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第一名刹——灵岩寺

灵岩寺北距济南40公里,位于泰山北麓长清县方山之阳,“灵岩”之名,始于东晋,据《灵岩志》载:竺僧朗,京兆人,隐于泰山东北琨瑞谷,常往来于此说法,“猛兽归伏,乱石点头,灵岩所由名也”。∵又载:北魏太武帝灭佛,佛事遂废,至孝明帝正光年间再兴。另见唐《灵岩寺颂碑》载:正光元年(520年),法定禅师来游方山,∵爱其泉石可建宝刹,先于山之阴建神宝寺,后于山之阳建灵岩寺。又载:唐贞观初,高僧慧崇,迁寺于甘露泉南。延至北宋淳化年间,又迭经拓展,始有“四建三迁”后的鼎盛。《齐州景德灵岩寺记》述其盛况:∵殿阁廊庑、厨库僧房,间总五百四十,其所辖范围,则南北十里,东西二十里。又记云:四方千里,居民老幼,匍匐而来,散财施宝,惟恐不及。如此笃诚昌盛的佛事,一直延续至清。康熙以后,仍有殿阁36处,亭台18座,与天台国清寺、江陵玉泉寺、南京栖霞寺同称16四大丛林。现存寺区,由殿阁、佛塔、墓塔林和山上证明功德龛等组成。建筑布局为坐北面南,依山而建,沿山门内中轴线,依次为天王殿,钟鼓楼、大雄殿、五花殿、千佛殿、御书阁等。现存殿宇,多为明清形制,但保留了不少宋代构件,∵如千佛殿、大雄殿、天王殿的部分石柱、柱基,五花殿残留的高大基石和精美石雕等。另有各种碑刻铭记,散存于山上窟龛和殿宇院壁,共计420余宗(件)。内有唐李邕撰书《灵岩寺颂碑》,北宋蔡卞《元通经碑》,苏轼、苏辙等诗词题咏刻石以及金元明清各朝的铭记题刻。

灵岩寺初建于东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列全国四大古刹之首。灵岩寺峰峦奇秀,风光旖旎,以风景幽深、泉石秀丽着称于世。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寺内外摩顶松、千岁檀、朗公石、“镜泄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别具情趣。寺内古木苍翠,怪石林立,殿宇峥嵘。灵洞曲涧、青峰翠峦环绕着古刹精舍,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着名胜境有千佛殿、墓塔林、辟支塔、大雄宝殿等几十处。其中最为引人入胜的是千佛殿内40尊宋代彩色泥塑罗汉,历来为观者和专家们赞誉不绝。

积翠证明龛,唐代石窟造像,又称证明功德龛、证明殿。在灵岩寺后方山摩顶。依山凿窟,平面呈椭圆形,面阔6米,进深5.5米。正中雕释迦坐像,通高5米。高肉髻,面庞微圆,表情自然,体态丰满,身着袈裟,结跏趺坐,施无畏、与愿印。东西两侧有弟子菩萨两尊(原为四尊),均为高浮雕。佛座刻唐大中八年(854年)四月八日《修方山证明功德记》。龛内游人题记甚多,其年代上限为唐兴元元年(784年),宋代多为熙宁、绍圣年间题咏。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塞外增置方形石室,室作叠涩出檐,∵拱券朱墙,故又有“红门”之称。

千佛殿为灵岩寺之主要殿堂。唐初高僧慧崇移建,宋代拓修,现为明代形制。殿内梁间有“时大明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九月初八日德府重修”墨书题记。千佛殿是灵岩寺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因殿内供养千佛而名。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宋嘉佑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为明代木结构建筑。

千佛殿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错落美观;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大有展翅欲飞的雄姿。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独具匠心,有明显的唐宋风格。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天生具有的佛身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由钱塘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用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铸造。佛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结跏趺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服饰简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千佛殿内最为观光者和专家们称道、最有价值的莫过于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这些塑像环列于殿内四周的壁坛上,坛座高约78厘米,脚座高约33厘米,坛座至罗汉头顶高约155厘米,整体看大小一致,比真人略大。其中三十八尊塑于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八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这些塑像皆坐于80厘米高的砖砌束腰座上,罗汉头顶踞座面高度在105-110厘米之间。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形象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保持了一定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体现出每尊罗汉个性与特点,重点刻画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贴近于生活。1982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元通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以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墓塔林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为该寺唐至清历代住持高僧墓地。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现存大小墓塔167座,另附志铭碑刻81通。∵其中除1座砖砌墓塔外,均为全石构筑。按建造年代区分,计有唐初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余皆为元明所建。∵其造型多似经幢、阙柱,少数为立钟、竖瓶状。各种墓塔,体量不一,高低错落,各具时代特征。其中慧崇墓塔,为唐天宝年间创建,∵单层重檐,通高5.30米,面积为3.74平方米。南向辟券门状,券额饰兽头、武士,东西做半掩装饰门,内半出一人作启门状,∵券上成火焰形,雕有伎乐、飞天。塔心室呈方形,长宽各2.30米,斜收作覆斗形。室内砌有台座,原置慧崇像,现已被毁掉。塔檐以不同厚度的石板,雕凿成二或三个格层,成叠涩挑出,上下檐之间塔身作束腰。塔顶置露盘、仰莲、宝珠,构成塔刹。墓碑中,∵有日本国和尚邵元法师为灵岩寺二十九代住持息庵禅师所撰《息庵禅师道行碑》,作于正元年(1341年),高1.63米,宽0.74米,文字简括,笔力劲秀,郭沫若有“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诗句咏此碑。

墓塔林最具特色的是每座墓塔塔座上造型精巧、形象逼真的石雕刻。古代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运用浮雕、圆雕、平雕等不同表现技法,在塔座四周精心雕刻了造型逼真、生动有趣的人物、动物及莲花。其中有的雕刻有耍逗的狮子,以及僧人骑着雄狮打曲棍球的图案;有的是挥舞长绸起舞的场景;有的则雕有几个神态各异的力士肩扛、手托、背驮着沉重的塔身,其中有的怒目圆瞪、呲牙咧嘴,仿佛使出浑身力气;有的好像投机取巧,脸上带有诡诘的表情,可谓是栩栩如生,令人惊奇。

辟支塔为宋代砖砌佛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宋淳化五年(994年)重建,嘉靖二年(1057年)建成。楼阁式,八角九层,通高54米。石砌塔基,束腰处精雕人物世俗、∵阴曹轮回。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为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6米。东西南北四面辟门,其他各面均饰直楞或簇花盲窗。塔心柱砌至四层,内设登梯,五至九层实砌塔体,向上登临须绕经塔檐平座。下三层作重檐,上六层为单檐,檐下均作双挑华拱。∵顶座叠涩外挑五层小檐,置砖砌覆钵,上承露盘铁刹。刹由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宝盖系有8根铁链,下垂至顶层塔檐,∵由檐角8个金刚承接。1979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与兴建年代有关的碑刻题铭6则10石,其中有“石作王万,于淳化五年岁次甲午仲秋月重回,∵塔基作八角……”的题铭。又见第五层外壁嵌有宋庆历四年(1044年)修第四、第五级的题记和塔东南壁之嘉靖二年(1056年)施财功德碑。∵明嘉靖《泰山志》亦记述其布施募化遍及山东、河北,远至淮南、宝应,工程延续63年始得完成。辟支塔塔座四周也雕刻有浮雕,其种类繁多,多以佛教典故、传播和劳动人民修缮寺庙为主题,浮雕雕工细致,造型拙朴,别有一番风格。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