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简差别∵(分二科)∵∵地一、问

问:有情界无量,所调伏界无量,有何差别?

这一大段一共是九科,现在是第四科解释五种无量。五无量是什么呢?第一种无量就是「有情界无量」,第二种是「世界无量」,第三种是「法界无量」,第四「所调伏界无量」,第五是「调伏方便界无量」。现在是第四「所调伏界无量」,分两科,第一科「征」,第二科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列种类」已经解释完了。现在第二科「简差别」,再解释它的差别。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问:有情界无量」,就是众生的世界是无量无边的多。「所调伏界无量」,佛菩萨教化我们,就是宣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来调伏我们,我们也是有情界,也说是无量。前面说「有情界无量」,这又说「所调伏界无量」,这两种有情界有何差别呢?这是问,下面第二科是回答。

地二、答

答:一切有情,若住种性不住种性无有差别,总名有情界无量;

这个「一切有情」,就是还没有接受佛菩萨的教化的时候,这些有情不管是所调伏的有情、没有调伏的有情,都叫做「有情」。所以「若住种性不住种性无有差别」。所调伏界的有情一定是有种性的,就是有三乘的种性,或者是声闻种性,或者是辟支佛种性,或者是佛的种性。没有种性的人,叫「不住种性」。这两类人都叫做「有情」,所以是无差别的,总名叫做「有情界无量」。这样的说法,表示有情界无量是住种性的有情、不住种性的有情,都包括在内的。

唯住种性彼彼位转,乃得名为所调伏界无量。

唯独是在有情界里边,有一部份的人他具足三乘圣人的种性;他具足种性的关系,佛菩萨的慈悲教化,他才能够到佛法里面来。到佛法里面来的时候,就是有凡位、有圣位的不同;有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不容易接受教化的;有下根、有中根、有上根的不同。按小乘佛法来说,当然有贤位,有五停心,有四念住,有总相念、别相念的差别。入了圣位以后,又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不同。在大乘佛法里面,也有凡位、有圣位的不同。

这个「住种性」的有情接受佛法以后,「彼彼位转」,就是一个一个地,各式各样的程度,就是在那个程度那里发心学习佛法,修学圣道。他在外凡位,他在内凡位,他在见道位、修道位,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程度,在那个地方修行,这叫「彼彼位转」。若具足了这样的资格,「乃得名为所调伏界无量」,这就不同于有情界无量了。他没有接受佛法的教化的时候是无差别的,都是凡夫境界;接受了以后,就有差别了。其中一个总相的说明,就是有住种性、有不住种性的差别。这是回答。

戌五、调伏方便界无量

云何调伏方便界无量?谓如前说,当知此中亦有无量品类差别。

「云何调伏方便界无量」,这是先问,怎么叫做「调伏方便界无量」呢?「谓如前说,当知此中亦有无量品类差别」,这个「调伏方便」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佛所宣说的教法,这个教法也是无量无边的。怎么叫做「调伏方便界无量」呢?「谓如前说」的所调伏的众生是无量的,如前说所调伏的众生无量,当知此中调伏的方便,调伏众生的法门,「亦有无量品类差别」,也是很多的。

《披寻记》一五四三页:

「谓如前说等者:如前已说所调伏界、若依相续差别道理,当知无量」,若根据他的果报,「若依相续」就是果报,果报的相貌的差别是无量无边的。「此亦应尔」,佛为他们宣说调伏的法门也应该是无量的。「又所调伏界有多品类差别,调伏方便亦有众多品类可得。如《显扬论》具显应知」,《显扬论》上是「(三卷八页)」,那里有详细的说明。

酉二、辨次第∵(分二科)∵∵戌一、问

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次第。

前面是「别辨相」,就是五种无量的相貌,都已经说过了。这下面是第二科「辨次第」,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问:何故总说此五无量,如是」的「次第」呢?这是问。下面回答,分五科,第一科是「最初说」。

戌二、答∵(分五科)∵∵亥一、最初说

答: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是故最初说有情界无量。

这是它的次第。第一是「有情界无量」,排在最前面,这个次第是这样安排的。有什么理由呢?「以诸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以诸菩萨」就是那么多的菩萨。「专精修习饶益有情」,他的这个教化饶益有情这件事,是他唯一的努力地所学习的事情。这个通常我们来阅读这个菩萨道,菩萨当然是先应该学习自利的法门,然后才能教化众生,怎么说是「专精修习饶益有情」呢?这个发菩提心的凡位的菩萨,我们读这个《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看出来,那个菩萨不是平常人。这个菩萨他是在发了无上菩提心以后,称之为菩萨。这个发菩提心不是那么轻易地能发无上菩提心的,他是经过胜解,就是深入地学习佛法,他有很深刻的大智慧,他感觉到众生苦,感觉到佛法是唯一的能解脱众生苦的法门,所以他是从他的内心里面经过多久时间的学习佛法,然后经过多久的时间内心的观察,而后决定发无上菩提心的。那个时候,他就是要发心度化一切众生。发了这样的菩提心之后,他学习佛法,自己用功修行的时候,完全是为度化众生而修行的,他的目的是为度化众生而修行的,所以那也是饶益有情的意思,饶益有情这个范围的,所以可以这么说「专精修习饶益有情」。

若是我们发的无上菩提心,不是那么真诚,那就是有自利的意思。我修学戒定慧是为了自己的安乐;度化众生,看因缘。那就是另一回事。当然这个人的发心不一样,因为前多少生的栽培不一样,所以现在成就的这个心意识、身口意也就不一样。有的人那个大自在的境界,大福德、大智慧的境界,他没有想到自己,他只是观察众生苦,他就是为众生苦,为众生服务,那当然是可以说「专精修习饶益有情」的。若是我们栽培的不够,我们的福德、智慧栽培的不够,很多的不如意的事情,那他的无上菩提心就差一点,说:「唉呀!我还是先为自己吧!」那就不同了。

「是故最初说有情界无量」,这个有情非常重要,所以先说这个无量。这下面第二科。

亥二、第二说

是诸有情依于处所可得受化:是故第二说世界无量。

第二个说「世界无量」的理由是什么呢?「是诸有情依于处所可得受化」,他要居住在一个地方,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教化。他若没有处所,没有地方住,那就没有办法教化了。这个按照惑业苦的流转的道理来说,你有正报就有依报,你有色受想行识,你有这个生命,一定会有住处的,所以一定有一个世界。有世界,但是以正报为主,所以是先说「有情界无量」,次说「世界无量」。

亥三、第三说

是诸有情在彼彼界,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是故第三说法界无量。

「是诸有情在彼彼」的世「界」居住的时候,他有正报、有依报,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这样「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他的正报和依报怎么成就的呢?就是各式各样的法,各式各样的法也还是语言文字这些法,无量无边的名言,所以叫做法。「或染或净」,或者是善心,有良好的、良善的内心的思惟,思惟种种名言,「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你有种种的名言,然后由内心的良善的动机去做种种的思惟,采取种种的行动,所以就有你的正报、有你的依报了。或者是你内心的思想不是那么良善,要伤害他人,这样子「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造了种种的罪业,那就有染污的事情了,染污的,不是那么美好的正报和依报。所以「由种种法,或染或净,差别可得」,不同的事情就出来了。这里说染净应该就是善恶,或者是罪业、福业、不动业都包括在内的。「是故第三说法界无量」,这个法也是很多很多的。

亥四、第四说

即观如是有情界中,有诸有情有所堪任,有大势力,堪能究竟解脱众苦:是故第四说所调伏界无量。

这是第四科。「即观如是有情界中」,谁观呢?就是佛菩萨,佛菩萨的大悲眼来观察如是有情界里面。「有诸有情有所堪任」,就是有的众生他有所堪任,他能够胜任这件事,修学圣道这件事他能做。这么多的有情界,但是不是完全的,其中有的有情能胜任这件事。为什么呢?「有大势力」,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很大的力量,他能胜任这件事,可以发菩提心修学圣道的。「堪能究竟解脱众苦」,他有大的力量,那应该是他的色受想行识里边就是有圣道的种性。这个圣道的种性经过佛菩萨的教导,他能接受佛菩萨的教化,他慢慢地闻思修,他那个力量就更增长广大了,所以「堪能究竟解脱众苦」,他有这个能力,能够究竟地、圆满地解脱了一切的苦恼。众苦是果,这个果有因,能灭除这个因,这个苦恼的果报也就解脱了,「是故第四说所调伏界无量」。

亥五、第五说

要由如是方便善巧,令诸有情究竟解脱:是故第五说调伏方便界无量。

这是第五科。「要由如是」,这位有情他「有所堪任,有大势力,堪能究竟解脱众苦」,这只是说了一部份,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要由如是」,决定需要佛菩萨为他施设的「方便善巧」,施设这个法门,施设苦集灭道的四谛、三十七道品、十二缘起、六波罗蜜,各式各样的方便善巧。「令诸有情究竟解脱」,这些清净无上的增上的教法才有这种能力,「令诸有情究竟解脱,是故第五说调伏方便界无量」。

申五、结

是故说言菩萨于此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

这是第五,结束这一段文。所以宣说菩萨对于这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能发起智慧的作用,就是能令你解脱烦恼障、业障、报障,使令你的善根由下品成熟到中品成熟,由中品成熟到上品成熟,就得圣道了,这个作用就是这样子。

未五、说法果利∵(分四科)∵∵申一、标

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当知有五大果胜利。

这是第五科,第一是「施设建立」,第二是「四寻思」,第三是「四如实智」,第四是「五无量」,现在是第五科,说法的果利。分四科,第一科是「标」。

「诸佛菩萨为诸有情宣说正法」的时候,这个正法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宣说这样的佛法有什么好处呢?「当知有五大果胜利」,有五种很广大的果。什么叫做大果?就是胜利,就是殊胜的利益;这个不是世间上令人苦恼的荣华富贵的利益,而是出世间的圣道的利益,说有五种不同。第一是标出来有五种,下面第二科是「征」。

申二、征

何等为五?

申三、列

一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

第三科是列出来这五种。「一者、一类有情,闻佛菩萨说正法时」,「一类有情」,不是全部的,是全部的众生里边的一类。听佛菩萨说正法的时候,「远尘离垢,于诸法中法眼生起」,这个「远尘离垢」,很多的经论里面有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披寻记》一五四四页:

「远尘离垢等者:〈摄异门分〉说」,这个《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一分,叫〈摄异门分〉,我们现在学习的是〈本地分〉,在〈摄异门分〉解释这个「远尘离垢」。什么叫做「尘」呢?「尘、谓已生未究竟智,能障现观有间无间我慢现转」,这就叫做尘。「谓已生未究竟智」,就是这个智慧现前了,但是还没圆满。这个话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指加行位的人,暖、顶、忍、世第一的人。前面资粮位是外凡位,外凡位小小有一点闻慧,那个智慧还不及格。现在是说加行位,就是暖、顶、忍。这个时候「已生未究竟智」,就是他修止观了,因为资粮位,外凡位的时候还没有修止观,或者有多少如理作意,那个不算是止观,智慧还没现前。若是暖位、顶位的时候,这个时候有止观了,有奢摩他了,有毗钵舍那观了。这样子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他的智慧现前了。

我们简单的说,譬如说修这个四念处,四念处主要是无常观和无我观,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发生作用了,他不是口头上讲无我,不只是这样,他内心里面就是深深地认可了是无我的,不执着色受想行识里面有我。若是你不修止观,你可能还不明显,你若常常修止观的时候,你注意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这个「我」的烦恼先出来,贪瞋痴是后来,「我」先出来,你注意这件事。这个烦恼的活动,要注意自己,注意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我」先出来;注意他人,他人亦复如是,这个「我」的烦恼先出来,然后才有贪瞋痴的。那么现在这个暖、顶、忍的时候,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那个暖就是温暖,原来是凉的,现在有点温暖。原来都是有我的境界,现在出来一个无我的智慧。这个境界出现的时候,他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当然这还不是圣人,这还是贤位。

所以「已生未究竟智」,这个无我的智慧是出来了,但是没圆满,只是这样子。「谓已生未究竟智」,这很难得了,很难得了!若佛菩萨来看,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初开始要你修无我观,不欢喜修,就是修也不相应,我认为这很正常。说这个人懈怠,不要这么讲,你不要说这句话,初开始用功修行是这样的。所以现在说「已生」,哎呀!这很难得!这个烦恼的境界出来,他的无我的智慧能消融这个烦恼,真是不容易了!我们平常的人还感觉到不足,在佛菩萨来看,很难得了!「已生」,这个无我的智慧出来了,但是没有圆满。这句话是先说这个修行人有的功德,他有这个功德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