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佛教之历史长河中,明末清初战乱之世,可谓最为艰辛,却具有鲜明的峡区特色。研究这一时期的佛教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可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佛教的社会功能与特征。战争是惨烈而残酷的,人民死伤无数,多少人踏上不归路,一去不再回头。战争是无情的,所及之处,灾荒瘟疫横流,田园家宅毁于一旦。战争,是人性贪婪的结晶,是封建社会变革鼎新的必然,也是列强相争的苦难岁月。这里即有弱肉强食的自然决择,也有弱者奋起一博的无奈。在忠州这片热土上,明末清初之战事就相当惨烈,人民受战乱的影响,出现田地无人耕,庄稼无人收,遍野死尸饿殍的凄惨境象。

忠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战事纷繁的岁月,本土涌现了一批大德高僧,他们团结民众,开垦荒地,安抚苦难的人们。如吊岩山南浙二师,收容难民达数千人;铁壁慧机大师收容万余难民开荒种地,修建水渠;寺院依山筑寨,民众形成自保的洞寨机制,以求战时自保;三山灯来禅师处处修复道场,为人们安立精神家园,等等。这些大德高僧们,可谓乱世英豪,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敢于处世而不惊,不畏死亡的威胁,勇敢地站起来,成为人民心中的精神堡垒和生命的皈依。

忠州能于乱世力换狂澜者,首选石宝寨出生的∵袁宝善居士。袁宝善居士,佛教文献中称之为袁总戎。总戎是清朝对总兵的专称,即袁氏为总兵之职。总兵初期不专职,无品位,到后来才成为常务官职,为正二品武官。总兵受都督管辖,下有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游击下又有坐营官、守备、把总、提调官等职。清朝全国定员总兵八十三名,每名总兵统兵从数百名到一万五千名不等。明末,袁宝善为夔东十三家所属,为天子城谭宏部下总兵官,后跟随谭宏脱离南明政权降清,被朝廷委任总兵之职,专营屯兵和忠州盐务之事,实际兵权削弱,成了后勤武备。后吴三桂反清,谭宏随吴再次反清,最终一家被清军所杀,袁宝善当时只为自保,没有加入吴三桂的行列而受到朝廷重用。袁氏在乱世中,皈依佛教,于屯兵盐务时,任用佛教的力量,团结军民,搞好生产,成为着名的佛教将军。

一、忠州石宝寨袁宝善居士的悟道因缘

在明清之际的忠州,为了保卫国土家园,人们自发地结寨防卫,有的在战事的磨砺中,成为一代英杰,如石宝寨的袁宝善居士,就是一个充满热情与希望的英雄典型。袁宝善为石宝寨人,战乱时曾拥兵自卫,发展成为威镇一方的忠州总兵。袁氏据长江峡口,凭借石宝寨的天然屏障,进而可攻,退而可守。在精神信仰上,袁氏衷心佛教禅宗,以佛教治理辖区,护生不杀,终身吃素,成为忠州史上着名的佛教居士和仁义之师。据《别庵禅师同门录》卷三所载,袁宝善出生于石宝寨,初为公门,张献忠起义入川,他受王应熊的指挥,成立地方武装,保家卫国,因成绩显着,任总兵之职,专事一方屯田及盐务的管理。袁氏所着《颂古》,详述他的悟道因缘及修证历程,让我们看到一位精通佛法的佛教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总戎袁宝善性炜居士,讳桂,字莲宇。首参庆忠,得法高峰,着有《颂古》行世,自叙入道行由,其略曰:“余忠州人也,世居石宝,少时曾入公门。甲申兵变后,于隆武二年(1646,注:隆武为南明年号之一),内奉督师阁部王给劄团练,御守弹丸,历受国典,见任总兵,理屯田盐务。…&helli

不觉冤家路窄,遇着三山本师出江省候老人,余书一偈,令人呈览,师一笔涂却。余躬礼师,师曰:‘是甚么?’余无对。师打余一掌,余哑口含冤。后请师开法崇圣,余皈依座下,执弟子礼,一面理公,一面参究。本师令余颂‘青州公案’。颂曰:‘着起青州衫,家家去拜年;承待厚与薄,止得尽情言。’师曰:‘且信一半时。’癸巳新正事也。

一日,本师上堂。余问:‘如何是尊贵一句?’师曰:‘九重深密处。’余曰:‘恁么则彩凤呈祥后,君王镇帝都。’师曰:‘道甚么?’余礼拜而退。如此问答机缘,不可尽举。癸巳秋,本师置一问:‘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既是无寸土,向何处安身立命?’余颂答不恰,被师痛骂一番,余乃尽情放下,昼夜苦参。不踰月,一夕闻桶盖坠地,忽然击破疑关,随说偈曰:‘本来无一物,作巧弄工夫。扑地翻筋斗,毒是药醍醐。’从此鼻孔通快,出入自由。每本与师唱和,马嘴不对驴头。师喜曰:‘居士异日解绶着缁,当为吾宗嫡嗣。’以偈嘱余:‘火里莲花迥异常,一枝特出露新粧。他年馥郁人天众,鼻孔传来满地香。’余白曰:‘师恩难报,某甲更名性炜。’师曰:‘且待着。’自愧业缠不了,有负大慈,岂料吾师太毒,命余将平日着颂公案六十则刊行。余思出家吃饭穿衣,在家穿衣吃饭,都是本分为人,一场打斗何干?只些这闲言剩语传得也好,不传也好,设有个旁不肯底出来道而皮厚多少?余不免呵呵大笑曰:‘宝善今朝失利。’”(《别庵禅师同门录》卷三)

袁宝善之《颂古》说,初参铁壁不契,跟随三山灯来禅师参究心大地无寸土当于何处安身立命而开悟,并承接聚云法派,成在家嗣法弟子,更法名性炜,全家吃素学佛,成为忠州影响最大的居士。石宝寨的袁宝善居士在三山门下参究得法,一跃变成三山来禅师最忠实的护法。据《铁壁机禅师语录》载:

总戎袁公讳桂,笃信师传,入师会下,别号宝善。静参年余,未悉师旨,转契心於首座三山来,自愿为师法孙。三山,垫邑文学也。初参师,教以悟朝闻夕死高坚前後,遂得领悟。宝善居士,师之得辩才无碍智,愈重师道,不靳捐赀食衣卧具以供师,凡有命,无敢稍违。师欲重建聚云祖院,宝善首倡,赀十倍於众。故宝善之言一出,而慕善乐从欣,然趋事者,不数日而助缘恐後,所谓诚能动物,信哉!(《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二十)

石宝寨袁宝善居士在三山门下得悟后,辩才无碍,更加重视对佛教的护持,并帮助修复聚云寺。关于袁宝善居士所悟因缘,我们能见到其所着《颂古》,今已不传,唯见以下数则,以明袁氏禅心要旨:

举世尊升座因缘,颂曰:“短棹惊飞水上鸥,两行空自没来由。春江不尽风流意,半似赢乖半似羞。&rdquo

举鲁祖面壁因缘,颂曰:“赤尾龙门逐浪过,渔翁卷钓意如何?直钩不似寻常饵,惟听金鳞跃碧波。&rdquo

举药山问石头:“闻南方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旨,未审是否?头云: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不总得”话,颂曰:“当初无计入红楼,入得红楼休便休;不如当初不相识,也无烦恼也无愁。&rdquo

举世尊拈花因缘,颂曰:“登坛点将为苍生,细柳营开按辔行;阃外不知天子诏,至今犹重亚将军。&rdquo

举云门东山水上行话,颂曰:“岭头红杏一枝开,斗雪迎风香满腮;自是春英藏不住,从教蜂蝶傍墙来。&rdquo

举乾峰上堂“举一不得举二”话,颂曰:“夜绣乌鸡彩色奇,暗中一线少人知;平空操出无弦韵,流水高山别赋诗。”(《别庵禅师同门录》卷三)

袁宝善居士所作《颂古》,颇有禅者家风。按举古则为韵语,发明其意者,称为颂古。《禅林宝训》卷下曰:“万庵曰:颂始自汾阳,暨雪窦宏其音,显其旨,汪汪乎不可涯。”即宋代临济宗汾阳善昭禅师为颂古的开创者,经宋代云门宗雪窦重显禅师等的弘扬,而成为影响后代的文字禅。雪窦《碧岩录》第一则颂评曰:“颂古只是绕路说禅,拈古大纲据款结案而已。”云门宗雪窦禅师着《碧岩录》,却认为颂古只是“绕路说禅”而已,并没有触及到禅的本质。因此颂古之文,是禅人根据悟境而发之机关语,目的在于把握真相,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述禅者内心的神秘世界。

二、袁宝善参礼铁壁慧机禅师

铁壁慧机大师是忠州着名的大德,为聚云吹万老人最得力之弟子。当时在西南禅门的影响力量上,与双桂系可谓比肩之力。袁宝善在忠州团练自保,形成一只一万多人的军队,以忠州石宝寨为根据地,影响忠万之间。聚云法派的影响力,正好在袁氏所统辖区。明末,袁氏初识铁壁老人,一见而倾心皈依:

壬辰春,庆忠铁老人移锡石宝,余见德容不凡,婉留供养,老人每以机语指示。余酷酒沉迷,全不知醒。是岁佛诞日,老人诫曰:‘居士有地方之责,还须节饮,庶保无虞。’余愧悔无地,回衙即呈偈曰:‘酒是人间禄,无贪无不足。打穿麴孽缸,更断轮回肉。’老人甚喜,为余取名灯炜号宝善,室人名灯智号朴素,阖家持斋,教余参无字话头。初觉有味,久之毫无影响。(《别庵禅师同门录》卷三)

铁壁慧机大师住持石宝寨的崇圣寺,袁氏一见德容不凡,就供养亲近,受到铁壁慧机大师的指点。当时袁宝善沉迷酒池肉林,没有留意老人教导。当年的佛诞之日,铁壁老人当面责难,使他当下醒悟,发愿断酒肉,一家成为佛教居士。铁壁老人为他取法名灯炜,他的夫人取名灯智,一家持斋,并参无字话头之禅法。久参虽无影响,袁宝善以将军之身,供养之心甚切,时而衣食,时而汤药,以尽弟子之礼。

袁总戎供大衣。上堂举袈裟云:“此是宝善居士占底便宜,教老僧向甚麽处着?”(《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一)

在明末之际,逃禅之风盛行,袁氏早已倾心佛教,有出尘之意,在一次向铁壁慧机禅师的求法会上,袁宝善索衣以明心志。

宝善每礼师以宰官服。师云:“何不以居士身见我?”善与师索衣。师云:“付嘱有在。”(《庆忠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五)

宝善索衣,即是向铁壁慧机大师求嗣法之意。昔日释迦佛灭度前,将金缕袈裟付与迦叶***,令其于鸡足山华首门守衣入定,等待未来佛的降生。达摩东渡,亦将木绵袈裟作为信衣,代代相传,以作付法因缘。慧能六祖得衣后,不再以传衣定法裔。此索衣之意,即希望慧机大师传法于他。然铁壁慧机大师只是淡淡地说:“付嘱有在。”这句话很玄机,就像现在人常说“等时间到了自然会传给你”一样,是一种两可之说,说明对袁氏的悟境还没有肯定,需要进一步考验。

禅宗所传无妄直指之法,实为明心见性之术,或曰安心之法要。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污,不得自在。慧机大师进一步对袁宝善开示道:

示总戎袁宝善居士:佛法无可商量,开口便错。未生已前消息,动念即乖。所以神光觅心了不可得,达磨曰‘与汝安心竟’;僧璨觅罪了不可得,神光曰‘与汝忏罪竟’。兹宝善以本地风光,施无畏大力,本无心可安,无罪可忏,於急流中,便知回首。山僧今日并不与伊说黄道白,待拂子激扬去也。蓦竖拂子云:有一过量人,高高峰顶立;起眼看流泉,又听无生曲。船来陆来不遮拦,本地风光本地看;宽行大步谁不爱,妙应圆通观自在。郎将狂,参军醉,石辊吹笙会不会?(《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五)

在这一段长开示中,最为精彩的一句是“于急流中,便知回首”,即修行悟道之事,并非可以提前安排,而是水到渠成之事,不可急于求成,所谓欲速则不达也。依慧机大师之意,令袁宝善居士力参无字公案,希望从此悟入,得大解脱。

总戎袁联宇宝善居士,启师就崇圣寺说法。师陞座,僧才出,师曰:“将在谋而不在勇。”便下座。时龙墨在旁云:“者老汉太说多了。”士怀疑,师令参无字。(《铁壁机禅师语录》卷六)

袁宝善字莲宇,这里误作联宇。当袁居士请慧机大师在崇圣寺说法时,才一上座,只说了一句“将在谋而不在勇”便下座,另一明眼人“龙墨”者,说已经太多了。这是针对袁总戎说的,此处的谋,已不是计谋之意,而是修行方法论,这无字公案,即是成佛作祖之谋了。袁宝善与三山道人早有接触,并一起在铁壁慧机大师座下学法。如铁壁慧机大师的语录中提及:

三山同宝善向火次,旁僧云:“人亲不若火亲。”善指火云:“者是我父。”山云:“难道非我母。”僧举似师,师曰:“为人子者,休忘根本。”(《铁壁机禅师语录》卷六)

巴蜀之间俗语“人亲不若火亲”,寒冷季节,人人向火取暖,故有此说。这里是指人为有情之类,而火是无情物,有情为佛性,无情即法性,佛性法性,皆同一性。这种佛教哲学的辨析,应该是深入佛教认识论后,才有如是说。《华严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这已经是一种高尚的孝道观了,而以无情作父母,则大地众生,皆同父母法身,无穷无尽,事事相摄之境界也。慧机大师在听了宝善居士与三山和尚的对话,只说了一句“为人子者,休忘根本”,提携学人,注意脚下,踏实修行。

在慧机大师的时时提携下,袁宝善居士得以亲近很多高僧大德,并一起参究佛法,犹如慧机大师入室弟子。

师问朴素道人参禅念佛。云:“和尚几时至石宝?”师曰:“还有奇特事不?”云:“明日赶场。”师顾三山、宝善云:“瞒我不得。”师呵呵大笑。(《铁壁机禅师语录》卷六)

铁壁慧机大师与朴素道人斗机锋,当时三山道人与袁宝善居士在场。慧机大师问参禅念佛之旨,朴素道人顾左右而言他,并不直接回答问题,这是禅门话头禅之死句与活句的勘察。所谓死句,即直接跟随设问者的意识,失却了禅机的主动性,涉入意识流的泥渊,当下无地自容,故称死句。而活句之法,即不受设问者的意识牵引,或以反洁句,或以他方云云,将设问者设下的圈套抛却,令人产生无穷的回味与想象,如是机锋相对,名为活句。二位先辈一来一去,不着一丝痕迹,突显了活泼生动的禅风,令大众受益无穷。

可以说,慧机大师是袁宝善居士的佛门引路者,是他的的皈依及授业恩师。袁氏为了报答师恩,曾修复石宝寨几云庵供慧机大师休养之所。慧机大师住进几云庵,但见上有崇圣寺,下有几云庵,滚滚长江带着阵阵烟霞,心情舒畅,当下作《几云百颂》:

宝善施我四棱床,窄似虚空宽似几

倦来那得伸脚眠,曲着拳儿当枕子。(《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九)

慧机大师为了静心重刊吹万老人语录,经过长期观察袁宝善居士与三山道人机缘深厚,嘱咐宝善护持三山主席忠州石宝寨崇圣寺。

师五十二岁,念聚云老人《广录》数经兵火,残失过半,自为经理,命工重刊。因嘱袁总戎宝善居士请三山来首座,主崇圣席,两序学行,一并归之,唯携给侍二十余人渡江之庆忠院。皖国刘公、左路总戎张公遣官饭僧,并送三替僧性远、性山、性海以代给侍。(《铁壁机禅师语录》卷二十)

替僧是宋代以后兴起的一种官宦特有的出家制度,即官家通过购买或者朝廷赐予而持有度牒,享有免税等特权,便请一贫家子弟代其出家,此出家人名替僧。送三名替僧跟随慧机大师出家,等于这些官员自己出家一理,其一切费用,由官员付给。这说明很多高官都仰慕慧机大师,纷纷以替身的形式在其座下皈依出家。袁宝善居士、皖国刘公、左路总戎张公,皆以替身出家于慧机大师处,说明大家对慧机大师的敬仰之情,恨不能亲自跟随出家了。

三、袁宝善嗣法三山道人

三山道人全称三山灯来禅师,为铁壁慧机大师座下最得力弟子,一生与袁宝善因缘殊胜,初则一同参禅问道,最终度化袁氏,成为聚云法派在家居士和嗣法弟子。顺治甲午上九日,总戎袁宝善居士受铁壁慧机大师之托,请三山道人住持忠州石宝寨玉印山崇圣禅院,三山道人因而成为聚云法派之核心人物。三山道人语录中记载此事甚为详细。

山僧因及门颇多,率众北渡,荷姚镇台留居兴龙,开荒弥岁,并不谈及禅道佛法。老人(指铁壁慧机大师)移锡石宝,山僧出江躬礼。不料袁宝善居士恭请开法崇圣,老人仍将衣钵杖拂交代,山僧又有领众代劳无忘悲愿之嘱。汝等参随已久,须是一番努力,为山僧解担解交,多得几个替代,岂非快事。以上络索述之惭惶,实不可欺。(《三山来禅师语录》卷十三)

三山道人虽是宝善之传法恩师,但二人长期以来的共同参学,亦师亦友,常作佛印东坡之交游。宝善居士生日,在寺院举行供僧法会并请三山道人说法:

宝善诞期上堂,拈拄杖云:“无量寿来也将军身、宰官身、居士身,身身应现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世世圆成,作麽生说个圆成底道理?阳数九,阴数六,惟有这个数不足;金龟嚼碎铁崑仑,夜半日输当午出。具眼者看看!”问:“如何是世尊初生句?”师云:“翡翠踏翻荷叶雨。”“如何是居士悬弧句?”师云:“鹭鸶穿破竹林烟。”“且道居士世尊是同是别?”师云:“玉印山磊磊落落,曹溪水曲曲湾湾。”进云:“恁麽则皇宫现瑞,石宝呈祥。”师云:“桃花红,李花白,冬瓜瓠子撞泥钟,六月炎天下热雪。昔日今朝事若何?踏着秤锤硬似铁。”(《三山来禅师语录》卷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菩萨为了度化世人,化身人间,应机施教之说。三山道人对袁宝善居士可谓期望无限,认为他现将军身宰官身居士身,皆是过去因缘所致,于过去现在未来,世世圆成佛道,甚而居士与佛,不一不异,当下即是。当三山道人的生日来临,袁宝善放下手中的公务,也带来祝福与虔诚的供养。

师诞期上堂:“四十年来颠倒颠,穿衣吃饭别无言;现成公案人不识,更道父母未生前。”宝善问:“无生一句,鬼神不知,因甚被诸人觑破?”师云:“灯笼头触地。”进云:“觑後如何?”师云:“露柱尾朝天。”善礼拜。师云:“九八六十七,虾蟆钻象鼻;六九七十三,乌龟上树颠,惟有向上难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生数成数不相十,衲僧切忌知端的。”卓一卓云:“习。”(《三山来禅师语录》卷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