱语、时语、法语而成就的,可见这个说话还是很厉害的,很重要的。

「由是因缘,得大梵音」,菩萨是因为常修谛语、爱语、时语、法语,由是因缘,所以他成就了大梵音,特别清净庄严的音声。「言辞哀雅」,他说出来的语言是非常哀雅。这个哀,他这个音声发出来,你就感觉到他有慈悲心,所以叫做哀。那个音特别地庄严,所以叫做雅。「能悦众意」,能使令听见的人心情快乐,心情喜悦。「譬若羯罗频迦之音」,这个菩萨的大梵音就像羯罗频迦鸟的那种妙音声似的,非常地美妙。「其声雷震,犹如天鼓」,这个佛的音声虽然美,但是还是很雄壮的,像打雷似的,好像天鼓似的。这样这里面说了三个譬喻:一个羯罗频迦音,一个雷音,一个天鼓,用三个音来譬喻佛的音声的美妙。

∵∵

未二十六、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普于世间恒常修习慈心悲哀,如父如母;由此感得其目绀青,睫如牛王。

「普于世间恒常修习慈心悲哀,如父如母」,这是第二十六「其目绀青睫如牛王」。佛的相有这样的相,为什么有这样的相呢?「普于世间」,佛的大悲心普遍地对于世间上的众生,「恒常修习慈心」,常常修习怎么样对他好,让他能得到利益,这就叫做慈心。「悲哀」,怎么能够消除他的苦恼,有这样的心情。「如父如母」,就像父亲、母亲对儿女那样的关心。「由此感得其目绀青」,由这样清净的业,成就了佛的目是绀青的,「睫如牛王」似的。

∵∵

未二十七、毫相光白螺文右旋

于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由此感得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

「于有德者如实赞叹称扬其美」,这是第二十七科,就是最后一科「毫相光白螺文右旋」。怎么样会成就这样的相呢?于有德的人,「如实赞叹称扬其美」,这个有德这句话应该是明白了,就是有道德的人。但是在〈声闻地〉一开始那个地方曾经说到,什么叫做德呢?就是信、戒、闻、舍、慧。说是这个佛教徒,这个出家人,或者是个在家居士,他信佛了,信佛和不信佛有什么不同呢?就是对于佛法有信,他还受戒,能持戒清净。信、戒,闻,还能学习佛法。信、戒、闻,舍,他还有慈悲心能够帮助别人解除困难。还有慧,他能明白苦集灭道的道理。这个出家人有信、戒、闻、舍、慧,这就是有德。这个在家居士信佛了,那有什么不同呢?你信佛以后和不信佛有什么不同?就是有信、有戒、有闻、舍、慧,所以这叫做有德。「如实赞叹称扬其美」,如果你想要得到白毫相,螺文右旋这样的相,你应该做这件事:对于有善根、有道德的人,你真实地赞叹他,说他好。这个人有什么好?他有信、戒、闻、舍、慧,或者是有信、进、念、定、慧,说这个人有戒定慧的功德;你赞叹他,「称扬其美」。你这样赞叹,你将来就「由此感得眉间毫相」,由于你有栽培这样的善法了,你将来的眉间就有白毫相。眉间有个毫,那个毫是什么样子呢?「其色光白」,它是有颜色的,还有光明,而是白色的。「螺文右旋」,那个白毫它不是直直地在那里,它是向右旋的,像那个螺似的;海那个螺是右旋,那个白毫也是右旋的。

∵∵

巳三、结由净戒(分二科)∵∵午一、总感一切∵∵

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而能感得。何以故?若诸菩萨毁犯净戒,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况能感大丈夫相。

这下面是第三科「结由净戒」。这个解释三十二相的业因,分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第三科是解「释」。解释又分三科,第一科「总说因缘」,第二科是「别广诸相」,第三科是「结由净戒」,科是这么来的。

「如是一切三十二种大丈夫相无有差别」,都是一样的。怎么叫做一样呢?「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这三十二相都是由持戒清净为它的因缘而能成就的。这个佛法当然说深了,要用很多很多话来表示;如果简单说呢,就是说因。佛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你常常和人说话,你都说什么话?」佛说:「我说因缘。」就是什么事情有不同的因缘,有不同的事情就有不同的因缘。不同的因缘,就是你自己去创造就会出现这件事;你若不做,不做就没有这件事。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乃至得无上菩提也是有因缘的。「当知皆用净戒为因」,这些善法、这些功德都是以持戒清净为因缘而成就的。不管哪一个相,三十二相哪一相,都是要持戒清净才能成就的。「何以故」,什么理由这样子呢?若诸菩萨毁犯了清净戒,尚不能得下贱的人身,连下贱的人身都得不到,「何况能感大丈夫相」呢?你若破了戒,就到三恶道去了。所以持戒是三十二相的因,平等无差别的因缘。这是「结由净戒」,这一科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感一切」。下面第二科是「说摄顶相」。

∵∵

午二、说摄顶相∵∵

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离此,更无别可得故。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

「当知此中其顶上现乌瑟腻沙,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我们应该知道此中这个顶上的肉髻相,在佛的头顶上现出来乌瑟腻沙,就是现出个髻相。「及以如来无见顶相」,我们常常听说佛也有无见顶相,现在这三十二相里没有说呢?现在这里说了。这个肉髻相是「及以如来无见顶相,合立一种大丈夫相」,合而为一;说肉髻相,那里就已经说了无见顶相了。「离此,更无别可得故」,离开了这个乌瑟腻沙的肉髻相,更没有别的地方说那是无见顶相;就这里就是无见顶相,它们是一体的。「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如是」,就是指前文。「且说」,姑且这么解释。能感三十二相的业因,每一相都是有各式各样的业因成就的。这上面说个「似」,这个「相似」是什么意思?就是业因和业果相似。你为人服务、跑腿,跑来跑去,你这个腿就庄严,是的。你拿个生果供佛,那你的手就会庄严;你若用手打人,你的手就不庄严了。那是相似的,果是相似的。「如是且说能感相似三十二相种种业因,广建立已」,这样子详细说完了。

∵∵

卯二、略说善修(分二科)∵∵辰一、别辨相(分三科)∵∵巳一、标

复次略说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所有四种善修事业,当知能感一切相好。

这下面是第二科「略说善修」。这个「诸相随好」分两科,第一科是「果摄」,第二科是「因摄」。「因摄」里边分三科,第一科是「出由业因」。「出由业因」里面分两科,第一科「广相似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第二科「略说善修」。这一科是略说,有广略不同。说了一遍,又再说一遍,就是重说了,但是有广略的不同。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复次略说在家出家二分菩萨」,这个菩萨有两种不同,两种分别:一个是在家菩萨,一个是出家菩萨。这个在家菩萨、出家菩萨都有两种不同:一个是凡,一个是圣。在家和出家是不一样。发无上菩提心就是菩萨,但是有凡圣之别。若是已经入圣位的菩萨呢,那他是观察众生的根性和众生的因缘,「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如果这位法身菩萨现在家相,那是不可思议境界。说这位法身菩萨他现出家相,那也是不可思议境界。若是凡位的菩萨,那就是另一回事。现在说这二分菩萨,这两种不同的菩萨。「所有四种善修事业」,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不管是凡圣,都是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密的,所修的事业有四种不同。在家也是四种,出家也是四种,四种的善修事业。修这四种善修事业,这四种是有什么好处呢?「当知能感一切相好」,你要知道,善修这四种事业,就能够成就佛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好的。

∵∵

《披寻记》一六三八页:

四种善修事业者:谓诸菩萨于六波罗密多决定修作,委悉修作,恒常修作,无罪修作,是名四种善修事业。如〈分品〉释应知。(陵本四十七卷六页)

「四种善修事业者:谓诸菩萨于六波罗密多决定修作」,他决定要修六波罗密多,任何的魔怨不能障碍的。「委悉修作」,「委悉修作」就是周遍详细的修作。「恒常修作」,不是今天修作,就修了三天以后就不修了,不是,是常常地修六波罗密的。「无罪修作」,修六波罗密的时候没有过失,完全是清净、有功德的。「是名四种善修事业。如〈分品〉释应知」,前面有个〈分品〉有解释这件事,「(陵本四十七卷六页)」。

这前面是「标」,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分四科,第一科解释「决定修作」。

∵∵

巳二释(分四科)∵∵午一、决定修作∵

谓于此中决定修作,能感足下善安住相。

谓于此四善修事业里边,这个决定修作是什么意思?就是决定要做这件事,有什么障碍因缘不能障碍,「我决定要做这件事。」这个不容易!说是「你这里太冷,我就不去了!」那就是障碍了。「决定修作」,你若是有决定意,你修六波罗密的时候,「能感足下善安住相」,你就能成就佛的那个足下的善安住相,就能成就这个功德。

∵∵

午二、委悉修作∵∵

委悉修作,能感足下千辐轮相、立手摩膝、手足网缦、身皮细滑、于其身上七处皆满、肩善圆满、髆间充实、身分洪直、其舌广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