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

辰三、增上戒住(分二科)∵∵巳一、问

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

我现在的心情,有三个欢喜,第一个欢喜,我看各位同学考试的卷子,心里欢喜,第二、听各位同学的回讲,我心里也欢喜,第三个欢喜,《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我们今天学到四十八卷了,很不容易,很不容易了。从事实上看出一件事,我们的同学不告假。我这三样欢喜应该向各位同学报告。我从各位同学的回讲的时候的心情看,各位同学也心里欢喜。我是这么推测,我没有神通。

「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前边两个住,胜解行住、净胜意乐住,这两个住已经学习过了。现在是,增上戒住,分两科,第一科问。这个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就是,现前的时候,就是这位菩萨的修行,达到增上戒住的程度了,超越净胜意乐住,这个时候,「当知何行何状何相?」应该知道这个增上戒住菩萨他的行、状、相,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今天回讲的时候提到,这个「行」就是他的因,就是由如是因而成就增上戒住,他是什么因呢?这叫做「何行」。「何状」,这个因不断的努力,成就了增上戒住,他的状,他的相貌是什么样子?「何相」,成就了这样的修行,他要继续的要相续下去,继续的努力要修行,那又是什么样子呢?这「何行、何状、何相」这么解释,这是问,下边第二科是回答。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略说(分二科)∵∵未一、别辨相(分九科)

申一、意乐清净(分二科)∵∵酉一、出意乐(分三科)∵∵戌一、标

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

回答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相,分九科,第一科是意乐清净,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要出意乐,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若是诸多的发菩提心的菩萨,「先前」,先者前也,前于极欢喜住的时候,「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由于他努力的学习十种意乐,他已经成就了意乐的清净。在极欢喜住的时候有十种意乐,这是标,下面第二科征。

戌二、征

何等为十?

那十种意乐是什么呢?这是征,下边第三科就是列出来。

戌三、列

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乐。四者、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五者、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七者、即于彼修为随顺故、乐处远离意乐。八者、于诸世间有染尊位利养恭敬、无所顾恋意乐。九者、远离下乘、趣证大乘意乐。十者、欲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意乐。

「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第一个这位已经成就极欢喜住的菩萨,他是对于师长,特别的尊重,他的师长就是他的福田,是「不行虚诳意乐」,不会做虚诳的心情,不会动心机,我和他说一句谎话吧!不会有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件事。这可见对于师长不说谎话也不容易,现在达到了什么程度呢,把它列出来,把它标出来这一句话,这件事。

「二者、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这件事也不容易,到了得无生法忍以后,这是他的一种修行,第一条是对师长,现在第二条是同法,就是共同学习佛法的同学,对于同学的这些菩萨忍辱柔和,就是有一些事情,他表现出来的行为,他说出来的话,有一点羞辱你,你能够忍受这一点,你的性格调柔,很和平,不会因为有一点刺激,心里面就愤怒,愤怒就刚强了。「易可共住意乐」,就是这个时候因为你能够忍辱柔和,就容易大家在一起住,这「忍辱柔和易可共住」,要到初地的菩萨有这个程度,哎呀!可见这个程度很高,若没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这个事办不到。有一点不欢喜,可能有的人,程度不够就吵起来了,有的人程度好一点没出声,但是就告假走了。

我看见一本书上,说出一件事,就是这一位法师,在一个地方挂单,(挂单的时候),他邻单的这位法师,他有多少钱丢掉了,就认为是他偷去了。我们现在的出家人的生活可能是福报大了,都是一个人一个寮房,或者一个寮房里有几个人住,但是都有距离的,那个时候好像都是很近的,这一位法师和那一位法师住的床位都是一个通铺,都是距离的很近的,我是住过这样的房子的。那么,那位法师钱丢了,就到客堂报告了,同时他也向客堂的负责人报告,疑惑他的邻单偷他的钱了,那么客堂的人也就把他邻单的这位法师也请去了,就问他,他不出声;他也不承认也不否认,然后那些人拿香板打他,他也出声,那这样子怎么办呢?那个人的做事情是这样做法,就是在他的额头上好像是用针用什么刻上一个字,刻上个「贼」,然后把他驱逐了,就这样处理这个事情,驱逐呢他就走了,他还是不出声,后来这位丢钱的这位法师,他自己在他住处又找到了!又找到了,没有丢!没有丢他又到客堂去报告,客堂的人感觉自己这件事情处理的不对,处理的不对也就不了了之,就算了。

我们听见这事心理怎么想?如果是我自己,我会怎么样?别人说我偷他钱了,我会怎么样?我感觉这个人就是了不起呀!后来这件事传到国王那里去了,国王是谁?就是雍正皇帝,清朝,乾隆以后就是雍正,康熙、乾隆、雍正,雍正皇帝听见这件事,雍正皇帝也是欢喜禅的人,听见这见事,感觉这个人了不起,就是派人特别的把这个人请来了,请来了,雍正就是赞叹他,但是同他有个要求,我现在供给你个地方,衣、食、住我完全供给你,你一定要开悟,然后要他在这里打禅七,大概是不是一个七,是两个七?是三个七?就开悟了,有这件事。

现在说「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这是说圣人的境界。我们从这个前后文,看出一件事,你常常修止观的话呢,常常修止,常常修观,观我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当然用小乘佛教的观也可以,用大乘佛教的观也可以,「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你常常这么修的时候,如果你真是认真的修,我看七天你就有功效,就不会像以前那个烦恼那么样的粗重,那么样的粗暴,就不会那样。所以这个「于同法菩萨,忍辱柔和、易可共住意乐」。

在这段文上看呢,当然这是圣人,已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但是事实上看呢,常常的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呢,你的性格就容易忍辱柔和、易可共住,自然是这样子。说完全不修我空观,不修法空观,不修止观,也常常能够修定,也会好一点,若完全也不修止也不修观的人,那这件事,我看是不可能的,除非是特别有大智慧的人,他的智慧能调伏它,也可能会「忍辱柔和」。我们看这个《三国志》看刘备这个人,喜怒不形于色,刘备有这个本事,他有这个本事,但是我们出家人呢,如果办不到这一点,应该生惭愧心。

「三者、胜伏一切烦恼及随烦恼众魔事业、心自在转意乐」,这个是第三个,「胜伏一切烦恼」,这个「胜」是战胜、调伏,战胜谁了呢?就是烦恼和随烦恼。这里说「烦恼」就是重烦恼,「随烦恼」就是轻烦恼,也就是贪、瞋、痴这个烦恼,有我、我所的烦恼,你能战胜这个烦恼,就是烦恼不能作主,要你自己的戒、定、慧作主,就是能够战胜烦恼,能调伏烦恼,能降伏烦恼,使令它不作主,由你的戒、定、慧来决定事情。一切的烦恼及随烦恼,就是一个爱烦恼,一个见烦恼。「众魔事业」。

就是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是能引起你的烦恼,它不是引起你的戒、定、慧的,这件事是挠乱你,令你的烦恼增长,那就是「魔事业」。这个烦恼是惑,众魔是行,一个惑,一个业,这两件事都是染污的,但由于你的智慧战胜了,「心自在转意乐」,你这一念明了的心,不受烦恼和众魔事业的影响,能够随顺戒、定、慧去活动的,叫「心自在转」的意乐,就是有这样的欢喜,有这样的意愿,这也不容易。我们现在不是得无生法忍的圣人,我们也可以这样学习,我们烦恼来的时候,我知道我这是烦恼,我要调伏他,我不会随着烦恼去,不要这样子。

「四者、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这是第四心,「于一切行深见过失」,就是色、受、想、行、识,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识、乃至意识,就是十八界,这一切有为法,有生有灭,无常变化的这一些有为法,这些有为法「深见过失」,深深的看见它的过失,它有什么过失?它能令你生烦恼,这些有为诸行令你生烦恼,令你做错误的事情,它有这些过患,你能看出来,「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深见」为什么你能够看见它的过失呢?就是因为你学习佛法了,你学习这个经、律、论,应该不是短时间的,也应该有智慧,深入的学习,才能知道有为法的过患,「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意乐」。

我举一个例子,「于一切行深见过失」,深见过失,譬如说我现在有一百万块钱美钞,这就是行,你若能看见那个钱的过失,也不容易,不容易的,总是认为有这件事心情快乐,而不知道这是有过患的,不知道这件事。

「五者、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前面于一切行,这是有为法,有为法主要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主要就是我们的六根和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五蕴,这里边容易有问题,容易有很多问题的。现在「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大涅盘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诸法寂灭相,在这里「深见胜利意乐」,你要深深的看见,这是有殊胜的利益的,这不是一个小小的事情。我们若是肯到佛学院来学习佛法,最低限度愿意学习佛法,就是有这么一个心情,就感觉到学习佛法会增长智慧,也可以修学圣道这样子。

但若进一步的你能够见诸法寂灭相,这是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阿罗汉集会的地方,这是最殊胜的地方,是我们要到那个地方去的,我们要发心到涅盘那个地方去,因为那个地方是大安乐处。我们若在诸行这里,我们这个分别心,在眼、耳、鼻、舌、身、意,在色、声、香、味、触、法这里活动,这是一个有土匪的地方,有危险,到涅盘那个地方是安乐住。我们时时的愿意到诸法寂灭相那里去,愿意到涅盘那里去,那个地方是非常好,我们有这样的心情吧?有没有这个心情?所以「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这也是若是常修止观的时候,你观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你才能够有的时候才能意解到这个大涅盘的境界是殊胜的。

如果你不修止观,我天天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是好,但是你意识不到这里,你意识不到。说我天天念《金刚经》,我念《华严经》,但是只是念文字,你只是文字上念一念,里边的义你没能念,你还不能意会到这里,你意识不到,你想不到这里,你想到就是人我是非,昨天某某人对不起我,就光是注意这件事,这个原因在那里?就是一方面学习佛法学的不够,或者根本不愿意学习佛法,或者学习是学习,但是不肯修止观,你都不能有这样的正念,「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没有这个正念的。我们平常说:「哎呀!现在佛法不兴盛」。什么叫做不兴盛?什么叫做佛法兴盛?我们可能说不清楚。

「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第六个,这个「于大涅盘深见胜利意乐」这是果,教、行、理、果,这是果。「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这是行,教、行、理、果,这是行,这里也牵涉到果的地方,「于诸妙善」,妙善这两个字是赞叹菩提分法的,赞叹它是非常好,「妙善」好也,非常好的地方,非常的良善,能令你不苦恼,安乐住。「菩提分法」,菩提是果,涅盘是个理,菩提是智慧,一个理,一个智,分是因,这个智慧的因,就是无上菩提的果的因,那就是八正道,就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六波罗蜜。这个三乘菩提的因。

「常勤修习意乐」,「常」,中间不间断,我不懈怠,我一直的修学这个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就是止观,我常欢喜不断的修习。说不断修习这个问题,有的人也可能是不断的修习,有的人不高兴,我学一学可以,要我修行我不高兴。这为什么不高兴呢?你应该要知道,你若不欢喜修学止观,「菩提分」分就是因,因就是止观,不欢喜修学止观,你应该向师长∵坦白的说,我不欢喜修学止观,应该说出这句话来,「我只是愿意学习,但是我不愿意修行。」不愿意修行,他一定有个原因的。你应该和师长谈谈话,谈一谈话,为什么我不愿意修行?师长会有话和你说的。

我也个别的和各位同学有提过,修止观不难,不是难事,但是要知道方法,就是要知道方法就行,不是难事,你若感觉难呢,你应该和师长说。他会说出个道理来,令你感觉容易,感觉容易的。感觉容易的时候,如果你肯这样做,那是一个使令你心情快乐的一个方法,说我不想修止观,不想修止观你不能调伏烦恼的,你若只是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刚才说的,执持名号这样修行,我只是拜佛,我只是念念文句这样修行,这是很肤浅的,也是好啦,比不修行好,但是肤浅,他不能调伏烦恼,烦恼来了你不能调伏。

你若修止观呢,他能调伏烦恼,就使令烦恼不烦恼,它有这个作用,这个人的心情不快乐就是因为有烦恼,若能调伏烦恼心情就是没有不快乐,不是很好吗?这个闻、思、修,我们不学习佛法的人,这还算有道心啦,还肯用功修行,停留在闻的程度,没有这个思、修,这个修行没有,停留在闻,停留在闻的程度,实在不能调伏烦恼,不能调伏烦恼你时常还苦恼,时常的会苦恼。

我曾经和人说过:我在一个地方讲经,有一个居士给我一个纸条,他说「我平常心情很快乐,我也能念阿弥陀佛、我还能讲《阿弥陀经》、我能带领人一起念佛,学习净土法门,但是我的儿我的女有病了的时候,我就不能念佛了,佛就念不来了,我也不能讲经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呀?」写这么字条问我。我回答他这个问题,就是你只有闻慧,而没有思、修的关系,你不能思惟诸法实相,你不知道你常在颠倒烦恼之中,你自己不知道,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你为人讲经的时候、你带领人学习净土法门的时候,你心里还在颠倒之中,你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你没有思慧、没有修慧,没有思慧、没有修慧的原因,就是你闻慧不具足,你不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不知道这件事。就是你家里人,亲爱的人你都感觉到满意,所以你心情一直在那个满意那个地方,那就是颠倒,就在那里生活,忽然间有变动的时候,你的烦恼现出来,烦恼一出来的时候,你就不能念佛了,《阿弥陀经》也不能念了,不能念的原因,就是烦恼活动出来,为什么烦恼活动出来?你没有思慧、没有修慧,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于一切行深见过失」,就是他没有看见这个过失,他自己的过失他不知道,他常在颠倒中,他自己还不知道,我们这一句话,不要说我给你讲,不是,自己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也在颠倒中?我没有看见,我没能「于一切行深见过失」,不知道。不知道这个事,很好嘛!那有什么不对?不知道这一切行都是很危险的。

「六者、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这就是修止观,要欢喜修止观,为什么要欢喜,因为它能真实解决问题,能解决问题。我们弘扬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是对的,赞叹净土法门殊胜,也是对的,我们天天念阿弥陀,讲《阿弥陀经》也是对的,但是这就是勉强的这样讲,就是他真实烦恼来的时候不能调伏,所以这上面说「于诸妙善菩提分法、常勤修习意乐」,在这里「意乐」,有一个愿的意思,有一个欢喜的意思,我愿意这样子,我心情感觉快乐,当然这里也有智慧,有智慧的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