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海天佛国”第一刹——普济寺

张***

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不仅海山风景十分优美,而且古寺名庵林立。清末、民国初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座庵堂、128座茅蓬,僧尼多达3000余人,号称“五百丛林,三千僧众,有宅皆寺,逢人皆僧”。但在众多古寺名庵中,建筑面积最大,建造最雄伟,朝圣游览者最多的要算普济寺了,所以,普济寺被中外香称为“海天佛国”第一刹。

如你到普陀山朝圣游览,一踏上普陀山客运码头,沿新建公路步行20分多钟至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莲池夜月”——海印池(也称莲花池),就可望到一座盖有琉璃黄瓦,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建造雄伟的寺院,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海天佛国”第一刹——普济禅寺。

据新编的《普陀山志》记载,普济寺的前身为不肯去观音院,建于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后逐渐建改为寺(一说公元863年)。现建筑面积为1.5万多平方米,共有寺庙367间,是普陀山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寺院。全寺有七重殿堂。沿中轴线第一重殿堂为御碑殿,即正山门。原称万寿亭,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清康熙年间重修,并改称为御碑殿。该殿共5间,宽16.7米、深10.2米,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

御碑殿门正上方持有“普济禅寺”匾额,系已故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1987年莅山时所题。殿门两边悬挂二幅题有“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的对联。此联指的是普陀山自开山以来,在海内外影响之大,以“五朝恩赐”、“四海尊崇”来赞誉之,并不为过,这就已把普陀山的佛教文化历史与佛教地位突出的概括出来了。其中“五朝恩赐”指的是唐、宋、元、明、清五朝统治阶层的重视程度;“四海尊崇”是指普陀山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社会各阶层人们心中所占的地位。全联对仗工整,琅琅上口,富有韵味。

殿内正中竖有一块高3米,宽1.2米的康熙御碑,上勒康熙书《补陀洛迦山普济禅寺碑记》,碑下还有一只用青石制成的大石龟,长2.15米,宽1.20米,高0.6米,重约3500多公斤。御碑东侧竖有一块明万历二十七年再赐藏经碑。西侧竖有一块清雍正十一年特旨修建普济、法雨二寺碑。提起普济寺御碑殿,即正山门,多数人知道它常年不开门的,只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来山时才偶然开一次山门。

关于正山门不开的来历,可谓众说法纷纭,莫衷一是,社会上盛传的清朝乾隆皇帝来普陀山,未开普济寺正山门迎接而被封的传说;而佛教界内却传说着普陀山的观音菩萨同天台山国清寺的五百罗汉斗法,罗汉斗不过观音,后多次大闹普济寺,观音为免聒噪而规定不随便开正山门的故事。

御碑殿后是天井,天井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内悬挂一大铜钟,重3.5吨,系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铸建。鼓楼内直径有一只1.5米的大皮鼓。过了天井就是普济寺的第二重殿天王殿。殿内供奉着现前补处、当来教主弥勒尊像,两侧供奉的是现天王身,拥护佛法的四大天王,后面则是三洲感应的护法韦陀尊天菩萨。

穿过天王殿,便可看到普济寺的主殿——“圆通宝殿”,即观音殿,这是全山举行重大佛事活动的主要道场。此殿初建于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清康熙年间二次重修,整个大殿为九踩龙拱,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高21米,宽47米,深29米,疏朗博大,宏伟巍峨,百人共入不觉宽,千人齐蹬不觉挤,素有“活大殿”之称。殿内供奉8.8米高的全山最大的毗卢观音圣像,左右端坐三十二尊观音应身塑像。

圆通宝殿的两旁分别是供奉文殊、普贤二大士的文殊殿和普贤殿。两侧配殿分别是伽蓝殿、祖师殿和罗法堂。圆通殿后面是法堂。法堂分为两层,下层是和尚说法的地方,上层供奉着佛教的大藏经。所以这里又称藏经楼。法堂两旁是普门殿和地藏殿,分别供奉着普门大士(观音菩萨普现一切身度化众生,所以又称“普门大士”)和地藏王菩萨。

法堂后面是方丈殿,原是普济寺方丈和尚的住所,现作为举行退职等丛林仪式的场所。方丈殿后面是功德堂,功德堂后面是灵鹫楼,也是普济寺的最后一重建筑。灵鹫楼设有会议厅、客房、方丈居室等设施,是从事接待,召集各寺庵负责人或佛协理事会成员研究处理普陀山佛教事务的地方。因此,普济寺也是名符其实的普陀山宗教界政治、经济、佛事和对外交往的中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