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佛教以前的印度

作者:圣严法师

第一节∵佛教以前的印度

要了解佛教,似乎有必要简单介绍之前的印度宗教思想。公元前十五世纪左右,阿利安(Arya)人越过兴都库什山脉入侵印度,建立了印度文明。但是在此之前,印度本土已有原住民族孟达人(Munda)、陀罗毗荼人(Dravida)等。尤其陀罗毗荼族人口众多,文化发达,在被阿利安人征服、沦为阿利安社会的奴隶阶级后,对于印度文化之形成,仍然深具有形或无形的影响;特别是宗教中的女神、蛇神和树木崇拜等,一般认为,对后世印度教的成立影响甚大。

陀罗毗荼人和阿利安人混合成为印度人,不过现在的印度半岛南部还住有比较纯种的陀罗毗荼人,仍然使用陀罗毗荼系的语言。此外,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民族在阿利安人入侵之前﹐已经建立所谓的印度河文明(Indus∵civilization),据推测,是在公元前二千年的前后一千年之间。在产生此文明之地方面,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Harappa︶和孟黑就达罗︵Mohenjo-daro︶二都市尤具代表;根据后来的挖掘研究知道,这一文明流布的地域十分辽阔。从出土的文物来看,这一民族已拥有青铜器文明,并具有完整的都市形态;而且和宗教有关的出土物方面,有许多被认为和后世的印度教有极深的关系。但尽管此一文明广布千年之久,由于突然间消失无踪,其后来如何与印度文化发展结合,便不得其详了。

侵入西北印度的阿利安人定居于印度河上游旁遮普(Panjab)地区,成立了以梨俱吠陀(Rg-veda)为中心的宗教(公元前一二○○年顷)。这是崇拜天空、雨、风、雷等自然界力量为神只的多神教。公元前一千年左右,阿利安人更向东占据了阎牟那河(Yamuna)和恒河(Gavga)之间的肥沃土地。由于此地物产富饶,也没有外敌入侵,在长期的和平中,发展出丰富的文化;成为后世印度文化特征的种种制度,大致确立于这个时代(公元前一○○○|五○○年)。梨俱吠陀成立后至公元前一千年左右,依次成立了沙摩吠陀(Sama-veda)、夜柔吠陀(Yajur-veda)、阿达婆吠陀(Atharva-veda)。随后,说明祭祀方式的梵书(Brahamana,公元前八百年顷)文献和哲学思索成果的奥义书(Upanisad,公元前五○○年顷)文献也相继成立。

这时代的阿利安人分成各部族生活,以农、牧为主,工商业也同时发达起来,但大都市尚未成立。职业也进行分工,执行祭祀的婆罗门阶级(Brahmana),掌理军政的贵族阶级||刹帝利(Ksatriya),其下从事农牧工商等的庶民阶级||吠舍(Vaiwya),义务侍奉以上三阶级的奴隶阶级||首陀罗(Wudra)等四姓(varna)差别便是在这时代确立;这便是之后再发展出更复杂的阶级制度(caste)的本源。不同的阶级之间,彼此不能婚嫁或共同进食。

随着阿利安人的发展,部族间产生对立和统一,弱小部族逐渐被统一后,发展为推选出拥有独裁政权的王(rajan)的王国。其中着名的部族战争,有当时最强的波罗达族和普鲁族之战;结果产生了流传后世的长篇叙事诗《摩诃波罗多》(Mahabharata)。在当时的王方面,以有毗提诃国王遮那迦(Janaka)最为有名。「毗提诃」(Videha)是婆罗门教的「中国」(阎牟那河和恒河之间的国土)以东的国家,意味着阿利安人从「中国」再往东发展到了恒河中游地方。随着国土扩展,贵族的势力增强,与原住民族的接触更深,产生了和西方婆罗门中心不同的贵族中心的思想文化。佛教的教祖乔达摩出现的时间,正好就在这个时候。

参考书目

辻直四郎编《印度》,昭和十八年。

辻直四郎《ヴェーダとウパニシャッド》,昭和二八年。

同上《インド文明の曙》,昭和四二年。

同上《リグ?ヴェーダ赞歌》(岩波文库),昭和四五年。

及前节所列之参考书目。

[NextPage]

第二节∵佛陀时代的思想界

第二节佛陀时代的思想界

佛教的创始者乔达摩(Gotama),诞生于公元前五○○年左右;这时正值中印度社会、思想的变动期;一般认为,佛陀得以生于此一社会变迁时期,是佛教能够顺利发展于全印度的原因之一。北印度信奉吠陀宗教,婆罗门阶级的权威受到重视;而在在中印度这块新开发地,婆罗门的权威则尚未确立。在这个地区,武士阶级的势力还很强,婆罗门屈居其下。

阿利安人从北印度发展到中印度的过程中,众弱小部族逐渐被合并,改变为王国的型态,当时中印度有所谓「十六大国」,这些国家被企图进一步合并为少数的王国;尤其是占据中印度西北方的拘舍罗国(Kosala,首都舍卫城Wravasti)和占据恒河中部南边的摩竭陀国(Magadha,首都王舍城Rajagrha),便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特别是新兴的摩竭陀国,最后统一了全印度,开创了印度第一个王朝;一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摩竭陀国拥有农产挂帅的丰富财力。总而言之,到了这个时代,出现了狭义的王者(rajan),于是王者的权威渐受重视。

恒河流域酷热多雨,而拜丰富的物产所赐,此处出现了以农耕为主的耕作者和地主。而且随着物资逐渐丰饶,工商业及手工业变得兴盛﹐都市渐次发展起来;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商队和公会,产生了商业领袖的长者阶级(wresthin,setthi)。如此一来,当时政治及经济关系产生变化,古代的阶级制度也就跟着动摇;而且婆罗门的阶级权威不受尊重的情况,似乎意味着吠陀自然崇拜的宗教已然失势。崇拜自然现象的朴素宗教,好象已经无法满足当时体验奥义书中「梵我一如」哲学的知识份子,而阿利安人受到陀罗毗荼族的宗教影响一事,似乎也是促成新宗教思潮兴起的原因。再者当时中印度的物产富足,所以足以赒济许多游民、出家者,故有志于宗教者便出家成为游行者(paribbajaka),借着在家人的布施维生,以便绞尽脑汁来探求真理。只不过尽管物产丰富、生活安定,但是在缺乏娱乐的古代,精力充沛的年轻人的生活中,就会引发无法被救赎的不安与倦怠感,于是就产生了逃避现实、至彼岸追求真理的社会风气,并且出现了好人家的小孩相继出家的现象。

当时有两种宗教师:婆罗门和沙门。传统的宗教师称为婆罗门(brahmana),他们信奉吠陀宗教,掌管宗教祭祀,同时潜心于梵我一如的哲学,希冀获得不死的真理。他们在少年时代拜师进入学生期,学习吠陀经典;接着学成后返家,结婚而尽一家之主的义务,进入居家期;而到了老年后,将家权交给儿子,退居山林,渡过林住期;最后离开森林的住处,进入一处不住的游行期,终其一生于行方不定的旅游之中。

相对于这种婆罗门的修行者,这个时代出现了全新的修行者,他们称为「沙门」(wramana,∵samana),意思接近「努力的人」,是古奥义书所没有的新宗教师。他们离家后过着乞食的生活,直接进入游行期的生活;而且年轻时代便守禁欲生活,于森林中修习瞑想(yoga∵瑜伽),或埋首于剧烈的苦行,想从中悟得人生真理,得到永生。

关于当时的沙门,佛教的经典中提到所谓的「六师外道」,有六位宗教家十分有名。据载,他们都带领一批弟子,被敬为教团领袖(ganin),这六人如下:

一、布兰迦叶(Purana∵Kassapa)

二、末伽梨瞿舍梨(Makkhali∵Gosala)

三、阿耆多翅舍钦婆罗(Ajita∵Kesakambalin)

四、婆浮陀迦旃那(Pakudha∵Kaccayana)

五、散若夷毗罗梨沸(Sabjaya∵Belatthiputta)

六、尼干子(Nigantha∵Nataputta)

这些人最重视的,是善恶行为(业)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报)。第一的布兰迦叶否定道德,主张杀人、盗物等不是作恶,认为善恶行为并不会造成道德的结果。第二末伽瞿舍梨提倡偶然论.宿命论,主张人不管向上或堕落都无因也无缘;其教团称为「阿耆毗伽」(Ajivika或Ajivaka),佛典译为「邪命外道」,本意为「遵守严格的生活规则者」,是苦行主义者。阿育王碑文和《实利论》(Arthawastra)等也提到这个教团,和佛教、耆那教同为后世有力的教团之一。据传瞿舍梨曾和耆那教领袖大雄(Mahavira)在一起修行,似乎是一位想藉由苦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

第三阿耆多是唯物论者,主张只有地、水、火、风四元素是实在的,道德行为没有作用。这种唯物论的传统延续到后代,称为「路伽耶陀」(Lokayata),佛典译为「顺世外道」;此外后世也称之为「遮卢婆伽」(Carvaka)。

第四婆浮陀主张地水火风四元素外,再加上苦、乐、生命,此七要素是实在的;由于七要素是不变的,所以杀人只是刀穿过这七要素的间隙而已,所以杀人并不成立。这种只认为要素是实在的观点,后来发展成「胜论学派」(Vaiwesika)。

第五散若夷,对问题擅长作游移不定的回答。一般认为,他基于对知识怀疑和不可知论;也有人认为这是对逻辑学的反思。后来成为佛陀大弟子的舍利弗(Sariputta)和大目犍连(Mahamoggallana)都曾在其门下。

第六尼干陀,即耆那教(Jaina)的创始者大雄(Mahavira)。「尼干陀」是「离系缚」的意思,以离身心之束缚为目的而修苦行的教团,称为「尼干陀派」。大雄加入这个教团后,修习苦行,悟得耆那(Gina∵胜者,降惑者),因此从他以后这一教团便称为耆那(Jaina)。耆那教以前的尼干陀派似乎历史十分悠久,此派所说的二十四祖中,一般认为波粟湿婆(Parwva,∵Pasa)确有其人。

耆那教和佛教同为有影响力的宗教,教理用语等和佛教也有许多共通之处。耆那教的目标是克服身体的束缚,即肉体的欲望和本能,而得到心的自由;所以行苦行以减弱身体的能量。除此之外,并实践以「五大誓」为中心的严格戒律,尤其严禁杀生,并强调无所有(舍弃所有),所以也有修行者连衣服都舍掉而裸体修行(空衣派)。这一派的教理和知识论都颇具特色,被汇集成经典而传承至今。其早期经典是用半摩竭陀语(Ardha-magadhi)所写。

当时能有如此多的沙门辈出,主要是正值思想改革期的时代,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当时中印度也具有可以供养大量出家人的经济能力。中印度位于恒河中游,那时候处于阿利安人确立农耕的定居生活时代。当时中印度的稻作技术十分进步,粮食丰富。在热带地区,食物很容易腐败,烹煮过的物如果有剩余,大都要丢弃。因此以乞食为生而修行的沙门,很快就一一出现了。

从以上六师的主张看来,道德行为有没有果报是当时的重要问题;这是业(karman)的果报问题。如果有业的束缚,则如何断除业缚而使心得自由,自然也成为重点;这又和轮回有关。但是轮回转世的思想,吠陀经典中还没有出现,这是在奥义书中逐渐成熟的世界观,但是「轮回」(sajsara)一语在古奥义书中尚未出现,而佛陀以后的奥义书则逐渐大量使用。也就是说,可能正当佛陀时代,才确立这「反复生死」的轮回观。只是如果有了轮回的观念,必然会考虑到轮回的主体。业的思想也是早在佛陀以前就有,但业报尚未被承认为法则;佛教把这个业的笼统观念,条理成佛教独有的「业的因果律」。耆那教也承认业的果报,但他们颇倾向于把行为的结果当作惩罚(danda)。

关于身为轮回主体的自我(atman,∵attan;∵jiva∵命我)及其存在场所的世界,当时有六十二种见解,即佛教的《梵网经》所载的「六十二见」。因为人心是不断迁变的,如果认为心中有常住的自我,那么便产生种种「如何把握自我」的意见。耆那教的文献记载,当时有三百六十三家之诤,归纳成作用论者(业论者),无作用论者、无知论者(怀疑派)、持律论者(道德家)等四种。此外,佛典把当时的世界观归纳成三种:依神意而活动的自在神化作说(Issaranimmana-vada尊佑造说)、一切由过去业所决定的宿命论(Pubbekatahetu宿作因说)、一切是偶然产生的偶然论(Ahetu,Apaccaya无因无缘论)。佛陀斥责这三种见解,认为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努力的成果。佛陀宣说的缘起论的立场,已经超越了这三种立场。

以上的见解又可进一步分为两种:一、正统婆罗门的转变说(Parinama-vada)||自我和世界都是从唯一的「梵」流变而成的;二、否认只有唯一绝对者的积集说(Arambha-vada)||元素是常住的,元素集合而成为人和世界。修行方法方面,也可分为修定主义||修定静心以求解脱,以及苦行主义||断绝束缚心灵的迷惑力量,以得解脱。总而言之,佛陀出世的时代,正是传统的吠陀宗教丧失其光辉,而新的宗教权威尚未确立的时代。而且是许多思想家试从内心发现真理,恍如暗夜中摸索前进的时代。

参考书目

宇井伯寿〈六师外道研究〉(《印度哲学研究》第二),大正十四年。

同上〈六十二见论〉(《印度哲学研究》第三),大正十五年。

金仓円照《印度古代精神史》,昭和十四年。

同上《印度精神文化の研究》,昭和十九年。

宫本正尊〈中の哲学的考察〉(《根本中と空》),昭和十八年。

水野弘元《十六大国の研究》(《仏教研究》四ノ六,昭和十五年十一.十二月号)。

松涛诚廉《六师外道の思想精神》(《印度精神、世界精神史讲座Ⅲ》昭和十五年。)

同上〈圣仙の语录〉(《九州大学文学部四○周年记念论文集》昭和四一年)。

同上《ダサヴェーヤーリヤ?スッタ》(《大正大学研究纪要第五三辑》昭和四三年)。

中村元《インド古代史上》第一编.第二编.第三编第六章「シャモン」及其他,昭和三八年。

云井昭善《仏教兴起时代の思想研究》,昭和四二年。

H.v.∵Glasenapp:∵Der∵Jainismus.∵Berlin,∵1925.

W.∵Schubring:∵Die∵Lehre∵der∵Jaina.∵Berlin∵und∵Leipzig,∵1935.(英译:W.∵Beurlen:∵The∵Doctrine∵of∵the∵Jaina.∵Delhi,∵1962)∵.

Jaina∵Sutras,∵Part∵I,∵II∵(SBE.∵vols.∵XXII,∵XLV.)∵.

Dasgupta:∵A∵History∵of∵Indian∵Philosophy.∵vol.∵III,∵Appendix,∵The∵Lokayata,∵Nastika∵and∵Cavaka.

A.L.∵Basham:∵History∵and∵Doctrines∵of∵the∵Ajivikas,∵A∵vanished∵indian∵Religion.∵London,∵1951.

S.B.∵Deo:∵Histroy∵of∵Jaina∵Monachism.∵Poona,∵1956.

G.C.∵Pande:∵Studies∵in∵the∵Origins∵of∵Buddhism.∵Part∵II,∵Allahabad,∵1957.

D.D.∵Kosambi:∵The∵Culture∵and∵Civilisation∵of∵Ancient∵India∵in∵Historical∵Outline.∵Chapter∵V.∵London,∵1965.(山崎利男译《インド古代史》第五章)。

[NextPage]

第三节∵佛陀的一生

第三节佛陀的一生

佛陀在印度,一般把佛教的创始者称为Buddha(佛陀),而称呼佛教徒的Bauddha∵一语,也使用于其它教徒之间;因此,「佛陀」一词成为佛教的专有名词。但它本来是普通名词,意为「觉悟的人」(觉者),耆那教也曾使用;「佛陀」一词成为佛教的专用语一事,显示出了佛教是一「智能的宗教」。

耆那教也使用「佛陀」一语,如《圣仙语录》(Isibhasyaim)∵中说:四十五位圣仙「都是buddha(觉者),不再回到这个世界」。但耆那教多称其教祖大雄为Jina(胜者),因此逐渐用Jina来称呼耆那教。不过,连佛教也称佛陀为Jina,大乘经典的用例尤多。又「阿罗汉」(arhat,∵arahant)也是佛教和耆那教共享的语汇,尤其耆那教称其教徒为Arhata∵,因此似乎可以看出耆那教特别重视这个语词。佛教则把阿罗汉用来表示弟子的「开悟」,而且「佛陀」成为专门对释尊的称呼。反之,耆那教则重视「耆那」而广泛使用「佛陀」。此外还有muni(牟尼)、bhagavat(世尊)等许多两教共享的语汇∵。

佛陀的出生本书决定用「释尊」表示佛陀。「释尊」为释迦牟尼(Wakyamuni∵释迦族出身的圣者)的简称;释尊出身释迦族(Wakya,∵Sakiya),姓瞿昙(Gotama,∵Gautama),出家前的名字为悉达多(Siddhattha,∵Widdhartha)。释迦族为位于今尼泊尔和印度邻国附近的小部族,首都迦毗罗城(Kapilavastu),属武士(刹帝利)阶级的部族,从事以稻米为主的农耕。虽然据说释迦族是武士出身,但是内部似乎没有四种姓的区别,他们既不能确证是阿利安人,也不能断定为亚细亚系的民族。首长依轮替制推选,称为王(rajan),国政是由刹帝利组成的寡头贵族制。释迦族虽然被承认为自治国家,但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南方拘舍罗国的臣属国(最近有很多学者称释尊为「乔答摩.佛陀」,但乔答摩是姓,所以就意味着另外还有不同姓的佛,如迦叶.佛陀、弥勒.佛陀。不过这些佛陀是传说中的佛陀,并没有姓乔答摩以外的佛陀。因此本书以比乔答摩意思更广的「释迦族的圣者」的「释尊」来称呼佛陀,这是自古就有的称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