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普照寺的正统钟

作者:陈学林

今青城后山,有一普照寺,为川西四大名寺之一。寺有一明代铸铁钟,系今青城后山最古老之文物。钟高0.93米,下口直径0.73米。此钟,为明朝时,蒲江县50多名僧众捐资铸造,铭文有偈曰:“礼佛看经种善识,名为喜舍破贪嗔。更为福上重修福。永证金刚不坏身。”∵铸造时间:正统五年六月二十九日造。此钟造于公元1440年,即明英宗正统五年,故名正统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最初,蒲江信众将钟送至雪山寺佛前悬挂。传说,清朝中叶后,雪山寺的“啸云剑”不幸被人盗去,住持方丈自责退位,云游四方,发誓不寻到宝剑绝不回来,从此杳无音信,雪山寺也就此衰落下来,一蹶不振。僧人误为普照寺相克所致:普照之下,雪山焉能不化?

普照寺始建于元,明代毁于火,清康熙甲子年重建。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873年)都江堰贡生高履和曾在《普照寺源流记》中说:“寺历数朝,世有传人,明末火于献。”∵普照寺早期叫“金花庙”,供奉的是蓥华祖师,是由一座家族弃祠改建而成的贫穷小庙,“无食以养僧,无房以妥神”。普照寺初仅半亩之宫,数椽陋室,后二百余年至光绪十二年方告完善。其布局仿成都文殊院形制,气势上却超越之,为蜀中罕见,建筑形制上有着巧妙的寓意。普照寺围墙周长2.4里,意取佛教二十四诸天;紧邻味江的西北方巧依山岩,不建围墙,取“地不满西北”之意;寺院内部有六重大殿,加斋堂、僧舍等共计365间,取黄道周天数,房屋分为24∵个天井,又喻意二十四节气。普照寺是川西佛教建筑的代表,极盛时期有僧众近百人。关于普照寺修建,碑文载:未受捐施,不假募助。那么,这巨大的耗资从何而来呢?传说与张献忠的财宝有关系。普照寺的开山祖师心莲和尚是张定国的部将,其秘密使命就是看护张献忠藏宝。民间流传:道光年间,普照寺有一个叫果时的小和尚,到与普照寺相邻的雪山寺割猪草时,发现一处地方青草长得十分茂盛,而且今天割了第二天又很快长出来。此事被方丈鉴山知道了,心知有异,不事声张,暗地组织寺内和尚挖掘,却挖出一窖金银!这才有了普照寺大兴土木的资金来源。

灌县拆雪山寺修大观会场时,蒲江信众的正统钟由县文物保管委员会运走保存。改革开放后,普照寺定名为佛教教众活动点。寓居普照寺的经圆果居士(着名作家流沙河的前妻何洁女士)向灌县文物管理所要求,将正统钟运到普照寺悬挂于藏经楼侧厅,作幽冥钟。

幽山远水,晨钟暮鼓,在佛光青烟之间,历史、人物、时光,流逝不在。唯留钟铭偈语:“礼佛看经种善识,名为喜舍破贪嗔。更为福上重修福。永证金刚不坏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