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祖庭——南京栖霞寺

寒星蕊心

南京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为居士明僧绍和僧人法度禅师所造,距今已有1509年的历史了。据《摄山栖霞寺碑铭》介绍:明僧绍为平原鬲(今山东平原县南)人,于秦始(1)(465—471)中来游摄山,遁迹山林,高尚不仕,结构茅茨而居,二十年不与世交,唯与“游学北土,备综众经”的法度禅师结交为善,待以师友之礼。齐永明七年正月三日,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请法度居之。“沙门法度为智殿栋梁,即此旧基,更兴新制,又造尊像十有余龛。”(2)

创寺后,法度又与僧绍长子元琳共雕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像,加之齐梁之际诸皇子沿崖造像,琢磨巨石,影拟法身,其时栖霞寺已初具规模。法度没后,弟子僧朗、再传弟子僧诠振兴山寺,多有功德。据《高僧传·法度传》说:“度有弟子僧朗,继踵先师,复纲山寺。朗本辽东人,为性广学,思力该普,凡厥经律,皆能讲话。华严、三论,最所命家。”然僧朗所习华严、三论之学不是来自法度,而是来自北地。如吉藏所说:“山中法师(僧诠)之师(僧朗),本辽东人,从北地学三论,远习什师之义,来入南吴,住钟山草堂寺。”(3)

所谓“什师之义”,就是北地关河地区鸠摩罗什传播的中观三论,即《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论为印度龙树、提婆创立中观学派的论书,以《大品般若经》为依据。僧朗虽来自北地,其活动的时代离罗什逝世(417)相距六、七十年之久,不可能直接向罗什学习三论。那么,僧朗在北地时究竟从谁而习三论呢?按日人安澄《中论疏记》卷一云:“高丽国辽东大朗法师,远去敦煌郡昙庆师所,受学三论。齐末梁始,来入摄岭山也。”(4)由于僧朗在栖霞寺讲说、弘扬中观三论名震山邑,受到梁武帝萧衍的敬慕。天监十一年(512),“帝乃遣中寺释僧怀、灵根寺释慧令等十僧,诣山谘受三论大义”(5),其中“九人但为儿戏,唯止观诠学习成就。”(6)就是说,梁武帝派去的十位僧人,除止观寺僧诠学有成就外,其他九人均无所成。

僧诠是僧朗的主要弟子,依摄山止观寺,人称“山中师”、“止观诠”。据《续高僧传》卷七《法朗传》云:“摄山僧诠,受业朗公,玄旨所明,惟存《中观》。自明心会析理,何能契此清言。而遁迹幽林,禅味相得。”所谓《中观》,即三论之核心思想也。僧诠受业朗公,同时又与其师“遁迹幽林,禅味相得”,亦知僧朗、僧诠师徒既习禅法,又讲义理,是倡导定慧并举的学僧。《续高僧传》卷七《慧布传》说:“摄山止观寺僧诠法师,大乘海岳,声誉远闻。……学徒数百,翘楚一期。”同上书《慧勇传》也说:“摄山诠尚,直辔一乘,横行山寺,随机引悟,有愿遂焉。”足见僧诠弘扬三论学说,独步当时。僧诠有弟子数百,其中慧勇、智辩、法朗、慧布最为知名,称“诠公四友”,所谓“四句朗,领悟辩,文章勇,得意布。布称得意,最为高也。”(7)其实,“诠公四友”中,弘扬、讲说三论学最有影响者当为法朗。法朗在摄山时,从僧诠学习《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华严》、《大品》等经论,“于即弥纶藏部,探颐幽微。义吐精新,词含华冠,专门强学,课笃形心。可谓师逸功倍,于斯为证。”(8)陈永定二年(558)十一月,奉敕入京,住兴皇寺开讲四论三经。法朗讲说,“常众千余,福慧弥广。所以听侣云会,挥汗屈膝,法衣千领,积散恒结。每一上座,辄易一衣。”(9)同时,每讲经论,皆指摘义理,征发词致,故能言气挺畅,清穆易晓。法朗弘扬中观学说二十余载,其影响遍及江南。

不难看出,自法度禅师殁后,摄山之栖霞寺由弟子僧朗,再传弟子僧诠“继踵先师,复纲山寺”,广弘三论之学,传至“诠公四友”,尤其是法朗后,基本上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摄山三论学,而法朗之弟子吉藏继承师辈——摄山一系的学说,并对三论进行了阐发性注疏,使般若性空学说更为系统化、条理化,成为一种即有继承又有别于关河时期三论学说的新三论学。

栖霞寺因数代学僧传播三论学而名震江南,以后经过隋、唐两代的扩建,规模较之南朝时更为壮观。其寺院琳宫梵宇,飞檐相望,楼阁相连,宫室壮丽,并逐步发展成为与济南灵岩寺、荆州玉泉寺、天台国清寺齐名的唐代“四大丛林”之一。然而,到了唐会昌五年(845),武帝李炎敕诏,大毁天下寺院,栖霞寺亦不能幸免。大中五年(851),重建寺院,将栖霞寺改名妙因寺。唐代以后,妙因寺因朝代更迭,数次更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改名普云寺;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改名栖霞禅寺;宋哲宗元八年(1093)改名严因崇报禅院,因皇太后高氏崩,易名景德栖霞寺(又名虎穴寺)。北宋末,因金兵大举南下,宋高宗赵构南渡,金兵攻陷建康(今南京)后,栖霞寺毁于战火。嗣后,山寺荒废260余年。直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由于得到皇室的扶持,重建摄山寺院,乃赐额栖霞寺。嘉庆以后,特别是万历年间较大规模的营建,寺院的格局较之前代更为宏伟壮观。“丛林龙象,律仪严净,梵行坚明”,而摄山则以寺而享其盛名,“金陵摄山为东南第一胜也。”从明代祝世禄的《重建栖霞寺记》(10)和陆光祖的《重建栖霞寺天王殿记(11)中,亦可窥出当时栖霞寺隆盛的景象。

清代以后,寺僧觉浪、竺庵、楚云等对寺院多有营建与增筑。乾隆二十二年(1757)至四十九年(1784),清高宗弘历五次南巡,均驻跸摄山,江苏官吏在摄山中峰之左恭建行宫,有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庐、话山亭、有凌云意、白下卷阿、夕佳楼、石梁精舍诸胜,皆乾隆赐名。清《南巡盛典》有载,堪称一时之盛。咸丰五年(1855),清军同太平天国军大战于摄山一带,栖霞寺殿堂精舍惨遭摧毁,破敝荒烟,山寺竟60余年无人修葺。

民国九年(1920),栖霞寺寺主法意和尚请镇江金山江天寺分灯,礼推宗仰为该寺住持,“山僧应之不辞”(12)。同年七月,作为临济宗四十四世、金山分宗第十三世(13)的宗仰上人入主摄山,成为栖霞支宗的第一祖。是年冬,孙中山先生首先带头捐银币万元,资助山寺修建之费。“各方善士,闻山僧宏愿,多乐观厥成,不数月而善款大集。”(14)宗仰志在披荆斩棘,重整宗风,然山寺修葺尚未尽半,终因积劳成疾,遽于民国十年(1921)七月圆寂于僧舍,年57。其弟子惟德诸人,于缮完殿堂后,复建宝塔为宗仰纪念。

解放后,栖霞寺受到党和***的重视和保护。然十年浩劫,寺院惨遭破坏。随着“四人帮”的粉碎,1979年至1981年期间,对寺院及殿宇进行全面整修布置,并得以开放。如今,栖霞寺山门隆盛,香火不断,誉传海内外。

1982年,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决定在栖霞寺开办僧伽培训班,赵朴初任主任,向全国招收185名学僧。同年11月15日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赵朴初主任亲自到会祝贺并开示。1983年,经国务院宗教局批准,在培训班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中级佛学院),学制两年,向全国招生。赵朴初会长兼任院长,茗山、安上二法师任副院长。迄今已开办了七期,培养学僧300余人。近年来,栖霞山佛学院与海外佛教界友好往来日益频繁,1995年连续两年作为南京法务代表团成员被邀请去香港参加宝莲寺的水陆大法会,1997年初又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托,派出11名师生代表中国佛教界去缅甸参加佛牙巡展活动。同时,栖霞山佛学院还先后接待了泰国的仁得法师、***地区的了中法师等海外高僧大德,倍受各方好评。

注释:

(1)一说僧绍于齐建元(479—482)年间游摄山,见《高僧传》卷九《法度传》。

(2)唐高宗李治:《摄山栖霞寺明征君碑铭》,见《全唐文》卷十五。

(3)吉藏:《二谛义》卷下。

(4)见《大正藏》卷六十五,第22页。

(5)见《摄山栖霞寺碑铭》。

(6)见《法华玄义释签》。

(7)《续高僧传》卷七《慧布传》。

(8)(9)《续高僧传》卷七《法朗传》。

(10)见《栖霞新志》第76—77页。

(11)见《金陵梵刹志》卷四。

(12)《栖霞新志》、《首都志》均云宗仰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葺栖霞寺。其实,时宗仰刚从日本返沪,忙于创办上海爱国女校,故不在镇江或南京,根本不可能谈及修葺栖霞寺一事。

(13)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第169页。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香港鹿野苑编《栖霞山志》第64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