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文海

列表

佛教人生观是积极的

修学指导“佛教人生观是积极的”。佛教人生观是积极的众悟在世俗社会里,有的人遇到了各种压力,产生了各种烦恼、痛苦,离开父母妻儿,剃度出家。于是就有人说:遁入空门是消极的人生态度。由此推出结论:佛教的人生观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这是个误会,只要细想,遁入空门干什么?是去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为什么?修行的目的是医治病变的心态,完善人格,离...

第十二课∵普贤十大愿王(二)

修学指导“第十二课∵普贤十大愿王(二)”。六者请转***所谓「***」者,以轮比喻佛陀之教法;「转***」即宣说佛法。因为「轮」有三义:一、运载义,谓佛法能运载众生横度烦恼流,直登涅盘彼岸;二、摧碾义,即佛法能摧毁众生之无明、烦恼,令其超凡入圣,成就出世圣果。三、圆满义,因佛所说之教法圆融无碍,故以轮之圆满喻之。经上记载,佛初成道时,曾自念...

第八课∵六波罗蜜(一)

修学指导“第八课∵六波罗蜜(一)”。【前言】菩萨慈心广大,因悲愍众生之苦,故发四弘誓愿(注1);以利他为先,是以勤修六波罗蜜,振济众生,拔苦予乐,由此圆满菩萨万行,成就佛道。六波罗蜜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波罗蜜」为梵语,译作「度」,即「到彼岸」之意。菩萨乘六波罗蜜船,能运载众生及自身,从生死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

四∵圣∵谛

修学指导“四∵圣∵谛”。〖四圣谛的意义〗“谛”就是如是不颠倒,既是真理。“圣谛”是圣人所知之绝对正确的真理。“四圣谛”说四种真理:一者、苦圣谛;二者、集圣谛;三者、灭圣谛;四者、道圣谛。唯有佛陀才能开示它,其余的人只能随着佛陀而解说,乃至辟支佛也只能自己觉悟,没有办法以四圣谛来度化众生。辟支佛知道世间的苦果,知道苦的原因,...

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

修学指导“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佛教管理是制度化与人性化的结合——大岳法师访谈本刊记者问(以下简称问):大和尚,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本期的主题是“佛教管理”,我们想请您谈谈一些看法。根据您对佛教义理的理解和管理实践的经验,您认为佛教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大岳法师答(以下简称答):正如佛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一样,佛...

缘∵起∵法

修学指导“缘∵起∵法”。壹.缘起的真理所谓“缘起”,就是说:世间上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也没有常住不变的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起。所谓“性空”,就是说: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如果自性不空,则不能有。“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都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和合之下...

佛教管理∵别忘传统

修学指导“佛教管理∵别忘传统”。佛教管理∵别忘传统怀泉管理学是现代社会一门时髦的学问,学界、政界、商界都在探讨、引进和实践。“管理出效益”几乎成了口头禅。目标管理,绩效管理,量化管理……“管理”几乎无处不在。那么,佛教该怎么办?佛教是宗教,是团体,有实体,自然有管理。佛教进入现代社会,必然要与时俱进,吸取现代管理理念,学习现代管理...

释本性法师开示录--如何安心

修学指导“释本性法师开示录--如何安心”。释本性法师开示录各位法友:当年,源律和尚向慧海和尚请教:源问:怎么用功?慧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源说:这谁不会。慧答:他们吃饭时不肯吃,想这想那,挑这挑那。他们睡觉时不肯睡,思这思那,梦这梦那。曾经,禅门二祖慧可大师,到少林寺面见初祖达磨:可道:请为我安...

佛教初传时期的山林化及其对域内地理的探索

修学指导“佛教初传时期的山林化及其对域内地理的探索”。佛教初传时期的山林化及其对域内地理的探索尚永琪(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吉林∵长春∵130033)佛教初传中国,走的是上层路线,并且一直也没有放弃对政治阶层的依赖。所以,早期佛教的传播势力主要集中在姑臧、长安、洛阳等比较繁华的城市及政治文化中心,但是随着佛教势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统治阶层对于佛教的打击,促进了...

禅堂的生活

修学指导“禅堂的生活”。顾名思义,所谓禅堂,就是供给僧众们专门修持坐禅的地方,他们为了追求实现心地成佛的最高境界,一面离尘弃欲,决心绝累,一面又须苦志精勤,节操如冰雪,甚之毕生埋首禅堂,一心参究,纵然到死无成,仍然以身殉道而不悔者,比比皆有。凡是住在禅堂里的人,饮食起居生活,一律都须严守清规的纪律,清晨三四点钟就要起床、盥...