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福地∵佛话独特

作者:∵徐华龙

嵩山位于登封县内,历史上称之为中岳,属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之一,风光秀丽,景色迤逦,名胜古迹,比比皆是。自东汉以来,佛教开始逐渐盛行中国,嵩山就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佛教胜迹。虽说佛教远离凡尘,但它毕竟生活在人境,势必会与民众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佛教与民众有着不解之缘。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情缘,在民间创造的口头传说故事中,就有了各种各样关于佛教方面的内容。换句话来说,就是口头文学的巨大创造力,使本想与世隔绝的披上神秘色彩的佛教被演绎成众多的脍炙人口的佛教故事。这些具有浓郁文化色彩的佛教故事,用一句专业术语来表述的话,那就是佛话。

所谓佛话,是近年来民间文化界新分化出来的一种民间文学的形式,亦就是以民间创造和民间流传的佛教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民间叙事文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对发生在中国国土上的各种有关佛徒僧侣的生活,以及与之相关的佛教建筑、佛教器物、佛教艺术、佛教功绩等内容进行创作,从中可以发现中国人对佛教的理解和诠释,它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正因为嵩山佛迹甚多,历史久远,所以就出现了大量生动有趣、代代相传的佛话,也就成为了必然。

一、体现佛道之争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有着广泛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常常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在佛教来到中国之前,道教是一统天下的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力量。直到汉代,这种局面才得以打破,由于佛教的传入,并随着其慢慢地站稳脚跟,势力也越来越大,与此相反,道教的势力范围却就逐渐缩小。当然,作为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是不会将自己势力范围白白地拱手相送给外来的宗教的,而外来的宗教又不会轻易地退出,于是就产生了激烈的争斗,这是在所难免的了。

关于这一点,在佛话中就不少精彩绝伦的故事。少林寺系后魏孝文帝为天竺沙门跋陀所建。关于这一点,在《太平寰宇记》、《魏书释老志》、《景德传灯录》等书中均有记载。唐《少林寺碑》有云:“少林寺,后魏孝文之所立也。”“沙门跋陀者,天竺人也。空心玄粹,慧心;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缅自西域,来游国都。孝文屈黄屋之尊,申缁林之敬。太和中,诏有司建此寺处之。”《太平寰宇记》记载更详,其曰:“缑氏县少林寺,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立。西域说沙门号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敬信。制于少室山隈,立少林寺以居之,公给衣食。”对于这样一个十分清楚的少林寺创建的史料,但是在民间传说中却并不这样认为,人们往往会将许多加工的成分编入其中,使故事既保留下历史的真实,同时又增加了不少民间创作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佛道相争的故事亦镶嵌其中,成为精彩的一笔。《少林寺的由来》就是一个讲述少林寺创建的故事,其所说与历史记载不尽相同。其说:有三个人〈一个是和尚,一个是阴阳先生,一个是财主〉同时上少室山观奇景,闻得云间神仙话语,又见云雾中出现少林宝刹,都认为这是一个风水宝地,想占为己有。和尚想在此修建寺庙;阴阳先生想将祖坟迁到这里;财主想在此修建宅院。于是,半夜和尚脱下一只鞋子,埋在坑里走了。阴阳先生等到鸡叫,将一根木棍插上,也走了。太阳出来了,财主就将帽子挂在木棍上走了。三天以后,他们各种带着一帮人准备破土动工,为此各不相让,争吵不休。正好魏孝文帝经过这里,听说此事,就说:“帽在棍上戴,理当棍插早,棍在鞋中竖,还归鞋先埋。”其言下之意,不语自明。阴阳先生和财主无言争辩,扫兴而归。孝文帝问及根由,才知道这个和尚原来是到中国传经的印度高僧,又见他精通佛学,十分器重,就命令地方官吏协助建寺。据说,现在的少林寺建筑就是根据云雾中隐约出现的幻影修建而成的。

这一个民间故事所说的阴阳先生是否是道教人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阴阳先生与道教文化相关,或者说此人物的出现带有道教色彩当是无疑的。如果说这个故事所述说的佛道相争的场面不甚激烈的话,那么在另外一则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佛道两家激烈争斗的精彩镜头。《达摩洞》讲述的是:达摩奉佛祖的法旨,从西天来到嵩山传授禅宗。他在五乳峰南麓的山洞里,一面修炼,一面收徒传法。时间长了,徒弟如云,这就惹怒了在嵩山传道的寇天师,为了独占嵩山,也为了夺回徒弟,于是佛道就斗开了。第一回合,寇天师命道人将睡魔和瘟魔撒进达摩修炼的洞里,只要和尚一进行修炼,就会昏昏欲睡。达摩知是左道之徒作祟,就令弟子采来金银花,熬成茶水喝,然后又教弟子练拳强身。过了一些日子,和尚个个身强力壮。寇天师的第一招数失败了。第二回合是寇天师派狼藉道人施魔法,让恶狼围困山洞,还不时地追咬和尚,弄得人心慌慌。一次,和尚抓住了狼藉道人,达摩的责备使狼藉道人无话可说。以后,虽有寇天师的重重设阻,也无法佛教的传播。如此这般的佛道相争的民间故事在嵩山地区常有流传,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我国历史上所产生过的佛教与道教之间相互争夺地盘、弟子的真实场面。

季羡林《朗润琐言》载:“当佛教传入中国时,正是谶纬之学盛行的时候。当时一些皇室贵族,包括个别皇帝在内,比如东汉光武帝和明帝,都相信谶纬之学。在一般人心目中,佛教也纯为一种祭祀,它的学说就是鬼神报应。他们认为佛教也是一种道术,是九十六种道术之一,称之为佛道或释道。佛道并提是当时固定的流行提法。……王充《论衡》对于当时的学术、信仰、风习等都痛加贬斥,然而无一语及佛教。可见当时佛教并不怎么流行,在思想界里并占什么地位。”季先生所很有道理,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宗教形式,要在陌生的国土上站稳脚跟是很不容易的,首先遇到的是土生土长的道教势力的强大阻力,为了在新的土地上生存下来,除了依靠各种各样的关系之外,佛教本身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和佛教徒的胆识和智慧是分不开的,即便如此,有时候还不得不用韬晦之计,以达到长远的目的。嵩山地区所流传的佛道相争的故事亦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只不过表述的方法是浅显、明了的、老百姓都能接收的形式而已。

虽说佛教在进入嵩山一带时,与道教产生巨大的冲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佛道两家慢慢开始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各自形成自己的宗教地域和宗教势力,不再像过去那样佛道之间互相厮斗,一定要将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这种情景已不多见了,所不同的是,佛教在嵩山深深地扎下了根,而道教却显露出日薄西山的景象。到了明代,这样的情景就愈加显得突出。虽然佛道两家在嵩山上依然各自有着自己的寺庙建筑,但是已经显示出完全不同的境遇了。明周叙《游嵩山记》就记载了宣德丙午年间三月十五日他在嵩山上所见的佛道两家不同的情景:“转南,仅五里,入少林寺。竹木蔽翳,仰不见日,花草余香,郁郁袭人。寺在五乳峰麓,少室山当其南,隐若屏列。奇僧闻客至,迎迓甚恭。佛殿后为讲堂,堂后有立雪亭,则佛徒惠可受法于达磨(即达摩)处。”这是当时少林寺的情景,还是可以称得上是香火袅袅,别有洞天。可是道观却完全是一副败落的景象:“又明日,与仲武、永庸循北门游嵩阳观。观久废,惟古柏三株存。大者围几三丈,高两倍之。……又从东度涸涧,寻崇福宫——即太乙观。林深,从者迷失道,往返数四,始达。宫亦屡废,惟三清殿存,亦至元间重修者。房屋近毁于野火。道官依殿以居。”

由此可见,佛道相争的结果,是佛教的发扬广大和道教的日趋萎缩而结束。这是一条规律,不仅在嵩山地区如此,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亦是这样。佛教进入中国的历史,只有一千多年,但它所具有的强大渗透力和无穷的魅力,或许是道教所缺少的,也正是这一点,佛教在嵩山一带越来越扩展,成为这里很有影响力的宗教了。

二、体现佛侣精神

在佛话中,反映佛教信徒为了自己所崇敬的信仰而不懈奋斗、甚至可以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很多,在嵩山地区所流传的佛话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

1.坚韧不拔的追求精神。

《立雪亭》是一流传十分广泛的佛话,说的是有一个叫神光的和尚为了要让达摩收他为徒,不惜用刀砍下左臂,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决心。果然此举感动了达摩,将其收为徒弟。这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经过艺术加工的佛话故事,它要告诉人们的真谛,就在于宣传一个坚韧不拔追求更高佛学境界的精神。据悉,《立雪亭》的故事原型是,相传少林寺的二祖慧可和尚在亭门外立候达摩,由于长时间不动,以致大雪没膝,故此亭被称之为立雪亭。这一说服在其他典籍亦有记载,大概不会有误。而民间的创造者们却有意无意地将“雪”误认为是“血”,以致改变了故事的基本情节,将其演化成一个更为感人的故事来。作为一个历史,佛话《立雪亭》的演绎多少带点主观色彩,不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但是作为一个民间创作,它却是成功的作品。这一作品不仅叙述了慧可和尚忘我的求佛的精神,而且将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甚至牺牲自己肢体的行为作了大量的铺陈,使之精神更加光彩夺目,令人感动。

2.纯洁至上的佛性精神。

佛徒自从进入佛门之后,就要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佛祖,一心一意地进行颂经拜佛,不得有丝毫的私心邪念,更不得粘上凡尘俗事,将儿女情长之事带入佛门里面。关于这个道理,一般人亦都知道,也是佛教的基本佛规,凡是违背这条佛规的,都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在嵩山地区流传的佛话中,就有这样的内容,反映了佛理至上的精神。《石头和尚觉兴》是一个十分感人的民间创作,“少室山东北半山腰间,站着一尊石头和尚,身穿僧衣,双手合十,低拉着头,神态悲愤而忧愁。传说他是佛教禅师二师慧可的得意弟子觉兴,因触犯佛门戒律,被逐出寺院,天不收地不留地站在那里,死后尸体不腐,天长日久,化成了一尊石头像”。传说觉兴和尚不听劝告,执意要与刨药姑娘相会,受到白衣菩萨的惩处,最后化变成为一个石头和尚。

和尚是不能结婚的,这是佛门的一条戒律,是不容佛家弟子随便加以破坏的,谁要破坏这一佛门戒律,就要受到惩罚,这是一条规律,是毋庸怀疑的。这一佛话用形象的语言,说明了这个道理,不仅有情节入胜的故事,而且还有深刻的道理包含在其中。这个道理就是:故事阐发了佛门的戒律和佛理的精神。人们在聆听了这个故事的同时,亦可以从中很多启发,得到一些佛门的知识。

3.炉火纯青的艺术精神。

佛教艺术是我国艺术宝库中非常耀眼的瑰宝,至今仍然透析出各种各样的文化气息,其中不仅是宗教的文化气息,而且更多地还能从中闻到事俗的文化气息。在事俗和宗教的相互交融渗透中,反映在佛教艺术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题材和内容,从而也更好地表现了佛教的思想和精神。据观察,在佛教盛行的地方,往往会产生很多着名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高超、手法精湛,往往会具有一流的艺术水准,有的还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水平。在我国佛教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才华四溢的画家,他们的作品泣鬼神、动天地,曾经为世人叫绝不已。在嵩山的佛教艺术中,亦有不少艺术珍品。在少林寺的千佛殿中就保留了明代的大型壁画《五百罗汉朝毗卢》,在初祖庵里,供奉着达摩、慧可、僧璨等佛祖,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是河南省境内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殿门两侧有砖雕楹联:“在西天二十八祖,过东土初开少林。”殿内石柱上刻有气度威严的武士、活泼的游龙、潇洒的舞凤、飘然的飞天、浑圆的盘龙、凤戏牡丹、孔雀穿花、群鹤闹莲、神台须弥座及墙石护脚上的蕃草、猛狮、麒麟、水兽等浮雕无不生动传神。当然上述所说的艺术作品不一定是佛教弟子所为,但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意念无不充满宗教精神。除此之外,佛门中有造诣甚深的艺术家也不为少见,他们对艺术的苦苦执着追求和创作出的许多珍贵的艺术珍品,同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关于创作千佛殿壁画的故事,民间有这样一种传说:修建千佛殿时,有个人自告奋勇地来帮忙,并画了一幅《五百罗汉朝毗卢》。等到大殿落成,这人就将画直接画在墙壁上,但有个条件,在此期间任何人都不得观看。等到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全寺和尚都来,一看人物栩栩如生,衣服和景物的着色也很精美,唯独五百罗汉的面孔都是黑色的,众僧不甚愉快。只见那人说:你们三天以后再来看。三天之后,罗汉的面色由黑色变成棕色,由棕色变成红色,再由红色变成肉红色或粉白色,还能看出五官和其他纹理。众人无不称赞,回首致谢时,那人早已不见了。这是一则佛话,虽然其所说的是普通画家的事,但它表现的是佛教建筑文化的一部分,作品所反映的精神世界亦与佛教崇尚的精神是一致的。

三、体现佛家功夫

少林寺的功夫十分了得,这是世人众所周知的事情。正是这个缘故,民间流传着多多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佛话生动有趣、曲折离奇,再加之以故事讲述家的加油加酱的表演,从而使少林寺的功夫更加变得出神入化,盖世无双。

1.功夫惊世骇俗。少林寺的功夫在历史上创造了很多拳法和棍术,而且一直影响着中国武术的发展。吴志青等人的《国术理论概要》一书就曾经说过:“今之言技击者,必曰少林。……禅师讲谈佛理时,徒众精神萎靡,筋肉懈弛,每流法入座即昏钝不振,乃训示徒众欲明心见性,必先强身,欲灵魂悟彻,必先躯壳无损;若一入蒲团,即志迷神昏,何能明心见性?于是创一十八手,令徒众按日练习。……一十八手,即十八罗汉手也。达摩既化,其徒昙宗等,佐唐太宗平王世充有功者十有三人,皆能习成员十八手,运用精巧,应变无穷。嗣后宋太祖赵匡胤研析最深,堪称此中能者:精三十六长拳、六步拳、猴拳、拳等,庋其书于嵩山少林寺,后世传习太祖之拳者,称为太祖门。宋武岳,则专攻双推拳,亦得少林上乘功夫,有三十六擒拿,七十二短打传世,后世传习岳氏之拳者,称为岳派。及金元之时,有白玉峰者,剃发入山,实得少林派之衣钵。以传觉远上人,变化增益十八手为七十二手,化散为整,错综参互,尽其体用;复从七十二手,增为一百七十三手,遂有五拳之流传。五拳者:龙、虎、豹、蛇、鹤,所以练神、骨、力、气、精者也。盖汉华佗之五禽戏拳:曰虎、鹿、熊、猿、鸟,白氏师承其意,改为龙、虎、豹、蛇、鹤焉。而与白氏同时之李叟所传大小拳,陕洛川楚等处,至今多宗之。”这里所言,将少林武术的发展历史作了一个简明的叙述,虽然如此,亦可以看出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中所占的十分重要的位置。

少林寺的武术创制的本意是为了强身,而强身的用意,则是为了学习佛经、传授佛家经意,只有身强力壮,才能更好地佛学光大起来。由于目的明确,因此少林林寺的和尚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天长日久,日夜钻研,武僧技艺名扬天下,到了后来,少林寺武术的盛名几乎超过了它作为佛家圣地的名字。据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记载:“伏牛山在嵩县,深谷大壑之中数百里,中原战争兵燹所不及,故缁流衲子多居之。加之云水游僧动辄千万为群,至其山者如入佛国,呗声梵响,别自一乾坤也。然其中戒律整齐,佛土庄严,打七降魔,开单展钵,手持贝叶,口诵弥陀,六时工课,坐行不辍。良足以引游方之目,感檀越之心,非他方刹宇可比。少林则方上游僧至者守此戒,是称禅林,本寺僧则啜酒啖肉,习武教艺,止识拳棍,不知棒喝。”

2.功夫得于苦练。如同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孜孜不倦的追求和长期不断的努力,少林寺的功夫之所以名闻天下,也同样来自于有志于少林武术的和尚,他们的血汗和苦练为少林功夫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在明代诗文中,有不少关于少林和尚日夜习武的记载。焦宏祚《少林诗》云:“高峰六六抱幽奇,云暝山深钟磬迟。风雨数朝槐与柏,鲜苔百道碣连碑。僧闲古殿仍谈武,鸟立空阶似答诗。处处楼台皆随喜,何缘觅得贝多枝。”徐学谟《少林杂诗》云:“名香古殿自氤氲,舞剑挥戈送落曛。怪得僧徒偏好武,昙宗曾拜大将军。”文翔凤《嵩高游记》云:“归观六十僧之以掌搏者、剑客、鞭者、戟者,遂以舆西。”袁宏道《嵩游记》云:“晓起出门,童、白分棚立,乞观手搏。主者曰:山中故事也。试之,多绝技。”另,王士性在他所写的《嵩游记》中也有这样描写和尚练武的文字:“下山再宿,武僧又各来以献技,拳棍搏击如飞,他教师所束手视。中为猴击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在佛话中,如此这样的和尚勤练功夫的故事更是层出不穷。《铁掌小沙弥》就是这许许多多佛话中的一个,它说明了功夫来自苦练,没有苦练也就没有功夫,只有苦练之后的功夫才是上乘的功夫,才能赢得人们的称颂。这个故事是说:明朝的时候,少林寺的静善和尚收了一个徒弟,法名叫龙宝。师傅干农活,他学干农活;师傅念经,他也学念经;师傅习拳练棒,他也跟着学习。师傅早晨起床后就在沙盐石头上磨手掌,他也学着师傅的样子,天天磨练手掌。开始他在木头磨,接着就在砖头磨,后来就能在石头上磨了。起初,他每天磨一次,慢慢的增加到早晚各一次,最后又增加到一天三次。磨久了,他就跟师傅一样能在沙盐石头上磨了。每次磨完之后,他就学着师傅的样子,在磨过的地方涂上一层桐油。三年以后,他的两只手掌简直变成了两盘小磨盘,砸核桃,削树枝,敲钉子,样样都行。正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本领,他将武艺出众、强霸民女的武林败类打得落花流水。(徐华龙编《武侠故事》第141-144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类似这样的佛话,民间流传甚多,就不再一一列举。这类佛话的最大特点,就是将武术神奇化,把学武中的困难和磨难体现得使常人难以接收的程度,也正是这样才能将少林武功表现得出神入化、神奇无比。

也就是这样一种少林功夫,演绎了许多中国武术界史上令人难以忘怀的事例。十三和尚救唐王的故事就是一个世人难忘的经典篇章。

四、结论

在嵩山地区流传的许许多多的佛话,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地理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它反映了在中原这块土地上,佛教传入的时间非常久远,佛教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十分的巨大,特别是少林寺武术在民间的广泛传播,和历代朝廷对少林寺的褒奖,使这一带的佛话不仅题材宽广,而且内容亦跳出了佛教的范围,与世俗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增加了表现的天地,因此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大家所津津乐道,正因为如此,这一地区的佛话才生生不息,永世流传。

首先,从地理上来说,中原地区的名山大川,比比皆是,而且风光秀丽,群山绵延,古树参天,嵩山一带更是景色独特,另有一片天地。清田雯《游太室记》就这样写道“蓝舆行十里至中峰。昔人云:嵩山如卧龙而癯。望之浑成秀拔,若不知有钦崎参差之势者。及陟中峰之巅,群峰争出,若攒图之托霄上。烟云吞吐,日月蔽亏,树木蓊郁,鸟兽游鸣,阴晴变态。”只此短短数语,就将嵩山的绮丽风光就表现出来了。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看,正是这种浓郁阴深、人迹罕至的自然环境,才会使人产生各种幻想,有了创作的原动力。再加上佛教的神秘色彩,人们自然就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佛话来。

其次,嵩山佛话之所以生生不息,富有无穷的魅力,这与本地区群众天才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分不开的。《嵩山的传说》一书的《前言》说得非常的好:“这些传说故事朴实生动,色彩绚丽,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火花,寄托着广大群众的美好理想。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代代相传,不断丰富传说的内容,扩充想象的境界,使它们更具有鲜明的中原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岳》编辑部编《嵩山的传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2年出版。)因此可见,这些佛话创作,不是凭空想象而来,也不是根据普通人的生活进行创作的结果,而是根据特殊的僧人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细节加以编撰的。正因为如此,在嵩山佛话中就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佛话里讲述的故事不光发生在寺庙之中,而且与凡尘俗事也密不可分;故事的主人公不仅仅是和尚、尼姑等人,而且也有村姑、农夫等一批普通的老百姓。这些人物和情节的互相渗透,互相交融,就产生了无穷多变、可讲可听的故事,展现了传统故事这一新的领域,散发出特殊的民间文学的气息,所有这一切都与嵩山地区的广大民众创造力是分不开的;同时,这一现象也又一次地证明了群众是民间文学创作的真正动力,只有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民间创作有了更多的分支,显露出灿烂绚丽的色彩来。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