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和尚与扬州大明寺

能度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6周年。饮水思源,我们不得不提起我国唐代的一位着名高僧鉴真和尚。当年他应邀赴日本,出生入死,经六次东渡,方才实现。他留居日本十年,毫无保留地将我国的佛教及建筑、雕刻、文学和医药等传播过去。他的崇高道德和不朽业绩至今仍然是推动中日人民世代友好和文化交流的巨大动力。

鉴真,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14岁出家,依大云寺智满禅师为沙弥;18岁从道岸律师受菩萨戒。20岁随道岸西游二京,究学三藏;21岁在长安实际寺随弘景律师登坛受具足戒;27岁回扬州大明寺,被推举为住持,从此建寺舍、造佛像、修塔宇、兴戒坛、讲法诵经、写经刻石乃至广施医药,普济众生,不遗余力。46岁时即成为继道岸、义威之后的一方宗首,持律授戒,独秀无伦,前后授戒度人略计四万有余,泽及遐迩,道俗归心,仰为“江淮化主”。

天宝元年(742)鉴真55岁时,日本学问僧荣睿、普照来扬州大明寺祈请“东游兴化”,众僧以路遥涉险而默然无应。鉴真曰:“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慨然应允。自天宝二年起,前后五次“东渡”,然而“好事多磨”,或由于官府阻挠,或由于浪击船沉,或由于僧众挽留,均未获成功,而且在第五次东渡时双目染疾失明。尽管如此,他东渡意志弥坚,誓曰:“为传戒律,发愿过海,不至日本国本愿不遂。”天宝十三载,时鉴真66岁,日本国“遣唐使团”再次来扬州延其东渡传律。历时月余,于十二月二十日抵萨摩国阿多郡秋妻屋浦。次年二月进京(奈良),入东大寺安置。乾元二年、日天平宝字三年(759),鉴真率弟子普照、思托等在奈良建成唐招提寺,并由东大寺移居于此,广弘戒法,蔚为日本律宗之祖庭。鉴真东渡对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影响重大而深远,被日本人民尊为“盲圣”、“日本律宗太祖”、“日本医学之祖”、“日本文化之恩人”等,充分地表达了日本人民对鉴真崇敬之情。广德元年、日本天平宝字七年(763)五月六日,鉴真结跏趺坐,面西而化,终年76岁。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位于扬州西北郊的扬州大明寺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实与千百年来鉴真大师的功绩、名望密不可分。该寺始建于南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目前寺内除了建有大雄宝殿、平山堂、谷林堂、欧阳修纪念堂、栖灵塔以及天下第五泉等历代形成的人文自然景观外,还有该寺独特建筑——鉴真纪念堂。

这座纪念堂创意于1963年,是为纪念鉴真大师圆寂1200周年而在其故乡兴建的。由于十年动乱,直至1973年才正式落成。纪念堂由我国着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设计,正殿仿照日本唐招提寺金堂结构,一色紫檀红的檐柱和内柱合成单檐殿顶,显露出浓郁的唐风、唐韵。堂中须弥座上供奉着鉴真干漆夹紵像,是扬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和扬州漆器厂以扬州传统工艺结合现代艺术临摹日本国宝鉴真像精心塑造而成。造像跏趺闭目,神态凝重安祥。壁间有四幅大型绢本画,绘鉴真生前主要活动地:西安大雁塔、广东肇庆七星岩、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堂、日本秋妻屋浦。鉴真像西边是1994年日本赠送鉴真和尚最后一次东渡所乘的遣唐使船的模型。堂前庭院中,有长明石灯笼一幢,系1980年日本唐招提寺第八十一世森本孝顺长老所赠。当时森本长老亲自点燃灯笼,并与大明寺方丈能勤法师共栽两株日本八重樱树。堂正南碑亭中立着一块巨型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着已故郭沫若副委员长亲笔手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九个大字。碑阴刻有赵朴初会长题写介绍鉴真生平的碑文。再向南陈列着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史迹。整组建筑十分协调、庄重、大方。大明寺的栖灵塔也是仿照鉴真纪念堂而重建的,它是能修法师率两序大众省吃俭用、募化资金、虔心操劳的成果。自1993年开机钻探,至1995年12月建成。塔高九层,雄踞蜀岗,扬州景观尽收眼底。

1200多年来,扬州大明寺一直是我国与日本等国佛教界、文化界友好交往的重要窗口之一。在近代史上,中日两国关系经历了一番浩劫。但两国人民心中都怀有恢复友好、合作、互助关系的强烈愿望。新中国成立后,两国佛教徒率先交往,为促进两国邦交的恢复作了不懈努力。1963年和1964年,两国佛教徒和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举行了盛大的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活动;1972年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战争隔绝状态;1973年中日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中岛健藏访问中国,代表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提出让鉴真大师回家“探亲”,供故乡人瞻仰的倡议;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一倡议直至1978年中国佛教协会代表团访问日本,中岛健藏再次提出“巡展”一事时才得到赵朴初会长的赞同;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月,邓小平副总理为互换批准书访问日本。在参观唐招提寺时,他亲自应允了森本长老的请求,欢迎他护送鉴真像来我国。此后,中日双方有关部门为“巡展”作了多次磋商,并将“巡展”时间定在1980年的四、五月间。

1980年,当时任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特意撰文,高度评价鉴真为中日友好事业作出的贡献。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日友协副会长赵朴初在撰文中回顾中日交往的历史,高度评价了鉴真东渡的意义,认为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一时千载的盛举”,而把一千多年后,鉴真塑像回国巡展看作是“千载一时的胜缘”。

1980年4月13日,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一行乘运送鉴真大师像回乡“探亲”的专机,从日本奈良飞抵上海虹桥机场。4月19日上午,全省暨扬州市各界人士500多人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前隆重举行鉴真大师像在扬州展出开幕式。中日双方分别致词,高度赞颂鉴真大师东渡的不朽业绩。4月25日,鉴真大师像在其故乡结束了为期7天的展出,瞻仰者达17万余人,比原先预计的高出一倍多。此后,还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法源寺两处展出16天,于5月24日结束,鉴真大师像于5月28日返回日本。

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极大地增进了中日两国各阶层人士的友好交往,同时,以鉴真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如北京战友京剧团在京剧艺术家袁世海的指导下,编练京剧《鉴真大师》在北京成功演出;江苏省扬剧团创作并演出的新编扬剧历史剧《风月同天》通过再现当年鉴真六次东渡的艰难历程,高度赞扬了鉴真为促进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友好往来作出的贡献。1982年2月,日本唐津市与扬州市结为友好城市。1992年12月5日,大明寺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联合举办了庆祝鉴真大师东渡1250周年纪念法会。直至现在,双方就中日佛教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可以说“川流不息”。

我们深信,通过中日两国人民日益频繁的友好往来,必将不断增进两国之间由鉴真等先辈们锻造的“黄金纽带”关系,为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