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齐云山佛教历史

“自古名山僧占多”(清·李渔联语)。佛教讲求“生、老、病、死、苦”五难,宗旨在“普渡众生,圆寂成佛”。齐云山佛教,始于唐元和年间,衰于明初,断续绵延约1100年历史。本章略述本山佛教沿革及兴衰。

沿革

齐云山有佛教活动,始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其址在齐云岩西南的岐山石桥岩和白岳峰南麓。据明《徽州府志》、明《齐云山志》记载:“岐山有天然石桥,又称石门,壁立千尺,古藤络其上,花时如锦”;有僧住山中石室,室宽广十余丈,内有佛像,石讲堂、石凳等;元和四年(公元809年),歙州剌史韦绶,因梦古僧貌,献俸银建石门寺于石桥岩,置钟、鼓什物具足,僧本立,锐意经营,卒为一方胜境;僧光聪继主该寺,扩建营修石门寺,增建青莲寺、观音堂,香火渐盛;北宋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僧惠周创建蜜多院于白岳峰南麓。皇佑(公元1049—1054年)年间,扩建佛祠,僧道政重建金仙如来宝殿;南宋后期,齐云山月华街一带道教逐渐兴盛,佛教渐趋消沉,形成佛、道两教并存于齐云山的局面;至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由于当朝皇帝好道,道教一举兴盛,佛教遂被排斥。例如真仙洞府中的罗汉洞内,中间供奉道教神——玄天上帝,四周却为佛教的十八罗汉并充作护卫神。

清代末叶,佛教活动又在齐云岩西白云岩萌发,佛教徒均为黟县西递入,多为带发修行的女尼。传说,黟县西递村,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妻室在家,怕遭强盗偷奸,故捐款在白云岩辟一方净地。如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黟县西递居士孙有,原系富孀,携家财来山住庵修行。又经募捐,富商输财,修理大雄宝殿,新建观音阁、精舍等祠宇,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清静幽雅,内有联曰“清净存心堪作佛,诚明无欲即登仙”。到了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在山修行的女尼达十余人。每当夜闲人静时,红鱼青灯,香烟缥缈,金罄玉笛,清音远扬。

白云岩女尼,以自身修性为主,从不下山化缘。民国战乱年代,救济四方难民。在1951年土地改革中,山场田地划归乡民所有,加之全国已解放,世态平安,众尼遂纷纷还乡。至1956年仅剩老尼孙有一人,孤守空庙,后由东亭、采石村民将其抬往山下安顿,不几日即逝。原大雄宝殿、观音阁殿内器物被乡民自取殆尽,殿堂也被拆除,砖瓦、木料充作其他建筑之用。自此以后,佛教活动在齐云山绝迹。

名僧

本立∵唐宪宗时人,元和年间游歙州,访剌史韦绶,以石桥岩焚修为由,请剌史建石门寺。本立住持该寺,尽心经营,石桥岩成为一方胜境。

光聪∵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后,继本立住持石门寺,新建青莲阁。

惠周、道政∵北宋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创建蜜多院于白岳峰南麓。皇佑(公元1049—1054年)年间,僧道政住持该院,重建金仙如来宝殿。

行昕∵明《齐云山志》载,行昕系宋代石门寺第八代法师,曾请当时名士杜昱作《石门寺记》。

孙有∵民国时期黟县西递村人,家庭富有。携家财来齐云山白云岩住庵修行,主持兴建观音阁、大雄宝殿,被众尼推为白云岩大雄宝殿住持。

(文章收集整理于《齐云山志》一九八八年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