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能修学这一科,分出来十五科,第一科、惭愧。第二科、坚力持。第三科、心无厌倦。第四科、善知诸论。第五科、善知世间。第六科、修正四依。第七科、修四无碍。第八科、修菩提资粮。第九科、修三十七菩提分法。第十科、修习止观。第十一科、方便善巧。在这一科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标。第三科列。第四科释,在解释这一科里边,分两大科。第一科、内证佛法,第二科外熟有情。外熟有情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征。第二科列。第三科是辩,这个第三科辩里边又分三科。第一科、令于少善根感无量果。第二科、令于少力摄广大善。现在是第三科、令除恚恼及趣入等。这一科里头又分四科,第一科是总征。

酉三、令除恚恼及趣入等(分四科)戌一、总征

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

这第一科是征,就是问,就是菩萨要怎么样「方便善巧」,这句就是智慧,菩萨要什么样的智慧,才能够对佛法憎背的有情,除其恚恼。就是这个有情对佛的圣教不欢喜,他憎恶,「背」就是厌恶的意思,这样的有情,菩萨用什么样的方便善巧的智慧,「除其恚恼」,就是除灭他对于佛法的恚恼,就是不高兴,这个「恚恼」是很严重的不高兴佛法,这是「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菩萨用什么样的智慧,对于「于佛圣教」,「处中住者」,就是他现在的思想,对于佛法的态度,也不恚恼,但是也并不相信,在信不信之间,处在这个程度而住者,这样的人,「令其趣入」,能够善巧方便的教化他,使令他能信受佛法,叫做趣入,这个「趣」就是来到,来到佛法里边,这个「入」就是对于佛法有了信心呢,他就会慢慢的契入,契入佛法里边的道里。

「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就是菩萨云何「方便善巧,于佛圣教」,就是那一句话贯下来,「令其成熟」,使令他在佛法里边,栽培的善根,能够达到成熟的程度。「成熟」,就像这个果园里边的苹果或者橙子,它成熟了,可以食用了,那就叫做成熟。现在这里说成熟呢,就是他栽培的善根,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可以再进一步得圣道了,还没得圣道,但是有这种堪能了,那叫做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这个菩萨要什么样的智慧方便善巧的教化,使令这一类众生,善根已经成熟,再加一番的教化呢,他就可以得解脱了,解脱了烦恼的系缚,见到真理得大自在了。

戌二、标列

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利。当知略说复有六种方便善巧。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报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净方便善巧。

「谓诸菩萨为欲成办如是四种有情义利」。这一句话就是总结前面这一段,这一段文的大意就是说诸菩萨,「为欲」就是想要成办这四种有情在佛法里边栽培的圣道,是这个意思,这四种有情,就是前面已经列出来,“于佛圣教憎背有情”、“处中住者”、“已趣入者”、“已成熟者”就这四种。「当知略说复有六种方便善巧」,前边是总征,下边第二科是标列。这位菩萨有六种善巧方便的智慧,「方便善巧」,方便就是善巧,为了成就一个目的,一定要有一个方法,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实践,就可以成功了,所以方便是个方法,也是行动的意思。现在说众生是不容易度化的,就是一般的说,对于佛法没有信心,而且有厌恶心,你想要教化他相信佛法是很难的;就是已经相信佛法了,你能教化他在佛法里边不断的进步都不容易,不是容易的。

前面说这一段里头,「已成熟者令得解脱」,这也不是容易。佛在世的时候,那些得阿罗汉的人,也都是经过佛的善巧方便的教化才成就的。原来相信外道的,那些外道的大老师,他对于佛也没有恭敬心,佛也是要善巧方便教化,他才相信佛法,才得圣道。所以这个「善巧」,就是很好的,微妙的境界,就是「方便」是个方法,很微妙的方法,那叫做「方便善巧」。这里边说有六种,那六种呢?「一者、随顺会通方便善巧。二者、共立要契方便善巧。三者、异分意乐方便善巧。四者、逼迫所生方便善巧。五者、施恩报恩方便善巧。六者、究竟清净方便善巧」。这个菩萨教化众生,从证悟佛法的众生开始,乃至到得解脱的众生,「令得解脱」的众生,一共有这六种方便,这是标列出来这六种方便。下边第三科就解释,分六科,第一科、随顺会通方便善巧。又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戌三、随释(分六科)亥一、随顺会通方便善巧(分三科)天一、征

云何菩萨随顺会通方便善巧?

「随顺会通方便善巧」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征,下边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随顺。又分两科,第一科、为说正法。又分四科,第一科、先除恚恼。

天二、释(分二科)地一、随顺(分二科)玄一、为说正法(分四科)黄一、先除恚恼

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先当方便随顺现行软美身语,亦复现行近施随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彼恚恼除,便生爱敬。

「谓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先当方便随顺现行软美身语,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这是先除恚恼,也就是方便善巧。「谓诸菩萨」,这是说诸菩萨「于彼有情将为说法」,对那个「于佛圣教」有恚恼态度的,有恚恼思想的有情,「将为说法」,将要为他宣说佛教的真理的时候,因为唯有真理,才能使令人开发智慧得大解脱的,所以先说出来要为他说法。这个「将为说法」的意思呢,就是说法之前还有一些方便善巧的。「先当方便随顺现行」,在说法之先,应当有一种方法,「随顺现行」,就是随顺那位恚恼有情的心情,随顺他,「现行软美身语」,就是柔和的、美好的这个态度、语言表现出来,而这样的态度,就是随顺他的思想,因为众生的心情呢,都是喜顺而不喜逆,你随顺他呢,他心情好一点,你不随顺他,那他的心情就不高兴了。所以先当有一种方便,就是随顺众生的心情,现出来软美、温和的、美好的行动和语言。「亦复现行近施随转」,先是现出来软美的身语,这是第一个方便善巧。

「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还要现出来一种行动,就是「近」,要亲近他,和他接近。这个「施」,施就是帮助他做事情,有所需要的时候呢,菩萨就会施舍给他,这样子随顺这个方便去行动,「随顺而行」,这叫随转。「除彼于己所生恚恼」,前面说这两种方便善巧有什么作用呢?是破除他对于自己所生出的恚恼,对于菩萨所生的恚恼。「软美身语」和「近施随转」这两种方便呢,能破除他的愤怒。「彼恚恼除,便生爱敬」,那个人接触了菩萨这两种方便之后,他的恚恼心就没有了,他就会「便生爱敬」,对于菩萨会生起爱敬心,有爱又恭敬。这是第一科,先除恚恼。大菩萨对于众生是无所求,菩萨自己对众生无所求,是无条件的利益众生,先要发出来这种慈悲的行动。如果你高慢起来,那就不能度众生了。

黄二、次说正法

爱敬生已,于法起乐;然后为其宣说正法。

这第二科,次说正法。那位恚恼的众生,他的恚恼心灭除去了,对于菩萨有爱敬心现出来以后,「于法起乐」,对于佛法也会生起欢喜心的。「然后为其宣说正法」,他生了欢喜心之后,菩萨再为他宣说佛法,这样子为他说法。

《披寻记》1505页:

「亦复现行近施随转者:近、谓亲近。」就是菩萨主动的去亲近他,和他接触。「施、谓布施」,就是有所需要的时候,菩萨也会布施给他。「行如是事随彼心转」,做这种事情呢,实在来说呢,就是菩萨的慈悲,随顺那个人的心情而转。「是名现行近施随转」,这是度化众生的前方便。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易入易解;应时渐次,无有颠倒;能引义利,堪任难击。

菩萨为他宣说的正法,「如其所宜」,就能够和他的根性相应,和他的程度也相应。「易入易解」,他听闻菩萨说法的时候,他容易悟入,容易了解。这个「入」和「解」两个字,菩萨为他说法呢,有两件事,一个是「文」,一个是「义」。「文」就是菩萨说法的这个言句,这个语言,这个「义」就是语言里面所显示的佛法的道理。这两件事,一个文、一个义,那么就是,这个义容易悟入,那文也容易理解,就是这样意思。这个能诠的文,容易了解,这个所诠的义也容易信受。「应时渐次,无有颠倒」,「应时」,这个与时间是相契合的,这个时候正合适,原来对佛教徒是不高兴的,那个时候你和他说法就不对劲,就不应时,现在生了欢喜心的时候,就是应时。那么这正是符合说法的次第,就是他心容易接受你,这时候再说法比较好,「渐次」。「无有颠倒」,在时间上说也没有错误,在说法的文义上,也没有错误,所以「无有颠倒」。「能引义利」,这样情形下呢,他听你讲解佛法以后,他能听进去,能入、他不排斥,那么在他心里面接受了,加以思惟,就会引发出来「义利」,就是清净的智慧,那叫做「义利」。「堪任难击」,这个可以从两方面说,就是在菩萨大智慧的安排,为他这样子教化,使令他能引义利的时候呢,就是在佛法里面有了信心,有多少的理解,「堪任难击」,就是能够抗拒这个难击。这个「难」就是你相信了佛法之后,他提出来一个不容易解答的问题问你,那就是「难」。你解答了以后,他继续的有问题来问你,那就叫做「击」,进一步的攻击你,你能抗拒,你堪任这件事,你能够抒解这些难击的问题。这句话应该是指菩萨说,菩萨是大智慧的境界,是「堪任难击」,「能引义利」。若是指这个受教化的众生说呢,那就是他要「能引义利」的程度很高了,才能达到这程度。

《披寻记》1505页: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者:谓所说法,称顺众会,名为所宜。无乱无隐,是名易入易解。无间而说,是名应时渐次。随顺文句或标或释或广分别。是名无有颠倒。能生欢喜,是名能引义利。善释防难,是名堪任难击。」

「所说正法如其所宜者:谓所说法,称顺众会」,菩萨所说的法「称顺」,就是和听众的根性的程度相称,那也就是相顺了。顺谁呢?顺众会,就是集会的很多的人都合适。「名为所宜」,就叫做「所宜」。「无乱无隐,是名易入易解」,这个乱,应该指文句说,菩萨为众生说法的文句,不乱,前后有次第。所说的道理呢,从那个不乱的文句里面能表现出来,不是隐藏在里边没有说明白,若是没有说明白那就不容易懂了,这样「无乱无隐」呢,「是名易入易解」,就是那个受化的众生容易悟入,也容易了解,这个叫「无乱无隐」。「无间而说,是名应时渐次」,「无间而说」,这个「间」就是障碍,这里面没有什么障碍,为他说法,那就叫「应时渐次」,就是菩萨先用两种方便,破除去他的瞋恚心,所以这个时候呢有「无间」,「是名应时渐次」。

「随顺文句或标或释或广分别。是名无有颠倒」,就是菩萨能够随顺文句,菩萨说法的时候,这个文句,前后是相顺的,这里边有些差别,这个「或标或释」,就是说话的时候,说法的时候,先将所要说的道理立出来,先要把这件事立出来,这是第一段标义。第二段就是释,所标的义再把它加以解释,这个标或者是略标,就是略标大意,解释的时候也有两种不同,或者是略解释,简略的解释,或广分别,或者是广多,把这个义开往很多很多的义,一类一类的去解释去,「是名无有颠倒」,这叫没有颠倒。

我们看这《瑜伽师地论》的文呢就是这样方法,先标,然后解释,解释有略有广,最后呢,结略意,就是这样解释。这个菩萨说法是这样的次第,「是名无有颠倒」,若是你不顺于这个次第去说法呢,那就是不够次第,那就有问题了。「能生欢喜,是名能引义利」,菩萨这样为之说法,能使令受化者生欢喜心,那就叫做「能引义利」,那义利就是对佛法有信心了,有信心,有多少理解,也是有多少智慧了,那就是义利。「善释妨难,是名堪任难击」,还是应该指菩萨说,菩萨善巧的解释妨难,你对于这一段佛法有了疑问,有了疑问,就障碍他对于佛法信心的,所以叫做妨,也就是难,就是不容易明白、不容易信解。现在菩萨「善释妨难」,善巧的解释这个妨难,使令没有妨难,「是名堪任难击」。

黄三、渐令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或劝请他。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这下边第三科,渐令调伏。那么第一段先除恚恼,第二段次说正法,这是第三段,渐令调伏。

「于彼有情调伏事中」,就是菩萨对于那个所教化的有情,「调伏事中」,前面听菩萨说法,明白了那样的道理,明白道里有可能比较容易,但是在自己的身口意上能够表现出来,那就不容易了,表现出来,那就是要调伏内心的烦恼,我们内心里面有贪、瞋、痴各式各样的烦恼,要加以调伏,用佛法的智慧调转、降伏,这件事呢,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圆满的,可以毕业的,那么菩萨对于有情,依据佛法的信解加以调伏的时候,那么菩萨对于众生做这件事,那这样说呢,前面听闻正法,是解,现在「彼有情调伏事」那就是行了。

「成就最胜欲作饶益哀愍之心」,菩萨对于众生的解,对于众生的调伏的修行这件事,菩萨成就了最殊胜的悲愍心,这个最胜的哀愍心是什么呢?就是「欲作饶益」,菩萨的心总是想要对他好,令他在佛法里边有善根的成就,有功德的成就,能够转凡成圣,就是来饶益他。「饶益」是增加的意思,原来没有现在有,我原来没有信、戒、闻、舍、慧,现在听闻菩萨的教导呢,有了信、戒、闻、舍、慧,那就是饶益。「哀愍」呢,他原来没有信、戒、闻、舍、慧,他就是有我、我所的执着,有贪、瞋、痴的烦恼,这是令自己多诸苦恼的事情,所以菩萨生哀愍心,这个「饶益」实在就是慈,「哀愍」是悲,慈悲心,这个菩萨对于教化众生,能令众生在佛法里边成就解、成就行,菩萨对于众生成就解行这件事,菩萨有最胜的慈悲心去教导他,没有私心,这的确是我们众生的大善知识了。

「为现神通,记心显说如理正法。或劝请他。或为化作种种众多殊特化事,令彼有情皆悉调伏」。前面这一段是说菩萨有殊胜的慈悲心,这是菩萨内心的事情,这以下,是由慈悲心表现出来的行动,表现出来什么行动呢?「为现神通」,为这个所化的众生示现不可以思议的神通力。菩萨有六种神通,有种种的神通,这个地方呢,应该说是神变的神通,就是神足通,应该指这个神通说,「记心」是他心通,就是菩萨入在他心通里边呢,入在三昧里边,能够知见众生内心的世界,能知道,知道了呢,就能为他说,你思想里有什么问题,过去、现在、未来有什么问题。「显说如理正法」。前面「为现神通」是身,「记心」是心,菩萨的心的境界,「显说」是菩萨的语言,菩萨用这个语言「显说如理正法」,显现出来,说明佛陀所证悟的真理,这个「正法」呢,就是显示真理的语言,就是正法。正法,当然是佛、菩萨圣人所说的名为正法,凡夫那就不一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