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余水墨画

禅余水墨画——人物题材之赏析

杨佳蓉

前言

禅余水墨画(即禅画)的题材常有深刻的宗教内容、禅家思想,并将个人体验寄托其中,期待观画者藉以解开人生疑惑,获得感悟。禅宗始自释尊于灵山会拈花示众,而摩诃迦叶破颜微笑,揭示无言之心印;自唐至宋,为各阶层普遍接受,文人与禅僧间的文化活动愈见频繁,以思惟修定为主旨,求豁然通悟,由对宗教的信仰,开启了创作的途径。文人墨戏,始于五代石恪的衣纹,线条劲挺;梁楷为石恪后以写意笔法的创作者;而牧溪为发扬禅画之大家,承续至元、明、清;南宋的人物画将宗教画和文人画像相互交融,内容不再只描述经文,藉由观音、罗汉.…..等人物的形象,寄托对心性的探讨,比一般花鸟画、山水画更具有禅意。

兹谈禅画重要题材--人物--归纳为佛、观音、罗汉、禅意人物(七种)四类,将观察所得之题材特色与绘画风格记述于下。

一.罗汉像

罗汉在禅画中常用来作为题材。罗汉的原意为:杀贼(烦恼贼)、供应、不生;引称为小乘佛教的圣者,其未成佛道,仅是佛弟子,只求个人潜修;当人修成正果,就可以达到无忧无虑的极乐世界,脱离人间一切苦难,也就成了罗汉。

1.贯休(五代)罗汉:

中国人画罗汉,概自佛教艺术传入时已有;绘十六罗汉的画家,据‘宣和画谱’记,始于南朝梁张僧繇;而绘罗汉最有名的应是唐末五代前蜀高僧贯休(禅月大师),当时张玄也擅画罗汉,但张玄画的是‘世态之相’,贯休则是‘状态古野,殊不类世间所传’,将之与传阎立本所作‘职贡图’中人物比较,可知是有所本的。贯休的罗汉形象特异,‘胡貌梵相’,由印度犍陀罗的雕刻相貌,再夸张其深目、庞眉、隆鼻、丰颐、蹙额、槁项,以非常的面貌,使人一扫世俗的尘心,以绝俗的躯壳,来传达超凡的修炼。

贯休首开禅画风格先声,以现存日本的‘十六罗汉图’,最有名。其中‘罗怙罗***’,传是贯休自画像,明陈继儒‘妮右录’记载:‘贯休常自祈梦,得十五罗汉梵像,尚缺其一,有告者曰‘师像乃是也。’遂写临水图以足之。’拟以己貌为本,来表达以佛子自居,追求禅境的期许。

‘那伽犀那***’(图1)变形的古怪相貌更像梦境虚幻人物,但五官、身体和衣纹以一种结实稳固的笔法表现,却又透露民间贩夫走卒的气味,原来当时正处于分裂的时代,兵荒马乱,生灵涂炭,现实世界充满恐怖地狱相,贯休把它浓缩罗汉造型上。***眼睛大睁,似惊讶于跟前惨状,额头呈现深邃的皱纹,眉间肌肉激烈收缩,下颚极度拉开,引起筋肉扭动,表示非常痛苦的表情,这些都是很合乎解剖学的。应对悲惨世间有深刻观察和体验,才能产生宗教情操,在精神上透露禅悟境界。

另一幅贯休画的‘伐那婆斯***’(图2),笔法奇突,罗汉藏于岩洞中,岩石有勾勒无皴擦,***闭目禅定,结跏趺坐,衣纹描法和雕像相似,内心凝定平静之相,令人降服,似乎闭绝外界丑陋面,远离尘嚣,孤高境界溢于画面。

2.刘松年(南宋)‘罗汉画’

刘松年的作品大多是人物,其中有以禅僧为主题,如‘罗汉画’三幅,皆以工笔画法表现,情境写实,色彩富丽雅致,背景也很丰富完整,画面上除罗汉此主角外,常有陪伴的侍者,罗汉形象接近当时世间人物,这一派被称为“龙眠式罗汉画”,由于罗汉的神态表情较为温和,也接近于中国人的容貌;与贯休之“禅月式罗汉画”形成截然不同的风格。罗汉像从外来接收逐渐中土化,形成新的风貌,这些演变令人玩味。

‘罗汉画’其一(图3),罗汉***跣足坐于岩石上,袒右肩,画面右下方有一蛮王手捧宝盒呈献,以透视的观点来看显然画得太小,造成后面的主体大,前面的客体小,此画法可称为“前缩透视法”;然而这类现象在中国传统人物画里常常见到,应是表现对于主体的尊重,在该画即显示对罗汉的敬重。这幅画内容描绘罗汉感化蛮族的功德;背景运用一巨大岩石稳定画面,此乃北宋山水画之构图特点,而石块的皴法是大、小斧劈。再看罗汉,浓眉钩鼻,咧嘴似笑非笑,表露不羁性情。

3.李嵩(南宋)‘罗汉’:

此罗汉像以工笔写实之画法完成,景物是住处山石树木,山石以大斧劈的笔法呈现,枯木奇突,衰柳忽生密条,似非人间,用来衬托罗汉的神奇道行,心灵悠然,无限拓展;画中罗汉中土化,骨相清奇,白须白发,平易近人而显出智慧。

4.牧溪(宋末元初)‘罗汉图’:

‘崖中暝思’(图4)画中,罗汉身披白衣,冥坐处大蛇盘绕,蛇头自左侧探出,蛇表贪、瞋、痴,牧溪透露出个人状况危险,寻求不畏强权、安然若素之境。造形线条简洁流畅;以水墨染出山崖间云雾、光影,造成虚幻幽秘的气氛;构图犹如大圆圈包小圆圈,象征大千世界环环相扣,彼此呼应。

二.佛像

释迦牟尼佛像和阿弥陀佛(无量寿)像在中国极为常见,表现佛的智慧与功德。唐以前,佛像均呈正面庄严相,特征是:容颜圆满,眉心有白豪、长耳、有肉髻、发纹呈螺状或波状,有立姿和坐姿,衣服有偏袒右肩、通肩及宽袖长袍等。唐以后、受禅学影响,佛像形态自在,有人性,打破对称式,用笔简练。南北宋时期,佛像成唯美、欣赏性高的艺术。

1.陈用志(北宋)(图5)树下释迦图:

所画故事是佛陀所行七大奇迹之一,释迦佛祖在吉罗果树下,以锡杖一叩谢,立刻花开果结。释迦佛像圆颅、长耳、丰须,有中土倾向,非常人,表现内在修持力强;着长红袍、衣褶盘曲全身,十分稠密(‘曹衣出水’笔法);树石以水纹描法(所谓‘凹凸画法’)。

2.梁楷(南宋)(图6)出山释迦图:

此杰作画释迦牟尼佛在山中苦修六年之后,蝺蝺独行出岩窟的情形。画面上以对角线的山崖占去左上角,呈‘角隅法’构图,人在山崖重大压力下更显得疲惫不堪;枯松、雪景陪衬,显出情操凛烈。释迦一袭红袍,赤足荒漠,形貌清瘦,肉髻微凸,垂肩长耳,颧骨高耸,长眉长须,目光炯然,双手隐于袍下,作虔诚合十状,呈现洞悉真理后无限慈心,凝住的身躯,似乎时空已在瞬间停顿,静的画面却给人无限内在力量,充满戏剧张力。虽高鼻虬髯存有印度外来相,但尖顶长脸已渐有东土骨相。袈裟上盘折的衣纹,已有中国线条的起伏顿挫,与印度犍陀螺石刻上均匀平行线条比较,愈趋中土化。综观全图,笔触轻重缓急,提顿运行,更接近中国文人画,这种新典型显示南宋禅画新成就。近处枯树根部露土,枯枝交叉不规则,组合成前后枝重叠,山壁以大斧劈法,用水墨染色,山壁前作云气,山壁后以深墨染,前后因之有别。

3.金农(清)无量寿佛图:

笔墨高古,佛像神情静穆,书法结构可见,文人画风一脉相传,呈现内在精神。

三.观音像

观世音菩萨是在中国最受崇奉的菩萨;菩萨意即觉有情,菩萨超脱欲界,故无男女之分,不过为化导众生,而有男女的形像。菩萨像特征:头戴花冠,相貌端庄,胸前璎珞.....。观音菩萨是慈悲、智慧、自在、圆融的象征。

1.五代佚名‘白衣观音图’:

水月观音是历代流行的佛教题材;此观音菩萨居士姿态端正庄严,供养人跪于右方,面容恭谨,画风承唐代风格,线条细劲,色彩和谐。

2.牧溪(南宋)观音图:(图7)

“观音猿鹤图”中的观音,表现的也是当时崇拜的主要神只——白衣观音。牧溪要表现的是观音内在心灵,观音趺坐岩石岸边,静静凝视前方清澈的水面,思考人间悲苦,禅意其中。此画受传统影响,观音造形丰满如唐,但线条和色彩只以水墨来表现,且姿态自然,己脱离传统图像。白描笔线源自李公麟,而李师承吴道子衣纹转法,但牧溪用墨更淡,用笔更简练。以淡墨描写白衣观音,冠饰淡雅,衣纹纯净、坚韧,坐垫的丝絮,一笔一笔勾画,岩石用粗笔中浓墨毛皴擦后染,山窟宽大深远,皆在衬托白衣观音温雅容貌和圣洁气度。前方竹叶、右上方蕨类及苔点以更粗浓笔墨表现,加强了画面节奏的平衡。此画笔法严谨灵活,墨色苍润,粗细线条成对比,画面清远逸放、蕴藉绵密。观音简洁雅致;自然成此际禅画特色。寂灭而又圆融是牧溪要表达的禅境。

3.明朝佚名“白衣观音图”:

运笔更流畅,容貌更生动,衣纹线条更洒脱,观音面容和蔼,坐姿略向前倾,似殷切关注民间疾苦。

四.禅意人物

五代以来,出世禅画人物像,以一种脱离常法,不拘格式的方式来表现,例如石恪、梁楷、牧溪所画的佛教人物,都以快笔挥洒,线条准确,有节奏感,用来捕捉人物瞬间神情、动态。

1.石恪“二祖调心图”(五代宋初):(图8)

此画笔法奇特,用两种线条完成,一是用蔗渣或蓬莲丝瓤勺勒外围,以粗糙线条参差不齐的画轮廓;一是用精致线条和渲染描绘内部;二者巧妙融合,传达内心感受,追求精神凝定的禅境。梵僧的奇特面容,苦思冥想的姿态,和驯伏猛虎异兽的神力,成功表现神圣光辉;虎意谓人性贪瞋痴,象征降心之难,有如降虎,一旦心顺,猛虎也柔顺。

2.达摩:

(a)梁楷“八僧图卷”

向右侧身达摩像,呈潜沈禅定姿态,隆鼻、深目、高额、浓发,近梵相。光秃头顶、长耳、耳环隐藏披衣中,未能见到。

(b)牧溪“达摩图”:(图9)

是简洁减笔之作,运笔快速,枯笔显示线条的力量。达摩的造型、人格特质、意象在作者心中蕴酿成熟之后,提起笔,像禅师顿悟般,挥洒即成。

3.蚬子和尚:

牧溪此作,在中偏左位置,将主题放大,有强调人物的效果。以灵活快速笔法,流畅的线条,粗放的墨色块面,表现人物瞬间表情、神态。

4.六祖:(图10)

“六祖截竹”为梁楷简笔人物代表之一,六祖慧能手执砍刀,截竹为炊;万物皆有佛性,截竹喻慧能由竹中悟道。以飞白笔法画树干,以略浓墨作枯藤;竹干以淡墨,竹节、竹叶以浓墨;虚淡成泥土;顿挫有力,数笔成衣着,尖利笔画毫毛;笔法处理颇具水墨画南派风格。

5.泼墨仙人:

梁楷之作将泼墨、减笔技法合而为一,以大笔快速挥出或刷出,用浓、淡墨块表现形象,完全舍弃线条。笔酣墨饱,气势磅礴,另创泼墨新境界。

6.布袋和尚:

(a)梁楷“布袋和尚”,是面部细写的“白描简笔”,图中和尚圆颅体胖,眉皱腹大,笑容可掏,衣纹大笔狂扫,造型乃依弥勒菩萨绘成。(图11)

(b)牧溪“腹抚布袋图”,布袋和尚咧口大笑,用笔简洁,运墨自如,表现豪放风格。

(c)因陀罗“布袋图”(元代),另称“禅机图卷断简”,图中由未来佛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和居士念诵“摩诃般若玻罗密多”,另说问答中透出禅机。唐宋以来,常以寻经问道和禅意人物的故事为禅画题材,藉以阐扬顿悟精神。

7.寒山拾得:

从梁楷、牧溪到因陀罗、颜辉都曾以此作画,寒山拾得外表狂颠,实则怀才不求闻达,常为禅画家所爱之题材,表现禅者清心安详、自在之境界。

(a)梁楷“寒山拾得图”,衣纹以粗笔勾画,面部、手足用细笔描绘,笔意介“六祖截竹”和“泼墨仙人”之间,类似“布袋和尚图”。

(b)因陀罗“寒山拾得图”,笔墨包含浓淡干湿焦,自在运用;图右2/3表现主题,图左1/3题赞;图下2/3为人物及周围岩石,图上1/3为陪衬之松枝,颇合乎构图黄金比例。(图12)

结语

人物禅画的最高追求,不只形象,更重要的是神情的表现,用艺术笔法,由人体躯壳传达修禅悟道境界(狭义),传扬佛教思想(广义)。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而成禅宗思想,当时文人大都具禅宗素养,和禅僧交往密切,将禅观念引入画中,且创作了许多禅画人物,目的在追求心灵之彻悟、身心之解脱。欣赏人物禅画,惊喜之际,写成此文,并将个人一些探讨及绘画心得加入,以表对艺术之喜好。

<禅余水墨画──人物题材之赏析>发表于"中华民国工笔画学会期刊No27"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