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路与黄华寺

广州市的黄华路因驻有广东省委党校和广州师院附中,竟日书声琅琅,弦歌不辍。加以此处绿化程度普遍。繁花似锦,绿叶成荫。然而,黄华路的得名,并非与花木园林有什么因缘,而是因为与300多年前一座颇有名气的庙宇——黄华寺有关。这寺还有一段家园变故的斑斑血泪史实。

黄华寺的开山老祖函可大师,俗名韩宗騋,字祖心,别号剩人,原籍广东博罗县。父亲原是明代礼部尚书,函可自小聪明机敏,侍父京师时即名动公卿。他为人疏帐豪爽,胸怀澄清天下之志。曾有一宗冤狱,已经问成死罪,他仗义营救,传为美谈。无奈时值朝政日非,国事已不可为。崇祯九年(1636),父亲病亡、他便绝意尘世,弃家为僧。他选中了当时属于番禺县境内的黄华村(又名黄华塘)建寺,取名黄花寺,又名黄华寺。今之黄华路名也由此而来。清兵攻陷南京前夕,函可大师专程到了南京。但这个南明政权的留都,不久又被清兵攻下。他耳闻目睹军民士人的壮烈殉难,清兵的不仁残杀,便一一留心收集起来,准备编修“私史”。但被清兵发现拘捕,按当时私修国史被视为大逆非法行为,他饱尝铁窗风味之余,还受到严刑拷问,但他不愿株连亲友,坚执说是“一人所为”。官府使用“夹棍酷刑”,棍子折断了,他还坚执“无二语”。颈子上受到了三重铁线环绕”,两足严重损伤,他还是宁死不屈。后来械送京师,发配沈阳,再转附近的千山。他曾经历七大寺庙(普济、广慈、大宁、永安、慈航、接引、向阳),都在那里当上清苦的住持,在流放各地时,又结识了一批谪遗发配的明室遗臣,彼此风义相期,后来大都成为佛门弟子。

函可大师的家门惨变,说来悲壮动人。他的三个胞弟,都因抗清而牺牲,仅留一个“病弟”在乡,同祖父所出的从兄、从侄,也死于国难,当清兵攻陷博罗县城后,亲姐(居孀)愤然自尽身亡。还有两个弟妇自尽或被害。

他北上蒙难之后,无由重睹他苦心孤诣创建的丛林宝刹。独在异乡长伴青灯黄卷,无时不在梦忆“黄华”。为此,他唯有衷吟赋诗,狂歌寄意,有一首动人的诗:“三亩离支一亩塘,长松千尺列成行。主人犹自不归去,草野空余薜荔香”。(按离支——荔支)

从这首《忆黄华寺》可以窥见,当时的寺庙规模相当可观。据考,明末清初羊城的“四大丛林”,当年曾推“黄华”为首。其余三者为:番禺的海云寺,西关的长寿寺,海珠区的海幢寺(至今唯“海幢”硕果犹存,即今天海幢公园,其余尽废)。

此后,诗僧函可在万里投荒的日日夜夜,遗下了一部以血泪写成的《千山诗集》。清顺治十六年(1659),他终于犹愤辞世,终年49岁,兹录其遗传一首,以见其悲愤莫明之情。

《得罗浮信》:“长边独立潸然,默默田衣溅血鲜。半壁山河愁处尽,一家骨肉梦中园。古榕堤边生秋草,浮碇岗头断晓烟。见说华台云片片,残枝犹有夜啼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