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二、于他有情

于所应作利有情事,策励思惟,方能修作;未能任性哀愍爱念。或于一时于诸有情,由身语意发起邪行;或于一时于诸境界,发起贪着;或于一时,于资生具,现有悭吝。

酉二、在意乐∵(分二科)∵∵戌一、别辨相∵(分二科)

亥一、于三宝等∵(分二科)∵∵天一、自内无知∵(分二科)∵∵地一、标

信他诸佛菩萨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

我们昨天是讲到这里。

地二、释

谓于如来、或法、或僧、或真实义、或有情事、或佛菩萨神通威力、或因、或果、或应得义、或得方便、或于所行,皆随他信。成就狭小闻所成智、思所成智,而非无量。

这是第二科,前面第一科是标,「信他诸佛菩萨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未能自内,就是这位胜解行地菩萨,他自己没有成就,法无我的智慧,所以他自己心里面,没能够通达胜义谛,所以要「信他诸佛菩萨而行」,这一段是标,下边第二段解释。

「谓于如来、或法、或僧、或真实义、或有情事」,这下面说他没能通达世俗谛,也没能通达第一义谛,「谓于如来、或法、或僧」,这就是三宝,他对于三宝的真实功德也不了知。「或真实义」,就是法无我性,就是真如,也没能证悟。「或有情事」,众生的事情就是惑、业、苦嘛,惑、业、苦他也不真实明了。「或佛菩萨神通」的」「威力」,我们前面曾经学习过,神通威力就是圣威力,「或因、或果」,「因」就是一切法,由因缘生,但是前面的文说有十种因,就是: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摄受因、生起因、引发因、定别因、同事因、相违因、不相违因,一共有十因。「或果」,果就是:异熟果、等流果、离系果、士夫果、增上果,这我们前面都学过了,对这个也不是通达的。「或应得义」,应得就是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义。「或得方便」,得无上菩提的前方便,就是六波罗蜜。「或于所行」,或于自己内心所行的境界,《披寻记》有解释。「皆随他信」,前面列举的这么多的,都是随顺佛语,相信佛语的这样解释,不是自己证悟了大智慧,通达这件事。「成就狭小闻所成智、思所成智」,这位胜解行地菩萨,他成就了狭小的闻所成智,你没能证悟第一义谛,心有所得时候,境界都是狭小的,这个狭小指什么说的呢?就是闻所成智和思所成智,「而非无量」并不是特别广大的第一义谛境界,那么这是说他信佛语而行,未能自内了知真实,这是自内无知这一段。下边第二段或时失念。

天二、或时失念

又即于此,或时忘失、有忘失法。

这个胜解行地菩萨,他有闻所成智,思所成智,由这两种智慧也通达多少道理的,但是「又即于此」,他所闻所思的事情,有的时候呢,他就忘掉了,这个念力不圆满,「有忘失法」,就是忘掉了。

亥二、于大菩提

成就菩萨苦迟通行。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无炽然精进,无有甚深牢固净信。

他也不是一无所成,他也有多少成就,成就是属于什么呢?是菩萨的「苦迟通行」,这个「苦迟」,苦什么意思呢?就是没得到色界四禅,虽然他也用功修行,他没能成就色界四禅,所以他的觉受是属于苦的,这个「迟」就是迟钝,迟钝就是根性钝,在这个利钝的根性上看呢,他是钝根人,所以是迟钝,运转的缓慢,就是没能够成就色界四禅,是个钝根人,这样的用功修行、修学圣道,这个圣道就是通行,能通到涅盘那里去,他是成就,就是这样子,是这么一个范围,这是「或时失念」。

「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无炽然精进,无有甚深牢固净信」,这下面是第二科,「于大菩提」。前面第一科是「于三宝等」,这是「于大菩提」。「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就是对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无上正等正觉,没有猛利的乐欲,「乐欲」就是愿,这个愿不是那么勇猛,但是也不是没有愿,只是愿不猛利就是了。「无炽然精进」,精进是属于行,前一句是愿,这一句是行,他的用功修行,没有那个炽然精进,不是特别的勇猛,也用功修行,但不是特别的精进。「无有甚深牢固净信」,这个「甚深牢固」,牢固实在就是坚固,甚深的牢固,那就是通达第一义谛那样的净信,就是「甚深牢固净信」,他没有通达第一义谛,所以没有这样的信心。

《披寻记》一五六九页:

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等者:〈成熟品〉说: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欲乐,中品加行。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即于此中性淳厚故,极猛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今胜解行住菩萨住下品成熟,唯有下品欲乐,下品加行。由是说无猛利乐欲,炽然精进。有转还故,有退堕故,非为无动,由是说无甚深牢固净信。

「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等者:〈成熟品〉说:若时菩萨住中品成熟,尔时便有中品」的「欲乐」,「中品」的「加行」。若这个时候,这位菩萨他修行的境界,是属于中品成熟的程度,那么他是安住在中品程度的时候,他在佛法的功德,所成熟的,「尔时便有中品欲乐」,那个时候呢,他就有个中等的欲乐,就是前面说「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说这个人他有中品的欲乐,中品的加行,中品的愿,中品的行,这个中品,究竟是什么程度呢?「此尽第二无数劫边际」,这句话说明白了,从发无上菩提心,解胜行地开始,到得无上菩提,一共有三大阿僧只劫,三无数劫,现在这里说中品,就是第二无数劫,那个第一无数劫呢,那就是下品了,就是软品,这个第二无数劫就从初欢喜地开始计算,直到第七地,这都是第二无数劫的边际,在这个时候,就是已经见第一义谛的人了。

「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个第二无数劫边际的菩萨,满了第二无数劫的时候,他的这个愿、行,相貌是中品的,中品的又是什么样子呢?「炽然无动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个「炽然」就是勇猛的意思,他修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的时候,是非常勇猛的。「无动觉品」,这个无动就是不退转的意思,只有向前进而不会向后退的了,无动的觉品善法,「已得相应」这位菩萨已经相应了。「即于此中性淳厚故,极猛盛故,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名为炽然」,这上面解释这个炽然。「即于此中」,就是在第二无数劫里边,他已经见第一义了,这个人「性淳厚故」,他的心非常的淳厚,这个「淳厚」是什么事情呢?就是他的慈悲心非常强,无论遇见什么境界,他的慈悲心先动,就是对前面的人有慈悲心,不管前面的人怎么恶,但是他是慈悲心的,我们应该这么学习,不要一下子眼睛就立起来。「此中性淳厚故」,就是慈悲,很忠厚,就是慈悲中也是有智慧的,因为这是见法性的人。

「极猛盛故」,他这个大悲心发动的六波罗蜜,特别的勇猛、特别殊胜,「能有上品广大果故,大胜利故」,他这个修六波罗蜜,修六波罗蜜是有为法,是有因果的,他在这个世、出世间上有上品的广大果,如果在世间上说呢,那他有大富贵的境界,因为常常的修布施波罗蜜,他就是有很多的财富。有戒波罗蜜呢,他的身体很高贵,还有这个忍波罗蜜就是他不是一个孤独的人,他会有很大、很尊贵身份的朋友,他自己很尊贵,他的朋友也很尊贵,「有大朋党、有大眷属」,所以这是上品的广大果故。精进呢,就是如意的大果报是不断绝的,一个果报一个果报,无穷无尽的这些如意的果报,是精进波罗蜜的果。禅定,他是修禅定的人,所以他的身体是不可以损坏的,没有人能伤害他的身体的。般若,般若这个上品的广大果,就是诸根猛利,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和一般人不一样,特别猛利,「多诸喜悦」,喜悦的事情,「于大人众中得自在」,他有这个上品广大的果报。说这位菩萨,这是见第一义的菩萨,他有这种境界。「大胜利故」,这个大胜利什么呢?就是有广大的神通,有神变的威力,「名为炽然」,这个炽然是这样意思,这么讲。

「不转还故,不退堕故。常胜进故,名为无动」,这解释这个无动,炽然讲完了,这个无动觉品,无动是什么意思呢?「不转还故」,他不会向后退,又回到初发心的境界。「不退堕故」,他现在成就的功德,不会退失的。「常胜进故」,他是向前进的。「名为无动」,这个无动是这个意思。(陵本三十七卷二十六页)那里有解释。「今胜解行住菩萨住下品成熟」,现在这一大段文主要是介绍胜解行住菩萨的境界,这位菩萨是安住在下品成熟,就是没得圣道,还在那个资粮位、加行位这个时候。「唯有下品欲乐」,他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愿是下品的。「下品欲乐」,下品的加行,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是下品的一种境界。

「由是说无猛利乐欲」,所以说于大菩提无猛利乐欲,没有炽然精进。「有转还故」,这个胜解行地菩萨他有退还的事情,有转还,有退堕的事情。「非为无动」,没有这个无动的功德,「由是说无甚深牢固净信」。看这个文的意思,他只有说他有闻慧和思慧,还没说他有修慧,没有成就修慧这么个境界,没有成就修慧,那应该是外凡的境界,他还没到暖、顶、忍,这里;暖、顶、忍应该是有修慧的人了。

戌二、随难释∵(分三科)∵∵亥一、标

于其三处,有忘失念。

这下面呢,随难释,前面是别辨相,辨出来这个胜解行地菩萨,只有闻、思慧没有修慧的这位菩萨,就是这样的相貌。下面第二科随难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于其三处,有忘失念」,这位胜解行菩萨在三个地方有忘失念,就是记不住了,这个念失掉了。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列。那三处呢?

亥二、列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或于一时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失前生。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

「一、于境界可意不可意色声香味触法中」,就是这位菩萨他所遭遇到的境界,有的境界是可意的,有的境界是不可意的,可意不可意的色、声、香、味、触、法里边,「或于一时其心颠倒」,或者一个时候,他不能向第一义去理会了,就是有所得了,有所执着了。「其心颠倒」就不与第一义相应了,就是迷惑了,「忘失正念」,他这个正念也失掉了。

「二、于受生彼彼身中」,这是前面第一个境界,第一处,现在第二处,「于受生彼彼身中」,就是他这个生命结束了,他又来生……或者,在人间有各式各样的不同,或者是生到天上去,这可能是指人间的境界。「彼彼身中既受生已」,既然得到一个新生命以后,「忘失前生」,前生怎么回事不知道,有这一个事情。

「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或于一时有所忘失」,第三个地方是什么呢?。「于所受」,所学习的佛法,「所持」,这个忆持不忘的佛法,这些事情里面,「久作」,长时期这样做的事情,也常常这样讲说的,应该是不会忘的,「或于一时有所忘失」,到这个时候就忘了,想不起来了。

亥三、结

于是三处,有忘失念。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段文,在这三个地方,这位胜解行菩萨有忘失念;没有这个修慧的人,也就是有这个问题。

申二、所作不定∵(分三科)∵∵酉一、或具聪慧

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于其诸法能受能持;于其义理堪能悟入;或于一时则不如是。

这是第二科,所作不定,前边第一科是狭小有缺,现在第二科所作不定,分三科,第一科或具聪慧,「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他这个聪,他的耳朵很聪,他的第六意识很有智慧,怎么知道呢?「于其诸法能受能持」,对于所学习的佛法,或者是世间善法,他能够领受,他心里面也能忆持。「于其义理堪能悟入」,对于那件事的道理,他能够理解,所以就是有聪慧。「或于一时则不如是」,或者一时,这个时候就是不能,就是又笨了。

酉二、或具忆念

或于一时具足忆念;或于一时成忘念类。

这是第二科,或具忆念,前面第一科,这是第二科,或者一个时候能具足忆念,他所学习的他能忆念,他不忘失。「或于一时成忘念类」,或者一个时候,就记不住了,和那个记忆不好的人是一类了。

酉三、勉为他说

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或时虚弃、或不虚弃;如闇中射,或中不中。随欲成故。

这第三科,勉为他说,「于诸有情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就是调伏有情的善巧方便,这位菩萨不能知道,是这个众生随自己意说佛法可以,但是你不知道究竟怎么样才能调伏,那他还不是太明白。

「于自佛法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前面说「未能了知如实调伏善巧方便」是对有情说,教化众生说,「于自佛法」,就是自己这方面,在佛法里面修行的事情,他也是有所不知道,「亦未了知,如实引发善巧方便」,说自己怎么引发自己的圣道,他也不太明白。「如实引发」,很恰当的引发圣道的善巧方便。

「为他说法、教授教诫、勉励而转」,他有闻所成慧,也有思所成慧,他也为他人讲说佛法,但是这个讲说的程度,就是为人教授他的善法,教诫不要作恶事,对于这样为人说法的时候呢,要勉励而行,要努力的这件事才能做得来,勉励而转,「勉励转故不如实知」,因为他的智慧很勉强,他对于所应该怎么样教授众生,怎么样教化众生,不是真实的明白。「或时虚弃、或不虚弃」,为人说法的时候,就是,或者这个时候就是白说了,对方一点利益不能得到,「或不虚弃」,或者有的时候听众也得到利益的。

「如暗中射,或中不中」,就是像这个黑暗中去向那个目的那地方射,射箭,或者是中上了,或者是没有中上,所以这个事是靠不住的事情。「随欲成故」,因为这个有闻慧、有思慧的这位胜解行菩萨,他的心还不清净,他没得到禅定,还没能离欲,所以「随欲成故」,他心里面有欲,心不清净,所以自己用功修行也马马虎虎的,为众生说法也是靠不住的。

《披寻记》一五七○页:

随欲成故者:由彼意乐未清净故,致有斯失应知。

「随欲成故者:由彼意乐未清净故」,他内心那第六识,他的那个意愿还不是很清净的,「致有斯失应知」,所以使令他有这些过失,有这些缺失。

申三、所得有退∵(分六科)∵∵酉一、退已发心

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舍。

这个第一科是狭小有缺,第二科所作不定,现在第三科所得有退,分六科,第一科,退已发心。「或于一时」,或这位胜解行菩萨,一时于大菩提虽然已经发心、发愿,愿得无上菩提,「而复退舍」,有的时候又退了,这个大菩提心又退掉了。

酉二、舍先受戒

或于一时弃舍菩萨先所受学净戒律仪,不能受学。

这是第二科舍先受戒,或者这个时候,他懈怠了,就弃舍这个菩萨先所受学的净戒律仪,就弃舍了他的菩萨戒,那前面菩提心退了,当然戒也就是退了。「不能受学」,这个时候,这个道心没有力量了,就不能受学菩萨戒,也就不能行菩萨道了。这第三科厌利有情。

酉三、厌利有情

或于一时虽勤修习利有情事;而于中间生厌倦故,复还弃舍利有情事。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

「或于一时虽勤修习利有情事」,或一个时候,他也精勤的去做利益众生的事情,「而于中间生厌倦故」,但是中间,行菩萨道的中间的时候,心里就厌倦了,「哎呀!众生难度。」众生特别的赞叹这位菩萨也受不了,若毁辱这位菩萨,菩萨也受不了,你若不修止观就是这样子。我们说是赞叹应该受得了,赞叹受不了,他若赞叹你,你不修止观的时候,就随他去了;若毁辱更不得了,那就是厌烦这件事,我辛苦了,我不做了,就是这样子。

「复还弃舍利有情事」,又弃舍这件事。「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这是结束前面这段文。「由意乐故」,因为他内心里面,终究是发过菩提心,他心里面还想要得圣道嘛,所以「欲令自乐」,还想到自己,我不要度众生,那么辛苦,我自己安乐住,修学圣道好了,叫做「由意乐故,欲令自乐」。「由思择故,欲令他乐」,有的时候感觉众生难度,众生也是很苦恼,想一想还是度众生,所以「欲令他乐」,又发心度众生了。

酉四、数犯净戒

于诸菩萨所有违犯,多分遍知;非数遍知,无余永断。由于毁犯数现行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