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论学派与少林寺(上)

◎洛阳市龙门石窟研究所王振国

《地论》、或《十地》,即《十地经论》之简称,为印度瑜伽行派学者世亲所造,系对《华严经·十地品》的释论,译于北魏时期的洛阳。因译师对该论有不同的解释,并各自解说传授弟子,形成当时的南、北两大派系。弘传《十地经论》学说的僧人被称为地论师,地论学派即地论师之统称(即包括不同的派别)。本文以展现地论学派发生、发展、衰落乃至消亡的全过程为主线,论述若干问题;其次讨论地论学派与少林寺的关系。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十地经论》的翻译

翻译《十地经论》的情况,见于《续高僧传》的有三处:即《菩提流支传》、《道宠传》、《慧光传》。《菩提流支传》云:

先流支奉敕创翻《十地》,宣武皇帝命章一日新对笔受,然后方付沙门僧辩等……当翻经日,于洛阳内殿,流支传本,余僧参助。其后三德乃徇流言,各传师习,不相询访,帝弘法之盛,略叙曲烦。敕三处各翻,讫乃参校,其间隐没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时兼异缀,后人合之,共成通部。

《道宠传》云:

魏宣武帝嵩佛法,天竺梵僧菩提流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勒那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仇之,惟云“有不二不尽”,那云“定不二不尽”,一字为异,通共惊美,奉若圣心。

《慧光传》曰:

会佛陀任少林寺主,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事在别传。光时预沾其席,以素习方言,通其两诤,取舍由悟,纲领存焉。

关于该经翻译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参与人物,据崔光的《序》云:

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流支,魏云道希,中天竺勒那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千余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论,十有余卷……四年首夏,翻译周讫。

以上种种传说,虽互有不同,应该各有所本。从以上文字分析,实则体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十地经论》全文共十二卷,前后却花费了四个年头,时间确实不算短。期间出现反复,翻译的难度很大,应是事实。应该说最初还是在一起翻译的,宣武帝亲自用了一天的时间担任笔受,以示隆重。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为主译,佛陀扇多任传语。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由于主译者菩提流支与勒那摩提两人的慧解相左,意见不一致,很难继续在一起翻译。于是敕各处别翻,这就进入了第二阶段,即各自独立翻译的阶段。佛陀扇多非《地论》的传人,故在第二阶段各自别翻时退了出来,这样就只剩下流支和勒那二人了。各自别翻的分岐,大概就体现在所谓“有不二不尽”与“定不二不尽”的理解上。若说“唯一字为异”,显然有些夸张了。这时跋陀的大弟子慧光刚好回到了少林寺,由于慧光“素习方言”,又通达各种经论,于时才有了第三个阶段的合译。所以《续高僧传·慧光传》说:“勒那初译《十地》,至后合翻”。所谓初译《十地》,是指勒那在少林寺单独别翻《十地》的第二阶段。流支在什么地方别翻不详,因为此时永宁寺还未建立。第三阶段的合翻,地点是少林寺翻经台,即玄奘所云菩提流支三藏译经之处也①。由于慧光的加盟助译,加快了进度,“通其两诤”,并且把两人别翻的前半部分也揉在了一起。“取舍由悟,纲领存焉。”这样一个完整的《十地经论》的本子终于在永平四年夏初完成了。

二、慧光的生卒年、所习及师承

《续高僧传·慧光传》未载慧光的生卒年,仅说:“奄化于邺城大觉寺,春秋七十矣”,其传记标题为《齐邺下大觉寺释慧光传》,显然认为他卒世于北齐之时。然而所有慧光弟子在邺下的活动传记资料几乎都与慧光无涉,所以慧光卒世于北齐的说法是有疑问的。依据《续高僧传·灵裕传》中“闻慧光律师英猷邺下,即往归禀。会已殁世才七日,独嗟无遇,戒约何依?乃回投凭师听于地论。荏苒法席终于三年,二十有二方进具戒。”的记载,徐庆束先生对慧光的生卒年曾进行了考证②。但实际只考证了一半,即仅考证了慧光卒世的年份,仍然拘束于七十岁的说法,由卒年向前推,其生卒年定为约公元468-537年。该考证并不彻底,近年尚未见到其他关于慧光生卒年补充考证的文章。因此笔者欲就徐先生未完成的另一半考证,继续下去。

《续高僧传·慧光传》云:

年十三,随父入洛,四月八日往佛陀禅师所从受三归。陀异其眼光外射如焰,深惟必有奇操也。苦邀留之且令诵经,光执卷览文曾若昔习。旁通博义穷诸幽理,兼以剧谈谲诡态新奇,变动物情时谈逸口,至夏末而度出家。

《续高僧传·佛陀传》又曰:

佛陀禅师……后随帝南迁,定都伊洛。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时入洛将度有缘。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门街井栏上,反蹋蹀□,一连五百。众人宣竟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惟曰,此小儿艺戏有工,道业亦应无昧。意欲引试,权以杖打头,声响清□。既善声论,知堪法器。乃问:能出家不?光曰:固其本怀耳,遂度之。

以上两段引文在地点和时间上都有出入,前者称光年十三,随父至少林寺要求出家;后者说,佛陀欲度有缘,遂进京在大街上与光相遇,光年十二。到底是怎么回事?实则这两段记载并不矛盾,是两回事,在时间上是前后衔接的。佛陀在大街上与光相遇在前,时间应为冬季,因为只有冬季天冷时,孩童才会搞踢毽子的游戏,以驱寒冷。佛陀看到该小儿身法灵活,艺戏有工,且声响清彻,知堪法器。于是才决定要把该少年收为自己的弟子。虽然当时问慧光,得到了愿意出家的回答。但这毕竟要经过大人的允许才算合法。就让他和家里大人商量,商量通了就让大人带他至少林寺找他。于是第二年四月八日,慧光在其父的带领下到少林寺找到了佛陀禅师,正式要求出家。佛陀非常喜欢这位新来的少年,百般测试,非常满意。遂至夏末度而出家。前一年十二岁,第二年当然就十三了。现在的关键是只要确定了该两年其中之一的年份,就可推算出其生年。一般认为少林寺建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佛陀(亦称跋陀)由天竺至北台,再由北台到洛阳少林寺,年纪已经很大了,急需找一位弟子来培养接班。我们考虑到他的这种急迫的心情,很可能在这一年即建寺这一年的冬季入洛寻找有缘。如果这种假定能够成立的话,那么往前推,慧光的出生年应是公元485年(太和九年)。灵裕法师于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卒世,年88岁。他是19岁投光师的,时光师殁世才七日,该年即是光师的卒世年份。推算的结果是:慧光卒世于公元536年(天平三年)。以上推算均按中国传统的虚岁计。慧光的生卒年即:公元485-536年,虚岁五十二,而非七十。

慧光的老师主要的有两位:其一是度他出家的受业恩师跋陀,跋陀和佛陀扇多系两人③。跋陀认为,被众人称为圣沙弥、聪慧异常的这位弟子非常人,“若受大戒宜先听律,律是慧基,非智不奉”。先打好律的基础,以戒为先,再习经论,就不会产生邪见,将来必然成大器。当时律学的体系比较混乱,各地所习不一。当时弘传四分律的仅有法聪(北台),其后有道覆制疏六卷,但是科文。慧光所学仅据口传。到了他该受具足戒的年龄,于是就辞师回到了他的家乡河北。在受具的同时,又博听律部,尔后,为了打好更坚实的基础,又从辩师参学经论,收获很大。遂又入洛“搜扬新异”,开阔自己的眼界,并时时把心得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慧光终于成材了。然后重新回到了少林寺,回到了恩师的身边。这时正赶上菩提流支三藏与勒那摩提三藏合翻《十地》,于是就参与其间,成为助手。协助两位三藏将《十地》译完。慧光的第二位老师就是传授他《十地》的老师勒那摩提,他接受了勒那摩提对《十地》的解释意见,经过研习,终于成为南道系的《地论》巨子。勒那摩提还是讲授《华严》的高僧,慧光跟随勒那学习《华严》应是不成问题的。此外,慧光的学问非常博深,曾从辩公参学经论,该辩公也是慧光的老师,功不可没,但该辩公究系何人不得而知。慧光所着有《华严》、《涅盘》、《维摩》、《十地》、《地持》等疏,造《四分律疏》百二十纸。初在洛京任国僧都,后至邺京转为国统。

三、南道系弟子的承传

慧光既是一位地论巨子,又是一位《四分》律学大家,身兼两艺。他所传的弟子也是两条线,一条线是兼习《四分》的地论师;另一条线便是以弘传《四分》律为主的律师。

(一)地论师

1.第一代弟子

时在光统门下的诸学士“翘颖如林”,其中众所推仰的有十哲或称十英。除凭、范外,不能所指。但光统的再传弟子灵裕却撰有《光师弟子十德记》,该抄本据道宣《续高僧传·序》,他曾见到过。应系道宣撰写慧光弟子传记材料的主要来源。《续高僧传》中慧光的弟子有传的共11人:安廪、僧范、昙遵、慧顺、道凭、灵询、法上、道慎、昙衍、冯衮、僧达。其中僧达被列入习禅篇,即禅僧类。除僧达外,正好10人,不知是否所称的十英。或不计安廪(系南朝人),加入僧达亦合十数。

南道系地论学派创始于北魏时期的洛京少林寺,具体时间应在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十地经论》的翻译完成以后。以慧光为元匠,他教授弟子基本都在迁邺以前。他的第一、二代弟子弘化的地点主要以邺下为中心,其影响遍及魏、齐全境,甚至已超越国界达于南朝政治中心区域。慧光的弟子最先到南朝弘扬地论的是僧达(公元475-556年),系年龄大于光师的两名弟子之一。僧达初在北代阐弘《四分》律,时为孝文所重。后至洛京遇勒那三藏,诲其新奉(《地论》),不久勒那迁化,便从光师受菩萨戒。随即到南会徐部弘通地论,梁武帝闻讯迎至帝京,在重云殿七夕未下讲席,帝叹嘉瑞因从受菩萨戒,誓为弟子。后僧达回北,武帝曾遥拜称其为“肉身菩萨”。第二位是南朝僧安廪(公元507-583年),二十五岁游学于北魏洛京。曾亲承光师《十地》、《四分》等,在魏十二年,后回扬都讲习《华严》。余弟子均在北方。灵询,任并州僧统。僧范(公元476-555年),住邺东大觉寺,以弘讲《华严》、《十地》、《地持》《维摩》为要,并各着有疏记。昙遵,“初出行化洛下,流演齐、楚、晋、魏乃至燕、赵,通传道务,摄治相袭”,年七十举为国都,寻转为统。慧顺,系魏侍中崔光之弟,住邺下总持寺,讲《十地》、《地持》、《华严》、《维摩》等,并立有疏记。曾广弘于齐、赵、瀛、冀之间,奏为国都。道慎,住邺下定国寺,以弘《十地》、《涅盘》为务,任国都。昙衍(公元503-581年),洺州沙门,自齐、郑、燕、赵皆履弘化,后任国都。还有光师的上首弟子法上、道凭。

法上(公元495-580年),青年之时“夏听少林秋还漳岸”,讲习《十地》、《地持》、《楞伽》、《涅盘》等,并着有文疏,时人赞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北齐昭玄置十统,唯法上为大统,余为通统。法上实齐境掌管二百余万沙门的最高领袖。上在任职之初即对僧服进行了改制,从而使僧、俗混服的现象得到了根治。法上的这一改革,对当时齐境的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原流行于北魏的那种仿南朝士大夫式的“褒衣博带”装随之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改制后的僧装样式。

道凭(公元488-559年),定慧***,初于少林寺摄心坐夏,遂听光师戒本。又学各种大乘经论,经十年磨练,终成正果,于是回北弘化。《地论》、《华严》、《涅盘》、《四分》皆览卷便讲,众称誉云:“凭师法相上公,文句一代希宝”。在学术上,道凭是慧光第一代弟子中完整继承师说、道业最高的一人。以上慧光与他的第一代弟子计11人中,任职为国都、国统、州统、大统的就有7人。

2.第二代弟子

第二代有昙衍的弟子灵干、法上的弟子法存、融智、慧远、道凭的弟子灵裕、昙遵的弟子昙迁等,均是在邺下培养起来的,其弘法的时间跨度至于隋代。其中尤以慧远、灵裕、昙迁为出类拔萃。法存、融智二人无传,灵干的情况比较特殊,虽非隋文帝敕召入关的六大德之一,但也进入了帝京。

慧远(公元523-592年):十三岁出家,年满进具依上统,光师十大弟子并为证戒,时以为声荣至极者。又随隐律师听习四分,七夏在邺创讲十地。慧远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即周灭齐毁法、在大殿内与周武帝的一场抗旨辩论。时包括法上大统在内的五百余僧无人敢言,惟慧远出列与帝往还抗辩。这次抗辩虽未能挽回毁法之势,然慧远“护法菩萨”之名却誉满神州。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初复佛道二教,敕东西两京各立一陟岾大寺,置菩萨僧120名。慧远于东京(洛阳)少林寺安置,时少林即东京之陟岵大寺。开皇七年,文帝敕召六大德入关,远即其一也,居西京净影寺。名震海内,四方投学者700余人。所着有《地持疏》五卷,《十地疏》十卷,《华严疏》七卷,《涅盘疏》十卷,《维摩》、《胜鬘》、《寿观》、《温室》等并勒为卷部,又撰《大乘义章》十四卷等。

灵裕(公元518-605年):年始弱冠即投邺下光律师,会已殁世七日,遂投凭师听《十地》,二十二进具后游学邺下,学《四分》于隐公,后依凭师法席,昼夜不舍。自此专业《华严》、《涅盘》、《地论》、律部,皆博寻旧解穿凿新异。又从安、游、荣三师听杂心,嵩、林二师学成实论,声誉卓着。会齐后染患愿讲《华严》,昭玄诸统举裕为法主。隋开皇十一年,文帝诏裕进京欲立为国统,裕坚辞获免。灵裕一生所学博杂,着述种类繁多。然其地论南道系弘传的主体部分,即《地论》、《华严》、《涅盘》、《四分》等学说均从凭师处完全地继承了下来。着有《十地疏》四卷,《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涅盘疏》六卷,《四分律疏》五卷,还有其他各类大小经论杂集等近百卷。其中,灵裕似对《华严》有特别的研究,前述被昭玄诸统推举为《华严》法主即其例。后来他所传弟子亦多偏重于《华严》。此外,灵裕亲自主持并于开皇九年完工的宝山大住圣石窟,是研究隋代佛教雕刻艺术以及佛教思想史方面的极好材料。

昙迁(公元542-607年):年十三,舅父传授其周易、八卦之术。又授以《礼》、《传》、《诗》、《尚》、《老》等书,但经一览,义无重问。年二十一,从定州昙影律师出家。先后游学于五台、邺下,历诸讲肆,遂归于昙遵法师,从学佛法纲要。迁性不喜闹市,便至林虑山净国寺习禅,并精研《华严》、《十地》、《维摩》、《楞伽》、《地持》、《起信》等。逢周武灭法,遂结侣逃迹南朝金陵。在陈桂州刺史蒋君处得《摄大乘论》。隋初,迁回江北至彭城始弘《摄论》。开皇七年,文帝敕召迁与其他五大德共赴帝阙,住大兴善寺。随即为众开讲《摄论》,时沙门领袖慧远亦亲自预席听讲。仁寿年中,于京邑西南置禅定寺,敕委迁搜扬海内名德禅师百二十人,于寺内立禅定道场,以迁为寺主。昙迁所着主要有《摄论疏》十卷,其他尚有《楞伽》、《起信》、《唯识》、《如实》等疏,《九识》、《四月》等章,《华严明难品玄解》计二十余卷。昙迁系地论南道系最先转而弘《摄论》者。

灵干(公元535-612年):年十岁,投师邺京昙衍,十八即复讲《华严》、《十地》。周武灭法居家,隋复佛法有敕简入菩萨僧数,少林寺安置。虽蒙官供,形同俗侣。开皇三年,于洛州净土寺方得落发重新出家。并于该寺讲释《华严》,获众褒美。开皇七年,因修起居道业夙闻。蒙别敕入住兴善寺,为译经证义沙门,大业三年擢为大禅定寺上座。

3.第三代弟子及其以降:

南道系地论师的承传谱系从《续高僧传》中仅能查到四系五支:即昙遵系的昙迁支,道凭系的灵裕支,昙衍系的灵干支,法上系分出两支,分别为融智支和慧远支。融智无传,详情不得而知,但却有承传弟子靖嵩,亦系名僧。

1)慧远弟子:慧远门下人才济济,名僧辈出,如灵璨、善胄、慧迁、智徽、宝安、智嶷、辩相、玄鉴、僧昕、净业等。他们多系慧远入关时随从,成为隋至初唐时期在京域弘法的一支骨干力量。远公去世后于开皇十六年至十七年下敕补为众主的有:灵璨(补为众主,内容不详)、善胄(《涅盘》众主,净影寺)、慧迁(《十地》众主,处宝光寺)。特别是慧迁,乃是开讲《十地》的高手,京邑多无与比肩者。慧迁于武德末年去世,《僧传》说:自迁殁后,《十地》一部绝闻关壤。其余的弟子多转习《摄论》。

2)昙迁弟子:有智正、静凝、道哲、静琳等。智正所习不明,后投至相寺青渊,偏重于《华严》,或与受渊的影响有关。静凝,系迁师门人,随迁习《摄论》。静琳,系禅师,从迁听习《摄论》,并定慧***,各种经论均弘,无有重点。道哲,从受《摄论》,但不以《摄论》显扬,撰有《百门》、《观门》十卷,《智照自休论》六卷及《大乘闻思论》等。

3)灵裕弟子:主要有青渊、慧休、道昂、昙荣、灵智等。青渊,在投灵裕前就已广习《华严》、《地持》、《涅盘》、《十地》等经论,后向灵裕问学,师徒个性相合,过从甚密。后渊至终南山,筹建至相寺。裕师亦于开皇年间进京时亲到终南山指点渊对至相寺进行了改、扩建。灵智、道昂均系相州沙门,为禅僧。曾从裕师听习《华严》、《十地》等经论,系定慧***者。昙荣亦禅僧,曾依裕师学律、经六载。灵裕弟子中堪称大家的要数慧休,其事迹如下:

据《慧休传》,年十六遇相州沙门巡里行化,遂投树④律师出家。又闻邺下灵裕法师名震西壤,行解所归,乃命休从学。休即负《华严》前投裕师。后又外出游学,听习大小经论,所从师俱各名家。会裕师入关因便随从,至关中曾预昙迁和道尼的《摄论》法席,三遍即造疏章。又从洪遵律师听采《四分》。后回邺下弘化所学。休师博学多艺,德高望重,誉满东域。唐贞观九年⑤敕召入京,因年事已高,以疾固辞。贞观十九年太宗皇帝征伐辽东时路过,还亲自前往探视过慧休,时休已九十八岁。慧休也是初唐约武德年间玄奘法师去印度取经前亲自拜访过的当世十三名宿之一。道宣对《僧传》的修纂截止时间为贞观十九年,时休尚在世。休卒于何时?史籍无载。近日笔者偶翻一份资料,终于查找到了慧休的卒年(参见《慈润寺故大德慧休法师记德文碑》)⑥。其卒年为贞观二十年三月五日,九十九岁。即生卒年为公元548-646年。休师的学问业力深厚,据《记德文碑》,休师的所着有:《十地》、《地持义记》,《成实论义章》及疏,《毗婆娑论》、《迦旃延经》、《杂阿毗昙》等疏,《小乘论义疏》,《大乘论义疏》,又续远法师《华严疏》,又着《大乘义章》,凡四十八卷。

4)融智弟子:靖嵩(公元530-614年),十五岁出家,至邺投大学寺融智法师为师,以习《涅盘》、《地论》为要。又先后至云、晖二律师所学律,道猷、法诞二论师处学《成实》、《杂心》,旁探《婆沙》、《迦延》、《舍利弗》等。属周武灭法,与同学法贵、灵侃等三百余僧南达江左。陈宣帝迎至建业大寺安置,遂依真谛弟子法泰学习《摄论》、《俱舍》以及《佛性》、《中边》、《无相》、《唯识》、《异执沦》等四十余部典藏。开皇十年隋灭陈归于一统,嵩遂返回江北达于徐方,便盛开讲肆,使《摄论》再次于江北弘扬。隋文帝封禅岱岳,关中义学僧俗随过徐部诣嵩法席受业。嵩所着有:《摄论疏》六卷,《杂心疏》五卷及《九识》、《三藏三聚戒》、《二生死》等玄义。靖嵩有弟子智凝,曾从学《摄论》。凝后又传僧辩。智凝、僧辩俱当时京城的《摄论》名家。玄奘去印度前,亦留从智凝的弟子僧辩参学《摄沦》。

5)灵干弟子:灵辩,其《传》记附于干《传》之后。叙云:辩,犹如干之子也,自小加以教育培养,学业有成。住胜光寺,僧众推举他任重要的职位。特别擅讲《华严》,名扬帝京。

(二)四分律师

1.第一代弟子:有道云、道晖、昙隐三人,道云、道晖的传记附于《慧光传》后,非常简略。

道云,《传》云:早依师禀,奉光遗令专弘律部,造疏九卷,为众所先。成匠极多,流行弥远。加以威容严肃动静有仪,谈吐慈和言行相检。道云实系光师的四分律首席弟子。

道晖,系光师之门人,《传》说:连衡云席,情智傲岸不守方隅。制有四分律疏,较道云之疏为略,计七卷。时传谚语说:云公头,晖公尾,洪理中间着。意即道云之疏前边部分写得较好,道晖偏重于后边部分,洪理正好补充了中间。这是说三人各有所重。但他们的着疏并已亡佚。然洪理并非光师嫡传,有人将其列入慧光亲承,尚缺乏依据。《洪理传》记附于《昙隐传》后,异常简略。仅云:时有律师洪理者,精气独架词采严正。善于论战,着有钞本两卷,后为智首开散词义⑦,开张纲目合成四卷。

昙隐,少以诵习群经为业,归宗道覆听律,后从光师更采精要,遂为光公之大弟子也。行化于京邺、燕、赵等地。定州刺史侯景,敬若神仙,为之造寺,后还漳滨,侯景又在邺都为之造大衍寺。“弘播戒宗五众师仰,随问判决文义雅正”。北齐时终于大衍寺,六十三岁,着有钞本四卷。

2.第二代弟子:有洪遵和道洪,均为道云的弟子。

洪遵(公元530-608年):约东魏末至少林寺依云师开胸律要,并及《大论》、《华严》等,前后参听并扣其关户,涣然大明。又至邺下随晖师听习《四分》,成绩斐然。后至山林学调心法,即禅定也,十年方归律宗。以遵学声高举,策受为断事沙门。遂敕令赴青齐断解久之众讼。周灭法之时隐于白鹿岩,初复法即被举住少林。开皇七年,与五大德同被敕召入京,十一年敕与天竺僧共译梵文,十六年复敕请为讲律众主。时关中俱奉僧只律,始讲《四分》听者稀少。即以早剖法华、晚扬法正,来为开经说为通律。以循循善诱之法,终成四分天下,遵其功着矣。道洪事迹附于《洪遵传》后,云:洪据相州绍通云胤,容止沈正,宣解有仪。学门七百亟程弘量,故诸经论之士欲导世者,皆停洪席,观其风略采为轨躅。

3.第三代弟子及其以降:有智首、洪渊、法砺等。

智首(公元559-627年):初投相州云门寺稠师之高徒智旻禅师出家,首之母亦出家为尼。二十二岁遂听道洪律师席,七百同侣,首系佼佼者。未至而立之年,频开律府,道振雄伯之灵裕法师亦亲下筵席,荣耀共美。隋仁寿年间立大禅定寺敕召禅僧,首随师遂止于京城。首据“自律部东阐六百许年,传度归戒多迷体相,五部混而未分,二见纷其交杂,海内受戒并诵正法之文。至于行护随相多委师资相袭,缓急任其去取,轻重互而裁断”等种种混乱、繁杂之弊端,以每日弘法之余暇,计四年的时间重新考订三藏其与词旨与律相关者,并对疎条会其前失,着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以律知名唐世者,多出自首之门下。其弟子知名者若唐律宗南山之开山者道宣。

洪渊:系洪遵弟子,法砺之师,弘律于幽、冀之地,未有传记。

法砺(公元569-635年):初投灵裕法师为弟子,受具后从静洪律师咨学《四分》,又从恒州洪渊听集大义两载,后又往江南寻访《十诵》,未得师资而返回邺下,随缘开导,直至唐初。与慧休法师合着《四分疏》十卷,《羯磨疏》三卷。

4.其他:法愿、法胜、道乐、道烁等。

法愿:投法上为弟子,乃专经律部,自东夏所传四部律本,皆制有义疏。齐时律部大弘,各师竟相飚举,愿立破百家,莫敢当其锋,号曰律虎。敕诏为大庄严、石窟二寺上座,隋时又敕任并州兴国寺主。所着律疏唯《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两卷存世。传有弟子道行、道龛二人。

道乐:在邺下弘律,“行解相兼物望同美”与昙隐齐名,然不传弟子,师承亦不明。法胜:隋初着名律师,师承不明。道烁:卫州律师,与法砺齐名。道亮:受业于砾、砺二师座下,初唐时住东都天宫寺。昙光:初唐律师,亦从砺、砾二师学律,兼习《法华》、禅定,敕召为洛州天宫寺上座。慧琎:江都人,先听《摄论》,仁寿时召入禅定,先后随遵、首二师听律,贞观初任云花寺上座,常以弘《摄论》化开律部。玄琬:昙延弟子,学《四分》于洪遵律师,于昙迁禅师听习《摄论》,其余经论若《法华》、《楞伽》、《胜鬘》、《地论》、《中百》等行解相兼。智首律师德光问道于京师者,亦琬之举荐也。

《四分》一宗之确立,实始于地论元匠慧光。跋陀慧英识才,于光堪成大器,故先导之以戒行、律学,后学之以经论。然以《四分》、《十地》为先。后弟子沿此双轨并进,桃李满天下,终成参天大树。逮至初唐根基已固,律宗开山,所谓水到渠成,其先躯光,云、晖、愿,遵、洪、理,首、砺等辈及兼弘之地论诸师等俱功不可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