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十、十谛

或立十谛。一、逼切苦谛。二、财位匮乏苦谛。三、界不平和苦谛。四、所爱变坏苦谛。五、粗重苦谛。六、业谛。七、烦恼谛。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九、正见谛。十、正见果谛。

「或立十谛。一、逼切苦谛。二、财位匮乏苦谛。三、界不平和苦谛。」前面是「法施设建立」,这是「谛施设建立」。谛施设建立里有十种,现在是最后一科「十谛」,立十种谛。

「一、逼切苦谛」,这十种谛,也还是苦集灭道四谛,不过在苦谛里,说的详细了一点。第一种是逼切苦谛,就是你的内心所遭遇到的境界,很苦恼。这个苦恼是逼切,就是你不愿意接受也得要接受,它逼迫你,和你不分离,所以叫做逼切苦谛。「切」这个字,与你接触了叫做切,或者是如刀在切那样的苦,来形容苦的相状。

「二、财位匮乏苦谛」,逼切苦谛没有说出来什么情形,只是说苦的相状。第二财位匮乏苦谛,是说什么原因了,就是你的财缺少了,在这样的情形下,你感觉到苦恼。

「三、界不平和苦谛」,「界」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各有各的性质,各有各的力量。如果是平衡的话,不感觉到苦,它若不平衡时,你就感觉苦了。这应该就是老苦、病苦、死苦在内了。

「四、所爱变坏苦谛」,这可以看出来,逼切苦谛是总说,财位匮乏苦谛,

界不平和苦谛以下,是别别的说明苦谛的相貌。「所爱变坏苦谛」,你所爱着的境界变坏了,不可爱了,可爱的境界没有了,这时候感觉到痛苦。

「五、粗重苦谛」,粗重苦谛是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引发你各式各样痛苦的种子,那个种子叫做粗重。粗重的意思就是没有堪能性,苦恼若是出现的时候,你不可能去修学善法。它叫你造罪是可能的,修学善法困难,所以叫做粗重。而这粗重的苦谛,表面上看不出来的。

「六、业谛」,就是内心里有所求,而后采取行动,或者是造罪业,或者是造福业,或者造不动业,这叫做业谛。

「七、烦恼谛」,烦恼谛就是贪瞋痴的烦恼,烦恼的相貌就是使令你内心里不寂静。或者是见烦恼,我、我所的烦恼,或者是爱烦恼,贪瞋痴的一些烦恼,这样的烦恼叫做烦恼谛。烦恼谛和业谛加起来就是集谛,前面的五个就是苦谛,苦谛、集谛。

「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苦谛和集谛,由集谛为因,在三界里受苦,流转生死,很难停下来。如果是遇见三宝了,听闻正法,「正」,是指圣人说的,圣人为我们宣说的道理就叫做正法。「听闻正法」,你能遇见佛法僧,听闻圣人为你说法。「如理作意谛」,不能说听闻正法以后就没事了,应该随顺正法的道理,在内心里思惟观察,所以叫做如理作意谛。

看十谛的次第,「听闻正法」是闻所成慧,「如理作意」就是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在内了。

「九、正见谛」,正见就是成就正见了,成就正见就是八正道第一个正见,正见就是成就了我空的智慧、法空的智慧了,那叫做正见,就是见第一义谛了,名为正见。

「十、正见果谛」,初开始入圣道那个时候叫正见谛。入圣道而圣道还没有圆满,继续向前修行,到四果阿罗汉,或者是得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这个时候就是正见果谛。就是正见最后圆满的境界,那就是灭谛了。

所以「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正见谛」,这都是属于道谛,「正见果谛」就是灭谛了。所以这十谛总合起来,还是苦集灭道四谛。

∵∵

《披寻记》一五三九页:

「或立十谛等者:此约诸缘起支中际生已」,《披寻记》的作者这么解释,这里面成立十种谛,是约什么说的呢?是约十二缘起支。「中际生已,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这十二缘起分为三际,就是前际、中际、后际。前际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在生死里流转,若想要明白它的根源,那就是无明。我们不知道这一切法是因缘有的,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执着有我、有法、有所得,那就是无明的前际。无明它会推动我们的心,有所活动那就是行。行了以后,我们思想的活动,受无明、行的影响,所以叫做行缘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就是前际。

行缘识以后,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这以下就是中际。前际、后际,这是中间。「中际生已」,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这都是中际。中际就是你的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眼耳鼻舌身意都成就了,触缘受,这就是中际现前了。

现前以后,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二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或趣流转」,或者是这个众生没有遇见三宝,他还是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还是惑业苦的境界,也还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这就是向于流转那一方面去了,还是原来的家风,流转生死。

「或趣清净究竟」,或者这个众生遇见三宝了以后,触缘受。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因为遇见三宝了,就不同于以前的迷惑境界。触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有明,明相应触。明是什么呢?就是般若的智慧。简单的说,就是无所得的智慧,眼见着色的时候,同时有般若智慧的明和它一起活动。一起活动就不执着那件事是真实的,是如梦中境似的,如水中月似的,有而不真实。这是第一个观,这是假观。

观察缘起法是自性空的,这是空观。这样子就趣向清净,就不染污了。我们没有明,没有般若的智慧和我们的一念心同时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贪瞋痴就出来了,贪瞋痴的烦恼就出来了。其实若是这样解释的话,也很简单,就是这一念心与般若相应的时候就趣清净,与无明相应就趣流转。

我们出家了,来到佛法里面,怎么样叫修行?就是时时的叫这一念心有般若的智慧,这就叫做修行。看见什么境界,不要用贪瞋痴去衡量,你用般若的智慧,这就叫做修行,很简单。若说这个我办不到,看见毒蛇时,心里就恨,我不能观察它是假的,是空的,不要紧,慢慢来。你天天的用般若的智慧这样观察思惟,久了,般若的智慧就增长,增长就有力量,有力量的时候,看见毒蛇心里不忿怒。那就成功了,不是一下子就成佛,不是的。我感觉到学习唯识的法门,唯识的法门是很深,但是我也感觉它很浅。什么叫做浅?就是钝根人能做得来,我感觉是这样。

佛法来到中国,由南北朝到隋唐这个时期,中国的佛教徒有一种倾向,就是看谁讲的法是最深,最微妙,我就学那一个,有这种意味。譬如说天台智者大师说四教,藏、通、别、圆四教;贤首宗就说五教,我多你一个,小、始、终、顿、圆,多你一个。禅宗说佛陀拈花示众,迦叶微笑,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你们都是有言说,都是戏论,我是离言说的,这是更高。我们中国佛教那一个时期,我这并不是批评古德,但是我去学习,我就感觉到有这种意味。可是到今天的佛教,完全办不到了,实相无相是办不到,就是有相也办不到。我们说是藏通别圆四教,那一教你能做得来?小始终顿圆你那一教能做得来?都不能做了,那怎么办呢?就是念阿弥陀佛了。是这样子嘛!那么现在学习唯识,我的感觉它并不是要为难,做不到也要做,不是,它就从浅处说,从肤浅的地方开始,教你修行,是这样意思。所以我感觉到好,浅一点好,浅一点我们能做得到,说的太高了,做不到。

「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刚才说的,我们这一念心一动时,不要忘记了明,明相应触。你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若和外面的境界接触时,要有明。说是和外面境界接触,其实我们不要说的太高,除了睡觉以外,我们心里面不是色,就是声香味触法,不能离开这个境界的。若是睡眠的时候不做梦,那是无所知的境界,若做梦的时候,还是法,就是法尘。而现在说,或趣清净,你时常的记住,不要忘记了明。

闻、思、修,修慧是很高,思慧不是很高,闻慧是最肤浅的。我们从闻慧开始就有明,从闻慧开始不是难事,但是思慧就深了一点,修慧就是更高了。逐渐的你就掌握到明,就趣向清净,「清净」就是第一义谛,你向于第一义谛。向于第一义谛,由初得无生法忍,到最后得无上菩提,就是究竟了。

这上面说「此约诸缘起支,中际生已,或趣流转,或趣清净究竟」。就是我们成就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我们不要再无明缘行,行缘识,我们应该学习般若。用般若调伏我们一念心,趣向清净究竟,那么这叫做「或趣清净究竟」。「是故建立成此十种」,这样说就是成此十种谛。「或趣清净究竟」就是,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谛,九、正见谛,十、正见果谛,这几谛是这样意义的。

「前之七种趣流转摄」,这底下细说一点,前面七种苦谛是一般凡夫,不相信佛法的众生,趣流转,趣者向也,他的心向于生死的流转。就是不能破坏有所得的执着,不能调伏贪瞋痴的烦恼,不能向于诸法寂灭相,所以是趣流转摄,是属于这一类的。「后之三种趣清净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这以下三种,这是趣清净摄,就是向于第一义谛,向于涅盘了。「趣流转中前之五种苦道所摄」,那七种谛是趣向流转。七种谛里前面的五种是苦道,是属于苦谛的道路。「皆名苦谛」,都是苦谛。这地方说苦道,若是没有相信佛法的人,你的思想,你的识,眼识乃至意识,它就以此为道路,就在这些苦的境界里跑来跑去。若是你相信了佛法,用功修行,就是你的闻思修的智慧在这里观察思惟,所以称之为道。现在这里说五种是苦道所摄,皆名苦谛。

「第六业道所摄;是名业谛」,业道,第六是业谛也是你的思想在这里走来走去的,是名业谛。

「第七烦恼道摄;名烦恼谛」,就是令你心不安的贪瞋痴,见烦恼、爱烦恼,名烦恼谛。这是《披寻记》把这十种谛解释完了。

∵∵

戌四、结

如是等类,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若广分别,当知无量。

「如是等类,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这是结束这段文。「如是等类」,一谛、二谛、乃至十谛,这是菩萨谛建立施设。「菩萨谛」,菩萨这个字,按我们汉文佛教的习惯,那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菩萨,但是按照这个字来说,是通于三乘人,阿罗汉也可以称为菩萨,辟支佛道,菩萨道,都可以称之为菩萨。「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翻个「有情」,就是有道心的人。修学圣道的人,就叫菩萨,若加上摩诃萨埵,那就超越二乘,唯有一佛乘才可以称为菩萨摩诃萨。「名菩萨谛施设建立」,谛的施设建立有这十种。「若广分别,当知无量」,若是更广多的分别,那就不只是这十种了,可以说成无量无边的。

∵∵

酉三、理施设建立

云何名理施设建立?谓四道理。此广分别,如前应知。

前面是法施设建立,第二是谛施设建立,下面第三科是理施设建立。

什么叫做理施设建立?其实理施设建立和谛施设建立只是名字不一样,意义还是相通的。通常说二谛,又有说三谛、说四谛,现在说道理,说四种道理。这若广分别,如前面的谛施设建立一样,也是无量无边的。

∵∵

《披寻记》一五四○页:

「谓四道理等者」,四道理是什么呢?「一、观待道理」,就是观察一切法,都是要待因缘才能成就,所以叫做观,观察。观察这一切法的成就要待因缘,所以这句话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有的,叫观待道理。

「二、作用道理」,就是一切法都有作用,眼能够见,耳能闻,见闻觉知这是作用道理。做善得善报,做恶得恶报,修学圣道就可以得涅盘,它都有作用的。

「三、证成道理」,观待道理也好,作用道理也好,都是佛菩萨的法语来证成这件事,不是凡夫可以随便云云的。

「四、法尔道理」,因缘生法它就是无常的,有漏法是苦的,一切法都是无我的,是毕竟空的,这是法尔就是这样子。「名四道理。」,这四种道理大意就是这样子。「此广分别,如〈声闻地〉应知」,这四种道理广说〈声闻地〉里有解释,其实我们已经说过好多次了。「(陵本二十五卷九页)」。

∵∵

酉四、乘施设建立∵(分二科)∵∵戌一、征

云何名乘施设建立?

这是第四科乘施设建立,分二科,第一科是征。下面第二科是解释,又分二科,第一科略标。

∵∵

戌二、释∵(分二科)∵∵亥一、略标

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如是三种,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是名为乘施设建立。

「谓声闻乘及独觉乘、无上大乘。」就是这样的三种不同,就是三界内的一切众生,要出离火宅的时候,有三种的不同:一种是声闻的车,一种是独觉的车,一个是无上大乘。从生死谛到涅盘那里去,所以叫做「乘」,它能够度,能从苦恼的生死这里,运载你到安乐的地方去。这是声闻乘、独觉乘、无上大乘。人天乘不能出离生死,还是在三界里流转。

「如是三种」,这是三种车。「一一各由七种行相,施设建立」,这三种佛法,每一种都有七种的行相。行相,行的相貌,「行」这个字,由此至彼叫做行,那就和乘的意思一样了。或者「行」,就是心。你心是能动,其余一切法是不能动,都是心动。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心动,这句话的确有道理。七种心行的相貌,或者是七种修行的相貌施设建立。而这七种行相也都是佛的大智慧建立的,施设了名言,义就建立起来了,「是名为乘施设建立。」这是略标,下面第二科广辩。分二科,第一科声闻等乘,又分二科,第一科举声闻乘。

∵∵

亥二、广辨∵(分二科)∵∵天一、声闻等乘∵(分二科)∵∵地一、举声闻乘

初声闻乘七行相者:一、于四圣谛无颠倒慧。二、此慧所依。三、此慧所缘。四、此慧伴类。五、此慧作业。六、此慧资粮。七、此慧得果。当知由此七种行相施设建立,诸声闻乘,无不周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