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论(中国佛学院∵理证)

唯识“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论(中国佛学院∵理证)”。关于唯识的业果缘起论中国佛学院理证∵佛教最注重业果缘起之说,因业果缘起是佛教哲学最中心的基本理论。所谓“缘起”,就是众缘生法。缘,即是现代所说的条件;法,即普通所说的事物。宇宙间每一事物皆能为条件产生它事物而为因,故《瑜伽论》说:“因义是缘起义”;任何一种事物又皆由许多条件产生而为果,故《瑜伽论》说...

瑜伽师地论

唯识“瑜伽师地论”。总序∵∵∵∵自读首椤严,从此不尝人间糟糠味;认识华严经,方知已是佛法富贵人。诚然,佛教三藏十二部经有如暗夜之灯炬、苦海之宝筏,为人生带来光明与幸福,古德这首诗偈可说一语道尽行者阅藏慕道、顶戴感恩的心情!可惜佛教经典因为卷帙千浩瀚,古文艰涩,常使忙碌的现代人有义理远隔、望而生畏之憾,因此多少年来,我一...

《林崇安佛学与内观禅修论文集》1-9∵《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

唯识“《林崇安佛学与内观禅修论文集》1-9∵《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及其编成林崇安摘要本文分析《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的内容架构,指出原先的〈本地分〉是以阿含的义理与实践为主轴,後来无著菩萨编增「菩萨地」的内容,使声闻道与菩萨道并重。到了他编着《显扬圣教论》时,则以菩萨道为主轴。文中,并从《瑜伽师地论》内部的歧义,推测无...

《林崇安佛学与内观禅修论文集》1-8∵《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

唯识“《林崇安佛学与内观禅修论文集》1-8∵《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瑜伽师地论》内的异义及其编成林崇安(2002)一、汉藏所传的《瑜伽师地论》汉地所传的《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共100卷,分成五分:〈本地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藏地所传的《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造」,也分成五分。二、瑜伽五分之间的异义为了澄清《瑜伽师地论...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四)

唯识“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四)”。◎修习位──广释行义.三学相摄门(续一)二丶菩萨戒殊胜《论》九云:「此与二乘,有共不共丶甚深丶广大,如馀处说」谓此大乘菩萨增上戒,对於二乘戒,有四种殊胜,何等为四?一者差别殊胜,二者共不共殊胜,三者甚深殊胜,四者广大殊胜。此四种殊胜,如《摄大乘论释》无性菩萨之第七卷,或世亲菩萨之第八卷中所说者即是。...

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

唯识“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禅修开智的唯识心理黄祖相佛眼透视世界万事万物,人心为中枢,最灵最妙最大的宝藏在人心,最高的能源技术在于人心。全部佛学的教理行果,实质上就是一套心性潜能的开发学,佛教有三学:戒,定,慧。戒重在净身,定重在止心,慧重在开智。戒主使身体行为的止恶从善,定主使心理思维的止妄息烦,慧主使心灵潜能的开发。戒定...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五)

唯识“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五)”。◎修习位──广释行义.三学相摄门(续二)三学相摄门者,谓修习位菩萨,修习布施等十种胜行与戒定慧三学,互相收摄之部门也。《成唯识论》九,先释戒定慧三学,後明二者相摄。三学则先释戒学,科判如左:(三)广大殊胜谓菩萨戒,望彼二乘,有四种广大义,故曰:广大殊胜。何等为四?无著菩萨《摄论》卷下云:「一由种种无...

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六)

唯识“唯识三十颂研究(一六六)”。◎修习位──广释行义.三学相摄门(续三)世亲菩萨《摄论释》八云:「菩萨所学尸罗(尸罗,梵语,此翻为戒),於声闻等,有大差别,故名殊胜。」所言殊胜者,《摄论》说有四种,何等为四?「一丶由差别殊胜,二丶由共不共学处殊胜,三丶由广大殊胜,四丶由甚深殊胜。」前三种殊胜,上回已略释讫,今续说第四:甚深殊胜。(...

唯识心要略述

唯识“唯识心要略述”。一丶先明宗趣佛法无边,约之不外一空一有;讲空有性宗,讲有则相宗也。然性之与相,似分而实合;如水与波,不一亦不异,故古德曰:性是相家之性,相是性家之相;盖二者宗旨,无非要令众生了心外法,俾断障破执,证悟二空所顾之圆实具如而已。经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若未能深辨其理趣,不明心外无法之旨,则非但性家参究...

唯识要义(第49期)

唯识“唯识要义(第49期)”。(一)总论佛学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云何可入?曰可依唯识。何以然耶?盖宇宙万有,皆为心法色法,有为法,无为法所总摄,若了知唯识,则宇宙人生问题,即迎刃而解。觉之则支配宇宙人生,得大自在丶大解脱。何以故?盖宇宙观乃是第八识之相分,而人生观是第八识之见分。是故,唯识之旨乃要吾人识破妄相,即相归性之极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