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城区寺观、庙庵大全

民国初年,姜堰因自古三水汇聚,水陆交通便利,于清末民初时形成远近闻名的粮油集散地,是里下河粮食售往苏南各地的重要贸易枢纽,市井由此繁华,那时就曾称“姜堰市”,以“金姜堰”美誉华东地区。其时“姜堰市”所属村镇,纵横二十华里,有寺观、庙庵、教堂近五十座,就现在城区范围也有三十余座,蔚为壮观。经笔者翻阅史料、采访老人,现考证整理后罗列如下:

1、地藏庵:位于姜堰八中北侧刘家埭。传此庵所塑地藏王菩萨为三眼,疑为实祭元末明初张士诚(即张<藏>王菩萨)。原姜堰市佛教协会会长宝伐法师(已故)曾为该庵住持,现有比丘僧常住;

2、净业寺:旧称弥勒禅院,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405年-418年),原址现姜小西校区,其在西与东岳庙为“一寺两门”。今迁址重建于姜堰市励才中学南端,姜堰市佛教协会驻地,会长兼净业寺住持为学贤大和尚;

3、东岳庙:又名东岳行宫,净业寺东庙,俗称北寺(北天寺?),原址现仅存门楼、古戏台,近年重建姜小新西校时,惜拆大殿、娘娘楼、门楼旁的庑殿;

4、古东岳庙:在镇北天目山,据传前身为始建于晋(唐?)代的兴安观(即天目山王冶道长修行之观,高宗李治曾赐此观门额),属道改佛,今已不存。康熙年间,因姜堰菩萨迎会路远,迁至净业寺东侧;

5、观音庵:又名观音禅院,原址南街西桥小学南侧,原住持为姜堰知名比丘尼灵珠法师(已圆寂)。今迁址重建于人民公园路东,现为市佛教协会比丘尼住锡;

6、西大圣庵:为观音庵析出的大圣庵,已拆;

7、东大圣庵:为大圣庵析出,已拆;

8、白衣庵:观音庵西侧,已拆;

9、观音庵:传以草房为庵故又名草庵,在北街白玉池巷内,已拆;

10、龙王庙:原址今坝口广场,传为明末清初乡绅“麻儿沈(省?损?)”一夜“筑坝建庙”时所建。解放后,扩建文革场时拆除;

11、际闉(音:yīn)禅院:其与南边的大王庙也为“一寺两门”,原址即南街西桥小学,已拆;

12、大王庙:庙祭祀水神四大王谢杰,行船之人多来此敬香祈求平安。旧时在正对着庙的河对岸古庄渡口处,里人常请戏班搭台给四大王唱戏;

13、岱岳寺:始建于北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1055年∵),址即今江苏省姜堰中学,又称南宁寺(或音:南天寺?),亦俗称南寺,据传此寺曾有肉身菩萨出现。今已不存;

14、文昌宫:即姜堰的文庙,曾存门楼、大殿各一,即原东桥小学门楼、办公室,惜于九十年代后期被拆毁;

15、关帝庙:即姜堰的武庙,大殿原紧靠文昌宫门楼,惜与东桥小学同期拆毁;

16、三官殿:文昌宫附近,已拆;

17、三学庵:原址东场(东桥小学后身),祭祀明初张士诚,已拆;

18、痘神殿:又名痘神行宫,今北大街詹园内,原痘神殿巷北头,已拆;

19、福庆庵:实为财神庙,今步行街中央商场后侧路西,原老商业局后面,已拆;

20、如来庵:原姜小幼儿园内,大殿因重建姜小新西校拆毁;

21、财神庵:原址靠三学庵附近,已拆;

22、太平庵:今新东桥小学,原太平小学址,已拆;

23、宝莲庵:石头街、迎宾路十字路口西北侧,原老清管所西侧,已拆;

24、净土庵:在东汪,今供电局南侧,已拆;

25、积善庵:在天目山山桥,亦有人云兴安观为其前身,已拆;

26、城隍行宫:又名城隍庙,今之文峰超市(即人民剧场),道士庙,建人民剧场时拆;

27、玄真观:又名元真(贞?)观,俗称南观,南街银杏处,道士庙,已拆;

28、都天行宫:又名都天庙,老姜堰卫生院身址,今华都商场西南角,道士庙,里人传祭张士诚,老道士单来景曾住锡传家,已拆除;

29、观音阁:都天庙北背面,面朝电影院,五十年代迁烈士陵园后山前,道士庙;

30、吕祖殿:西桥南街最南端,今幸存大殿,原为道士庙,现为佛教协会“居士林”所在地;

姜堰旧时宗教如此繁盛,映射出来的是这一方热土当年的繁荣昌盛。众所周知,寺观庙庵本身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僧侣的生活消费和寺观的生存发展是要靠富人的施舍与捐助来推动的;在那个时代,祈盼生意兴隆与人生平安的商贾民众,往往又都寄托于神灵庇护。基于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得越是经济繁荣的地区越是寺观众多,这正印证了当代宗教人士所发出的“国兴则教兴”的由衷感叹。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