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二、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分二科)酉一、正通达(分三科)

戌一、于诸行

菩萨安住增上心住,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

这是解释增上心住,「增上心住」里边,「别辨相」里边分九科,第一科「净心思惟成满趣入」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第二科「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这一科里分两科,第一科是「正通达」。又分三科,第一科「于诸行」。

这位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超过了极欢喜住、增上戒住,现在是安住在增上心住,达到了这个程度。达到了这个程度,他的功德还没有圆满,「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这是「于诸行」。这个诸行,「行」这个字就是一切有为法称之为行,在诸行里边。下边还有两科,第二科「于佛智」,佛智也是行,但是它是清净的,第三科是「于有情」,那这是染污的。这个有情指众生说,诸行指实法说,指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这一切行。在这一切行上,这位菩萨怎么修行呢?「能以种种过患行相」,这个「种种过患」是一切行的相貌,有为法的相貌。有为法的相貌,但是我们众生无量劫来,贪瞋痴的熏习太强大了,就是不感觉它有什么过患,我们凡夫是这样。现在这位圣者他有大智慧,他能,他有这种堪能,以这种种行相,是种种过患的……,有各式各样的过患,这样地去观察的时候,就「坏一切行」,就破坏自己在一切行上的执着。你用过患来观察它呢,自己内心的执着就破坏了。

「于彼诸行,深心厌离」,对于很多很多过患的有为法深心的厌离而不爱着了。得无生法忍的菩萨分别的烦恼是破掉了,但是俱生的烦恼还在,是需要这样修止观,才能破除内心的烦恼的,不然它还在你的心里面来扰乱你的心,使令你的心不清净,这是圣者。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也应该这样学习,你要用种种的过患,思惟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思惟色声香味触法,思惟色受想行识有各式各样的过患。我们的过患很明显的就是老病死,我们有老病死的过患,有各式各样苦恼的事情。我们这样思惟的时候,就能降伏其心,这心就被调伏了。如果你不这样思惟,你的颠倒妄想生起来,你不能调伏,当然这是一种理智,这修行人和不修行人不同的地方在哪里?有些烦恼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是有的,但是修行人就是理智强,不随顺烦恼活动。内心里面出来烦恼的时候,第一个要认识这是烦恼,第二个要用法门来调伏,其实就是四念处。调伏的结果呢,这个烦恼就不动了!心就是厌离、厌恶它,同它远离。不修行人的相貌就是随顺烦恼去;烦恼起来了,随着烦恼去而不肯调伏,这修行和不修行的不同就在这里。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过患行相者:《十地经》说:正观有为法,一切行无常、苦、不净,无常败坏不久住念念生灭,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现在不住。如是正观一切诸行。此应准释。

「种种过患行相者」,这个行相,明白点说,就是活动的相貌,种种过患说是诸行本身上有各式各样的过患,实在诸行主要是什么?我们说色声香味触法是行,眼耳鼻舌身意是行,眼识耳识,乃至意识是行,实在主要是心。一切的有为法离开了心,另外没有有为法的。说这有为法它有过患,实在就是你的心,就是我们的心有过患。现在是「种种过患行相者:《十地经》说:正观有为法」,这正观就是在奢摩他里边,随顺佛陀的教导去观察,叫做正观。观察这个有为法,怎么观呢?「一切行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一刹那间就变了。现成的一句话是,一切有为法如云,像那个云似的,你注意观察那个云,它就是很快的就变化了。说我们这个身体,这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所以它不是常,它不是常住不变的,这是一个过患,一个过失。其次是,有为法是令你苦,令你苦恼。我们感觉到要这样子会满意,其实它会变的,就是令你不满意。世间上的人想要做国王的时候心里会满意,做国王时也不满意。因为什么?一切有为法都是苦的,是令人苦恼,任何人没有办法完全满意的。「不净」,这有为法还是不清净,它是污染的,这是无常,前面说到这无常,「无常败坏」。这个诸行的现起,我们看上去,好像也很美,但是很快地,无常就破坏了,「无常败坏」。「不久住」,不能够长时期地安住不动,不能的。「念念生灭」,这个无常的败坏,败坏的程度非常地迅速,就是我们的心念,一刹那间算是一念,刹那刹那地都有生灭变化。「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这个生灭的变化,你仔细地去观察,它是没有来去的。就是前一刹那的相貌不能来到后一刹那,不能的。「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前一刹那就是前际,后一刹那就是后际。比如说我们人,我们从东边走到西边去,我们可以眼睛看见这个人从前面走到后面,从东边走到西边,是有来去,但是在一切法的生灭变化上看,前一刹那是不见了,但是在后一刹那也不见,不见它从前一刹那到后一刹那,但是前一刹那是没有了!到哪儿去了?不知道。「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不能到后边来。比如说这个人是个年轻的人,年轻的时候叫做前际,老的时候叫做后际。年轻这个相貌没有了,但是没有到老,老的时候年轻的相貌没有。若是有来去的话,就是年轻的相貌能到年老的时候还在,那就是有来有去。但是到年老的时候不见年轻的相貌,就是他没有到这儿来,但是年轻的相貌没有了!那就叫做「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这个生灭变化,这是无常的变化,是现实是这样子,但是我们又看不见,看不见它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不从前际来,不去至后际」。

「现在不住」,现在就是存在这一刹那,保留在这一刹那,没有,这一刹那里没有保留,没有这样子,「现在不住」,但是这个事情呢,这就叫做无常,这就叫做无常败坏。

「如是正观一切诸行」,就是这样观察,观察这个无常,这一切有为法都是这样子。这是《十地经》上这样说。这一段文上讲「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就照这个文解释。照这个《十地经》来解释。我们可以把这一段文背下来也可以,你就这样思惟。你满意的事情都被破坏了,不满意的事情也是一样,也是这样子破坏了,都是无常的。但是有很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重复,可意的事情这样破坏了,不可意的事情这样破坏了,这还会重来的,这不如意的事、如意的事还会再来,再来还是这样破坏了。

戌二、于佛智

于佛妙智,能以种种胜利行相,见大胜利。又于其中,能以淳净一味欲乐,深生爱慕。

前面是于诸行修无常观,无常这主要的一点就是破坏,就是把你所有如意的事都破坏了。如意的事情会来,来又破坏了,使令你苦恼。这样观察,深心厌离,我不如好的事情也不要来,坏的事情也不要来,不要来搞,我心里面平静好。

我们很少读《涅盘经》,《涅盘经》上有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大毗婆沙论》上也是有,我是讲过的。但是我想重讲一遍也好,你熟悉一点,将来你做法师,为人讲说也可以讲。当然最好是你读一读那个原文,读《涅盘经》也好,读《大毗婆沙论》也好,它有原文。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大功德天」。这个大功德天是个美女,她到一个人家去敲门,那么这个主人就来了,就来开门。开门一看,是一个很美的一个女人。「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大功德天。」「你到我这儿来干什么?」「我送很多的珍宝,很多的财富送给你!」「是这样,欢迎!欢迎!」就欢迎她到屋子里边坐下来。这个时候,外面又有人敲门,那么他就出来,又开门。看到非常丑陋的女人,「你叫什么名字?」「我叫黑暗。」「你到我这儿来干什么?」「我来破坏你的财富,使令你很多的珍宝一下子都没有了!使令你苦恼。」「这样我不欢迎你来!」这个黑暗的女人说:「你这个人愚痴。」「我不欢迎你,为什么是愚痴呢?」「因为里边那个女人是我的姐姐,她到那里,我到那里。你欢迎我姐姐,也应该欢迎我!所以你欢迎我姐姐,不欢迎我,所以你愚痴!」然后这个主人就回到房子里就问:「是这么回事吗?外边那个女人是你的妹妹?你到那里,她就到那里。你是到那里令人满意,她到那里令人苦恼。你们俩个分不开,是这么回事吗?」说:「是的。我到那里,她到那里。你若欢迎我,就得欢迎我妹妹。你若是欢迎我,不欢迎我妹妹,你就愚痴!」这主人说:「若是这样,我都不欢迎!请你们都走!」她们俩个都走了!

走了以后,就到另外一家去,也是敲门,那个人说:「我本来是不欢迎你这妹妹的,但是欢迎姐姐,也就欢迎妹妹,请你们俩个留在我家住。」这个故事说完了!这是个故事,表示什么呢?前面这个人不欢迎这个姐姐,也不欢迎这个妹妹,这是我们佛教徒,佛教徒应该是这样。那个又欢迎姐姐,又欢迎妹妹就是一般凡夫境界,凡夫都是这样子,欢迎姐姐,妹妹也是同时在那里,你在那里很快地就苦恼了,没有办法能够避免的。只有佛教徒把她们都请走了,心情寂静,心情安乐自在。

说这个地方「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对于这些有为法里边的这些如意的事情,如意的事情是令你苦恼的,因为它和苦恼在一起,而我们凡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就在那里苦恼。现在这位佛教徒「能以种种过患行相,坏一切行;于彼诸行,深心厌离」,这个深心厌离不是说只是厌离苦恼,不厌离安乐的事情。其实安乐和苦恼是不分别的,安乐就是令你苦恼,所以深心厌离而不去随烦恼转,随着别人的舌头转,别人说那个事是好事,不是的。

「于佛妙智」,这是第二科「于佛妙智」。有厌离的事情,当然也有我们所应该尊重的事情,也是有。什么事情呢?「于佛妙智」,佛陀三大阿僧只劫,他圆满成就的智慧,这个妙智慧。「能以种种胜利行相、见大胜利」,这位菩萨他学习佛法很久了,他能够以种种的胜利的行相,就是佛的智慧有种种的胜利,有这些行相。「见大胜利」,所以他这位菩萨能够很明了地感觉到佛的大智慧是最殊胜的,有殊胜的功德,这样的。

「又于其中,能以淳净一味欲乐,深生爱慕」,前面是说佛的智慧很多很多的胜利,很多很多的功德,这是佛的智慧。下面这一句「又于其中」,又于佛的智慧无量功德之中,而这位菩萨「能以淳净」,淳净就是清净,「一味」是无差别的,「欲乐」就是欢喜。「深生爱慕」,这个「淳净一味欲乐」简单说就是「深生爱慕」,就是对于佛的智慧深深地建立了爱慕的心情,就是欢喜成就佛的智慧,他厌离这一切有漏法,这些有为的诸行。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胜利行相者:《十地经》说: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无等无量,难得无杂无恼无忧,能至无畏安隐大城,不复转还,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此应准释。

「种种胜利行相者:《十地经》说:是菩萨见如来智慧不可思议」,佛的智慧的微妙是不能分别的,所以是不可思议。「无等」,佛的智慧最殊胜,其他人的智慧不能与之相等的,而这佛的智慧是「无量」,无量无边,非常的广大深远。「难得」,不是容易成就的。「无杂」,它本身是没有其他的法间杂在里边的。「无恼」,它也没有苦恼。「无忧」,成就了这种智慧的人,心里面没有忧,「能至无畏安隐大城」,你成就了佛的智慧,就能到达无畏,没有恐怖的地方,安隐的大城。大城就是涅盘城,也就是第一义谛,佛的智慧能到达那里。「不复转还」,到那里以后,不会再失掉了的,不会再退还来的,不会的!「见能救无量苦恼众生」,成就了佛的智慧,到达了安隐大城之后,一个是它本身不会再变异,另外一样功德呢,就是很明显地感觉到能救护无量苦恼的众生,令一切众生也能离苦,远离一切苦恼,也到安隐大城来,佛的智慧有这种作用,也是有这种功德。《十地经》上这样解释佛的智慧。「此应准释」,这里这一段文就是准照那一段经文来解释,应该这么解释。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

戌三、于有情

于有情界,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于诸有情,兴悲恋心,生依义心。

前面「于诸行」是约法说,这里「于有情」是约人说。人是怎么样呢?就是众生,「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这位菩萨他有这个能力,他能用各式各样苦恼的行相,观察一切有情都是有苦恼的,很多的苦恼;老病死是苦恼,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是苦恼,到三恶道去受苦更是苦恼。「于诸有情,兴悲恋心」,这位菩萨在三摩地作如是观的时候,他就现起大悲心,众生很苦恼,要想办法救护众生。「生依义心」,生依义心就是慈,慈能与乐,就是生出来,以这样的大慈能与一切众生乐。使令众生,全面的说,就是能够离苦得乐,「依义心」就是这个意思。这一科里面分三科,解释完了。

《披寻记》一五八六页:

种种苦恼行相等者:《十地经》说:见一切有为行无量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心:所谓众生可愍孤独无救生殊胜心,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无正观力生殊胜心,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失涅盘方便生殊胜心,是名生殊胜十心。此应准释。

「种种苦恼行相等者:《十地经》说:见一切有为行无量苦恼」,这是菩萨有这种智慧,所以他能见到一切有为行有很多的苦恼,「复于一切众生转生殊胜十心」,又对于一切众生,「转生」,「转」就是生,就是现起来十种殊胜的心。「所谓众生可愍孤独无救生殊胜心」,众生是可哀愍的,众生是孤独的。「无救」,没有人去救护他,因为你自己造了业,也随这个业去受果报,没人陪伴你的,所以就是孤独。「生殊胜心」,对于这件事菩萨有殊胜的认识,有很明白的认识,我们众生不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恒常贫穷生殊胜心」,众生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他都没有出世间无漏的功德,所以都是贫穷的,都是世间上的事情,没有无漏的功德叫做贫穷,对这件事也是有深刻的认识,所以叫「殊胜心」。

「三毒之火炽然不息生殊胜心」,众生贪瞋痴的三种毒也就是三种火,燃烧得很猛,所以叫炽盛、炽然,不停下来的,「生殊胜心」。

「闭在三有牢固之狱生殊胜心」,众生关闭在欲有、色有、无色有,就是三界里边,这三界很牢固,没有办法冲出来的,在这里受苦,「生殊胜心」。

「常为烦恼诸恶稠林所覆生殊胜心」,前面三毒之火指烦恼说,「闭在三有」是指果报说的,现在「常为烦恼诸恶稠林」,由烦恼发出来很多的罪业叫做「诸恶稠林」。「所覆」,为这罪业所覆藏,所困住,这件事。菩萨对于这件事也是很深刻地认识的。

「无正观力生殊胜心」,众生他没有这个智慧来观察这个烦恼,和罪业,和苦恼,在这里流转生死,他不能观察,没有这个智慧。

「远离善法心无喜乐生殊胜心」,众生在惑业苦里流转,他不相信善法,不相信佛法的,他和这佛法相远离,他不感觉兴趣。只有有善根的人才肯来到佛法里边来。这个人远离善法,他的内心的思想对于善法不欢喜,「生殊胜心」。

「失诸佛妙法生殊胜心」,这个佛菩萨大慈悲,就是不断地找机会来救护众生,但是众生不接受,所以就失掉了诸佛妙法的这种栽培,「生殊胜心」。

「而常随顺世间水流生殊胜心」,但是众生不欢喜学习佛法,他欢喜什么呢?常随顺世间的水流,世间上就是这些颠倒迷惑的事情,随顺这些事情,随顺世间上颠倒迷惑的境界,「生殊胜心」。

「失涅盘方便生殊胜心」,众生就是不欢喜佛陀为众生宣说的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成就涅盘的前方便,他不接受,不愿意修学圣道。「是名生殊胜十心」,就是这位菩萨对众生生这十种殊胜心,「此应准释」。这一段文「于有情界,能以种种苦恼行相,观为有苦;于诸有情,兴悲恋心、生依义心」,应该这么解释。

酉二、明所作

于一切行,无有放逸;为大菩提,炽然精进。于诸有情,能起广大悲愍意乐。

这个第二科里面「通达诸行佛智及有情界」分两科,第一科「正通达」,现在第二科「明所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