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的药水泉

□∵黄平∵石泰松《丝绸之路》∵2009年第01期

北魏郦道元着的《水经注》记载:“洁而白,能服之不老。”这正是对炳灵寺药水泉的描述。

唐代高僧释道世在其传世名着《法苑珠林》中写道:“晋初河州唐述谷,在今河州西北五十里,渡风林津,登长夷岭,南望名积石山,即禹贡道河之极地也,群峰竞出,各有异势,或如宝塔,或如层楼,松柏映岩,丹青饰岫,自非造化神功,何因绮丽若此。南行二十里。得其谷焉。凿山构室,接梁通水,绕寺花果蔬菜充满,今有僧住。有石门滨于河上,镌石文曰:‘晋泰始年之所立也’。寺东谷中有一天寺,穷探处所,略无定址,常闻钟声,又有异僧,故号曰唐述,羌云鬼也,所以古今出入积石者,每逢仙圣,往住恍惚,现寺现僧,东西岭上,出于醴泉,甜而且白,服者不老。”这条史料不仅详尽地介绍了炳灵寺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历史年代、寺院布局,同时也最早提到了炳灵寺“服者不老”的药水泉。

唐代着名文学家张文成在其小说《游仙窟》中描写道:炳灵寺“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人间之妙绝”。

宋代史学家李远在其着作《青唐录》中也提到炳灵寺的药水泉:“环寺皆山,山悉奇秀,有泉自石壁中出。”

清朝康熙年间王权臣修订的《河州志》中也提到炳灵寺“地产檀香,异药,泉水洒落,沁人心脾”。

这些都是对炳灵寺药水泉的史书记载。炳灵寺已故嘉杨隆珠八世***在其遗着《炳灵沧桑》中详细介绍了炳灵寺药水泉的疗理功能。

炳灵寺的药水泉有12处,分布于石窟周围的沟岔里,有龙虎沟泉、支沟泉、洞沟泉、佛母泉、水槽沟泉、小沙沟泉、大沙沟泉、鸳鸯洞泉、静宁沟泉、水帘洞泉等,这些泉水水质好,能滋润土壤,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繁殖生长。部分泉水还有特殊的功能,能消食开胃,医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肠胃疾病。其中龙虎沟药王庙的药水泉水质最为清纯甘冽。

龙虎沟位于炳灵寺石窟西北约3.5公里处的支沟深处。走进幽静的峡谷中,药水泉顺山根蜿蜒而下,两侧的地貌风姿独特,崖壁耸立,怪石嶙峋,危崖突兀,因这里的药水泉泉水清香、四季长流,服此泉水有治肠胃的神效而得名。

传说许多年前,有一位老婆婆,膝下只有一子,家境贫寒,儿子得了重病,没钱医治,只能眼看着病情一天天加重。一天晚上,老婆婆梦见一白发神仙托梦说,在一个大山深处有一眼泉水能治她儿子的病,但是那泉水周围,荆棘密布、虫蛇遍地。为了治好儿子的病,第二天,老婆婆不顾年老体衰,带着干粮,跋山涉水,历经重重险阻,终于在龙虎沟找到了那个神泉。取其泉水让儿子服用后,病便痊愈了。从此,当地的人们纷纷效仿,得了病就饮此泉水,有人便捐资在药水泉边修了一座药王庙,来供奉这眼为百姓医治百病的泉水。

喝药水以每年五月端阳节为最盛,因为这一天自古以来是避兵鬼、止病瘟、驱邪禳灾的节日,有系五彩线、采艾叶、赶牲畜蹚河、男女老幼下河洗浴等传统活动。如果这一天能喝上炳灵寺的药水,更是大吉大利的事。无数远道前来喝药水的人,不但自己开怀畅饮,还携桶带壶,把药水带回家中,与家人一同饮用,以求家人无恙。此外,每年四月十五,在上寺举行的佛教活动,也是善男信女们喝药水的节日。

明代,随着回、撒拉、东乡、保安等伊斯兰民族的兴起,又因炳灵寺处于南北交通的要冲,过往行人不断,每逢端阳或庙会,少数民族做生意的人,在干营生的间隙漫唱几声“花儿”,逐渐从零散的漫唱慢慢发展为集中在大寺沟内举行“花儿”会。炳灵寺的“花儿”会和喝药水是同时进行的,各地的人们从五月初四经水路或旱路赶到炳灵寺,初五一早就去喝药水、拜大佛,随后就游山观景,漫起“花儿”:

炳灵寺的药水泉,

桦木的勺勺(啦)舀干。

喝上个药水百病散,

高兴着漫了个少年。

“花儿”歌手们借物抒情,既赞美炳灵寺泉水的神妙,又把唱“花儿”比为喝药水泉中的药水一样,可消除百病,真是寓意深长。

近几年,据有关专家检测,药水泉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质极宜饮用,宜脾健胃,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我们期待着这块处女地的早日开发,让它成为游客寻胜访幽、旅游避暑的胜地。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