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讲记

智敏***讲

第九讲

昨天我们讲到“摄诸根门”,这个我们以前《定道资粮》、《瑜伽师地论》讲得很多,可以参考以前的。

B11饮食知足

云何饮食知足?知量而食。

下边是饮食知足,那是以前也讲过的。“知量而食”。“云何饮食知足?知量而食”∵。

C1饮食四种

如世尊说,比丘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已生)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为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

“如世尊说,比丘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已生)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为四食?一者段食,若粗若细;二者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这个就是说,我们讲修行的,要入定,饮食要知足,要知量,不要图太多,也不过少,知量而食。“如世尊说”,佛在《阿含经》里边这么说:比丘应当知道,我们的食一共有四种。这里我们以前都讲过的,所以说我们这里可以稍微快一点。食一共四种。“能令部多”,“部多”就是已经生的,那么还有“求生”呢,还没有投生的,就是中阴。已经生的有情靠食安住,那么求生的中阴,也要靠饮食的资助,它就是说食香,单是闻了香就饱了。那么已生的有情呢,那就是要吃了,一口一口吃下去才饱得了。那么这个食的重要性,一切已经生的有情能够安住下来,就是靠饮食,那么投生的人,中阴,他能够维持他的中阴身不灭亡,也是要靠饮食,那个是很细的饮食。

那么哪四个食呢?那么以前我们都说过了。“段食”,这是最粗的、欲界的,段食里边又分粗细,那么我们说吃的粗粮这些是粗的,牛奶之类是细的,再说就是更细的,就是说接触的那些东西。那么“触食”,由触生受,我们根跟外境接触之后生触,这个触对我们也有资益的作用。第三“思食”,我们的思,思心所,它有维持生命的作用。这个我们以前讲过,你心里攀缘个事情就可以把命吊住,假使老的老人他要临终的时候希望他的孩子见一个面,那么他就会不死,等到他孩子见了面了就死。那么思心有所寄托,也可以长命,这个海公***也说的,能够学法相的人也会长命,为什么?他要学很多东西,他有这个思想,要能够生命延长,能够多学一点,也可以长命。那么这是思食。最后是“识食”,阿赖耶识,维持我们的身体不烂不坏。那么这四个食,一切有情都依靠它而能够安住,那么这是讲饮食。

C2知足

云何知足?于诸段食,得少为足,不生希望,求多求美,积集藏护。

那么什么叫“知足”呢?“云何知足?于诸段食,得少为足,不生希望”,这是说我们在欲界的最粗的食,那个触食、思食、识食,那个就不要求的,那么这个段食要去乞食,要乞得来。当乞食的时候,人家给你不多,也要知足,比丘乞食的规矩就是走七家,不能超过七家。如果七家里边人家不给你,那么一点也没有,也就算了,回去了就饿一天,如果七家里边给两家,给得不多,那么都是一点点,那也够了,不能朝第八家,不能要,那么如果七家里边,第一家就给你很多,那第二家就不要去了,就回去了,吃饭去了。那么即使得到不多,也要知足,不要生希望,不要去的时候,就希望这一家给我多一点,给我好一点,这个心不要有。“求多求美,积集藏护”,吃不完的时候就藏起来,明天再吃等等,这个都不好。

C3知量

云何知量?于诸食饮,不多不少,非时非食,不求不用,依量而食。

“云何知量?”吃的时候,“于诸食饮,不多不少”,不吃得太过,太过了之后不消化,要害病,太少了身体体力不够,不能修行,所以说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非时非食”,该吃的时候吃,不该吃的时候就不吃。在佛在世的时候,乞食比丘是日中一食,就是一天只吃一顿,那么后来,这个末世比丘,他这个色力没有那么好了,就开许早上吃一顿,那么两顿了。“非时”,过了午之后,不是那个时候就不能吃,应当知道。“非食”,不能吃的东西,葱、韭、大蒜之类的,还有有一些东西吃了之后对身体有危害性的,假使我们说有些东西不能配合的,我们小时候有很多,现在都忘记掉了,就是香蕉跟方柿不能一起吃,花生跟什么不能一起吃,等等,这要知道。如果你不知道,吃了害病了,就愚痴了,这愚痴的关系害的病就划不来了。“不求不用,依量而食。”不是应当吃的时候,不要求东西吃,不能吃的东西就不要去吃,假使你说吃素的,荤的不要吃的,那么你不要去吃了。“依量而食”,能够吃多少的就吃多少。这个食量各人不同,身体很高大的,当然要多吃一点,矮矮小小的吃多了也没有用,就是适量的吃饱就可以。那么不依量食呢,就是贪多,或者过分地自己刻苦,自饿,都是不必。自饿的后果就是身体衰弱,不能修行了。那么吃多了胀住了,害病了,那更不行了。

C4食事十三

不掉,不生贡高,不为养身,不为严饰身,唯欲安身,不起瞋恚,欲修梵行,断故受,不生新受,为活命故,舍憎爱金刚刚,常处中行,不求利,勤力,乐行。

“不掉,不生贡高,不为养身,”,这个都是题目,不要掉食,不要贡高食,不要养生食,“不为严饰身”。这前面是不要的四种,下边要的。“唯欲安身”,这个身体能够维持。“不起瞋恚”,不要起瞋恚心。吃了饮食是修梵行,要修行的。“断故受,不生新受”,故受,就是以前的不舒服,那么断掉,吃了东西,本来很饿,不舒服,吃饱了就不会饿了。“不生新受”,吃太胀了,又是产生一个苦来了,那么不要吃太胀,新的受也不要生。“为活命故”,吃饭的目的为了活命,可以修行,并不是说要吃得胖胖的,去搞那些游戏之类的事情。“舍憎爱金刚”,我们的微细的我执,就在饮食上可以看出来。有瞋、有爱,这是我执的表现,金刚是极微细的。“常处中行”,处中行,离两边。还要“不求利”,饮食的不要求利。要“勤力,乐行”,就是好好地修行。这个一共十三个科目。

如是等有十三种,以下论文分别解说,云何须食,为勤力乐行故。

下边分别地解释。“以下论文分别解说,云何须食,为勤力乐行故。”真正的为什么要吃饮食呢?就是最后两个,为了要精进的修行,所以要吃饮食。

如人患疮,以药涂之,为欲令愈,比丘亦尔,知量而食,不起掉,不生贡高,乃至不求利,勤力,乐行。

我们吃饭,比丘吃饭的话等于人害病,害了疮,害了疮很痛,拿药一敷他就不痛了,不痛了就可以做事情了,要他是病好了,要疮好了。那么我们吃饮食也是一样子,因为治饥饿的病,吃饱了之后就好了,就去修行去了,不要求多,求好,这些都是多余的事情,是生烦恼的事情。所以比丘呢知量而食,吃够了就可以了。不要“起掉”,什么“掉”下边就要说。“不生贡高,乃至不求利”,而为“勤力,乐行。&rdquo

以上列名表义,以下依名解释。

这是总的说,比丘吃饭,等于患疮要涂药一样,使疮好。那么我们要治饥饿的病,使这个病好而吃,并不是要求其他的。其他什么呢?下边说了很多。

D1掉食

一云何掉食?若做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是名掉食。

“云何掉食?”不要掉食。“若做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是名掉食。”身口意掉,就是说到处乱动,吃饱了去朝山去了,到哪里去玩去了等等,就是身掉。口掉呢,说起来吃饱了之后,口没有事了,就东说西说的,张家长,李家短,这个东说西说的也是掉。意掉,东想西想,胡思乱想。吃饱了之后不是搞这些去的。“云何掉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动,是名掉食。”假使你是这样想的,我把它吃饱之后,要做身口意掉动的事情的,这个叫掉食。这个不允许,不要掉食。

身口意掉动作务,不守诸根,不正念食法。又身掉者,食处不定,时行变更为乐;口掉者,嗜味求新,变动不一;意掉者,食此思彼,贪多务美,广求积聚,护藏自享,身心不定。

“身口意掉动作务,不守诸根,不正念食法”,这个掉动,在吃饭的时候就是说不守诸根,东看西看,东听西听。“不正念”,吃饭的时候五观,要观想很多,前面我们都讲过的,要观想象吃肉嘛像吃死尸上的东西,喝汤就像喝脓血等等,这些都要好好想。而不正思念这些,那么就是身口意掉。

又另外一个解释,“身掉者,食处不定”,今天你这里吃馆子,明天又调一个馆子吃,这也是身掉,当然也不是指这一点,身掉,你说吃饱了之后街上去玩去了,等等,去看戏去了,也属于身掉。“时行变更为乐”,有的人,这是说贪食的人,以前的大老板、这个资本家、地主,他们要吃好的,今天这个馆子,明天那个馆子,吃多了,他吃厌了,不要吃了,需要新鲜的,那么食处就不一定了,时行变动,经常在变动,以此为乐。

“口掉者”,就是说他的尝的味道,今天要吃这个味道,明天那个味道,天天换新的。“嗜味求新,变动不一”,那么这是要求新的。我记得过去有个皇帝,他什么肉都吃过了,就有人说只有一个人的肉没有吃过,他就要吃人肉,好,他的厨师,那时古代封建的忠心忠得很,他说皇帝要吃肉了,赶快把他的孩子杀掉给皇帝吃,这样子拍马屁。这个就是要口掉,什么东西都要尝一尝,变动不一。

“意掉者,食此思彼”,吃了这个又想那个,“贪多务美”,贪要贪得多一点,要越吃越好,“广求积聚”,吃多了之后还要藏起来,“护藏自享,身心不定”,总之对修定不利的。

这个是针对了吃饭的时候来说的,其他的,身掉,当然了,前面我们讲过的,到处去游览;口掉,东说西说;意掉,胡思乱想,都属于这个身口意掉之中。

D2贡高食

二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是名贡高食。

“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这个就是前面那个了,增长放逸的就放在这里了。吃了饮食之后我要放逸,到处去游玩,这是“贡高食”∵。

饮食丰美,饶享满足,放心逸乐,跳步游观,谈笑戏舞,不思患害,不念无常,忘失定念。

“饮食丰美”,吃得很好,“饶享满足”,吃得很多、吃得很饱。那么吃好了之后干什么呢?就要玩了。“放心逸乐”,要放逸了,“跳步游观”,跳步嘛作跳舞也可以,东跑西跑的,到处游览。“谈笑戏舞”,下面是歌舞。“不思患害”,他的危害性不知道,这是叫做乐,寻欢作乐。“不念无常,忘失定念”,不知道无常到来,这个正念就失掉了。这就是说吃饭之后游乐去了。这个在家人就是这样子,晚上吃得饱饱的,到这个跳舞厅,哪里去,去玩去了,他们以为这是享受,实际上是受苦,将来的苦更大。

D3养身食

三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

依食强身,广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身强好事,更增恶欲,淫念不治。

“云何养身食?”这个好象是好一点,不是游乐,吃了之后要身体好。“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我吃了这个东西之后,身体要强壮,前面我们不是说过的嘛,要去跟人家斗角力、比赛等等,这是要身体好。要身体“依食强身”,要靠了饮食强健身体,那就是说一般饮食就不够,“广求补品良药”,到处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只求现在的身体强壮,不念将来无常的事情。“身强好事,更增恶欲”,身体强健了之后,那就是精力有余,“好事”就是要多事,管闲事,这个还不算,还要增恶欲,增长贪欲、瞋恚。吃饱了之后就是要么发脾气,要么就是生淫欲,“淫念不治”,这个烦恼增长了,就不可治。

那么这个,海公***,在讲到这里时候就指出有一些赶经忏的,还有一些学经的法师,他们是吃那些参,(12A)红参是很热的,年轻人基本不能吃。我们小的时候从来不敢吃红参,到现在为止红参不敢上口的。那么还有茸,鹿茸,那个更热的,鹿的头上那个角,热的不得了,一吃就出鼻血,马上就出,很灵的。这些药不能多吃的。但是赶经忏时候,为了要拔喉咙、拼命地喊,学经学法他要把自己精神提起来,就吃这些东西。吃这些东西,海公***就感到很感叹,因为他那个时候看得很多,那是火上浇油,本来就是烦恼胚子了,这些补药一吃,那就是说等于是火上浇油,五盖、贪欲不断地增长,乃至不治,犯戒、还俗,海公***看得很多,经常提这个事情。

那么这个事情我又想到以前看的一则公案,是医药的公案。一个医生,老医生,他坐在房间里晚上看书,就看到突然的一个老鼠,一个公老鼠,“啪——”拼命跑,前面几个母老鼠拼命逃,到处追,房间里顶上地下追,公老鼠转了几个圈子,最后这个公老鼠就“啪——”地掉下来了,七孔流血死在地下了。这个医生看了很奇怪:这是一个什么原因?他研究了一阵子,想不出。他是医生,他后来去一查他的药,就看到一个很名贵的什么大补药给老鼠吃了很多,这个老鼠吃了很多补药,他就补得很厉害,它是怎么也坐不住了,“啊……”,到处跑了,跑去追,淫欲心重了,去抓母老鼠了,最后烧得来七孔流血,掉下来死掉了。这个,那就是说,这个公案就是说补药不能吃的,吃了之后不但是增烦恼,还伤身,败德,都在里头。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我们以前昭觉寺有个师父,***他是供养的东西很多,有一次安居,散参,红参,一个人散一捆。那一个师父他也是年轻,不懂,散了红参,他就一下子吃了几根。这几根吃下去,他说“啊呀”,他跟我说,这一座经他简直坐不住,“呀……”,心里火烧一样的,赶快要跑出去,跑,跑了几圈跑回来,坐一阵还是坐不住,到处跑。这个就是说,这一些不能吃的,那个年轻人不要吃那些,尤其你吃那么多更糟糕了。不害病还是好的,总是他身体还好,总算发了一阵子烧就过了。所以不要随便吃补药。

D4严饰身食

四云何严饰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

“云何严饰身食?”有的人吃了,要庄严身体。“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吃了之后要身体漂亮,身体好,这个叫“严饰身食”。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便思游履,令他喜看、赞善,由此兴起邪欲、放逸掉乱、非法众行,坏失正戒律仪,难得趣定。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自己照镜子。出家人不准照镜子,照镜子要生烦恼心的,那么就生起很多的事情,自己看了镜子瘦了,就赶快吃补品,看到脸色黄了,赶快吃什么等等。你不要去看他么,什么都没有。要“身相庄严”,对镜子照,自己爱自己,长得好,长得什么。长得好,你就房间里蹲了就不舒服了,要给人家看,“便思游履”,要到处跑出去给人家看去了,“令他喜看、赞善”,看了之后赞叹他,“由此兴起邪欲”,这样子引起淫欲心,就生起来了,“放逸、掉乱”等等都会起,“非法众行”,非法的行动都会出来。“坏失正戒律仪”,当然了,你这样子搞的话,戒律仪当然会坏失,要得定呢更困难。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