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增上意乐品第三
在前面我们讲过,「持」是堪能的意思,堪能随法就是随顺第一义谛,是这个意思。「瑜伽处」,瑜伽就是修止观,修止观的境界。「增上意乐品」,这个「意乐」在这里有愿的意思。「增上意乐品」就是很勇猛,「增上」是勇猛的意思,就是这位菩萨他的菩提愿是特别勇猛的,不像我们发了菩提愿,没有力量。下文有解释,这里不多说了。
这一品里面就说菩萨的增上意乐,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壬三、增上意乐││即增上意乐品∵(分二科)∵∵癸一、征
云何菩萨增上意乐?
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嗢柁南标」。
癸二、释∵(分二科)∵∵子一、嗢柁南标
嗢柁南曰:智者于有情,有七相怜愍;十五胜意乐,作十事应知。
这四句颂也就是把这一品的内容全部地标立出来了。
子二、长行释∵(分二科)∵∵丑一、七相怜愍∵(分五科)∵∵寅一、标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名善意乐极善意乐。
这第二科是长行的解释,长行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七相怜愍」,又分五科,第一科是「标」。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深心发起七相怜愍」,就是很多的菩萨对于具足一切烦恼;见烦恼、爱烦恼都具足的众生,「深心发起七相怜愍」,他发起来七种不同相貌的怜愍心。谁是能发起的呢?是深心,菩萨有深心能发起七相怜愍。「以诸菩萨具怜愍故」,他怎么能够发起来七相怜愍呢?因为诸菩萨他的内心里面有怜愍心,所以他能发动,「名善意乐极善意乐」,这七相怜愍就叫做善意乐,也叫做极善意乐。
《披寻记》一五五九页:
名善意乐极善意乐者:此中意乐,通说胜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由是差别,名善极善。
这里边说「意乐」,和一般说「意乐」有不同的地方。什么地方不同呢?这里说「意乐」范围很广,「通说胜解行地」的意乐。「胜解行地」,就是未入圣道的时候,没有得无生法忍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暖、顶、忍、世第一。这个时候他有胜解行。再向前进一步,就是初极喜地了,「乃至到究竟地」,就是到第十地。
「由是差别,名善极善」,由于这个意乐通摄凡位和圣位,由于有这样的差别,所以这正文上就说「善意乐、极善意乐」。「善意乐」,就是胜解行地叫善意乐;入圣位以后,就是「极善意乐」,所以叫做增上意乐。
这是「标」,就是立出来,所要讲说的大意先立出来。下面就是「征」。
寅二、征
何等名为七相怜愍?
这是「征」,下面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者、无畏怜愍。二者、如理怜愍。三者、无倦怜愍。四者、无求怜愍。五者、无染怜愍。六者、广大怜愍。七者、平等怜愍。
这是列出来七相怜愍,下面第四科就加以解释。分七科,第一科先解释「无畏怜愍」。
寅四、释∵(分七科)∵卯一、无畏怜愍
谓诸菩萨于诸有情,非怖畏故而起怜愍,现行随顺身语意业,适可其心利益安乐:是名菩萨无畏怜愍。
这是先解释「无畏怜愍」。「谓诸菩萨于诸有情」,这些大菩萨也就是前面说的胜解行地的菩萨,乃至入十地菩萨,这是这么多的菩萨。「于诸有情,非怖畏故」,他们对于有烦恼的有情并不是害怕,菩萨对于众生没有怖畏的意思,「而起怜愍」,而发起这个怜愍心,是这样子。「怜」是哀怜的意思,「愍」是悲伤的意思;就是观察众生贪瞋痴的活动,感觉到很可怜。就是我们不要说我们怎么怎么地,我们是为胜解行地菩萨、为十地菩萨所可怜的有情。我们心里面完全不能控制自己,这烦恼随时会动。这些大菩萨对我们起哀愍心,是哀愍我们,来利益我们、安乐我们,不是害怕,不是怕我们。
胜解行地的菩萨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菩萨,如果说是外凡位、资粮位的菩萨,也把他算在胜解行,也可以哦!好一点吗?比较尊重一点。那个资粮位的菩萨也称之为胜解行,但实际上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称胜解行,就是他对于佛法的理解也很高了,程度很高,他对于佛法的用功修行也有了程度了,和这个资粮位不一样,和那个不修止观的人、放逸的众生不一样。他是修奢摩他的止,也修观,而且在内心里面出现与圣人相似的戒定慧,有这样的境界了。他看见众生那种可怜的境界发出来怜愍心,但是众生会疑惑:「他害怕我!」所以有这种疑惑,现在是否认这件事,这是「无畏怜愍」。
这个怜愍的相貌是怎么样子呢?「现行随顺身语意业」,就是这位菩萨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他的身语意业非常地柔和。「随顺」,对于众生说什么话,他都是随顺你的意思,好像他害怕你似的。「适可其心利益安乐」,这个随顺的身语意业是什么情形呢?「适可其心」,就是契合你的心情来利益你、来安乐你,令你心情安乐,令你得到利益,令你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这是「利益」。解除你的忧恼,令你心情得到安慰,这是「安乐利益」。因为菩萨的动机是利益你、安乐你,而表现出来的身语意行也都是随顺的,所以众生容易误会:「他害怕我!」说现在不是,是「无畏怜愍」。「是名菩萨无畏怜愍」,这是第一个怜愍。
卯二、如理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非不如理怜愍而转。谓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
这是第二个「如理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非不如理怜愍而转」,这些菩萨他对于众生的怜愍是如理的,就是合乎道理的哀怜你。「而转」就是这样地实行这件事,或者「转」是现起,现起的怜愍是如理的。这是「标」,下面解释。
「谓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谓这位菩萨他从开始到最后,他不会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劝导教授有情的。这个「非法、非律」就是以法,以律,以贤善行及是处来教化众生的;不是非法,非律。这个法和律怎么样解释呢?简单的解释或者是这样子,这个「法」就是真理,用佛法的胜义来教导你。「律」就是你学习佛法以后,你实际上要用功修行,灭除你身口意的污染,那就是行了!以真理来教导你,就是令你解,解以后还劝你修行的。所以,「法」是解,「律」就是行。行主要是灭烦恼,就是以解以行,以法以律的解行来教导你。
「不以非法、非律」,与佛法不相应的,那就是外道的法律了。「非贤善行」,终不以非贤善行来教导你。「贤」者,多也,是多的意思,你有很多好的功德的品行。现在说「终不以非贤善行、及以非处」,不合道理的地方,「劝授有情,是名菩萨如理怜愍」。这上面的意思也很明显地表示出来,我们本身若是对于佛法没有深入地学习,一知半解不行,一知半解就容易搞错了!你自己也不用功修行,你的三业也不会清净,自己也是没有解,也没有行,那你若收徒弟,你若做老师也就容易「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的,容易有这个问题。现在说这里的菩萨,「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可见这位菩萨要有高深的程度才可以,「是名菩萨如理怜愍」。
《披寻记》一五五九页:
不以非法、非律等者:恶说法毗奈耶,是名非法非律。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是名贤善。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页)与此相违,是名非贤善行。于彼彼事理有相违,是名非处。
「不以非法、非律等者:恶说法毗奈耶」,毗奈耶就是律,「恶说法毗奈耶,是名非法非律」,那就是不是佛教徒了。不是佛教徒,他若去教导众生的时候,就是「恶说法毗奈耶」了,「是名非法非律」。
「远离颦蹙,舒颜平视」,菩萨以法以律来教导众生。教导众生的时候「远离颦蹙」,就是他的面容不会皱眉头的,就是「远离颦蹙」。「舒颜平视」,舒颜就是开颜,就是非常地开朗;这眉眼,这个面相很开展,所以叫做「舒颜」。「平视」就是平等地,不会向高处看,或者向低处看,「平视」就是正和你的眼睛相对视。「含笑」就是微笑的意思。「先言」,先说话,不会说是我等你说话,我才说话,是先说话。这表示菩萨没有高慢心的意思,这是「远离颦蹙,舒颜平视,含笑先言」,这说话就是非常的尊重你,非常的有礼貌的。
「常为爱语,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常为爱语」,常常说这个令你欢喜的语言,「爱」这个字是这位菩萨的动机,就是爱护你,是爱心说出来的话,而不是用高慢心同你说话,也不是用瞋心同你说话,是用爱心同你说话的。或者说,说这种语言对你有利益,那也就是「爱语」。
「性多摄受善法朋侣,身心澄净,是名贤善」,「性」就是心,他的心量广大,能够容受,「多」是广大的意思,心性广大,能够容受,不是说有一点儿他的心就过不去了,不是的!「善法朋侣」,就是说菩萨本身有很多的功德,是你的好朋友,他为众生的「善法朋侣」。这个「朋」,「朋」是两个月亮,司马迁他解释这句:「同明相照」,就叫做朋友;你也是光明,我也是光明,我放一段光明给你,你放一段光明给我。如果你用瞋心说话,就是黑暗了,所以是「朋侣」。「侣」就是和你为伴,就是你做功德的时候,我为你作伴,我和你合作来成就一个功德,成就善法。
「身心澄净」,就是身也清净,心也清净;身可以说是表现于外的,以慈悲心和智慧表现在外边,是身清净。心里边也是慈悲,也是智慧,所以「身心澄净」,「是名贤善」,贤善就是这么讲。菩萨自己是这样子,菩萨也劝导你这样子,「是名贤善」,叫贤善行。「如〈声闻地〉说」,这个文是在〈声闻地〉已经有了,说过的,而〈菩萨地〉也这样讲,所以这是通于大小乘的。「(陵本二十五卷二十三页)」,在那里有讲。
「与此相违,是名非贤善行」,所以与这个相违了,「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那就不是菩萨行了,就不是哀愍心了。「于彼彼事理有相违,是名非处」,就是各式各样的事都不合道理,那就叫做「非处」,「非处」就是不合道理的意思。合乎道理呢,就叫做处了。这是说菩萨如理怜愍,菩萨和众生见面的时候,教化众生的时候,他的态度是这样子。这样子呢,所以一定是胜解行地,在是暖顶忍以后的境界,才能做到这样的怜愍。因为你修止观了,你常常调伏你的心,你的烦恼被调伏了,所以会有这些事情。如果你不修止观,你的烦恼随时会动的时候,「终不以非法、非律、非贤善行、及以非处,劝授有情」,你能办得到吗?
卯三、无倦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如是怜愍,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曾无厌倦:是名菩萨无倦怜愍。
第三科「无倦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这样怜愍的时候,就是前面无畏怜愍、如理怜愍的时候,「随其所宜发起一切饶益事业」,随顺面前的那个补特伽罗所适合的,「发起一切饶益事业」,就是发动各式各样的利益众生的事情。「曾无厌倦」,做这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容易疲倦的,但是菩萨从来也没有疲倦。若是在胜解行地,心里面有奢摩他的人,他就是有了疲倦,他一入定就恢复过来了,这个定能令他解除疲劳。若是入圣位的人,境界更高了,智慧更高了,那是更不会有疲倦了,「是名菩萨无倦怜愍」。
卯四、无求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自起怜愍,为作饶益:是名菩萨无求怜愍。
这是第四科「无求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不待求请」,不等待他来求菩萨,请求菩萨,菩萨自动地就发起怜愍心。「为作饶益」,就采取行动为他做饶益的事情,「是名菩萨无求怜愍」。
卯五、无染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而起怜愍。谓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是名菩萨无染怜愍。亦名菩萨无缘怜愍。
这是第五科「无染怜愍」。「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无爱染心」,没有爱染心,没有这种心而起怜愍,这是标,下面解释。「谓饶益他不祈恩报,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怎么叫做「无爱染心而起怜愍」呢?「谓饶益他」,谓这位菩萨不怕辛苦地,做了很多事情利益众生的时候,「不祈恩报」,他心里面并不希望对方要酬谢我,要感谢我!不求这件事。「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也不希望,我做了这件事,我将来会得到可爱的果报,也没有这种心情。没有这种心情的原因,他一定是要修空相应的止观了!在毕竟空寂上无有少法可得,所以「不祈恩报」,也不求可爱的果报。若是你不修止观,这是办不到的!「是名菩萨无染怜愍,亦名菩萨无缘怜愍」,这「无染怜愍」也名之为叫做「无缘怜愍」,前面说是可以这样配。「谓饶益他不祈恩报」,那就是「无染怜愍」。「亦不希望当来可爱诸果异熟」,那就是「无缘怜愍」,缘就是不攀缘,无所求的意思。下面第六科「广大怜愍」
卯六、广大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起怜愍,唯是广大而非狭小。言广大者:谓于一切诸有情所,虽遭一切不饶益事;而不弃舍。菩萨自身宁受非爱;终不以恶欲加于彼:是名菩萨广大怜愍。
「又诸菩萨于诸有情所起怜愍,唯是广大而非狭小」的怜愍,怎么叫做「广大怜愍」呢?「言广大者:谓于一切诸有情所,虽遭一切不饶益事」,谓于一切诸有情的地方,菩萨大慈大悲饶益众生,但是也遭遇到不饶益事,众生还是:「你是害怕我!你做这件事情。」说了很多的坏话来毁辱菩萨,遭遇到一切不饶益的事情。菩萨的慈悲心不退转,「而不弃舍」,你毁谤菩萨,菩萨还是继续地慈悲你,而不弃舍你。「菩萨自身宁受非爱;终不以恶欲加于彼」,菩萨自身饶益众生的时候,宁可是遭受到不可爱的事情,触恼菩萨的事情,但是菩萨本身终不会贪瞋痴的烦恼动了,恶心来了,想要杀害对方来出出气,菩萨不这样,「是名菩萨广大怜愍」。「广大怜愍」就是原谅众生了,不计较这件事,这叫做广大。
菩萨道里面说到菩萨的这种广大的,无障碍的境界,我们正是菩萨所教化的对象,若这样说,我们还要去触恼菩萨吗?
卯七、平等怜愍
又诸菩萨如是相状如是功德相应怜愍,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平等,于有情界无有分限:是名菩萨平等怜愍。
这是第七科「平等怜愍」。「又诸菩萨如是相状」就是前面说广大怜愍的相状。「如是功德相应怜愍」,还是利益众生、安乐众生,与这样功德相应的怜愍心。「普于一切诸有情类,平等平等」,于一切有智慧的、无智慧的、有罪过的、有功德的、有亲爱的、有怨恨的,都是平等平等地去怜愍众生,「于有情界无有分限」,不会分出来这一部份我利益、饶益他,那一部份不要睬他,没有这件事情,「是名菩萨平等怜愍」。
寅五、结
菩萨与此七种行相怜愍相应:名善意乐极善意乐。
这是第五科结束了这一段文。我们可以拜佛的时候,一个怜愍磕一个头,这七相怜愍,一相怜愍磕一个头,把这一段文念一遍就磕一个头,念一遍磕一个头,也很有意思。这样子使令自己烦恼来的时候就可以调伏一下,就可以调伏自己的烦恼。
丑二、十五意乐∵(分五科)∵∵寅一、标
当知此中净信为先,择法为先,于诸佛法所有胜解,印解决定:是名菩萨增上意乐。如是菩萨增上意乐,当知略说有十五种。
前面是「七相怜愍」,这是第一科。下面是第二科「十五意乐」,分五科,第一科「标」。先解释这个「意乐」,前边只是说有善、极善的差别,就是贤位的,和圣位的差别,叫做增上意乐。下面分出来十五种意乐,第一科是「标」,同时也解释什么叫做增上意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