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卷第四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巳六、修正四依∵(分二科)∵∵午一、征

云何菩萨修正四依?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辨四相∵(分二科)∵∵申一、辨∵(分四科)∵∵酉一、依义

谓诸菩萨为求义故,从他听法;不为求世藻饰文辞。菩萨求义不为求文而听法时,虽遇常流言音说法;但依于义,恭敬听受。

这是第六科,修正四依。这菩提分一共是十五科,第一科是惭愧。现在是第六科,修学正四依。分两科,第一科是征。

「云何菩萨修正四依?」,菩萨要怎么样来学习正确的四依法。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辨四相。分两科,第一科、辨。又分四科,第一科是依义。

「谓诸菩萨为求义故」,诸菩萨学习佛法的目的,是为了希求胜义,所以从他听闻佛法。「不为求世藻饰文辞」,并不是希求世间美妙的文辞,不是这个意思。文辞的美妙也是人之所欢喜的,但是学习佛法的菩萨,目的是学习胜义。「菩萨求义不为求文而听法」的时候,「虽遇常流言音说法;但依于义,恭敬听受」,菩萨为求胜义,不求文釆而听闻佛法的时候,虽然有的时候遇到「常流言音」,就是一般性的语言,没有文釆,这样的言辞说法。「但依于义,恭敬听受」,这个时候菩萨的内心是怎么样呢?是「但依于义」,只是尊重所求的胜义,尊重所说的胜义,而恭敬的听受他所说的法。菩萨应该是这样的态度。

修学佛法、开大智慧、解脱生死大苦,要通达胜义才能满足你的所愿的。如果你不明白胜义,只是文辞很美,是不能满足的。当然我们众生是有这个问题。

酉二、依法∵(分二科)∵∵戌一、标简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暗说大说;如实知已,以理为依,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是故不依补特伽罗。

前面第一科,是依义。这句话说全了就是「依义不依语」。现在第二科,是依法,就是「依法不依人」。分两科,第一科,标。

「又诸菩萨如实了知暗说大说」,这位菩萨应该是学习佛法有一段时期了,所以他能够如实的了知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如实知已,以理为依」,真实的通达了大小乘佛法以后,还是「以理为依」,以理为准,这「依」是「准」的意思,这「依」也有「爱好」的意思,爱好胜义之理。「不由耆长众所知识补特伽罗,若佛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不会因为这个人年纪大了、他老了,这个人名望很高「众所知识」,「补特伽罗」就是这个人。这个人是谁?或者是佛「若佛」,或者是佛弟子「若僧」,「所说法故,即便信受」,把佛也放在里面。「是故不依补特伽罗」,所以不依据补特伽罗来作凭准,来作准则。以理为依,这就是依法不依人了。

《披寻记》一四九七页:

「如实了知暗说大说者:于声闻乘不了义说,是名暗说」,这个「暗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声闻乘的出世间的圣道,这一部分的佛法,是佛为这一类的众生说了一部分的道理,没有完全说,没有全部的说明白,所以不了义,还有的地方不明了,是名叫「暗说」,就是一部分说了,一部分还没说,所说的道理没有完全明白,所以叫做「暗」。「于大乘中了义宣说,是名大说」,在大乘佛法里面,是完全的说明了了;这生死的缘起、涅盘的缘起,完全说明白了,这是究竟圆满的佛法,是名叫「大说」。「前说菩萨于法正思如实了知默说大说,译文少别,然义实同。」在这一段文的前面说:「菩萨于法正思」,是「如实」的「了知默说大说」,前面的文叫「默说大说」,这里说叫「暗说大说」,这翻译的文句少少的不同,然义实在是一样的。

戌二、释依

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补特伽罗非所依故;于真实义心不动摇,于正法中他缘匪夺。

前面第一科是标简,这依法不依人这一科的标简,这下面解释这个「依」。「标简」,「标」出来以理为依,「简」是简别不是以补特伽罗为依的。这是依法不依人的意思。下面解释这个「依」。

「如是菩萨以理为依」,这位有大智慧的菩萨,他是以佛法中的真理做他的尊重处、所尊重的。「补特伽罗非所依故」,说法的人不是他所依据的、所依信、所相信的。「于真实义心不动摇」,这位菩萨,因为他尊重胜义,所以对胜义、真实义,他能够用了很多的精神时间去思惟观察,能达到心不动摇的程度。这不动摇,浅白的解释就是信心坚定,心里不动摇。「于正法中他缘匪夺」,在佛的正法的真实义,其他的因缘不能影响他,他是决定无疑了。

「依法不依人」,人当然是不一样,就是佛、菩萨、阿罗汉,乃至其他的这些人,也都可以宣扬佛法。但是,有的是不及格,那么菩萨不能完全相信,所以叫做「依法不依人」。如果是佛,那当然还是可以相信的。

《披寻记》一四九七页:

「于真实义心不动摇等者:于一切法离言自性,善正思惟善正筹量善正观察」,「于真实义心不动摇」这句话怎么讲呢?「于一切法离言自性」,这依他起和圆成实是离言的,那里面没有名相,所以不能用语言文字思惟分别。「善正思惟」,这依他起也就是缘起,圆成实当然是法性,对这两部分的佛法「善正思惟」,这位有智慧的菩萨,「善」者「能」也,他能够正思惟。这「正思惟」初开始学习的时候就是闻所成慧,「闻所成慧」你还要谦虚一点好,就是依文也依义,就是佛说的法句和里面的义,这样去思惟观察。到了思慧的时候,亦依于文、亦不依文,那时候智慧高了。若到修所成慧的时候,那他是大自在的境界。逐渐的由浅而深的进步,这样去思惟观察。「思惟观察」或者这样分别;「善正思惟」通一切法的共相,「善正筹量」就是能正思惟、筹量诸法的别义,「善正观察」就是诸法的甚深义。前面思惟筹量都是浅义,善正观察就是深义了。

「由是为因无惑无疑」,由于他能够善正思惟、筹量、观察的因缘故,所以对于离言自性「无惑无疑」,能达到这个程度。「远离二路逮得升进」,远离了两条路;若是两条路的时候,你走到这里、心里面就疑惑了:「我走那条路才对呢?」所以就是疑惑的意思。「远离二路」就是远离疑惑。「逮得升进」,这时候就成就了无疑惑的境界,进步到这个程度。「是名于真实义、心不动摇」。「于佛善说法毗奈耶深生胜解」,对于佛所宣说的法,佛所宣说的毗奈耶「深生胜解」,甚深的生起深刻的胜解,「胜解」就是决定性的认识,而不动摇了,叫「胜解」。「不为外道异论之所引夺」,他对佛法的认识达到这个程度,就是外道的异论不能引夺他对佛法的信心。「是名于正法中他缘匪夺」,这句话就是这么意思。

这可见对佛法要善正思惟、善正筹量、善正观察,才能达到这个程度。若是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没能够善正思惟、筹量、观察,我们是不是能这样呢?「于真实义心不动摇,于正法中他缘匪夺」,能达到那个程度吗?这一段是说依法不依人。

酉三、依了义经∵(分二科)∵∵戌一、明不可引

又诸菩萨于如来所深殖正信,深殖清净,一向澄清;唯依如来了义经典,非不了义。了义经典为所依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

这下面第三段,是依了义经,还有一句话,就是不依不了义经。分两段,第一段明不可引。

「又诸菩萨于如来所」在佛陀这里。这「于如来所」这句话,就是于佛陀本身和佛陀宣说的正法「深殖正信」,很深刻的成就了正信。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有大智慧,若是智慧不够,这信就容易动摇。由慧而生信,能够深悟第一义谛,那叫做「深殖正信」。「深殖清净,一向澄清」,而这深信究竟是什么意思?就是表示这个信是清净的,就是没有疑惑。如果你学习佛法不管多久,你还犹疑不定,那就是不清净,有疑惑就是染污。什么叫「清净」?「一向澄清」就是全部的都是清净的,叫做「一向澄清」。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不容易。下文《披寻记》的解释,那就是得圣道了,就是正信的程度。「唯依如来了义经典,非不了义」,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他对佛法的信心,这「依」也可以说是「信」,他唯独是相信佛陀的了义经典。「非不了义」不是那个不了义经,不了义经是佛方便说的,所以唯依如来的了义经,不依不了义。「了义经典为所依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因为他长时期的学习、思惟,也应该包括修止观的,所以他对佛说的了义经为他所相信的,对佛所说的法毗奈耶,就是不可引夺。

《披寻记》一四九八页:

「于如来所深殖正信等者:此显菩萨已得证净」,这一段文的大意显示菩萨已经证悟了第一义谛了,所以他内心清净。「故作是说」,深殖正信、深殖清净、一向澄清,所以这么说。「(摄事分)说:于能说者,于沙门义」,就是这位菩萨对于宣扬佛法的人,「能说者」。「于沙门义」,沙门义就是所说的,就是八正道,所说的就是圣道。「于同法者」,前面是能说法的人,这是于同法者、就是同修胜行的人、同梵行的人。这同梵行的人是什么呢?「于能证得沙门助伴」,就是他经过长时期的修止观,已经证得了沙门义,成就了八正道,彼此间的关系都是同学,助伴。「助伴」就是同学。「所有净信深固根本」,对说法者、对沙门义、对同修圣道的同梵行者,所有的净信「深固根本」,甚深的坚固像那大树的根本,是不可动摇。「于余生中,亦不可引」,不但是现在他的信心坚固,就是舍掉这个生命到第二生、第三生以后,他对佛法僧的信心也是不可动摇的。「无虚诳故,名澄清性」,就是没有虚诳。什么叫「虚诳」?就是虚妄分别。证悟圣道以后,他心里有无分别智,没有那虚妄分别的过失,所以叫「澄清性」。「(陵本九十八卷二十五页)义应准知。」

戌二、释其所以

何以故?以佛所说不了义经,以种种门辩本性义,犹未决定,尚生疑惑;非了义故。若诸菩萨于了义经不决定者;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犹可引夺。

这下面第二科,释其所以。前面,明不可引。这解释它的原因。「何以故?」什么原因这样子呢?就是前面这段文的意思。「以佛所说不了义经」,因为佛所说的法里面有两类,一类是了义经、一类是不了义经。而这不了义经「以种种门辩本性义」,各式各样的立场来说明本性的道理。「说明本性的道理」,或者说世俗谛、和圣义谛的道理。因为是不了义,佛随顺众生的根性而这样宣说的。根性不是大智慧的根性,佛就未能够圆满的宣说,所以所说的不是决定的。「尚生疑惑」,学习佛法的人,去学这样的不了义经,心里面也有些疑问。「非了义故」,因为佛没有说到圆满的地方。「若诸菩萨于了义经不决定者」,不决定信,「于佛所说法毗奈耶犹可引夺」,对这样的佛法,佛所宣说的不了义经,他的信心还没决定,「犹可引夺」,就是遇见更殊胜的真理,他的心就会动摇的。

《披寻记》一四九八页:

「依种种门辩本性义等者:谓所说法或蕴相应」,就是佛为众生所说的法,或者说五蕴,五蕴苦、空、无常、无我,这样说。「或界相应」,或者十八界相应的,或者是地水火风空识,这是六界相应的法门。「或处相应」,或者十二处相应的法门。或者说「缘起相应」的法门,缘起就是十二缘起、十二因缘。「或处非处相应」,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那就叫做「处」。如果善因得恶果、恶因得善果,那就「非处」了,那是不合道理,或者佛宣说这样的法门。「或念住相应」,或者四念住相应、四正勤、四如意足,这些法门。

「如是等类,名依种种门辩本性义」这就是,界是个法门、处又是个法门,各式各样的法门,所说的道理。「于如是法或时说有,或时说空」,对这个宣说的法门,有的时候说是有,有的时候又说空,有的时候说我是空的、法是有的,没有说决定怎么样,或时说有、或时说空,「是名犹未决定,尚生疑惑。非如了义经说非有空故」,这大乘佛法的究竟了义的法门,就说非有也非空,就是决定了。

这个「非有」怎么讲?就是「言说法性」是非有的,但是在我们凡夫的思想,认为那是有的。我们凡夫看不见缘起义,也看不见圆成实性,我们就不知道有那件事。但是现在佛说:「非空」,是有这件事的。简单的说,就是小乘佛法不圆满,大乘佛法是了义,所以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

酉四、依真证智∵(分二科)∵∵戌一、标简

又诸菩萨于真证智见为真实;非于闻思,但识法义,非真证智。

这是第四科、依真证智。分两科,第一科是标简。「又诸菩萨于真证智」,这个「真」就是真谛,就是法无我义,就是真谛,就是圆成实性,就是第一义谛。这第一义谛的「证智」,证悟第一义谛的智慧「见为真实」,这是诸菩萨的真证智,才见到这是真实。若我们没有成就证悟第一义谛的智慧,总还是虚妄分别、流转生死,那不是真实,还是要流转生死的。若成就了这个智慧,那就入圣道了,那是得大安乐自在了,所以是真实的。「非于闻思,但识法义,非真证智」,成就证智的时候,「非于闻思」,不是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程度、停留在闻思的程度,闻所成慧、思所成慧的程度。闻所成慧、思所成慧,这个时候是什么程度?「但识法义」,就是认识有能诠的名、有所诠的义,在这里面去思惟分别。「非真证智」,不是那个离名言相,证悟第一义谛的智慧境界,所以那不是真实。因为闻思的时候,假设是发出离心了,向于圣道,但是还没能证悟圣道。没证悟圣道、那就是凡夫境界。若是成就了修所成慧,修所成慧有有漏、有无漏,从有漏到无漏的时候,证悟第一义谛了,这是圣人了。这个时候才有真证智。这是一切佛教徒所应该趣向的地方。如果只是停留在闻思,那不是真实的境界。但是闻思还不具足、那又怎么样?

戌二、释依

是诸菩萨如实了知修所成智所应知者,非唯闻思所成诸识所能了达。如实知已,闻如来说最极甚深所有法义,终不诽毁。

前面是标简,标出来就是立出来,真证智是真实的,是可信赖的,是我们所希求的,闻思的智慧「但识法义」,这是不及格的,就是简别出去。现在第二段、释依。

「是诸菩萨如实」的「了知修所成」的「智」慧「所应知者」,修所成慧所应该通达的。修所成慧所通达的是什么?「非唯闻思所成诸识所能了达」,这修所成智所通达的境界,「非唯闻思所成」,这闻思的智慧所成的是不及格的,但是没有闻思还不行,所以「非唯」,不是唯独闻思所能成就的「所成诸识所能了达」,就是闻思的这两个方法的修学,所成就的那么多的智慧所能明白的,就是修所成智所通达的是超过了闻思所能了达的。「如实知已」,如果你能够不断的精进,也从闻思进步到修所成慧,通达了胜义,这样「如实知已」。「闻如来说最极甚深所有法义」,这时候听佛说的圣义谛,是最甚深甚深的所有法义,「终不诽毁」,决定不会诽毁佛所说的胜义的,那因为他的智慧高了,能信解,所以能信受奉行,而不会诽谤。

申二、结

是名菩萨修正四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