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豆儿佛”——记广济禅寺开法祖师

南岳衡山素称“僧海”,是“出祖师的地方[1]”。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净土宗及禅宗各派皆有祖师大德在南岳弘法,本文介绍今南岳广济禅寺的开法祖师、明朝后期以净土修行名闻天下的“豆儿佛”大师。

一、豆儿佛略历

豆儿佛(1532--1610)讳法祥,字瑞光,别号隐南,越嵊县[2]周氏子。曾参访京师笑岩老人,栖霞素庵法师、大都遍融和尚、伏牛山柏松和尚等高僧,后至南岳衡山,在崱屴峰[3]下放下身心,一志念佛。因募得四十八石黄豆,以一颗豆念一佛,净念相继,心无挂碍,天下人称“豆儿佛”。“南岳寂寞多至,得公一振”,“十方衲子远归之,四事不思而至,丛林不作而成”。其接法弟子无碍融和尚,开山南岳后山毗卢洞清凉寺,三传至竺庵大成禅师中兴并改名为“广济禅寺”,现由惭愧僧宗显于2003年重修恢复。

关于豆儿佛故事,经使用***中华电子佛典协会承办的《CBETA电子佛典集成》(2008版)查询,得到被收录在《卍续藏》史传部的相关文章有三类:

(一)《南岳山主瑞光祥公铭》于《卍新纂续藏经》第∵73∵册《憨山老人梦游集》;

(二)《南岳豆儿佛传》于《卍新纂续藏经》第∵77∵册《补续高僧传》;

(三)《法祥》于《卍新纂续藏经》第∵78∵册《净土圣贤录》。

因德山憨清大师[4]《南岳山主瑞光祥公铭》有记“公入灭后,十有四年,癸亥,予归曹溪。融公具状,来乞塔上之铭”,可见在豆儿佛圆寂14年后[5],因大师回广东曹溪,路过南岳,豆儿佛的弟子无碍和尚,请为师父撰写墓铭。憨山大师的铭记,系按无碍和尚的陈述撰写,故较为准确、全面。本文引文,除特别标记外,皆出自本铭。

二、豆儿佛的解行特色简析

(一)豆儿佛的传承主要是禅净***。

佛法注重传承。豆儿佛在南岳之前,最少向三位高僧求法:

其一、于啸岩老人处得念佛法门。啸岩老人[6]先以禅法接引,不契。老人再导以“最为捷要”的念佛法门,被认可。

其二、访遍融和尚求证念佛法。法祥出家后,学习经教三年,可是疑心更重,不知“某甲为生死出家,一向修念佛法门,不审是第一义谛否”?遍融和尚证实说“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充分肯定了法祥修持的“念佛法门”。

其三、亲近柏松和尚参禅。经历三年的“净业”修持后,法祥游历五台山,来到伏牛山参访柏松和尚。旋因“心契”而“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年”后得高深禅定。柏松和尚也“授以钵袋”,并嘱咐南行。

从参师经历来看,豆儿佛至南岳“证”法前,已经完成佛教“信、解、行”三部曲。如于啸岩老人处,对“念佛法门”生起信心;在学习经教三年后,至遍融和尚处,消除了对“念佛法门”的疑惑,获得了正解正见;念佛三年后,至于柏松禅师处,用禅定功夫行持“念佛法门”三年。纵观其后的修持,没有离开过参禅、念佛。

(二)豆儿佛以“解脱生死”为修行宗旨。

豆儿佛未出家前,缘起人生诸多苦逼而参访啸岩老人。老人初示以“向上”禅法,奈何不契,但闻“念佛法门,最为捷要”,便点头认可。出家后,仍念念不忘“某甲为生死出家,∵一向修念佛法门”。后住南岳,亦常呵斥“倚墙靠壁,业识茫茫”之徒“不知有生死大事”,明确开示只有“专心净业”,才能在“大限到来”时“抵对阎老子”。∵由此可见,豆儿佛出家是为了解脱生死,为了解脱生死才修念佛法门。

(三)豆儿佛的念佛法门不离“般若”。

豆儿佛出家受具后,“依栖讲肆”三年之久。听经闻法,是修慧,经云“以闻思修,入三摩地”。后参遍融和尚,则领受“更不容念佛外,别求第一义谛”,此即“念佛不碍第一谛”,即一切无碍,福慧不二。再参柏松和尚则知“心不应住”,若“躭着此境,即堕偏空”。以上皆依善知识开启智慧。才有后来的“无生”净土,令豆儿佛修持“念佛心”进入。但当时尚迷在“苦切参究”上,“心地未安”,故有南岳数豆念佛事。

(四)豆儿佛讲究“苦行”修福。

因慧学再高,终将数食不饱。唯有再运慈悲积聚福德,才是“不偏不执”正道。“豆儿佛”后期坚持住山、坚持头陀苦行、坚持一心念佛等修持,以之积聚往生资粮。大师“放下身心,影不出山”,甚至违抗王令愿“誓死效远公,迹不入俗!”,其“常以糠麸为饼充飡”,如“僧有投之地者”——人家不要丢掉的——法祥拾取“煨而晱之”。∵每次经行念佛,必拿把锄头。“凡见遗秽,必以土掩之”有人不解,他说:“一片清净地,恐山神见秽矣”,其修福点滴如此。他的临终遗教说“毋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其杜绝外缘老实念佛,以至往生后检点他的全部家当“唯胡椒一瓶,旧布数片而已”。

豆儿佛的苦修感应很大,如某大饥之年,法祥感得护法神“化米豆百数十石送至”。某次竟把追捕的衙役感化“解腰缠三金,办斋而去”,而被捕“其盗亦化为苦行僧”。

(五)豆儿佛的念佛方式系“以豆为珠∵,净念相续”。

豆儿佛到南岳以后,决议按照啸岩老人开示的念佛法门苦修。其“终身从事”“欲以豆为数”。以豆为珠念佛的目的,则为“回绝外缘,摄之净念相继,∵光明历历”,达到“心境如如,以念佛心,直入无生”。豆儿佛坚信念佛可得“无诤三昧”,成就自然自在的往生。传说豆儿佛曾在南岳募豆四十八石,一颗豆儿一声佛号,其所数之豆又皆制作豆腐结缘,可谓“自利利他“之菩萨行道。明代智旭[7]在《念豆儿佛疏》云“有念佛者,不记以珠,记于豆;又将豆供海众,使其沦肌肤,浃骨髓,乃至遍身毛孔,咸放佛光;八万四千户虫,咸得度脱。此之功德,难议难思!念豆施豆,功德平等,豆为法界,十方诸佛,三世导师,皆在一粒豆上转大***,现宝王刹。此豆耶?非豆耶?非豆非非豆耶?能信此一粒豆者,可以无疑于一茎草矣!重说偈曰:此豆,泥丸突出难分剖;非豆,咽下分明无处躲;非豆非非豆,大家倾出摩竭斗!”这是肯定豆儿佛与众不同的净土修持方式。

(六)豆儿佛的禅定高深

据载豆儿佛法祥后期三十年“不倒单”。∵“唯坐一龛于佛殿”且∵“居常胁不至席”。此高深禅功与前期参学历练有因缘。如在伏牛山柏松和尚处“公见与语心契,留住石室,吊影绝迹,木食三年”,后因三年苦行禅修,一日竟入定去。“一日趺坐,雪积满床,火绝衣湿”可见入定时间之长。“侍者往见,惊走报松”柏松和尚赶来,知道法祥入定,“乃击磬警觉”,问曰:“烟寒灰冷,作么境会?”法祥说:“山原是石,冰原是水,雪飞满崖,不知所以。”此处可见法祥禅悟之高。松曰:“此是暂息尘劳,得轻安耳。若躭着此境,即堕偏空。勿滞于此!宜行脚去,逢南即止。”此时法祥,个人禅悦已得。其功夫境界虽高明,然柏松禅师劝其向南行脚,以图超越。法祥亦觉“铲落知见,独存孤明”,自我感觉也需历练。

后经南岳苦修,遇高徒无碍和尚时,“心相印契,即付衣钵”时,偈曰:“西来大意问如何?直至于今见也么?心上不生何有见,苏噜悉唎娑婆诃!"。此时传“心”法竟至“心上不生”之境界,愈显豆儿佛禅功之高深,亦见豆儿佛不但“念佛”,而且“念法”。

(七)豆儿佛预知时至,往生自在。

“公向与众,周旋无倦”,一日索浴礼佛,告诉大众说:“瓜子熟也,正落蒂时”,可惜无人知道大意。因爱徒无碍融和尚居毗佛洞[8],乃遣人往唤。无碍融和尚走到崱屴峰前时“闻音乐声”,此定系诸佛菩萨接引。豆儿佛趺坐,“融作礼,公曰:“我行矣,先以钵袋累汝,今以念珠柱杖留别,善自护持”。此时明确地告诉大众,他即将往生了。“良久令首座领众念佛,公趺坐,诫众曰:“毋得虚张捏怪,诳惑世人,独一味老实念佛”。言讫“合掌端坐而逝”,后大众供于堂中,经七日而颜色不变。其往生经历如此自在、自然,足征南岳净土念佛法门不可思议。

三、豆儿佛的传承

豆儿佛的本身传承只有依师记载,没有点明何宗法嗣,而其在南岳所修念佛净土,可自成一派。其年七十多,尚无法嗣,幸有江西临江地区的居士傅某,曾经在江西湖南等地做生意,后在峨嵋出家,法名同融者,于明万历壬寅(1602)冬慕名来岳参访。豆儿佛“心相印契,即付衣钵”,后无碍和尚依止大师在南岳山中毗佛洞修行。豆儿佛往生前夕,还在感慨眼前无第二人可以托付,又把无碍和尚从毗佛洞请到崱屴峰下去秉承遗教。在清康熙年间智犁和尚《重修广济寺记》中亦载“明万历二十三年,无碍∵∵融和尚受崱屴峰豆儿佛衣钵,乃重辟草莱以居,感古佛放光之瑞”,可见无碍和尚继承豆儿佛法脉无疑。后无碍和尚传竺庵大成禅师(兼传曹洞宗鼓山系),竺庵大成禅师传龙山道人[9]、智犁和尚等。后此地虽有临济、曹洞、乘云等宗僧人常住修行,然皆共尊无碍和尚为广济寺开山祖师。因无碍和尚得法豆儿佛,故可尊豆儿佛为广济寺开法祖师。

结∵∵语

憨山大师曾喟然而叹法道之衰,曰:“嗟乎!去圣时遥,法门凋獘。丛林典刑,几至扫地。泛泛波流,率汩汩于声利,以丧本真”,而尤赞叹豆儿佛能于此时,“清操苦节,一念终身。始终不易,如公者,可谓以身说法矣……观公死生去来,了无罣碍,岂非以念佛心入无生者耶!”。于今而言,我等四众弟子,敢不效仿大德祖师,以戒为师,精进修行乎?阿弥陀佛!

--------------------------------------------------------------------------------

[1]∵系原中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语。

[2]∵县名。属浙江省。明清属绍兴府。

[3]崱屴:音ze∵li,高峻貌,耸立貌。此峰也称侧刀峰。

[4]∵憨山德清:(1546~1623),明末四大师之一。

[5]∵系公元1623年。

[6]即笑岩德宝禅师。

[7]智旭大师:(1599-1655),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净土宗第九祖,世称灵峰蕅益大师。

[8]∵毗佛洞:又名毗卢洞,今广济寺附近。

[9]龙山道人[9]:佛教出家众,亦可名道人。龙山道人在广济寺附近留存有多处石刻。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