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就是信任

现代人的尊师重道,但取师长所说之道,不受为人处世之教;何以故?自我意识太过强烈故!究竟原因,总在“功、利”圈子里打转,忽视了功利之外,尚有未知的更多!

其实,师之所以为师,是具有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为人之师;要不,师的诠释,何以作如是说?

传道,所传何道?!

授业,所授何业?!

解惑,所解何惑?!

因为,“人”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论知识,乃“师”应传之道;论经验,倒不一定有业可授;何况,时潮变化太大,很可能已经不合时宜了。至于解惑,乃“师”不妨作个“有应公”罢!待我有所要求时,“师”不知“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的话么?!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现阶段的人,大多数是这样的:

道,我佛慈悲,请“师”开示。

业,我自分明,忌“师”提示。

惑,我有求时,烦“师”方便。

这,就是“师、生”的关系吗?!

大德们!自我不是“专利”,“功利”不是独享,“酬劳”是“回互”的实务之学;现前的“教、师、学、生”关系,就处在如此“不应该”的时刻!请多想一想:

症结之所在,应该如何面对呢?!

老禅师说:

道乃净业之道,业是障道之业

如欲转业成道,先须于惑明了。

★讲经说法的理念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可以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我佛世尊,就是曾经圆满觉悟了的圣者。

佛陀的教法,正是开示圆满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哪些是佛陀的教法呢?

总括有十二大部:契经、重颂、讽颂、因缘、本事、本生、希有、譬喻、论议、自说、方广、授记。

佛陀遗教中的道理和方法繁复,非仅是文义必须善解,法义更是不容差错;因此,出家佛弟子,很自然地成为荷担如来家业的专业人员,从事“弘法利生”的神圣工作。

但是,欲推行这份工作,当然,在道理上须要融会贯通,在方法上须要圆满无碍;然而,如何才是融会贯通,圆满无碍呢?!

肯定的说:能够

化佛陀的语言为人类的语言而为人说法。

换句话说:

依经论中的文句、名相、颂偈等语言,不经过消化而以照本宣科的方式,介绍佛陀甚深微妙的教法;既不能弘扬法义,复不能利益众生,当然不能说是弘法利生;即使勉强的认定,亦不过是依文解义罢了!

★参学之道

行者参学,不可以依赖之心亲近善知识;往往,多少行者把善知识当做佛学辞典,甚至字典;但求一问一答,得解字义或名相,殊不知求学典藉,应自习工具书为参考,方是为学之道。

那末,善知识于参学者理当建立如何的认定呢?禅和的意识是这样的:

研读经论,字义和名相之外,关系法义的奥旨,必须请教善知识,化解一连串的疑难,也就是为什么?!

听经聆法,或有不解的地方,或有异议的地方,必须请教善知识,重复解释所障疑难,究竟是为什么?!

启请开示,切勿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应该请教善知识,以虔诚谦逊的心念,化解疑难中的为什么?!

行者大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善知识也!具足启发、示导、释疑的智慧;是问题的化解者,却不是替代或依赖者!

★爱语摄

人的听觉分别,不可以说“不对”,但可以诚恳的告诉他“错在什么处”。常言道:

“人,不一定喜欢戴高帽子,如果把话说得中听一些,总是令人舒畅的!”

其实,话,好不好听,并不在乎言句的含意,却非常在乎说的语气;从来,古今中外,凡属有情众生,无不是依“听觉”的感受,决定自我的分别意识!

虽然,眼睛所见,更容易混淆自我;但是,见了之后,往往会找机会,印证所见的真实性;基于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是“人”类不容否定的意识作用;即使,“色、声”的尘境,原本来自个己的“五蕴”变动,也没有人愿意循“受、想”之时,作一番慎思谛审。

因此,语言为沟通情感的桥梁,少不了从事语言的修养,几乎是人类必须的课程;就像是吃饭必须注意营养,最好是了解吸收者,是否能够消化;不然,乱吃,猛塞,结果将是无可避免的后遗症。

懂得了这些道理,应该了解为什么说:

“说话是门境界最高的艺术。”

佛门同道!如果有心从事“度他”的工作,立意成为大慈悲的弘法者;请注重,修养平常待人的“口德”,方能建立令人“信服”的道德庄严!如果,但趁一时的“快感”,你即已经在“拔舌地狱”挂了号,遑论是身为人天师范哩!

切莫小看了。

因果不饶人,是佛教“化人”的经典之作,任谁也不能“抹煞”其利与害;尤其是荷担如来家业的僧尼,请先从“口语”上下工夫,培养你必须具备的语言力,最好能达到以“爱语”而摄伏众生的境界。

★学佛知见

佛陀说法,以“开、示、悟、入”而导众生,行于菩提大道;但是,去佛时遥,知见纷纭,无所适从;后学行者,纵然依“法”不依“人”,而所依之“法”,如何建立或者是辨认“是法”归属正知正见呢?!

于是,考证,辨伪等学应时而现,说真道伪,仍然众说纷纭;言“伪”者,提不出反证资料,说“真”者,但取现有典籍;结果,依然“自说自话”,不离现前,分别现前,反对现前,固执现前,在“现前”里打转儿。

因此,学佛行者,知见的建立,不免分别意识,与其在现前里打转,不如“把握”现前;依据自己的兴趣,凭藉所具的条件,在适合的前提之下,把握住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精进于正勤的修养,为道为业,如实行持,方是正觉之道!

★切勿欺师灭祖

欺,以“负、辱”相向,轻慢之心过也!

灭,以“毁、残”破坏,横蛮之行过也!

学佛之人,学戒唯求不犯,学定唯求不乱,学慧唯求不愚;是为住心菩提,行于觉道者也!

中国人投师学佛,宗旨固立三宝为依皈,然师佛,师法,师僧之道,仍在“色、法”二身,不舍“知识”而予护予嘱,得承教承诫而与之处;故“依止、参学”之举,立一日师,终身父,流传诚信之句!

依止在求学理法,参学在求证知见,其间有修养与比较之义,却无忤逆譭侮之情;师授弟子以教,化身色而身法,恩犹山海,德逾严慈,焉有“负、辱、毁、残”之理?若不尽然,则为师有愧,乃教之不严,乃太过于慈,仍属师之过犯,责无旁贷,难辞其咎!

即使弟子等业障深重,毕竟彼为求学之辈,未具求证之能,故仍属过失,犹缺救方;当以检讨为趣向,重复改进其教法,入于“真善”境界,始为度众之知识!

然虽如是,为师过犯,弟子者,可以远离,另觅知识,求学佛法;切不可相向譭诋,以至侮辱。否则,即成

欺师灭祖之辈!切诫,慎勉。

★经得起考验

寺院庵堂,是僧伽生活的地方;当然,生活就有规范和法则。

规范和法则是常住们共立的公约,于律仪中关系到止持与作持。

时代虽然在不断地变迁;但是,僧伽总归是团体,团体少不了维护的法则,共处的规范;不然,一盘散沙,任听个己,必定沦于懒散、脱序、任性、胡作非为;久而久之,变成“外僧内俗”,标准的寄生虫!

因此,所谓现代人为现代僧,只不过借现代的名义,强调完全的自我意识而已;其实,教内的“依教奉行”,无非是提醒行人,凡所有言语、行为、意念,都必须如法适度。老僧以为:

不守规矩的人怕规矩;

肯守规矩的人学规矩。

同道们!僧宝为天人师,没有理由可以强调自我意识,更不可以自以为是;必须想到,为天师,为人师,究竟凭藉什么?!好好的,冷静的想一想:

时间与现实,在你的机缘际遇里,能够经得起几许考验?!

★生命的价值观

成就,是希望的落实。

人生于世,在短短的几十年旅程中;生命迁流于时空的变化,总归都该拥有不同的希望;只是,有的成就,有的幻灭。

因此,唯有使希望落实,必须追求、创造、奋斗,促使成功,才能圆满生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刻意地达到希望的目标,才能完美成就感。

人,最忌讳的就是浪费生命,活在希望的幻想里,扼煞每一个必须珍惜的时空;为了把握成就,圆满落实,最要紧就是在时空中,运用思想,发挥智慧;将有限的生命,投注任何可资抓住的机会,利用个己的潜能,务期成为“希望”的力源,臻于“成就感”的落实效益的世界里。

成就,其实就是生命史上的记录,几十年的生命史页中,谁都在刻意的创造各种记录;如果,史页中的记录资料充实,生命的价值便很自豪的表现出来;相反,所显示的尽是页页空白,那末,所拥有的生命毫无意义,所经历的时空,即是完全的浪费!

可见,希望的落实讲求价值,不是一些成就感的满足而已。

★三学之识

学戒,为了防止过犯。

学定,为了面对散乱。

学慧,为了避免愚痴。

如何学戒呢?

从闻见中认知贪欲的危害,不可犯,必须持戒。

如何学定呢?

从止观中修养瞋恚的影响,不可乱,必须习定。

如何学慧呢?

从思虑中警觉愚痴的后果,不可迷,必须修慧。

佛陀立教,以戒、定、慧三无漏学而针对众生,于身、于语、于意三者的造作行为,发生难以避免的缺失;促使依法修养,臻于完美,以至圆满的境界。

如是知,如是学,如是修行,即是“如”佛陀之“法”,依佛陀之教的“不二”法门!

★唯佛***

佛,是觉悟的意思。

佛法,是促成觉悟的道理和方法。

信佛,当然不是迷信。

学佛,必然是追求觉悟。

成佛,肯定是成就觉悟。

基于这种立论,很容易发现:信佛,只要去学习,最后一定可以成佛。

但是,佛教以外,无论任何宗教,即使信,而且学,却不能获得相同的结果。

众生因业而迷,而业是自己所作;未学佛以前,随业而轮转不已;一旦学佛,便是追求觉悟,突破自我,远离迷惑!

所以说:唯佛***;因为迷,是我自己所造成;能够觉,仍归自己去学习,或者说是修养行为。因此,佛陀降世之时,说:

唯我***!

★行者的方向

学佛行者,为调适贪、瞋、痴,而修学戒、定、慧,有所谓“净业”与“修道”的事业;其实,净业也好,修道也好,无非是为个己的“生、死”大事,而为“了、脱”之行。

了生之道,在于转业惑而成觉悟,知烦恼而现菩提;打从皈礼开始,即得学道理,行方法,面对现前的“人、事”,注重个己的起心动念,无论是感性或理性,悉皆作适度的调理,才不至沦于旧业未了,复又造作,使得无始诸业,随缘而感,随之而循环不息。

当然,这些说词,人人理会;但是,一句“面对感报,欢喜承受”,想想,欢喜得起来么?!如果,能够做到强烈的自我,稍微淡泊一些,将可以称得上“不容易”!何况,学佛行者,时刻都在为“突破自我”而精进,才是不折不扣的沙门!

基于改变自我,原是人生旅程上,最最痛苦的事,遑论是彻底突破的事业!

因此,行者的修养,是以自我为方向,亦所谓“了生”的前提;假使,不能把握本起和法处,将所学的道理和方法,不运用于“自我”之上,却以之挑剔于“他我”,无异成了反行其道!

从来,多少大德,懂道理,知方法,不能作自我的修养,好像“解”不必“行”,教他行,才是“度”的重点;殊不知以何“德”而成其“功”,就像是巴士司机载运乘客,除了应该具备驾驶条件,熟知交通规则,随时注意路况,更须拥有初步(一二级)排除故障的能力;然后,才能顺利而安稳的“度”乘客,从此地而至彼方!

您说是么?!

★问题与答案

自我意识的肯定,从现象上看,在于问题与答案;好像是“问、题”衬托“自我”,答案完成“意识”;无论是自己的,或者是他人的,甚至除了“感性”之外,连“理性”亦包含在内。

其实,学行佛法的人,自我意识的肯定,在于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迁流变化;虽然,其间不离于问题与答案,但是,必须确定当问题获得答案之时,可曾发现答案中仍旧有问题?

因此,行者修行,除了通常的问题与答案并不舍弃,必须耐心的,恒久的,从事五蕴的调适功夫。何者是五蕴的调适功夫呢?

色蕴起,是色心相应,人人皆有的分别意识;问题是分别生起之时,必须注意计较和执着,是否经过认识和了解;也就是说,调适之道,不是在色蕴中钻牛角尖。

受蕴起,是因色蕴而引发的感受,必然的分别意识,将作如何的处理?这之后:

想蕴起,有“我、法”的不同;如何认识是强烈的自我?如何了解是执着的法相?到此时刻,千万不要忙于行为。

行蕴起,受想于“色”的问题,已经确定了答案;如果,行蕴未起之前,在“受、想”上多下一些功夫;那末,便已经做到了“想、行”之间,于调适功夫,有了“间隔”的修养。

识蕴起,即是结果的展现,无论是业的,或者是道的;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懊恼或后悔,安心或得意的分别意识,而是当问题所完成的答案,于答案中是否仍然有问题?!

★信仰的选择

宗教,少不了以“神”的偶像型态,夸张“信”的依赖,完成追求理想的意识,达到心理上“无奈”的满足感。

因此,颇具迷信取胜之道。

佛,虽然以“教”的姿态,建立“信”的宗旨;但是,具备了“法”智慧大藏,以“道理”建立知见,以“方法”帮助修养,务期从“迷惑”中突破出来,达到圆满而彻底的“觉悟”境界。

因此,佛是觉悟的意识,学佛是学觉悟;佛法是帮助觉悟的方法,肯定了以“智慧”为大前提。

因此,佛陀的注释,应该是:

智慧加觉悟,即等于佛!

朋友!想想看:

您的选择如何?!

★根见、见见、性见

眼睛,除了用来“看”事物,还须要能够“分辨”事物,深入事物的内层,了解事物的真实面目。

所以说:

世间人以眼睛看事物。

佛法中以眼睛见事物。

因为:见的理念,讲求“根见、见见、性见”的不同!以“耳、鼻、舌、身、意”等,悉皆具足如是的理念。

因为,世间人的眼睛,交付给“直觉”的“业我”意识;而佛法中的眼睛,究竟于“道我”的“修养”功德!

因为,业我是依凭感性的“受想”而作肯定;道我是依凭理性的“调适”而行决择。

是以,根见是世间的现象,见见的修养的功德,性见是出离的境界;修行的人,不舍根见,必入见见,方得性见,始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

★容忍和谦逊

虚荣和骄傲,是蚕食快乐的凶手。

快乐的泉源,来自容忍和谦逊。

学佛行者,讲求修养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无非是发挥生命的价值;以六波罗蜜法,增上菩萨入达“现实”行修中的力量。基于天人师的事业,在广播佛陀教法,饶益无边无量的有情众生;因此,所面对的,都是各种不同“业力”形成根器的众生必须具备无缘大慈,同体大悲,随缘喜赞,尽心净舍的四种佛菩萨胸怀。

容忍在导引众生的过程中,不是将就害怕或讨好,而是宽恕善待去维护;行者面对众生是帮助众生,但求众生获得利乐,如何从无明中能够明了,不为现实的困惑和无奈而束缚。

因此,忍行之道,称做波罗蜜法的一种。

谦逊是为人处世的美德,是行者必须具备的修养;所谓和霭可亲,令人好感,谦逊的言行,即是最堪信赖表达方式。

因此,因摄法中说爱语,说同事,便是最好的法行之谛义。

大德们!学佛行者,于身、语、意的造作行为,讲求如何清净,如何转业成道,不就是使烦恼障能够消除,使所知障能够化解,而显现无上正等正觉么!

提醒你!

容忍当培育宽恕。

谦逊展现你的修养。

共勉如何?!

★慧命与生命

把握时间,利用空间,是珍惜“慧命”最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发挥“生命”价值最可靠的行为。

时间如流去,随着不同的环境逐渐消失,唯有认真的把握,才能从事更多的工作;无论是奉献时的付出,索求时的筹量,以至远诸物与的精神修养。

空间无定相,却充满了物质与精神的资源,必须刻意的像位搜集破烂的拾荒者,才能拥有繁多的、看起来并不显眼的财富;即使只是一些破旧和烂损的杂物,却能成为再生价值的相当利益。

累积如聚沙成塔,却必须要有沙可聚。

于时间中的把握是每一个现在。

于空间中的利用是每一个点滴。

若能如是,毕生可以拥有慧命,更不浪费生命!

五辈身为行者,以三宝之尊而庄严姿态,切不可忽略了必须具备的内涵;犹若山中灵气,水里龙踪,方称珍而且贵,是谓之宝。

★僧伽的落实

这是个承继历史从事延续使命者“人”的世界。

有创造,有改革,有奋斗。

有善恶,有是非,有对错。

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竞争。

但是,出尘僧伽,虽然不能否定相对的现实世界,却也不能舍弃从“认识”与“了解”中学着突破;因为,“计较”与“执着”的原动力,来自参予相对的自我意识,或者说,来自未经调适的五蕴变化。

因此,僧伽之所以出尘,全在于调适五蕴,不至成为相对的参予者;也就是能够修养自我,意识分明,步向突破相对而能进入绝对的境界。

因此,当五蕴变化之时,僧伽不可但依“色蕴”而“受、想”而“行、识”;应该从“受、想”而深入“色”之所“蕴”,方能入于突破“时、空”的领域。

人的世界,多于苦厄和灾难。

出尘者,并不能远避人群,逃离世界。

因此,只有凭藉佛陀教法中“戒、定、慧”的修养,面对“人、世界”,从“认识、了解”中,突破“计较、执着”;圆具无上正等正觉的殊胜境界,方能称得上荷担如来家业的真僧伽!

★觉悟之道

人往高处爬,免不了越爬越辛苦。

水往低处流,很容易愈流愈走样。

辛苦也好,走样也好,止于行为现象;问题是为什么爬,爬的辛苦,目的何在?流,流得走样,又是为了什么?

如果,说是“人”的“生”象,以之譬如;那末,“人生”的历程,高处与低处,甚至平坦与坎坷,在“行相”的实际价值上,应该是取决于“相对”的认识和了解,不是一味的计较和执着;因为,相对的任何一面,一旦深入的究竟,将会很自然的发现别有效益,影响“人”的一“生”。

因此,生的现象,在哲人的思想观念中,往往“爬”的有劲,“流”的无聊;但是,在佛法的理念里,是如何突破相对,圆成绝对;就好像于“是、非”的明辨,而不是选择性的参予。

人,具“众生”同异之相,于“身、口、意”的造作行为,确定“善、恶”,分别“是、非”,强调“对、错”,取舍“好、坏”,总归是局限于相对之中;人要学佛,不同于众生,便是兢业于相对的修养,求得绝对的成果;就像是转“无明”所起的“烦恼”,求得“明了”而证实的“菩提”,也就是佛法中的“觉”之道!

★师的排行榜

传道,授业,解惑,是为人师者的重责大任。

教下“师”愈过鲫,僧尼无不有份。

试思之,稍作探索:

传道,以“觉”为前提的佛道,传的如何?道在那里?

——为什么广大的信者,不得觉悟呢?

授业,无疑的是如来家业,以“戒、定、慧”为无漏之学的佛陀遗教,自己拥有多少?授了多少?

——为什么缁素四众,对佛陀之教,尽都那样陌生呢?

解惑,世俗人事,悉住“无明”之中;解脱迷惑,助使明了,是负担如来家业者的责任;试自问,解得多少?惑然也未?

——自己倘无度脱之能,依旧住在无明里,又如何普度他人呢?

具足“师”字的同道们!当心平气和的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冷静的,认真的,对自己这个“师”,作一番澈底的检讨呢?!或许,有的已经做得很好了,有的差强人意,甚或根本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是,放眼静观,现前“法师”的社会地位,究竟在排行榜上,数一数,是第几位呢?

那是为了什么?

您说:这是否值得深思,值得探讨呢?

★个性与修养

个性,是无始以来所造作的业而形成的一些习惯之性。

修养,是现世中于感性和理性经过调适的一些成果。

人人少不了有个性,却不一定有修养。

人人有机会修养,可以改变坏的个性。

不过,个性的展现,如影随形,无须刻意的造作;但毫不疑拟的,伤害多于利益。而修养的呈现,往往像乌云掩日,很不容易露出痕迹来;但可以肯定的是,既显则利乐无穷!

因此,老衲常说:

不要以个性待人,必须以修养影响人。

何以故?只因:

学佛行者,旨在离苦得乐,追求解脱之道,必须从心性上着手!

仁者大德!愿大家:

恶者止息,转向于善,善者能够更好!

★二众修学的差异

佛弟子,有出家与在家二众;其修学的旨趣和内容亦有不同

出家,具天人师身份;于修学,不仅要自度,更须度他。

在家,乃教中外护;于修学,但得自度,随缘作导引,广结善缘。

出家,上承如来家业,下化无量众生。

在家,供养常住三宝,推介未学能学。

或许,有人要问,修学上究竟有什么差异呢?

依戒律而言,在家但具五戒十善,以及梵网经中所说戒法;最上,奉持八关斋戒

但是,出家戒律,要求三聚净戒,有沙弥,比丘、比丘尼等非常繁复的戒法;即使,作个学佛女,亦须受持式叉摩那净戒。

依佛说经论而言,有的对在家说,有的对出家说,有的对在家和出家同时宣说;更有专门对某些众生而说。

但是,亦有许多例外;佛陀为告诫出家众,往往慈悲方便,准许在家众,以至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六道众生,作随喜旁听,同沾无上法益。

因此,凡佛弟子应当熟知:

在家修学,但能自己获得饶益,切勿学过人法,反被损伤;盖不可受供养,更行布施故。

出家修学,自己获得饶益,多闻多思多修,具足五明十德;务期广被众生,行菩萨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无量功德;盖可以受四事供养,普利无边有情众生故。

因此:

在家不可学出家法。

出家更不可学在家法。

虔诚奉言,为了生脱死,切莫浪费了难得的菩提种子,以及短短数十年宝贵的生命。

★圈子之外

是,是圈子;非,同样是圈子。

善与恶,美与丑,爱与恨,生与死,乐与苦等,举凡世间一切相对之法,都是一个个不同的圈子。

佛陀说法,告诉世人,不要迷惑在圈子里;要认识圈子,要了解圈子。尤其,必须从圈子里发现一些什么;然后,才不会为圈子所转,更有机会突破圈子。

由此可见,佛法于世间的相对法,是建立在认识、了解、发现,而后突破;也就是不舍相对法,辨知相对法,但不参予相对法。

例如:

善与恶,佛陀的理念是:如何使恶的转变为善,使善的更好;进而,于善的也应该清净,基于积善成福报,将来往生天道享受福报,待到福报享尽,仍须随未净之业而堕,故不究竟,不可执着。

有所谓:

凡所有功德,悉皆回向,方得清净。

相对是圈子,绝对是圆满。

认知相对,不沦于圈子里;了解相对,不参予任何一方,必能有所发现;久而久之,护持不懈,自有突破圈子的一天,入达绝对自在的殊胜之境。

★推销烦恼

色身不安是烦,所谓烦燥。

情绪紊乱是恼,所谓恼火。

人类,拥有烦恼,制造烦恼,推销烦恼。

烦恼是一种业相,有轻与重的不同:

轻,是精神的骚扰者,也是情识的伙伴。

重,是构成迷惑的力源,也是展现觉悟的泉源。

烦恼是人类的敌人,颇具破坏力;也是人类的朋友,常为鼓励的功德主。

烦恼,是人类交往中的桥梁,桥端是集散之地,相互推销产品。例如:

把自已的痛苦,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中。

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中。

无论如何,所造成的都是要求对方分享烦恼,使得彼此身心不安。

因此,学佛的人,在求转烦恼而成菩提;或者说,不论为己为他,不要拥有烦恼,不可制造烦恼,更不应该推销烦恼!

★来去自如

千佛山有两句话,谓:

“来者不拒,去者不留。”

意思是说:

凡所有来者,一视同仁,无分门派;盖山门内,四事供养,来自虔信的在家菩萨;寺院是僧伽之家,任谁也可以挂搭,当无理由拒僧尼于山门之外。

不过,挂搭时,可以安心受信施的供养;离去,则不可带走一草一木,或一针一线,举凡僧伽余物;否则,犯偷盗罪。

其此是欲离去者,既然久住不安,另有因缘;与其身心烦恼,不如任听自由;否则,即使勉强留下,身在而心不在,反而影响常住,又何苦来哉!

来去自如,为个人,为常住,当以因果为关系,因缘为法则;故取任听而随缘,非是勉强而生事故。

切记,其中并无不在乎的意思!

★成就的喜悦

成就感,不是名利的诠释。

成就感,是饶益众生的喜悦。

度众生的事业,是僧伽责无旁贷的本份;如同保全工作,肯定于勇猛精进的笃践行为之中;虽然,面对着太过繁琐的问题,有的甚至横蛮,不可理喻;但是,认清了责任的本身,原就是如此这般的话;那末,心念中所存在的,便是工作的成就,成就于工作的喜悦了!

行者的本地风光,涵盖了但事奉献,完全没有自我的基因,作为生命价值的评估要件;或者说,于“信、愿、行”三大前提,为众生一点一滴的去实践,务期圆满成就而使得饶益为功德。

信成就、愿成就、行成就,其中没有自我,只有他人,肯定于饶益功德;住处是无所有相,清净而庄严!

如果,勉强说明些许的刹那意念,仅止于他人的利乐,生起成就的喜悦。

★错的知解

烦恼即菩提,是因为烦恼中蕴藏有菩提;学佛行者,于修养的工夫,便是能从烦恼中发现菩提;这是正知正见。

有人口不择言,竟说:

“菩提即烦恼。”

请教,菩提中可有烦恼在?!

众所周知,烦恼是无明,是业惑;菩提是明了,是智觉;二者于体用,于相境,可说截然不同,怎能说“即”呢?

错的知解,误了佛意,毁了功德;害了自己,更害他人;想必知道其间的严重性,未来将会担负什么样的果报!

弘法是正行,功德无量;但是,错解了,即是谤佛谤法,不仅所行偏邪,造业无算,地狱极恶之苦,任谁也救不了;尤其是,错的知解既已形成,尽毕生忏悔,亦不能稍减所作之业。

因此,古德有一字之错,堕五百年野狐身;试想,以错的知解而弘教于善信,怎能不受极苦之感报!慎言之,勿作狐说。

★不要眼高手低

时代的进步,一切归之于实力的推展;实力的推展,仰赖个己才能的发挥;于是,避免不了高低起落的现象。

因此,民谣中有了“要拚才会赢”的警句;也就是说“要竞争”,要踏踏实实的比较实力;唯有将个人的实力供献出来,才能跟他人作比较。

当然,比较不一定会赢,很可能是不如人;但是,输、不如人,并不表示没有实力;如果能够虚心检讨,改进缺失,提升实力;同样可以走上理想的境界。

不是么?比较而分高下,相互有起有落,只要不断的检讨和改进,自然能作实力的提升;怕就怕,眼高手低,但做评论家,而拿不出“好、不好”的实力,则便连比较的机会也没有,何况是跟他人分高低呢?!

要拚,肯定于实力的推展,比较于才能的表现;也就是必须发挥,然后改进,才能赢!

★适可而止

行者的道德修养,表现于“戒、定、慧”三学的成果之上,也就是佛弟子的“心性”之庄严。

心性的庄严,建立于“功德”和“行法”的基础上;也就是行者所具备的道德修养,确定“心性”的明见成份。

禅门中讲求“明心”和“见性”,即是心性熏习之道。

心性的调适,在调整偏差,在适可而止;就像是张弓射箭,瞄准鹄的;中鹄固然是希望,张弓则需洽到好处,二者把握得宜,全归调适之功。

依六波罗蜜中的精进要领,即在“正勤”而行修,不可一曝十寒,不可强弩矢坠;当以精粹无瑕而重质,递增前进而不懈;如细水长流,永无枯竭之虞。切忌山洪凶涌,造成灾害;待洪流消尽,仅余一片荒芜,生气荡然。

因此,说“适可”在调理,言“而止”在稳定,也就是“量力而为”的“熏习”行为,若修若养,若愿若行,亦复如是!

★应无所住心

当贪欲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戒”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瞋恚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定”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当愚痴之火升起,切莫任它随业风激动,赶紧藉“慧”功德水浇灌,便可以使五蕴清净,不至承受炽盛之苦。

学行觉悟之人,依戒定慧而修养,旨在针对吾人的贪瞋痴;若欲入达“不”的境界,唯有不犯、不乱、不痴,才是清净无漏之道!

因此,为了静寂业风,调适五蕴,老衲提示了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的理念;同时,更明确了于理念中进一步的修行方法,也就是面对“业感”发动之时,改变自我的有为,消除有所的内涵;使得五蕴转向皆空,然后必可突破而圆成无为!

当然,从有为及有所,从有为空及有所空,以至突破有为成无为,远诸有所成无所,圆满应无所住心的修养,并非是佛道的极至;必须从有、从空、从无而恒常护持,达到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湛然清净境界,才是明妙圆觉与圆慧的殊胜究竟的佛陀世界!

★勿存妒忌与怨恨之心

妒忌之心旺盛,表示内在潜伏恶念。

怨恨之心旺盛,表示内在充满自卑。

学佛行者,应该化妒忌为进取的力源;在满心欢喜的心情之下,潜伏的恶念,必然会被祥和之气化于无形。

同样,怨恨之心,不仅会伤害道行;而且,有意无意中,总爱转化自卑而成优越,既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甚至,将会失去许多善知识的建言。

因此,佛陀教人净化身、口、意,为的就是恐随业转,随业造业,永无见道之机;毕竟学佛行者,举凡起心动念,悉皆与道相应,与生死相关,随时照见业我,展现道我。何况,行者基于身、口、意于“有所”之时,必须调整“有为”,方能谓之修行的行者!

大德们!行于“菩提道”上的最善表现,在于法喜丰硕,虔诚有余,道心不断地增上;有所谓勿以自我勉强他人,但具道德修养而影响他人;必然,接近你的人,都会敬你如佛如菩萨!

您说是吗?!

南无沙界天人师。

★中阴身的认识

中阴身,顾名思义,是已舍报,未往生之前,于此中间,有一“业识”待因缘而趣向“轮回之道”的“无形体”者,即是中阴身;或者说,就是此身“业报”暂时告一段落,待转而受余报,却尚未趣向其道者,即谓之中阴身。

综观中阴身的理念,可以想见,举凡六道五趣之众生,于此身报尽,无论是“福报、业报”既已暂告段落,必须转往他道受报,在未趣向彼道之前,其间所载负“福、业”因果的无形之身,即称之为中阴身。

因此,可以肯定中阴身,不仅是“人”的暂时舍报,当尚未趣向彼道之前是中阴身;其他“天、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各道众生,亦复如是。

进一步,更可以发现,沙界六道众生,于各道中受报者是定位众生,中阴身则是不定位众生;因彼待缘力之牵引,而趣向“福”或“业”的感报故。同时,更可以明了,佛陀所说,修学行者,何以必须超三界,出六道,方称诸业尽,感报亦尽的道理了!

★想行之间

想行之间建立起间隔,乃系“色蕴”已经形成,“受、想”亦已生起变化,我意识发动了分别作用;此刻利用间隔,调理“受、想”,换取造作的空间,不至使“行、识”随缘境而有“成业”的危险性;此种修养是比较艰辛的,甚至太过争扎,因劳累而损害道心!

因此,一个修养有素的行者,往往“色、心”尚未相应,色蕴不曾形成之前,即能主宰色法,自我意识便不会生变化、起作用,凭藉观照的功能,色与心便可以不相应行。

于是,色蕴不起,五蕴皆成空相。

于是,一切有为,皆不受影响。

于是,有所不为,随心自在,随缘无碍。

于是,色心不契,自心明了清净。

于是,色蕴空寂,受想寂然;想行之间“空”的建立亦成多余。

于是,五蕴无我,想受灭尽。

于是,色心非我事,那伽常现前!

★学佛方程式

当分别心生起时:

不要一味地计较或执着,

应该深入的认识或了解;

尤其要于中有所发现,

久而久之,必能自我突破。

例喻:

概念——陶瓷器物。

分别——茶杯。

计着——于中国的传统是泡茶的杯子。

可以泡咖啡,可以泡牛奶。

可以装饮料,是盛物之器。

认知——茶杯是代名词,其实是陶瓷器。

发现——陶瓷器,因需要而制作不同。

突破——从概念到分别,从计着到认知,一旦有所发现,仍得慎审有多少自我;不然,是不可能突破的!

因此,转烦恼而成菩提,当知,该如何从分别心生起之时,一连串必然而又不相同的过程,以及有所发现等,是否突破了自我意识?

如是的方程式,乍闻之下,似乎没有什么?若能心平气和的运用于人或事之中,久而久之,会有许多发现,也就必然能够自我突破!

★现代人知见

现代,于人与事,应该是相互并具利害;有现代时,现代人,现代事,绝不是但喊现代时,自称现代人,而不识现代事!

时下现代人,满城满市,比比皆是。

当下现代事,漫天漫地,认真不得。

禅的宗旨,似乎远离了佛法,根本不须要与生死攸关,与解脱道相应;但止于些许的发明,仃点的感悟,即已堪称“禅师”之流,可以高悬法幢了!殊不知:

吾辈何许人?真的佛陀亦为之逊色么?!

不错!佛系人成;两千六百年前,相较如今,早已是历史了;于时于地,更不是现代,在“空间”的多变理念中。似乎不能相提并论;但是,众生与世间的存在现象,一个任谁也不能否定的“苦”字,能说有所差别吗?如:

二苦、四苦、八苦,以至无量苦。

佛陀说法,为众生之苦而说。

禅法是佛法中的一环,乃离“苦”而得乐而立宗旨。

现代或过往,举凡政、经、文、工、商等等行为,全归世间之法;即使是日本铃木大拙的“生活艺术”,仍然是世俗之法。

佛法或禅,无有时空分别,更没有过去与现代的距离;就像是太虚法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众所周知,佛陀之教,针对人间,本说人乘,应该是佛陀说法的对象,原本欲教化的就是“人”!君不闻:

人身难得之句么?

三藏十二部典,何者不是以“人”为本?应人之病,与疗病之药!

现代、现代,佛陀教法,永远屹立于时代的前端!

信不?无妨从四部阿含研读为起始,进而方等,般若,以至大般涅盘经为末后;深思熟虑之余,看看可有不合现代,有违现代的道理与方法之处!

★太多的自我意识

有漏、如果像茶壶漏水。

无漏,该是茶壶不漏水。

那么,世出世间法,岂不变成研究茶壶了吗?就像是有为法、是有所作为,无为法便变成无所作为了!

无,不是没有,而是从“有”的突破,所显现的一种现象;同时,还具有不一定的道理,含藏繁复的玄机。譬如:

于烦恼中见菩提。

见、有深有浅,菩提更有高低。

又如吃饱了。

吃、有好有坏,饱相涉及营养。

能见,是一种突破,所现菩提的成份却不一定。

所吃,是一种突破,所现饱相的内涵却不一定。

因此,于世间法若欲出离,必须深知“法”的关键性;所谓一针见血,把握当前的症结之所在,也就是了解“法”在哪里!

佛法是从世法做基础,一切关系人与事、或事与人所发生的现象,通称之有为法,悉皆有缺失——有漏;吾人学佛修行,即在从事“有”的突破,也就是修改缺失,逐步圆成完美,以达“零”缺失的境界——无漏。

行者大德!知见的拥有,必须是“正”当的,也就是依佛陀所教,如佛陀之法;决不可依自我意识而错解,以自我意识而教人;不然,自误已是可怜,来生走向悲哀,如果进而误人,那份因果可不好受!

现前教界,知识如过江之鲫;甚至再来人,在世佛,***等等,有若雨后春笋,分别教界每一角落;真的,好不热闹的场面,令人耳目为之紊乱;孰正孰邪,是非对错,不仅众生迷惑,即使是当事者亦为之迷惑!

狮吼声哪里去了?

护法的金刚哪里去了?

佛陀的正知正见在哪里!

但愿教界的晨钟能够响彻宇寰,唤醒迷惑!

★慈悲喜舍的要领

众生要慈悲,行者须喜舍。

欲大慈大悲,得受苦受难。

修学菩萨行道,当习菩萨心性;基于菩萨的成就,首在没有自我,意念中但有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有所谓:

众生有病我亦病,

众生有苦我难安。

因此,为众生拔苦与乐,行大慈大悲,唯有落实大喜大舍;否则,如何肯定是菩萨行道,具足了无我的菩萨心性,而为广大的众生,以奉献的精神受苦受难!

行菩萨道不是口号,

发菩萨愿须要实力。

不然,如何饶益众生?怎能圆满功德!

所以说:

声闻不难成就,菩萨最难效行。

行者大德!学行菩萨,请把握要领,切莫只是挂一块响亮的招牌而自欺欺人!

★知识与修养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

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法行者,固然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但是,见闻知理,如果不能融和于现实生活中,历经事务的体验,完成落实的修养,则无异于纸上谈兵,不可能表现出成绩的饶益性。

华严经中强调“理事无碍”,其旨趣即在入达“圆融”之道。古德们也说: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虽然,丈与尺并非把重点放在比例上,却肯定了修养的重要性;就像是万物需要阳光和雨水,但绝不希望乾旱和水灾。

佛法于众生,讲求饶益功德,事实上,就是实际的价值效益;因此,不可误解佛法的主旨,偏于形而上或形而下,必须认知崇高的值率,并非寄托于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肯定于每一个现前的圆满。

切记,过去的已成过去,未来的不止编制;最要紧的是、务必把握住每一个现在!

★圆觉境界

不要在意别人说你甚么?

应该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

佛法中说:莫为境转,当转于境。

学佛行者,以觉(佛)为前提;但事计较和执着他人的对待,忘了自己应该如何,岂不是在“声、色”中讨生活么?说得难听一些,无异是自认作牛,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学佛在开启智慧,培养智慧,增上智慧;如果,每一个时刻,都能心平气和的提起正念,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那末,可以肯定你是一位耕耘者,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修行者。

行者大德!修行的胜义谛,是修正自己的身、口、意,照顾并维修自己的起心动念,务期不使行为从事“业”的造作,必须从“业”的受、报中发掘“道”的踪迹。

因此,知道自己正在做甚么?是学佛修行“应该”重视的理念;融和于现实中的每一时刻,入达实修实证的“圆觉”境界之中。

★深入“经”藏

学佛行者,当学佛之法,如法之行。

譬如:各家各宗,皆具经之依典,论之参考;所谓依法不依人,即使是世亲、龙树、马鸣等菩萨,所造之论,是依经典而提出心得报告,并不能代表佛说之法。

吾人同样是学佛,学佛陀之法,当依经藏为“法”的依皈;切记、学佛不是学人,更不是学人法。

譬如:学习律法,当以律部而为依皈,方能确知佛陀制戒;无论戒的任何方式,其体为何?其用为何?其相为何?其境为何?也就是说:制戒的宗旨,用意,精神,以至缘起等相关的问题;尤其,不可凭自我意识而揣测,或者,依后人的知见而认定为佛的本意。

三皈中说:

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不过,必须知道,经文不能从“字”义而解,必须了知“法”之所在;知“法”不是探究即能发现,必须有正知正见,如实行证的善知识开导与释疑,才不至沦于瞎摸的流弊。

总之,经是依典,论供参考;吾人远佛时遥,知识难求,最好的修学方法是:

多看、看原典,看不同的注解。

多听、听讲解,听不同的讲解。

多问、问所疑,问不同的善德。

依三多之法,搜集许多的资料,然后作比较而行选择;就这样,不断的搜集资料,不断的比较,不断的选择;久而久之,可以从一个吸收者而成为消化者;终究,不仅只是一个拥有者,而且,可以成为一个灵活的运用者。

皈依法,如入宝山,不仅要发掘宝藏;而且,必须使其发挥实际的效益,圆成其珍宝的利乐功德。要不:

何以称之谓、深入经藏,而能达到智慧如海的饶益性!

★贴心话

如果,以摄影、加上剪辑的手法,将两个“心”字重叠起来;可以毫厘不差的“贴”在一起,完成一次属于“现代”所要求的杰作。

但是,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心”字两个,究竟是哪一个心,将就哪一个心;就像是“人”与“人”之间,如欲二心相贴,必然是:

“你心贴我心,不是我将就你。”

贴心话,自古以来,若谓“心心相印”,不如说:“顺我心、称我心”,也就是教人说,喜欢、如意的话,即是贴心话。

由此,可以发现佛陀说“四摄法”,以“爱语”而接引众生,不正是针对“人之心”而应机,以“善巧”而行“方便”么?!不过,这里所说的“人之心”,乃专指世俗之人,既成学佛行者,将不属此一行列中。

基于学佛行者,行将成为众生的接引者,既然是“接引者”,当具接引的修养;亦如行“慈、悲、喜、舍”之心,但事付出,完全奉献,已经不容许有自我的保留;如是,欲行四无量,其必须具备的修养,肯定于“施、忍、戒、勤、定、慧”六种能“度他”的构成因素,也就是其“功”有“德”,必须是饶益众生的!

因此,知其“贴心”,必具“契应”;有“善巧”,但不是“取巧”;有“方便”,绝不是“随便”;于“心念处”是“正法”以为前提,贴心话、出自清净的“身、口、意”,才能完成“爱话摄”的庄严之法!

同道们!此中玄机妙境,非语言文字能表达透彻;唯愿深入推敲,仔细思维,方能发现其中“微妙”之甚深,以至不可说,不可思议之殊胜内涵。

不妨“参”看!

★空的认识

空,在佛典中说得很多;尤其是佛陀入灭以后,佛弟子们,包括菩萨们,于“空”的论议,提出不少的心得报告。

但是,于“空”之论,说相、说体的成份居多,涉及实用性的、于现实生活中颇具效益的似乎太少;或许,后学者不能深解“空”义,往往不是“偏”就是“住”,甚至形成“否定”的误解,不能说不是原因之一。

近七十年来,山僧可能是与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较多,故而对“空”的时间也多;因此,发现“空”的智慧,其效益竟然是针对“人性”的缺陷,提示了:

“空、就是不计较,不执着。”

如:虚空中的自然现象。

当夏暑的阳光炽热,不能只计较于“太热”,执着于“受不了”;应该联想到多少需要阳光的人与事,关系到不只是生的感受,更有着于生的维护价值。

风、云、雨、电、日、月、星辰等,为人类带来的可能避免不了伤害;但是,于生命(万物)维护的必然价值是肯定的。

如:人际关系的发生

当与亲友交往,如果但以单纯而淡泊的心意,对事而不对人,且能明辨事理;不以利害为前提,不计较得失,不执着亲疏;结果与过程,必能圆满于有价值的欢乐之中。

世间的人与事,涉及到应该与不应该的时候,最主要的关键是有所计较和执着了;就像是“烦恼”,如果不计较,不执着,烦恼便不会发生,则“烦恼”便成“空”相,心念则常住欢欣快乐之中,生命的时空里,哪会有不自在的道理!

学佛之人,以“觉”为宗旨;人之所以“迷”是因为计较与执着,唯有进一步认识与了解,才能行之于菩提大道。愿与共勉!

★谦虚、礼让、共识

谦虚、衷心学习的表现。

人,讲求面子,强调自尊,唯恐比别人矮了半截;即使是技不如人,或者是有所理亏,亦不愿坦然承受,甚至“羞愧”成怒,竭力隐覆盖藏,蛮像个充满了气的气球。

因何如此?只为欠缺谦虚故!

礼让、知书达理的修养。

人,异于其他动物,乃是历经家庭、学校、社会、自我等不同的教育,方能知仁知义,循规蹈矩;当然,同样也有不仁不义,行为乖张的。不过,任管如何,如果知书而不达理,则同于有教而不育,识修而不养;那末,是人而等下,异于其他动物之表相而已。

共识、维护总体之特色。

个体是总体的组合分子,如毛之附皮,利害相关,存亡共处;但是,利害存亡,仍归相互之关系,毕竟生住的价值,得依“特色”之可珍贵。譬如:

“天下丛林,各有家风!”

家风标示特色,乃是行者的导引,亦是修行办道的依凭;僧团是总体,分别不同的山家,行者是个体,崇向山家之特色;为了维护总体,为了阐扬家风,必须以表现和修养,诠释家风的可珍可贵之处!

因此,建立共识,阐扬家风,少不了谦虚的表现,礼让的修养;何况身为佛子,讲求行舍,以慈悲的心念,广被无量无边的众生,肯定僧伽为尊宝,确立人天之师范!

★一味的固执

佛法中说:“烦恼中有菩提。”

如果,肯定烦恼就是业的显现;那末,菩提就是道的流露。

业,乃与生俱来,原为造作而成。

道,乃从业而显,皆因修养而成。

无论是业是道,归究起来,不外自己的“行为”发起。

然而,既然“造作”是行为,“修养”亦是行为;自己的行为,可以造业而成烦恼,也可以修道而成菩提;因何?固执的“我”却偏偏为业而惑,却不为道而觉?!

人、是不离“欲”的高等动物,于财、色、名、食、睡等,几乎不可分开;因此,为是五欲,造作不休。

佛法中提示着说:

人我与欲为伍,故说人我乃业所成。

法我行舍精进,故说法我乃道所成。

由是之故,“我”具“人、法”,可以随业造作,亦可循道修养;同样“固执”,何以独取一味,沉溺于欲海之中?!

学佛行者,旨在除“贪、瞋、痴”,修“戒、定、慧”;于“身、语、意”的造作,依教如法,正念正行,务期入达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圣道之境。那末,念处法处,随业循道,当知孰正孰偏,利与害的关键性;应如何?该如何?但能时刻照顾起心动念,而且刻意的好好维护,莫使“心、念”为“欲”所惑,则“道”的踪影,随时会出现在你的左右。

不是么?!有所谓“平常心即是道”,即在于“心”之“行”,如何适度调整,时刻把握住:

是否与生死有关。

是否与道相应行。

★修心养性

分别之心,人皆有之。

计较执着,在所难免。

但是,止于该与不该,参与是“是”或“非”,忽略了“分别”之时,何如多一分“了解”;那样,不仅藉“眼耳”增添知识,更可以于“色、声”中培养智慧!

人世间,原本为“拥有”而忙碌,于“得、失”的“分别”而创造问题,几乎忘了究竟是“为什么”?甚至到处为问题去寻找答案,却甘愿隐藏答案中仍是问题的发现!

为什么?!是为探究“力用”而相应于现实,目的在不可以漠视生命的价值与“心、念”起动的效益性;因此,也许、假若、随便等会成为人生旅程中的绊脚石,千万不可但存懊恼而归咎于自己以外的他;毕竟“我”的定位不是“自己”的专利,必须联想到“分别、计较、执着”的力用在多一分了解。有所谓:

“将心比心,即是佛心!”

佛者,觉也;诠释为自觉觉他,觉行臻于圆满。

或者说:

分别是因为计较与执着,原在乎跳不出感性或理性的局限。

如果说:

了解是因为察觉与返照,则肯定超脱“人性”的自我范畴。

所以说:

学佛之道,在“止”在“观”,务期使得“慧”要“圆慧”,“觉”要“圆觉”;不可以误解了“心、性”的“明、见”,但“止”于一些体会,认知、发觉、感悟而说是“开悟了”或“成道了”;多少的自我意识,必须把握住要“明心见性”,唯“修心养性”;直到“心性”能够如“莲”似“藕”般静净,才可以评诂所“观”之境入于“明”而“见”的地步!

★无畏不是鲁莽

无畏,即是无所畏惧。

所谓无所畏惧,不是鲁莽行事;佛弟子为自度度他,应当以“慧之行”为修养,立“愿之行”为功德,方称菩萨无畏饶益自他之行。

慧与愿的行为,从修养而成功德,依大日经中所说:“住无畏行,立能度之净心”故而提示六种无畏。

①善无畏:以世间之善心,持戒行善,离三途业苦。

②身无畏:知净不净而修观行,离系缚之苦,求解脱道。

③无我无畏:我不得自在,惑于业障;知因缘生法,因果感报;即能业中见道,觉知人法无我、本来空寂之胜谛。

④法无畏:色蕴生起,从受想而行是众生之染着;突破我受我想,从非想以至非想,即证清净,诸法寂灭之境。

⑤法无我无畏:从有为诸法,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即心即佛,得大自在;当突破有为,识取真如,入于无为寂静之境。

⑥平等无畏:觉知法本无生,住心平等;所谓心生即种种法生,心净即种种法灭;一旦生灭灭已,即常住寂灭乐境;绝无分别高下等差异之理与事,举凡体之性,用之力,相之果,境之因,皆作如如平等者也!

不过,入住无畏之胜,全在修养功德;于功化力,于德成利,则必须具足“戒、定、慧”三无漏之实修与实证;方能化解业之所障,得解脱自在之究竟功德。

因此,无畏行,以慧为依归,从觉是力用;断尽一切烦恼,远诸一切惑业;于身语意者,悉皆正念正行,依教如法,无所畏惧。而且,尽形寿,修行办道;恒久无畏,精进无畏,无有厌倦,决定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法师的才能

天上、具有惊骇世俗的威力。

地上、颇有饶益众生的潜力。

人类,更有运用思想,发挥智慧的能力。

学佛行者,尤其拥有这份能力,可以发挥天上、地上的效用,展现无量无边的功德。

但是,能力的拥有,不是偶然,更没有徼幸;基于思想的运用,必须具备世出世间的一切种智,作为运用思想的动力,方有发挥智慧的机会;就像是“发电机”必须有能源,或者是“电脑”的效用,全在人的智慧,设计与指挥时的能力。

因此,老衲说:

现时代的法师,必须天上的知道一半,地上的要全知道。

或许,有人会以为“太夸张”了;不过,以“五明十德”而广结众生缘,当是“老实”的言句;虽然,举目纵观,够上如此条件的不尽理想,多以“自我意识”介绍佛法,但只少能“舍俗出家”已经很不容易了,又何忍加以要求“应该如何”的苛责!

不过,道须人弘,法须人演,若以“弘法利生”的姿态而活跃于教界的话,当不只是一个电瓶而已,必须是充足了“电”的电瓶,不然,就难以避免“绣花枕头”或“红漆马桶”的讥嫌而自毁毁他,以至整个佛陀之教!

因此,近些年来,老衲一直在提示在家学佛的善信们:

“学佛不可但求开示,必须带着问题请教,才是参访知识之道!”

切记,此言“知识”,应该是“知”而且“识”的“宝”字号人物,并不是教人专挑“非是知识”者;毕竟僧团中非人人尽皆“法师”之辈,其中有初学,有老实、有厚道、有谦虚等多类型的比丘、比丘尼;彼等不全是以“大”或“老”的高姿态而自居者。

如何?应对有法,非止于“为什么?”的一次作答;而是的确能够化解阁下所提出的“问题”,不是求得一个“答案”;因为,问而答,所答之中是否仍有问题!

★菩萨行道

学佛行者,必须懂得:

众生需要慈悲,自我唯有喜舍。

慈悲是饶益众生,喜舍是奉献自我。

摩诃衍不同于罕那衍,即在众生与我,以无缘而行大慈,以同体而行大悲;也就是“喜”无分亲疏,“舍”不起分别,既可以利他利己,又可以度他度己,肯定于自他两饶益的菩萨殊胜之行。

不过,“饶益”之道,非同世间,必须是“自、他”的;行为之余,所有“功德”,建立于:不伤害他人,也要保护自己,方称“戒行”圆满,功德圆具。

或许,奉献以为即是牺牲,误解慈悲的真义;当知“牺牲”乃“断、常”,无有后续之功;而“奉献”乃“断续、无常”,具足后续之德。

因为,菩萨行道,弘愿无穷;肯定“愿力”为功,“修养”为德,其饶益的效用,是长久的,是相续的,故说:

无缘慈,同体悲,以喜舍必须是功德;于自他、悉皆饶益,是奉献之道;具“无量”义谛的“愿力”,圆“究竟”价值的“修养”,绝非但“牺牲”即可以算了的行为!

★因缘生法说

因、举凡说本体,体性,本有,种性等,皆归之于因;概言之,即是主体的性质,涉及其成份与作用,是名之谓因。

缘、有因缘、所缘,等无间缘,以及增上缘等,凡所有关系之缘。

因缘和合而生法,和合当有动力;基于动力的不同,所显现的法也就有差异。如:

烦恼、心身不安,是迷惑,其动力是业。

菩提、身心自在,是觉悟,其动力是道。

因此,说烦恼是无明,所行源不知。说菩提是明了,所行源知识。

依上所述,设:

烦恼即菩提,当可以肯定。

烦恼中有菩提,必能转烦恼而成菩提。

基于众生因业受果,众生乃业所成;举凡涉及到业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未来任何的造作行为,分别有知与不知的差异;也就是说,行为之时,若知,即使是烦恼,亦能于业中见道,若不知,必然随烦恼而烦恼,迷惑于色尘缘境之中。

因此,说因缘生法,于因:当掌握主体的性质;以及所具的成份,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切忌、但知“法”生有“因”,和合助“缘”,如此而已!

要不,以为因缘生法,即是缘生,或谓缘起,忽略了“因”的种性,“缘”的不同;尤其是因与缘的和合,更有动力的差别,所生之法,体、用、相、境的谛义迥异!

★菩提之路

穿衣、不止于装饰。

吃饭、少不了止饥。

知识、可以满足色法之身。

无论如何,总不外是为了活着的生命。

因此,世尊为一大事因缘而降临人间,从人本的结构,到人生的业相,启示“道”的因缘与因果;告诫中开导“业”的“善、不善”等,引五欲八风流行“人”的生命之中的事实,举三学诸波罗蜜行的殊胜之谛义,发起众生本具“佛性”之潜力;如是依教而修,如法而养,久而久之,必能聚沙成塔。

但是,佛陀之教,虽然旨标“教化”在去恶向善,却千万把握,佛陀之法,全在一个“觉”字;也就是说,于佛陀之教与法,必须体取两个大前提。即:

佛法、是觉悟之法。

学佛、是学着觉悟。

准此立义,其中可以发现“法、学”的趣向,乃使二者融会贯通,溶入现实生活,产生不犯、不乱、不痴的作用,终而圆满“妙觉”的成果!

肯定地说:

立义是理,建立正道。

循道而行,完成结果。

故而,佛陀之教在理在义,规划出正确的道路;然后,遵循道路,依教如法,持戒能不犯,习定而不乱,修慧远愚痴;当然,住世出世,岂有不洒脱,不自在的道理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