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潜山的发展兴衰简况

潜山县内佛教传入,始于晋代,宋以后大创寺刹,明以后猛增尼庵。唐、宋、明三代皇室,对境内僧寺,时有谥赠。

晋咸和时(326—334年),太平山建有太平寺与太平塔。“县北八十里响肠”有后山寺。“县西三十里老墈头”有百丈寺。

萧梁时期,宝志和尚卓锡于野寨凤凰山建山谷寺。“县东三十里朱家冲”又建有石陂寺。

隋大业二年(606年),高僧三祖璨禅师“合掌立化于山谷大树下”。

唐代开元至乾元间(713—760年),“县北三十里,梁昭明读书处”创天柱寺。“县西石家山咀长寿山”创万安寺,“县南十三里袁家河”创珠琳寺,“县东四十里查陂河”创甘露寺。天宝四年(745年)创三祖塔,玄宗谥三祖璨为鉴智禅师。肃宗赐山谷乾元寺之名,尔后,代宗又赐觉寂塔号,会昌间,觉寂塔毁,大中间,宣宗复置之。

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万岁山民献“志公记圣祚绵远之文”石篆,太宗名之“瑞石”,“遣使致谢,谥曰宝公,赐号道林真觉禅师”。天圣六年(1028年)季春月,章献皇太后降赐佛牙舍利,用金银匣盛御宝,命郡官于山谷乾元寺监造资寿宝塔。后,此塔被雷火烧毁,皇佑间又改建资寿宝殿。自庆历年起(约是11世纪后期),先后在城内创建天宁寺;在县东(清为玉照乡)创建广教寺、彰法寺、登高寺、延寿寺、云居寺(一名钓鱼寺)、登场寺、大通寺、祖登寺、金城寺;在县南(清为尧年乡)创建上奉先寺、下奉先寺、永明寺、清凉寺;在县西(清为潜岳乡)创建西竺寺、云峰寺、求芝寺、兴化寺、演化寺;在县北(清为清朝乡)创建观音寺、资福寺、吉祥寺、云溪寺、佛子寺、古佛寺、罗汉寺,合计26座,占历代创建佛寺总数的60%。

宋元兵争,所建佛寺大都被毁。但同时,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又先后创建了东乡的东山寺(兜率寺)、大吴寺。

明代对于县内佛家建筑,主要是修复敝寺,大创尼庵。明初,兵毁和废圯的佛寺计32座:天宁寺、太平寺、山谷寺、天柱寺、观音寺、后山寺、资福寺、古佛寺、云溪寺、佛子寺、吉祥寺、云峰寺、求芝寺、演化寺、西竺寺、百丈寺、万安寺、罗汉寺、清凉寺、上奉先寺、下奉先寺、永明寺、珠琳寺、广教寺、东山寺、登高寺、石陂寺、云居寺、甘露寺、登场寺、大通寺、祖登寺。其绝大部分于洪武间就已修复。与此同时,还创建了“县东北二十里”的妙净寺与“县东四十里”的马鞍山寺,同时改兴化寺为官家寮舍。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于马祖庵故址敕建佛光寺,并派遣使臣专送御赐《藏经》。随着“妇贵贞节”、“修好来世”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的扩展,朱明一代,县内又平添庵堂80余座。

清时,曾对佛光、山谷、天柱3座名寺大事修缮。

民国9年(1920年)《潜山县志》中,县内古佛寺名,消失了兴化寺、天宁寺、彰法寺、妙净寺、马鞍山寺,增添了涌泉寺、寒山寺、金壁寺、柳林寺、雷音寺和香山寺。其时,共有佛寺42座。而庵堂之名,却猛增到161个,庙宇之名,也由乾隆《潜山县志》中的27个增加到60个。

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县共有寺(庙)庵75座,信教人士共152人,其中常住寺(庙)庵以宗教为职业者93人,年岁都较大。

1959年,全县尚有8寺、6庙、20个庵堂,以佛事为职业者,男僧41人,女尼36人,合计77人,其中依靠***救济或半救济维持生活者49人,女尼竟占其总数的86%。不久,男僧有18人还俗,13人外徙;女尼也有12人还俗,6人外徙。到“文革”结束,原有寺(庙)庵倒塌13座,改作它用的11座,僧尼病故各7人。其后,职业佛教徒有所增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